政治传播视阈下领导干部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011-08-15 00:47徐荣梅
天府新论 2011年6期
关键词:大众化马克思主义领导

徐荣梅

政治传播视阈下领导干部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徐荣梅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离不开领导干部在政治实践中对当代马克思主义富有成效的传播。从政治传播的视角分析领导干部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探寻领导干部做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主体理应承担的三种政治角色,剖析当前制约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领导干部因素,不仅仅是研究视角的变更和理论层次的完善,更重要的是追寻领导干部在政治实践中优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内在规律。

政治传播;领导干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继党的十七大提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大战略任务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因此获得了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然而,遗憾的是,现有的成果很少将领导干部做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主体来进行研究。广大领导干部因其在马克思主义政党和社会主义国家中的政治身份,天然地决定了他们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传播过程的主导者和推动者。他们的言行,极大地决定着广大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接受、认同和选择。

一、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中领导干部政治角色的厘定

在当下中国,马克思主义基本有两种形态:一是学术研究领域的马克思主义,另一个是意识形态领域的马克思主义。作为学术研究领域的马克思主义,主要的传播者为专家、学者等研究人员;而作为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主要与现实制度和政策紧密相关,它的传播者主要是政务人员、领导干部、媒体工作者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大众要接受的马克思主义应是作为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与现行制度相结合的当代马克思主义。领导干部在党和国家中的政治身份及政治活动,决定了其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过程中,作为政治传播主体,理应担当的三重政治角色——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人格化的示范者;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实践化的领导者;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政策化的诠释者。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人格化的示范者

历史和实践都表明,任何一种科学理论要被人民群众所掌握并内化为信仰和追求,除了理论本身的真理性外,传播者自身对理论的真心信仰、真正追求和模范践行将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和带动作用。在同一社会形态中,政治传播者的政治形象及在公众中的威望如何,对传播效果的影响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传播者被认为是具有可靠和可依赖的这两种品格时,就会产生最大的效果”。〔1〕回顾我党建党之初,当时绝大多数党员群众文化水平都较低,很多人目不识丁,但为什么能够很快就对党的理论主张深信不疑、倾心追随,并甘愿为之奋斗终身?根本原因在于党的创始人、老一辈革命先驱者的模范言行和率先垂范,将真理的力量与人格的力量完美结合,对大众的态度产生了指向、推动和定势作用。正如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所言:说话人的品格是一切劝服的手法中最有说服力的。领导干部做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政治人物,将自身对于传播理论的理解、信仰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就会在政治行为中真正地表现出以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为标准选择自己的人格行为,实现人格行为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要求的高度一致——真理用人格表现的最高境界,用自身的行为在群众中传播马克思主义。从受众心理来讲,领导干部将真理人格化,群众就不会产生认知障碍,更能加速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知与认同。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实践化的领导者

政治传播的政治性是通过政治实践存在的。政治活动本身就是一种传播活动。“政治是传播的主神经,传播是政治的控制器。”〔2〕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所以在中国能够得到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不仅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为中国指明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科学道路,最重要的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理论能够变为现实。任何完美的理论都不能自发地指导实践,关键在于人特别是领导。“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3〕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解决中国的社会问题,研究和概括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经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的结合,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实际的革命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并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作指导,成功走出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在这一理论体系的指导下,取得了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历史实践证明:党的领导干部正是在正确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带领着亿万群众创造了今天的中国模式,向群众和世界有力地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理性,有力地促进了大众对当代马克思主义的认同。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政策化的信息解码人

马克思主义做为科学的理论形态、抽象的理论形态,难以对复杂的中国革命和建设直接进行具体指导,必须要通过党的政策在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际行动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政策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典型的表现形式,也是人民群众认识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重要、最直接的认识来源。人们群众不仅通过宏观政策的价值指向来感知马克思主义理论,不同层级和具体领域的政策更是成为群众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直接的认识来源。〔4〕领导干部不仅有权参与政策制定,而且还负责将政策信息层层传递到人民群众之中,回答政策在落实过程中的具体执行问题。作为政策解码人只有正确理解和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真正内容和群众的实际情况,才能在政策传播的过程中向群众解读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制定的政策不至于信息失真。党的领导干部对马克思主义这一信源认识程度的高低、理论素养高不高,有没有相应的理论储备,是否能够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对正确的理论根据现存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的理解透彻不透彻,直接关系到马克思主义由理论形态转化为实际行动的实践观念、实践样态和实践理性——政策——时失真与否,直接影响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方向和群众对当代马克思主义的践行。

二、当前制约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效果的领导干部因素分析

当前,作为政治传播者的领导干部群体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使作为整体的领导干部传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效果不能有力彰显。

(一)部分传播主体的行为失范与大众媒体的放大效应使大众对传播主体整体的公信力产生质疑

在组织传播和群体传播中,广大群众总倾向追随权威,尤其是权威对于其传播信息的态度更是决定着追随者的意向。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无数革命先驱抛头颅洒热血,以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和对劳苦大众的满腔热情感召了千千万万人民奋而追求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铸就了今日的辉煌。然而当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部分领导干部将经济领域的等价交换原则泛化到了政治生活领域,将手中的权力当成了谋私利的工具。一面扛着马克思主义的大旗、唱着为人民服务的高调;一面却肆意谋取个人私利,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忘得一干二净。这些冒牌的马克思主义者的所作所为在群众中影响恶劣,不仅损害了党的形象,而且给马克思主义抹了黑。2010年,全国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立案14万件,处分县处级以上干部5098人,移送司法机关的县处级以上干部804人。从查办案件的统计数据看,2010年受党纪处分人数占党员总数的比例为1.5‰。〔5〕2003年至2007年的五年间,共有35名省部级以上的官员落马,年均7人,而仅就2009年的不完全统计,就先后有15名省部级高官涉贪落马,无论是涉贪人数之众,层级之高,数额之巨还是窝案之深,牵连之广,女色之泛滥……均已刷新纪录。〔6〕“倡导者做不到实事求是,不按马克思主义原则办事,将理论上高举和提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在实际工作中抛于脑后,就不能使被教化的群众心悦诚服地接受和认可马克思主义这一指导思想,就会产生信仰危机。”〔7〕如果领导干部讲得冠冕堂皇,做得离经叛道,非但无益于宣传马克思主义,而且他们所宣传和倡导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还会被当作“假理论”而遭到社会成员的排斥,更谈不上被人们接受、认同和内化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顺利推进,关键在于群众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认同。当人们的基本生存需求得到满足后,人们的需求将转向更高层次的自我实现和对公平正义的追求,最直接的表现是在政治实践中对马克思主义的政治传播主体——领导干部的更高期待,而面对一些领导干部所显现的腐败等不正之风,群众会感到强烈的挫折感和失望,当这种需求得不到满足时,由于“传播者形象与受众期待之间产生较大的失衡,受众就会对传播的信息产生反感和厌恶情绪”,〔8〕产生逆反心理。这种认知不协调将直接阻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过程的顺利进行。特别是在信息社会,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经过网络、报纸、电视等大众媒介这个放大镜对个别官员腐败信息的传播,知晓的群众可以呈几何倍数递增,越来越多官员腐败消息的出现,往往容易导致民众对领导干部整体产生消极看法。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会引起越来越多的人们对马克思主义这种元信息产生误解,对党的领导干部产生信任危机,使广大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接收产生认知障碍,影响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

(二)传播环境复杂与领导干部传播方式的滞后导致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解和迷失

“传播活动必然要以某种形式处于一定的环境之中,而一定的环境因素也必然要以某种形式影响、规定、制约着人类的传播活动。”〔9〕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传播时空环境和传受关系,与以往相比发生了质的变化。过去高度集权的传播环境比较封闭,且很少有嗓音干扰,没有太多外来信息冲击,传受关系由上而下,党和政府牢牢地控制着传统传播媒介,媒体在强烈的党性原则下都紧紧地围绕马克思主义进行宣传教育,通过不断的强化和累积,全国人民容易对马克思主义形成广泛的认同。而时至今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扩大,各种观念思潮涌入国门,使我国政治及思想文化领域呈现出传统与现代、主流与非主流、大众与精英等多元异质文化和思潮同时共存的特点,为人们提供了多种各不相同甚至是激烈冲突的认同选择。在网络时代,信息来源的多样性不断分散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注意。生态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第三条道路等各种各样的思潮利用无所不在的信息通道侵蚀大众的头脑,改变人们的认知,企图动摇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据统计,美国主流媒体对中国的报道,“按题目来说,负面的是一半,中性的25%,有一点积极意义的占25%。如果按字数算、按文章的长短算,90%以上是负面的。”〔10〕“而在整个互联网的信息输入和输出流量中,美国所占的比例都超过85%,我国却仅仅占到0.1%和0.05%。”〔11〕当前我国的改革进入了深水区,社会阶层出现分化、社会矛盾凸显,比任何时候都需要领导干部在解决人民实际问题中,充分利用媒体做好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宣传和引导工作,对改革中出现的不尽人意的方面力争取得群众的理解、包容。而当前我们的一些领导干部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手段单一、生硬、空洞,只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进行简单僵化式的理解,传播渠道自上而下,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固定为会议上的政治语言模式,往往与大众联系不够紧密,与大众的生活及其需要有一定距离,更不善于借助新的传播媒介用党的创新理论对群众的问题进行有效的、准确的解答和疏导,甚至出现有的领导干部面对媒体问到本部门工作时答非所问,只知道背稿子、绕圈子。在开放、多元文化的今天,仅靠这种枯燥的会议式的强制灌输,对于广大群众已显微式。领导干部难以满足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期盼,容易引起群众的失望与不满。而相比之下,由于各种社会思潮均有其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对某些现实问题的解答,有一定的合理之处,它们必然给人们的思想带来一定的影响。“思想领域的阵地马克思主义不去占领,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东西必然去占领。”〔12〕具有一定生命力、感染力和影响力的各种非主流文化的影响都在直接或间接地考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途径的恰当性。领导干部传播方式的滞后,为多元思潮影响和改变大众的认识留下了空间,使群众在众多的信息嗓音中对马克思主义产生迷茫和误解,影响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说服力和战斗力。

(三)受众与传播主体之间反馈渠道不畅制约了群众参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热情

实践性、科学性、开放性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的承继,时刻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实践对理论检验的信息反馈,反馈能使一个系统自动修正。马克思说过,“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13〕利益在人类社会生活实践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位置。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取决于人民利益的实现程度。而要实现群众的利益,最重要的是在群众与领导干部之间建立起通畅的利益表达和反馈的渠道。作为领导干部,不仅应当倾听、掌握群众的利益诉求,更应当承担起群众利益诉求的回应责任。但目前,我国的利益表达渠道处在一种多样化和低效性相伴随的状态,体制内的利益表达渠道虽然比较多,但管用的却比较少,有效的、正式的利益表达渠道相对稀缺。在领导干部和群众之间直接对话交流的制度性渠道尚未完全建立,而通过间接渠道传递的民众利益表达由于多环节传输导致的信息扭曲和失真,影响了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时效性。特别是在利益表达的回应上,社会弱势群体的政策诉求往往得不到充分回应,不能被及时进行利益综合并反映到政策内容中,利益表达呈现出低效甚至无效的结果。尤其是一些领导干部出于“政绩”、私利等考虑,隐瞒下情,掩盖矛盾,堵塞言路,压制民意,民众的呼声经过个别领导干部的“精心”过滤往往不能及时反映到上级党委、政府,由此导致在弱势群体中间,普遍存在着“表达无门”的现象。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中,领导干部作为政府的官员,由于无法掌握群众完全的信息,或者出于自身的利益不想、不愿或不能准确和完整地认定民众的切身利益,由此导致的政策失误不可避免。领导干部的这种僵化的马克思主义传播模式,一方面,使作为传播主体的领导干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失去了自我调整的机会,另一方面,也使作为受传者的大众丧失了积极介入传播过程的主动性,使马克思主义这种基于实践的真理体系丧失了自我完善发展的必要条件。

三、领导干部优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效果的主要路径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做为传播主体的领导干部必须以身作则,优化传播方式,政治行为秉持以人为本,优化整合群众反馈的意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大众之间架起互动的桥梁,富有成效地推进大众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认知、认同和践行。

(一)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做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主体的表率作用

在当今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虽然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占有统治地位,但是处在世界的中国,在对外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西方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念、多元文化也在影响和冲击着人们。在这样一个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共存、面临西方西化分化的国际国内形势下,作为政治传播受众的广大群众,他们拥有自身的判断和选择能力。领导干部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倡导和传播的主体,更应该是履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先行者。广大人民群众对党的理论、政策的理解和接受,不仅是通过听,更重要的是通过看,特别是身边党的领导干部的实际行动,他们的带动示范传播的效果要优于舆论传播的效果。当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面临改革中的利益调整、腐朽文化的影响、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侵蚀,领导干部只有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才能在现实生活中面临人生矛盾冲突时做出正确的选择。领导干部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出现任何困惑、迷惘和动摇,都会导致行为的失范,对群众的失信。领导干部的信仰就是一张无声的名片、无声的力量,能辐射周围的群众。要让群众信,领导干部更要真信。做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意识形态宣传的精英,领导干部更是要在意识形态多元化的条件下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加强个人修养以身作则,以个人魅力熏陶感染群众,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日常生活中强有力的主体传播者。

(二)多种传播方式并举,发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引导效用

马克思主义理论要走进大众的心里,前提是大众必须理解理论的内容,而理论传播的方式与手段直接影响大众接受理论的效果。领导干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时,在话语体系上,要采取亲和、亲民式的软传播方式,坚持以受众为本,注意克服“八股调”、“宣传腔”,改变高高在上的宣传者、布道者的姿态,拉近与群众的心理距离。在传播方式的选择上要从单一的会议传达、理论学习转变为以组织传播、大众传播、人际传播相结合的多种方式,采取多种手段,组织不同层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在组织传播中定期利用会议、学习,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思想、基本原理、方针、政策。运用网络、电视、广播、报纸等大众传媒,通过进行网上讲座、网上论坛、网上热线及时对群众一段时间里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进行切合实际的解释和回答,引导群众正确认识现实问题,尽力满足群众用理论回答实际问题的需求。在工作中充分利用人际传播,通过与群众的面对面接触的机会,用真诚的语言、平等的态度、服务人民的言行,建立可信、可敬的领导干部形象,增强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权威性,引导群众正确认知当代马克思主义。

(三)秉持以人为本的政治行为理念,擢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大众的吸引力

虽然当前我国的社会环境由原来的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但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始终没变,服务人民的性质和宗旨始终没变。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的最终价值所在。在现实生活中领导干部是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时接触最为直接、密切、频繁的政党代表,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群众化的具体落实者。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实际中运用的重要体现,代表着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形象,事关党与群众的关系,直接对群众是否接受马克思主义会产生重大影响。一些领导干部以权谋私、与民争利,严重地损害了群众的利益和群众对政党的感情,是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消弥。领导干部要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在工作中真正体现人民性这种价值取向,解决人民生活中存在的难题、为人民服务,让人民共享改革的成果,尽力消除贫富分化。让群众在与领导干部的日常接触中,通过切身感受,感到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为人民服务的、对人民有用的理论,领导干部是为人民办事的好干部。领导干部的这些行为和态度就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政治实践中向群众做了正确的传播,最容易引起群众的共鸣和认同,最能感染群众,使做为传播受众的大众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性取向和感性取向,强化大众对当代马克思主义的认同。

(四)拓宽群众反馈渠道,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内涵与大众利益诉求的契合度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需要大众的积极参与。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过程中,如果大众的利益诉求在马克思主义传播中被边缘化,将直接影响大众参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热情和积极性。当前,领导干部与群众之间要建立直接的利益表达和回应渠道,减少群众利益表达的中间环节,特别是领导干部在重要决策方面要实现做为决策层的领导干部与群众之间的直接对话交流,避免多环节传输导致的信息扭曲和失真。特别是要充分运用多种手段与群众进行直接交流,例如领导干部定期下基层与群众见面,设立群众接待日,了解群众的利益诉求,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还可以充分运用网络技术提供的各种形式与渠道,开通博客,与网民聊天,甚至可以在官方网站建立领导干部邮箱等多种渠道,建立与群众直接交流与反馈的渠道,保证领导干部能及时掌握群众的利益诉求与并给予充分回应,以便及时将群众利益诉求进行利益综合并反映到政策内容中去。这样既可以避免社会转型期利益急剧分化、社会诉求急剧增多,领导干部无法掌握群众信息,准确与完整认定群众的切身利益由此导致的与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相背离的政策失误,又可以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所要求的决策系统内的领导干部的替代性表达与决策系统外的人民群众的自主性表达的科学结合,通过领导干部将群众的反馈信息有效地向政治系统输入,成为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政策调整和新一轮政策出台的基本依据。唯有如此,才能让领导干部在及时、准确、真实反馈的基础上整合民意,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始终代表群众的利益,对群众产生强烈的吸引力,也才能使我们的理论沿着科学的轨道发展,提高领导干部在群众中的威信,做到科学执政,让领导干部向群众传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更能深入民心,达到大众化的最高境界:我们创新发展的当代马克思主义是契合群众利益诉求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而群众自觉践行的也正是符合中国实际的当代马克思主义,使群众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认知、认同和践行在和谐中实现统一。

〔1〕[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M〕.陈亮等译.新华出版社,1984.226.

〔2〕邵培仁.政治传播学〔M〕.江苏人民出版社,1991.18.

〔3〕毛泽东选集 (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1.526.

〔4〕寇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政策视角分析〔J〕.前沿,2010,(11).

〔5〕姜洁.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去年立案近14万件以反腐新成果取信于民〔N〕.人民日报,2011-01-07.

〔6〕2009省部级高官落马大盘点〔N〕.重庆晚报,2009-12-20.

〔7〕马晨,雷琳.当前我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面临的挑战〔J〕.社会科学,2008,(1).

〔8〕周鸿铎.应用传播学引论〔M〕.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30.

〔9〕邵培仁.传播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316.

〔10〕赵启正.努力建设有利于我国的国际舆论环境〔J〕.新华文摘,2004,(11).

〔11〕胡钰,吴倬.互联网对青年价值观的负面影响〔J〕.青年研究,2001,(3).

〔12〕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Z〕.新华社,1999-09-29.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56.82.

D261.5

A

1004—0633(2011)06—007—05

2011—06—30

徐荣梅,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西安政治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陕西西安 710068

(本文责任编辑 赵荣华)

猜你喜欢
大众化马克思主义领导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朗读者》: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大众化探索
2016重要领导变更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不能比领导帅
领导去哪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