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毓
(南阳师范学院科研处,河南南阳473061)
事实和经验都充分证明: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于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国大学生在创新能力上存在有不少弱点,突出表现为缺乏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差。高校作为国家创新教育的最重要基地,必须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通过教学观念的更新、新型教学体系的构建、和谐创新环境的营造来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实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1]。
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创造精神,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素质的战略举措,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战略部署。建设创新型国家,对培养创新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新时期,加强对高校学生的创新培养,是迎接时代挑战的需要,是弘扬人的创新本性的需要,也是培养高校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品格的必然要求[1]。高校加强和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断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内涵的理解和把握,有利于高校学生为未来的工作、学习以及创造技能的发挥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是各级党委和政府尤其是高校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和根本任务。
众所周知,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是创新时代。知识经济主要是依靠知识创新和知识传播发展起来的。创新是它的灵魂,而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无论是知识创新还是技术创新,无论是经济竞争还是科技竞争,归根到底还是要靠大量高素质的创新人才[2]。作为后发达国家,中国要想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只有依赖于大量创新型人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原有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传统的应试教育只能培养出善于考试而却没有实际操作技能的学生,不能培养出富有创造性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是摆在高等学校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高等学校必须全方位、多层次、多领域地培养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把它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抓好、抓实。
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不强,普遍缺乏创新观念。尽管一些大学生不满足于现状,希望有所作为,但限于师资、实验设备等各方面的条件,最后他们的努力也只能是功败垂成。况且,现在大学生的兴趣往往随着时间、环境、心情的改变而经常变化,他们的主要兴趣不在创新上,而是在一些所谓的流行、时髦的东西上,缺乏创新的兴趣。另外,由于他们知识面窄,思维方式往往是单一的,思考问题比较僵化和片面,即使部分学生想去搞些创新、弄些研究,也不知如何下手。
1.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
目前,我国大部分的高校基本上还是沿用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方式,即以“讲授为主”,教学手段单一,新式教学观念远未形成。教师在有限的课堂里疲于压缩课时、讲授理论知识赶进度,学生局限于抄笔记拷课件,缺乏对所学知识吸收思考的过程,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开拓发挥。这些方法往往带来的是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使学习积极性钝化、思想活跃度窒息,致使学生缺少质疑的品质,导致思维阻塞,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被削弱,从而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3]。
2.高校行政化趋向明显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指出,高等教育行政化,主要体现在政府将大学作为行政机构的部门来延伸管理,严格控制,管办不分。受原有计划经济政治体制的影响,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统得过多、管得太死,致使高校教学管理体制呈现封闭性、计划性。如实行统一的大纲、教材和命题考试等。招生和专业设置也由上级层层审批,学校缺乏一定的自主权。高校行政化的管理模式违背了高等教育发展的运行规律,使高校俨然成为一级政府;大学领导来源行政化,行政机构成为学校主导部门;学术权力委员会被虚化,教代会权力被弱化,大学文化发生严重变异,导致高校办学自主权被削弱,官本位思想严重泛滥,严重制约了高校的思想自由和学术自由。这些是高校创新精神缺失的根源。
3.师生关系淡漠
长期以来,受儒家传统文化心态的影响,人们普遍认为教师是主动者,是支配者,而学生是被动者、是服从者。师生关系之间的不平等,导致师生之间不能在平等的基础上交流。另外,一些教师自律精神缺失,致使教师知识储备和人格魅力不能满足学生的高要求。更为重要的是,在教育产业化时代,学生们觉得自己是花钱换取知识,就应该向学校和教师提出服务的要求。这种交易性质思想使得传统的“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师道观念受到冲击,师生关系日渐冷漠。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中,不要说学生的创新能力不可能得到良好的发展,学生正常的人格也难以得到健康的发展。
4.教育评价的应试化
教育评价机制不合理是高校推进创新教育的又一突出困难。一是学生学业评价机制不合理。长期以来,尽管大学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从知识能力等各方面都作了要求,但实际评价时常常偏向于对知识的检查,而对能力的评价缺乏具体明确的标准。二是教师绩效评价机制不合理。有些教师不愿花太多的精力去研究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而把主要精力放在学科专业的科研上,从而影响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高等学校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的格式化了的评价模式在很大程度上窒息了人才的发展潜力,尤其是限制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这种模式与现在提倡的以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相违背。
在当今社会,长时间以来,社会上的用人单位对高校学生质量的评判,往往以“学历”和“文凭”为依据,这种以“文凭”代替“水平”、以“学历”代替“能力”的评判标准,由于历史形成的人才卖方市场养成了高校及学生的创新惰性。当前大学生面临的最大压力是就业,一部分学生认为上大学的目的就是获得一张文凭,找到一份工作,因而只注重分数,不注重自身能力的培养,他们不能很好地处理知识掌握与能力培养的关系,对研究性教学不感兴趣,热衷于社会兼职考证考级。这些不和谐的社会因素严重妨碍了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工作的开展。
面对新世纪的严峻挑战,现代教育观念的核心应该是坚持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价值和尊严,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注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和全面发展。学校、家庭和社会都要更新观念,树立起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核心的全新的人才观和人才培养观。近段时间,南方科技大学在没有获得教育部的正式批准的情况下,自主招生,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里炸响了一声惊雷。大学时期是学生个性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高等教育迫切需要转变观念,承认差异、发展个性,从学生的个性出发,加强其独立人格的培养,让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成为大学生的“第二张文凭”。
方法决定效率,内容决定效果。一个好的教学方法和实实在在的教学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现成的知识,它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抑制了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实施创新教育,就要采取开放式的教学,因材施教,积极推行实践式、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的教学方式。在教学思想方面,应做到从传递现成知识教育到进行创新性教育的转变,用通俗的话来讲,即由“学到知识”到“学会创造”的转变,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方面,应做到从旧到新的转变。所谓新,一是体系新,应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和整体性的联系;二是内容新,应将现代科学知识融于课堂教学中去;三是课程设置新,应开设一定比例的人文课程,特别是开设创造性、思维类的课程[4]。高校也应树立“学生自主学习养成”的教学观念,充分发挥学生在创新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实现由“重教轻学”到“教学并重”的改变,确立学生在创新教育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和能力的养成。
在我国的很多地方,由于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和评判往往以“学历”和“文凭”为依据,这种以“文凭”代替“水平”,以“学历”代替“能力”的评判标准,严重妨碍了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工作的开展。国家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特别强调,要改变对学生的学业评价机制,探索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型的人才评价体系和制度。因此,对学生的评判,应尽快由“学历型”转向“能力型”,由“知识型”转向“创新型”。过去那种在大学“充电”然后一辈子在工作岗位上“放电”的时代已不复存在。因此评价标准作为一种科学的舆论导向,必须顺应科教兴国的时代要求予以重构[5]。
俗话说:名师出高徒。只有创新型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创造性的人才。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在于教师。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有创新型的教师才能实施创新教育,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因此,高等学校要全面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当务之急是要培养大批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教师。因此,教师在教育理念上要实现三个突破:一是从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培养学生会学习和创造为主的教育方式。二是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作用,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培养其创新心理素质。三是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思想和创新意识[6]。
同时,教师创新素质的形成也离不开外部环境,离不开教师个人的创新动机和创新实践。高校要积极创设有利于创新型教师发展的环境,包括学校学术环境和人际环境,建立激励创新机制,提倡学术民主,鼓励竞争;深入贯彻落实“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治校”的方针,转变陈旧的教育观念,改革僵化的教学管理体制,培养和激发教师的创新动机和创造潜力,努力创造条件来激发教师的创造欲望。
只有高校去行政化,才能还学术自由,还学校安静,给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创造自由、和谐的环境。高校去行政化要抓住铲除“行政化”的牛鼻子——政府对学校管理的行政化倾向和学校内部管理的行政化倾向[7]。高校只有完现去行政化,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僵化的教学、科研管理体制,突出学术权力和教代会权力,真正做到依靠教职工办学,使高校教师不再一心向行政方向发展,而是一心一意地搞教学研究。
[1]李燕,俞贤辉.高校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J].文教资料,2010,(5).
[2]徐东坡.培养高校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J].高教论坛,2008,(3).
[3]卫广玲.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之探讨[J].平顶山学院学报,2008,(1).
[4]杨荣华,王岚.知识经济时代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初探[J].中国商界,2009,(11).
[5]陈镇海.加强高校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工作的思考[J].中国人才,2010,(11).
[6]刘丽波,李春,霍贵成.论创新型高校教师素质培养和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J].林区教学,2008,(8).
[7]许青云.论高校的“行政化”与“去行政化”[J].天中学刊,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