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润德
1.1 一般资料 1988~2009年共收治前列腺增生356例(行膀胱造瘘术21例),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101例。发病年龄:最小42岁,最大88岁,60~69岁占94.4%,平均年龄68.4岁。症状:主要症状为尿频、尿急,进行性排尿困难,尿潴留(占93%)。体格体检:本组101例均作前列腺直肠指检,增生程度分三度。Ⅰ度占6.9%;Ⅱ度占82.1%;Ⅲ度占10.9%。本组伴发疾病: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心脏疾患占比例大。
1.2 术前准备 术前准备充分,有助于提高手术疗效,减少并发症及死亡率。主要包括。①尿液引流,术前尿道内置尿管91例占90.9%,耻骨上造瘘4例占3.9%,引流适应证是:急性尿潴留;排尿困难伴尿路感染;尿毒症;较严重膀胱前列腺出血,一般引流5~10 d。②控制感染,本组尿路感染25例,占24.8%术前作尿液引流及抗生素治疗。③其他器官的病变检查和治疗。
1.3 手术方法 本组均采用耻骨上膀胱前列腺摘除术,常规在其前列腺腺窝边缘5点和7点处作肠线缝合,气囊导管压迫前列腺窝并向尿道外口牵引,气囊内一般充盈15~30 ml液体。对腺窝较大的病例,气囊内可充盈40~50 ml液体,止血效果颇为满意,本组有14例未予输血,占13.8%,术中输血平均每例203.5 ml。
1.4 术后处理 采用封闭式生理盐水持续膀胱冲洗,本组尿转清时间平均2.2 d,一般3~4 d停止冲洗,以后放松牵引并逐渐将气囊内液体放完,拔出气囊导管。
1.5 术后并发症 本组术后并发症有:附睾睾丸炎9例占8.9%,严重出血8例占7.9%,肺部感染5例占4.9%,死亡2例占1.9%,尿道狭窄3例占2.9%。
良性前列腺增生为一常见男性老年病,近年来我泌尿组收治患者中,前列腺增生跃居首位,仅就其耻骨上手术摘除方法和体会,讨论如下。
2.1 前列腺手术前,膀胱尿液引流问题 本组94例有尿潴留,均作尿液引流,引流时间一般在10 d左右,平均12.5 d。
2.2 输精管结扎问题 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部分学者在前列腺摘除术中,本组并发附睾炎9例占8.9%。我们认为手术时结扎双侧输精管对减少附睾炎的发生有一定作用。
2.3 手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2.3.1 术后出血 前列腺摘除手术中,出血是以个极为严重的问题,因此彻底止血非常重要。本组严重出血8例占7.9%,一般多发生在术后8~28 d1例因出血量大致引流管血块堵塞,进行再次手术止血,其余7例经保守处理获得控制。为了防止前列腺摘除术后出血,我们认为应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2.3.1.1 术中彻底止血极为重要,前列腺窝缘常规止血,从3~5点和7~9点分别用肠线”8字型缝扎,若遇有困难,可作双侧髂内动脉结扎。
2.3.1.2 前列腺窝内导管,气囊必须足量充盈,方可发挥压迫止血作用。
2.3.1.3 术后应用无菌生理盐水连续点滴冲洗膀胱,防止血块赌赛导管,一般在3 d左右冲洗液转清而停用。
2.3.1.4 加强术前尿路感染的控制,防止炎性出血发生。
2.3.1.5 术中缩小前列腺窝,加强气囊压迫止血效果。
2.3.2 关于膀胱颈挛缩和尿道狭窄。膀胱颈挛缩,本组有8例占7.9%,常发生在50~55岁,肌肉发达患者,多为手术后尿管位置不适,伸入膀胱过长或过于靠后,刺激三角区黏膜,引起三角区和后尿道痉挛,产生疼痛。
2.3.3 术后尿失禁 一般发生率为1~2%,本组1例发生术后尿失禁,占1%,保守治疗约1月痊愈。其发病原因,主要是尿道括约肌损伤所致,为避免尿失禁的发生应注意:
2.3.3.1 前列腺与尿道分离时,不可用力撕拉,必要时可用剪刀在前列腺尖部剪断尿道。
2.3.3.2 压迫前列腺窝的气囊尿管向尿道外口牵引时间不宜过长,以防损坏尿道外括约肌,一般1~2 d即可放松牵引。
[1]江鱼.211例前列腺增生手术治疗分析.中华泌尿外科杂志,1980,2(2):103.
[2]章乃安.前列腺增生症(附611例分析).中华泌尿外科杂志,1983,4(5):257.
[3]宋桂芬.降低前列腺切除死亡的几点体会.临床泌尿外科杂志,1987,2(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