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的诊治探讨

2011-08-15 00:42孙成文魏方良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1期
关键词:川楝子红藤肝胆

孙成文 魏方良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的诊治探讨

孙成文 魏方良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特点、诊断及治疗原则。方法 回顾近 6年经治的急性胰腺炎 82例。其中重症胰腺炎[1]17例。患者经西医加用清胰汤保守治疗。结果 完全治愈者 80例;无效者 2例,改行手术治疗,手术证实为重症胰腺炎。治愈率 97.6%,无效率 2.4%,死亡率0%。随访无并发症,一年内 2例复发。结论 本组加用清胰汤后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及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均较单纯西医治疗明显缩短,临床治疗效果满意,适宜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清胰汤;急性胰腺炎;中西医结合

急性胰腺炎是胰腺常见病,临床治疗效果不佳,并发症较多。临床笔者于 2003~2009年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 82例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82例均为住院患者。其中男 58例,女 24例,年龄 17~78岁,平均 45.6岁。患者以腹痛、恶心呕吐、发热,黄疸,腹胀,腹膜刺激征以及皮下出现淤血斑,脱水及电解质紊乱等。腹痛剧烈,多局限于上腹部,压痛明显,常无明显腹肌紧张。全胰受累,疼痛呈束带状向腰背部放射。炎症越重,腹胀越明显。肠鸣音常减弱。实验室检查:①血、尿淀粉酶明显升高;②白细胞升高,肝功能异常;③彩超:胰腺体积增大,呈均匀低回声,胰周积液;④CT或增强CT扫描:胰腺弥漫性肿大,呈质地不均、液化和蜂窝状低密度区;⑤MRI:诊断信息与 CT相同[2]。

1.2 治疗方法 严密观察下保守治疗。禁食水;胃肠减压;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肠外营养支持;纠正营养不良;抑酸、解痉,抑酶、抑肽酶及生长抑素;应用广谱抗菌素。中药自拟大黄、芒硝、柴胡、丹参、二花、木香、川楝子、黄芩、黄连、杭芍、元胡、黄芪、栀子、红藤、莱服子结合中医辨证和个人体质加减,每日一付,分 2次口服或胃管注入,呕吐重者可药物灌肠。保守治疗过程中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如保守过程中出现:①发热T﹥ 39℃,全身情况转差者;②治疗中症状无缓解合并休克;③白细胞﹥ 2.0×109/L,腹膜炎波及两个象限以上(腹部四分法);④CT示:胰腺内有空泡;⑤腹腔内穿刺培养有细菌生长者。则应及时考虑手术治疗。

2 结果

69例在西医治疗的同时加用清胰汤 5~7付完全治愈, 11例 5~7付好转减轻,继续治疗以后症状缓解;无效 2例,改行手术治疗,手术证实为重症胰腺炎。治愈率 97.6%,无效率 2.4%,死亡率 0%。随访无并发症。2例一年内复发,复发皆因暴饮暴食、酗酒所致。给予以上治疗后症状缓解。

3 讨论

急性胰腺炎是胰腺的常见疾病,来势凶,症状重,且预后较差,并发症较多。按病理分为水肿性和出血坏死性。急性胰腺炎不单纯是局部的炎症,往往涉及全身多个器官。

急性胰腺炎西医病因主要以①胆道因素:胆总管与胰腺有“共同通道”,当胆道结石或胆道蛔虫阻塞胆总管末端,胆汁可流入胰管,引起胰腺组织坏死,发生胰腺炎;②酒精因素:过量饮酒时酒精可使十二指肠乳头水肿和Oddi括约肌的痉挛,使胰液排出受限,胰液渗入胰腺组织,形成胰腺的“自我消化”,而导致胰腺炎。而且酒精有直接损伤胰腺和间接刺激胰液分泌的作用;③十二指肠液的反流:十二指肠内压力升高时,肠液流入胰管,亦可引起胰腺的炎症;④其他原因:创伤、胰腺血运障碍等。

急性胰腺炎在中医多称为“腹痛”,“脾心痛”等。发病原因为:饮食不节、暴饮暴食,恣食肥甘,厚腻辛辣,聚积于脾胃;或情志不舒,肝郁气滞,胆胰石积、蛔虫上扰、阻滞津管,致使肝胆郁滞,横逆脾胃;或六淫外邪侵袭;其中以热邪、热毒、湿热之邪多见。病于脾胃肝胆大肠,以致于热毒炽盛,瘀热内阻;引发本病。病机为外感寒热,内伤饮食、情志,及虫积、跌仆等因,致脏腑气机不利,气血运行不畅,经脉流行阻滞而出现疼痛。实证(阳证、里证、热证)居多。中医辨证论治可分为①肝郁气滞:突发脘腹痛,痛引两肋,走窜不定,甚则连及肩腰背,胀满不舒,恶心呕吐,口干苦,大便不畅,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或紧;②肝胆湿热:上腹胀痛拒按,肋痛,或有发热,恶心呕吐,目黄身黄,小便短黄,大便不畅,舌红,苔薄黄或黄腻,脉弦数;③肠胃热结:全腹疼痛,痛而拒按,发热,口苦而干,脘腹胀满,大便秘结,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沉实或滑数。

本组病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西医治疗以禁食水,胃肠减压;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胃肠外营养支持;减少胃、肠、胰的分泌;应用抗菌素控制感染。中医治法以疏肝利胆,活血化瘀,清热解毒,通里攻下,行气止痛;清理肝胆湿热;通腑泻热。清胰汤的基本药物组成为柴胡、黄芩、杭芍、黄连、芒硝、元胡、木香、大黄等,加用黄芪、栀子、红藤、莱服子、丹参、二花、川楝子,具有清热解毒、泻腑通便、涤浊化湿之功效。其中柴胡、杭芍、疏肝理气;二花、红藤、清热解毒;黄连、黄芩、清热燥湿;栀子、清热泻火,黄芪、补气升阳;川楝子、木香行气化滞;丹参、元胡活血化瘀;芒硝、大黄通腑泻下;莱服子、消食除胀。根据中医辨证:肝郁气滞加用黄芪、川楝子、莱菔子;肝胆湿热加用二花、红藤、丹参;胃肠热结加用栀子、莱菔子、丹参。诸药相伍,使脏腑气机得以疏利,活血化瘀,消炎止痛,实热之邪得解。促进胃肠蠕动,减少胃肠道内细菌数量,防止胃肠道细菌易位[3];减轻腹胀、腹痛,促使黄疸消退,降低胰酶分泌。

本组病例采在西医治疗的同时加用清胰汤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和体征,促进肠功能的恢复,血、尿淀粉酶下降,并可加快胰腺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并可防止胰腺炎进一步加重,使患者病程大大缩短,提高了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但治疗方法的选择及手术时机的掌握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

[1]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胰腺外科学组.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断及分级标准(1996年第二次方案).中华外科杂志,1997,35 (2):773.

[2] 吴在德.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7:604.

[3] 崔乃强.中西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 106例.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0,6(6):152.

462300漯河市郾城区中医院普外科

猜你喜欢
川楝子红藤肝胆
吴盂超:肝胆医学创始人的创新灵感
川楝子亚急性毒性实验研究*
红藤汤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护理体会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
红藤联合脉通散外敷对肺癌伴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栓弹力图的影响
鞋尖朝外
绞股蓝水提醇沉液抗川楝子致小鼠慢性肝损伤的实验研究
川楝子治病验方
多处肝切除术在复杂肝胆管结石中的应用分析
敬民深处见肝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