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颅夹闭治疗前循环动脉瘤的疗效分析

2011-08-15 00:42刘剑波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1期
关键词:开颅血肿神经功能

刘剑波

开颅夹闭治疗前循环动脉瘤的疗效分析

刘剑波

目的 探讨开颅手术夹闭前循环动脉瘤破裂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开颅手术夹闭 35例前循环动脉瘤破裂患者,对术后患者神经功能评估并总结分析其预后。结果35例患者共有38个动脉瘤,手术成功夹闭 35个;术后3个月神经功能评分,恢复良好 20例,中度病残 9例,重度病残 4例,植物生存 1例,死亡1例;术后 1年生活质量评估,81~100分 22例,61~80分 5例,41~60分 5例, 31~40分 2例。结论开颅夹闭手术是治疗前循环动脉瘤破裂较理想方法。

颅内动脉瘤;前循环;夹闭术

颅内动脉瘤自发性破裂威胁患者生命,其死亡率高达50%,致残率20%以上[1]。我院开展该疾患手术治疗以来,目前开颅手术夹闭是颅内动脉瘤治疗的首选,取得一定疗效现回顾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患者共 35例,其中男 18例,女 17例,年龄38~71岁,平均51岁。以头痛或伴呕吐为主要发病症状,伴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和肢体瘫痪。

术前H u n t s分级:Ⅰ级 8例,Ⅱ级 15例,Ⅲ级 5例,Ⅳ级 6例,Ⅴ级 1例。所有患者均行头颅C T扫描。其中蛛网膜下腔出血28例,伴有脑内血肿 8例;最终确定动脉瘤 38个,其中后交通动脉 15例,前交通动脉 12例,大脑前动脉 5例,大脑中动脉 3例,颈内动脉瘤3例;所有病例均在发病 48 h内手术。

1.2 治疗方法 手术方法均采用翼点入路,磨出蝶骨嵴,打开硬脑膜,自侧裂入路,暴露瘤颈,夹闭动脉瘤;对于颈内动脉瘤,先解剖同侧颈部动脉血管,如有较大脑内血肿,术中清除。术后常规抗感染、降颅压、早期扩容、升血压,如有意识障碍或肺部感染,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者及时气管切开,并积极防治全身并发症。

2 结果

所回顾总结分析的 35例患者,发现的 38个动脉瘤,夹闭35个,包裹3个,术中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 3例,均及时处理。对于合并脑内血肿者,血肿均一并清除,术后 14~21 d复查头部C T扫描未见颅内血肿。术后并发症主要表现在肺部感染 5例,电解质紊乱 5例,消化道出血 2例,以上经相应治疗好转或逐步恢复。所有患者均在 3个月和 1年临床回访,3个月回访开展 G O S评分,其中恢复良好(5分)20例,中度病残(4分)9例,重度病残(3分)4例,植物生存(2分)1例,死亡(1分)1例;随访期间患者无再出血发生;1年后开展生活质量评估(K P S),其中81~100分 22例,61~80分 5例, 41~60分 5例,31~40分 2例,30分以下无。

3 讨论

前循环动脉瘤的临床特点是其发病率远高于后循环动脉瘤,该疾患发病症状多为蛛网膜下腔出血,且前交通动脉瘤出血多位于前纵裂,动脉瘤邻近脑内有少量血肿,并可能破入脑室内[2]。

对破裂的动脉瘤应尽早手术夹闭,可以免除在等待治疗中动脉瘤发生再破裂出血,关于及早选择手术时机的探讨,诸多文献报道也证实这一观点[3];通过所开展的开颅夹闭手术治疗前循环动脉瘤,我们总结体会到:第一,直视下夹闭动脉瘤较完全,减少再出血可能;可调整瘤夹位置保证载瘤动脉的通畅,减少术后脑缺血发生;开颅夹闭有利于清除颅内血肿,降低颅内压;第二,降低脑动脉瘤手术夹闭后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如常见的脑血管痉挛、脑肿胀、脑梗死、颅内血肿、感染等;第三,通过本临床回顾发现,恰当的早期开颅夹闭,有利于及早提高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和长期预后。

开颅夹闭动脉瘤手术难度较大、费用高,但可明显降低再出血机率,减少致残、致死率,因此早期开颅手术夹闭动脉瘤,特别是针对前循环动脉瘤可作为治疗手段首选。

[1] 顾宇翔,毛颖,宋冬雷,等.脑前循环动脉瘤破裂早中期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中华外科杂志,2006,44(6):412-415.

[2] 毛颖.脑动脉瘤治疗的规范与创新.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7, 23(10):801-802.

[3] 曾春,蒋永明,王多彬.脑动脉瘤的早期手术效果分析.西部医学,2009,21(5):806-807.

516001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猜你喜欢
开颅血肿神经功能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小骨窗开颅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12例的临床体会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头皮血肿不妨贴敷治
CT混杂征对脑出血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
高压氧辅助治疗对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5-HT、NE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对冲性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快速开颅技术在外伤性颅内血肿合并脑疝抢救治疗中的效果
开颅手术后继发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和治疗方法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