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雪芳
江苏省周市人民医院院感科,江苏周市 215314
医院感染是指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笔者在医院院感工作多年的实践证明:院领导的重视、制度的落实、规范的医疗行为,能有效防止院内感染的发生及扩散。笔者就基层医院的院感工作心得、体会报道如下。
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和科感染管理小组,科小组分别由科主任、护士长、医生和护士各1人组成,组成医院感染的三级监控网络,形成一个自上而下的完整管理系统。
制定出院、科、室3级管理制度,明确管理及分工职责,充分发挥3级组织的管理作用,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赋予医院感染科以技术指导、检查监督、参与决策的职责。对科内的感染管理工作层层把关,实施有效的监测管理手段。
更新和接受新的知识和理念,有效地指导临床开展工作。加强医院感染管理,保证医疗安全。
院内感染知识的培训要同其他新理论、新知识和新业务、新技术一样,建立严格的培训制度。根据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要求及工作人员实际情况,分别制定全院医务人员、新职工、后勤及保洁人员培训计划,完善各科感染管理规范、各级人员在感染管理中的职责。并在工作中加强考核,考核的结果与奖惩挂钩,形成激励机制,调动全体人员的积极性。
提供免洗手消液。在医院中医务人员的手,有人称为“百病之源”。邢亿霞等[1]报道严格正确的洗手规则,可减少医院感染发生率20%~30%,且是简单、有效、方便、易行的措施之一。通过开展“手卫生宣传月”活动,改变医护人员对手卫生的认识。为每个科室提供良好的洗手设备及设施,要求每一位医务人员树立正确的观念,在做每项操作前后都应该洗手或及时使用免洗手消液,使院内洗手成为降低医院感染最可行最重要的措施之一。
在我国手术部位感染约占25%,是院内感染的第3大原因,各种医疗仪器的广泛使用又增加了消毒灭菌的难度,致使院内感染发生率增加[2]。因此,加强对重点科室,如手术室、产科、供应室、口腔科等监控管理。严格保障层流手术间的无菌环境,保持空气净化。全院采用中心供应的方式,严格加强对供应室的医疗器械和敷料清洁、消毒、灭菌的管理。专人每日负责进行消毒液浓度监测、无菌物品的消毒管理,对室内空气、物体表面、灭菌物品、手术人员的手进行突击性细菌培养等,发现问题追查负责人,并要求写出书面整改意见,及时更正。良好的无菌环境和无菌器械,才能保证患者的安全治疗,才能防止院内感染。
临床抗菌药物不规范使用,致使院内感染发生率增加[3]。医院成立了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管理小组,制定抗菌药物管理制度、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原则,督促临床医生严格按照规范使用抗生素,严肃处理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同时制定相应的处罚措施,并将抗生素的临床应用管理作为医疗质量管理、药品管理的重要内容,使抗生素的使用逐步规范化、科学化。
为相关科室配齐防护用品,要求医护人员在诊疗、护理、实验操作过程中,积极采取防护措施,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一旦发生职业暴露,严格按照职业暴露后的流程进行处理。对职业暴露发生及时分析,比较反馈,改善流程,避免类似现象重复发生。
每半年对全院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消毒器械、使用消毒剂产品名称、规格、型号、生产厂商、证件索取(批件)等,进行检查临床使用是否规范,开启、配置登记是否符合要求,批件是否在有效期内等专项调查,以确保临床使用安全。
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要求管理医疗废物,建立健全医疗废物管理制度,设置监控部门和专职人员负责医疗废物管理。医疗废物暂存地人员每天上门对科室的医疗废物进行称重、回收、记录。并交由环保部门许可的医疗废物专门处置机构集中处置,有效防止医疗废物的流失和扩散,预防和控制医源性感染疾病的发生[4]。
基层医院院感工作的前提是院领导的重视与支持,普及医院感染知识教育是医院感染管理的根本,规范医疗行为是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各职能部门的统一协调,及各种措施制度的实施,通过监测进行效果评价等是预防感染的重要手段,能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经过以上方法综合实施,使医护人员院感管理意识明显增强,医护行为明显规范,重点科室院感管理质量明显提升,使院内感染发生率控制在2%的较低水平,保证了医疗安全并使医疗质量不断提高。
[1] 邢红霞,张红英,武健英,等.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与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8):639.
[2] 薛敏.基层医院院感控制现状[J].医学信息,2010,23(11):4171.
[3] 乐杰.妇产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54.
[4] 马玲.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及护理干预措施[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8):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