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武英
语文能力,“读”占鳌头。早在20年前,无锡市名教师徐忠宪先生即原创性地提出并阐述了两个重要的阅读学概念——原形阅读与超原形阅读。在今天,“原形阅读理论与阅读教学设计”因其很好地“帮助师生在接受和加工课文信息的阶梯上攀登,更自觉地驾驭读文规律”①,更成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原形阅读理论认为,课文是一个相对完整的语文教材的基本单位,因而,课文分析是阅读教学设计中必做的基本工作,更是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学习语文教材的重要方式之一。
纵观目前初中阅读教学课堂,存在的最大问题在于:一方面,不少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盲从于教参;另一方面,单一应试教育导致教师对文本的肢解及标准答案、网络资源的过分依赖,从而导致教师自身阅读分析能力的弱化与浅化。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只有自己认真研读文本,进入文本,才能“为学生的阅读实践创设良好环境,提供有利条件,充分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②;同时,教师只有充分发挥“组织者”与“促进者”的作用,才能真正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解读文本,才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入化,从而为学生的独立阅读、独立思考打下一辈子“精神的底子”。(巴金语)
2009年,笔者应无锡教育电视台之邀,上展示课《明天不封阳台》。这是苏教版八年级(上)的一篇课文,写一只受伤的鸽子飞落在“我”家阳台上,引发了“我”和十岁儿子的不同反应和思索。学生或许是受环保宣传影响太大,通过初步阅读,很自然地将思维简单地定势为以呼吁环保为主旋律的课文,并以为已经“读懂”了课文。新教材彰显人文性绝对无可厚非,但如果每篇课文都简单地贴上环保、爱国的标签,久之,必然形成学生思维简单化、惰性和审美的弱化。因此,在经过反复斟酌后,我决定尝试运用徐忠宪先生的原形教育理论,一方面把学生能发现的放手给学生,尊重学生“通过初级原形阅读所获得的初级原形阅读印象”;另一方面,虽说学生是阅读的主体,但学生对如何在语文阅读课堂中发展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尚缺乏经验。语文阅读课堂中的学生必须通过自己的阅读思维活动,才能接受教材和教师提供的信息,进而内化生成为自己的语文能力。所以,作为阅读课堂的组织者与导引者的教师,其重要作用在于积极引导学生未发现或易忽略却是作者“着力”处,教学重点准确定位在如何有效引领学生超越初读印象上。
那么,如何有效引领学生超越初读印象呢?原形理论给出了很好的回答:课文分析的基本策略就是要贴近学生的课文思维,这样才能引领学生深入阅读课文。以原形阅读思维为主的分析项目有:字、词、句释义与理解;课文内容概括;段落与层次划分;段落与层次大意概括;全文思想情感概括等。③究其实,是一个从字、词到句段、文的一个逐渐深入过程,需要的是教师对文本的精心研读与课堂建构。教师应该积极发挥引领学生超越初读印象中的作用。
对于字词,我选择了最能传达作者思维的三个关键词语:“龟裂”、“喧嚣”、“鳞次栉比”。学生对于词语的学习不是停留在简单的识记上,而是通过分析字词在语境中的含义,寻找字里行间中作者的情感。
接着,教师抓住两个最有代表性的句子,带领学生进行品读:
1.往昔的一切已如渗入泥土中的老酒……
2.把耳朵贴近地面,仿佛在倾听着大地母亲的心音。
这两个句子的选择旨在引导学生阅读不要浮在表面上,而是从“走近”到“走进”(于漪语)文本。
而对全文思想情感的概括是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三组对比而得的:一是十年前与现在城市变化;二是儿子与“我”对鸽子思索的异同;三是冯至诗歌中所提的“迷离的故乡”与传统意义上故乡的比较。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理解这些标志着作者思索不断深入的句子、语段。通过教师由浅入深的引领,学生的思维在不知不觉中得以深入,超越了原先的初步印象,即简单的环保主题,从而发现本文深层的涵义,即表达作者十多年来从未停止的关于人类情感归属的思索——人不能以自然的主人自居,唯有与自然和谐共处,才能拥有“恬淡和谐”的内心。很多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学会了仔细研读文本的习惯。比如,同学对文章结尾处“明天先不封阳台”一句中“先”的自觉讨论等。
这样的阅读让学生建立起了一种超越初读印象的高级原形阅读印象。这种阅读印象的建立要求读者联系、综合课文前后文来理解,注意并解读课文中的关键或蕴含深意的句子,寻求对课文思想情感的深度理解。唯有通过教师的引领,学生注意了,解读了,才会加深阅读理解。
原形理论中,以超原形阅读思维为主的分析项目有:语言文字运用技艺分析(包括炼字、修辞、语言风格);文句的联系性分析;细节分析;课文语境分析、写作方法分析;人物形象分析;思想情感与人文价值评析等。后者一般需要引入课文外相关知识才能将分析引向深入。④
笔者不久前在全市的一节题为《呼兰河传》的大型公开课上即尝试采用超原型阅读,取得了很好的反响。
《呼兰河传》是苏教版九(下)的一篇节选性课文。学生通过最初阅读,往往定位于此文反映了“我”童年的天真活泼及祖父对“我”的疼爱上。但其实,此文的真正内涵远不止于此。在语言文字运用技艺分析层面上,教师引导学生抓住“花园”、“祖父”、“我”三个关键词解读文本。并给出了具体助读方法。比如:花园的描写可以注意其中的描写角度,叠词的运用及修辞;祖父的描写特别注意其神态描写及与“我”的对话描写;而对“我”的阅读,则特别注意其中的动作描写。原形阅读理论中有课文外知识参照系的概念,其中包含学生阅读前的生活经验积累,这样的助读有的放矢,教师调动了学生相关的知识积累,比如课文写“我”淘气时将水往空中一扬中“扬”字的妙处即结合了学生的童年体验。
以超原形阅读思维为主的分析项目中还有思想情感与人文价值评析等,对于初中生而言,更需要引入课文外相关知识才能将分析引向深入。
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仔细研读第一段“呼兰河这小城里住着我的祖父。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这样的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教师补充在整部小说结尾处与之相对应的结束语:“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也许现在根本没有了……”
在这样的对比中,我又引导学生进一步走近萧红独特的经历:幼年丧母,父亲性格暴戾,她只有从年迈的祖父那里享受到些许人间温暖。在此基础上,再次引导学生细读文章结尾所写语段。
此时,学生就读出了萧红小说寂寞、忧郁、敏感而倔强的独特诗意美。只有注意到了这些最初阅读时可能被忽略之处,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深入理解文本,才能发现超原形阅读超越前阅读的价值所在,从而体会其阅读的真正魅力。原形阅读理论的指导意义在这一步设计上很好地凸显了出来。
原形阅读理论要求通过师生对话,激活相关知识与生活经验的积累,开启学生的理解之门。教师必须先有自己的阅读理解和体验,才能引领学生善读善析,达到较深程度的阅读理解和体验。
总之,运用原形阅读理论设计教学,指导学生超越初读印象,要求通过师生对话,引导学生细读深思课文,并激活学生相关知识与生活经验的库藏,开启学生的理解之门。教师必须有自己的阅读理解和体验,才能引领学生善读善析,达到较深程度的阅读理解和体验,这才是目前许多初中语文教师要努力的地方。让我们共勉。
注释:
①曾祥芹:《多面分解把准核心整体优化——阅读能力结构研究述评》,《语文学习》,1991年第5期。
②《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③④徐忠宪:《原形阅读理论与语文教学》,苏州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