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的百年之失与改革之思

2011-08-15 00:49:31杨邦俊
中学语文 2011年16期
关键词:教材语言语文

杨邦俊

1912至1913年,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推出《壬子癸丑学制》,颁布《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普通教育分科教学正式开始,真正现代意义的语文教育由此发轫,从那时算而今,即将走完百年之旅。一百年来,语文教育建立起了完整的学科体系,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也遭遇了自己的百年痼疾,造成诸多缺失。面对世界教育改革的大潮,站在这个历史关口,语文教育需要进行一次全面深刻的总结,除弊布新,开启新的面貌。本文拟对语文教育的百年之失,做一些理性观照,并对造成这些缺失的原因作一些简要分析,以期引发大家的深入讨论。

一、语文教育失“重”取“轻”

现代语文教育以其完备的教学体系,培养了数以亿计的学生,取得显著的成就。但是,百年之间,普天之下,国民信仰缺失,人文精神失落,没有培养出一个大师级人物,又不能不让人怀疑现代语文教育存在严重的失位。

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教育,究其根本是以儒家文化教育为主导的语文教育,“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语),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栋梁之才,造就了无数国学大师,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通观现代语文教育,不但缺乏传统教育的气度,更是看不到在育人方面的作为。受“工具论”主导,语文教育一开始就选择了一条倾向语言教学的路径,形成一套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听说读写教学的完备体系,但也因此背离培德育才、教贤养士的传统,失重取轻,坠入繁琐化教学的深渊,致使语文教育丧失塑造国民精神的大用。

长期以来,国家对语文教育有明确的目标要求,倡导教育为政治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但是在执行环节上怎样服务、如何结合,缺乏具体的指向,没有衡量的标准,难于达成既定目标。相反,语文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则不一样,教育主管部门制有严格的教学大纲和考纲,有精细化的评价标准,而且直接与升学考试挂钩。在这种机制的督促下,一方面语文知识和技能的教学不断得到强化,恶性膨胀;另一方面,语文教育的功效日益降低却无人过问,更为严重的是语文教育的文化缺失,没能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有一种流行的说法:语文教育不是万能的,国民文化素质的降低,责任不能全由语文学科来承担。这种观点看似有理,实则站不住脚。一个人从七岁左右入学读书,到十九岁左右高中毕业,前后长达十多年。这一时期是人格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所受教育对其终生发展有深远影响。语文教育在这一阶段,不是顺应学生人格发展的需要,进行深刻的精神文化教育,而是把学生禁锢在教室里进行繁琐的、简单重复的基础知识学习和考试训练。没有文化阅读,没有语用实践。除机械性地记了一大堆语音、字形、词语,套版化地读了两百篇课文,模式化地学了一些写作套路以外,在人文精神的养育、文化品格的形成方面几乎没有什么成效。作为基础教育阶段主要的人文学科不进行文化教育,难道要数理化等自然学科甚或是靠政史地等学科来充其大任?语文教育实在是难辞其咎。

语文教育的目标定位不当,致使语文教材的编写错位。我国古代教育曾以《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作为启蒙教材,以“四书五经”作为基本教材,以“十三经”作为文士科举考试的必修教材。这些教材具有鲜明的目标取向,所选文章均为经典、系统完整,包容了儒家文化的精髓,通过长期学习,能够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对比现代语文教材,无论是选文的经典性、系统性和教育的针对性方面都不能与之相比。教材编写缺乏明确的育人指向,教材选文没有一贯的育人标准,基本上是按文学、文化发展的历史,从突出“史线”的需要编写教材;也选了一些经典,但多为肢解节录,断章取义,零散分布,不成体系,缺乏一贯的价值取向,不能反映原作原貌。学习这样的教材无助于学生从总体上把握传统文化的精要,看不出是要教给学生什么样的思想道德。例如,中学教材曾选录《论语》中的《季氏将伐颛臾》《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但学生学了这样的课文,对《论语》中儒家文化的认知效果并不明显。一是这两章不能代表原作的主要思想观点;二是脱离原著的系列,孤立地读这两章,不可能对选文获得透彻的理解。这种缺乏文化根基的教学,根本不能达成对学生系统的文化教育。教材选择不当,直接造成语文教育在人的培养方面的短板效应,致使整个语文教育不可能有较大的成就。

语文教育的失位是由自身的教学体制造成的,有着深层的根源,如果不从教育目标、教材编写和教学方法这些语文教育的大体上根本进行变革,很难彻底改观,教育的质量也不可能得到本质的提高。

二、语文教学重“教”轻“娱”

现代语文教育,为了追求教学效率的最大化,建立起一套以“教材—课堂”为中心的教学体系,单位时间传递的信息量大幅增加,课堂教学的效率显著提高。但这种教学方式基本上与社会生活隔绝,没有源头活水。枯燥的讲解,繁琐的分析,无休止的题海训练,严重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语文的那么一点美好的感情一天一天地被消磨殆尽。原本充满生气,极富情趣的语文课程变成学生最不喜欢的学科,最终导致学生对语文的厌弃,造成现代语文教育的不治之痛。

以文学作品为主要学习对象的语文,为什么会遭遇如此尴尬?百读不厌的文学作品,为什么一走进语文课堂就失去固有的魅力呢?原来,文学之所以吸引人在于它的娱乐功能,文学之所以教育人在于它的教化作用,文学教育的力量能够把文学的娱乐功能与教化作用高度结合起来,共同实现教育的目标。

文学教育的机制在于寓教于娱,语文教育的机制也应是如此。语文教育虽然通过教学活动来完成,但从本质上看是一种审美活动。语文的教化作用需要通过审美方式,即用寓教于娱来实现。因此,要实现教化功能,首先,教学的内容应该“娱”人,即能带给人乐趣和益处,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其次,教学的过程还要能激发生命的“真乐”,唤起学生的“娱”情,推动教化过程的发生。此间,“教”和“娱”是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

“教”,即教化,既指社会道德、法律和信仰教育,又指文化开发。“教”是一种本体性的证会形式,需要通过主体自身的思维和实践活动才能完成。主要表现为学生从现实的学习情境中,被某些感兴趣和有意义的内容吸引,触发生命物质中的某些因素快速活动,产生娱情悦意,推动思维活动由浅入深发展,从中感获语言文化的魅力,蓄养道德精神的力量。

“娱”原本是我国古代玄学中的一个概念。从生命的本质上考察,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是一种充满生命“真乐”的愉悦之思,玄学基于对生命存在的玄想,把士人对宇宙奥义和生命精神的觉知视为一种生命的“真乐”,视作生命的一种存在形式。“娱”就是人们对这种生命存在形式的认识。简单地理解,“娱”实际上是一种与“形上之思”相伴的审美态度,是学习过程中推动思维活动发生的积极的情感力量。

从“教”和“娱”的关系看,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教”是“娱”的主导方面,是活动的终极目标和中心环节;另一方面“娱”是“教”的支持条件,是支撑和推动教化过程的潜在力量。因为有“教”,所以产生生命的“真乐”——“娱”,使整个“教”的过程充满愉悦;因为有“娱”,所以行为主体的精神得以充分地舒展,教化得以顺利进行。离开“教”,整个活动变得没有意义,“娱”下降为一种单纯的感官愉悦;离开了“娱”,整个“教”的环节很难展开和实现,变得索然无味。

现代语文教学最大的失误就在于不懂得“教”与“娱”的辩证关系,抛开语文的娱乐性,片面追求教学效率,最终失去了教育作用的基础,走上一条不归之路。标准化的课堂讲授,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脱离语用背景的知识教学,填鸭式的满堂灌,答题式的课文阅读,充斥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之间。随意增加教学内容,无限扩充课堂容量,几乎将一切娱乐性的环节统统压缩,语文课堂便失去了“娱”,也失去了真趣。思维活动没有了引擎,学生学习的过程由主动探究变成了被动的接受,把语文教学引向绝境。

在“教”和“娱”关系的处理上,中国古代教育有过很多成功的例子,诸如战国时的稷下之学,汉代的学馆和精舍教育,两宋的书院教育。以稷下学为例,学校建有高大的学宫,实行游学制度,教师和学生可以自由来去,学生可以自由地挑选老师听讲请教,学宫内定期举行各种“期会”,充满娱情色彩,全体师生和四方游士自由参加,自由驳难。民主自由的学术氛围,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吸引了四方之士,一度形成千人会讲的盛况。

语文教育,只有解放思想,实现由统到放的转变,恢复本然的娱乐性,重塑真实、平静,陶然、沉醉的课堂环境,实现“教”和“娱”的和谐发展,才能重树语文的学科形象,赢得学生的喜爱。

三、语文训练以“考”代“用”

现代语文教育,大力提倡科学化教学,把标准化考试与规范化训练结合起来,形成一套以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和鉴赏评价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训练体系,对语文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落实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但这种训练以高考应试为目的,远离学生的生活,远离语用环境,着力打造模式化的思维定式,严重扼杀学生的创造性,违背语言运用的一般规律,把语文训练引向错误的轨道。

从语用的角度考察,任何语言都是历史上某一时刻、某一空间语言运用的产物,时间、空间和语用是语言赖以生成的三个条件。语言有自身的含义,但这并不意味着语意是一成不变的。恰好相反,任何语言只要有使用就有变化,这是由语言的特点和语用的特征决定的。首先,从语用发生的条件看,任何语用都是独一无二的,所有语言都是历史上某个特定时间、空间中语用关系的反应,因而它的意义、用法、色彩、趣味等是固定的,可以观摩的。正因为如此,语言才能够被记载下来,写进词典、教科书和各种文献之中,成为我们语文学习的对象,这正是课堂教学的意义所在;其次,从语用的最终结果看,每一次语用语言的内部形态都在发生变化,都会生成新的含义或产生新的韵味,从这个意义上说,语用又是全新的。如果我们仅从课堂环境中学习语言,尽管掌握了大量词汇知识、语法规则,但所学的语言与生活中实际运用的语言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语文教学还需要引入现实生活,在真实的语用状态中引导学生学习生态的语言。

上述两种环境下的语言学习都非常重要,没有课堂上的语言学习,学生不可能快速获得语言的基础知识,语言运用也就无法有效开展;没有语用环境中的语言学习,学生不可能掌握语言运用的技巧,形成语言运用的实际能力。现代语文教学的失误就在于,一方面大量地进行繁琐重复的没有实用价值的以应试为目的语言基础训练;另一方面,隔断学生与生活的联系,限制学生的语言交流和实际运用,没有真正促进语言知识转化为语用能力的实用训练,造成现代语文训练的严重失衡。学生花费大量时间,学了一大堆阅读、写作和语言运用的“条条框框”,高考结束,没有一点用处,被学生击得粉碎。

语言技能天生是要在语用环境下训练的,语言也只有在语用环境中才能展现它的无限魅力。语用环境与生活相联系,充满变化,蕴含着无数的契机,语言一旦进入这样的领域,便会彰显出很大的张力,从正反、扭转等不同的角度展现它的魅力。不断充实和丰富语言的内涵,努力使语言成为“语言自身”,并且不断地诱发新意,激发语言超越自身而凝聚起巨大的象征、暗示力量,向无限的境界生发,令语言闪耀出炫目的光华。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充满机趣,充满创造,能够学到语用的真本领。

中国古代教育非常重视语用训练,古人有游学的传统,提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学习到一定的程度,就要到生活中去运用,到文人学士中去交流切磋,到种种复杂的环境中,去展示语言的天赋。真正有才能的人就会在这种语言运用中崭露头角,脱颖而出,没有才能的人,自然就会被淘汰。

语文教学中那种从书本到练习本、从学校到学校,脱离社会实际、抽空生活内涵的密集型语言训练应该从根本上改革。

正在推行的课程改革为现代语文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语文教育战线上的广大同仁,要有一种时代的紧迫感,要树立起责任意识,吸取语文教育百年发展的经验教学,不断改革创新,共同开创语文教育新的百年辉煌。

猜你喜欢
教材语言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快乐语文(2021年35期)2022-01-18 06:05:52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语言是刀
文苑(2020年4期)2020-05-30 12:35:30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我有我语言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