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瑜
老庄哲学中的生态文化蕴涵及其现代性价值
王瑜
老庄生态文化是中国古代生态文化宝库中的奇葩,老庄生态文化表达的是一种天人合一的整体论和非线性的自然观。老庄文化讲究因任自然、效法天地和德生敬命,其中蕴含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与生态伦理学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取向、尊重自然固有价值的价值取向和尊奉敬畏生命的实践取向有契合之处。老庄生态文化是中国古代生态文化的典型代表,老庄文化为如何看待人与自然关系提供了一种古老的范式,它对当代生态伦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提供了丰厚的精神养料。
老庄生态文化;因任自然;效法天地;德生敬命
天人关系是古代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这里的“天”是指自然界,“人”是指人类,天人关系实际是指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中国古人在看待天人关系时秉持的是一种非线性、非机械论、非二元论的系统思维。比如,儒家以“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为伦理说教;道家以“天地与我共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为追求境界;佛家以“法界缘起”、“依正不二”、“无碍”、“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如来常住无有变异”为宗教训诫。他们都把人与自然看作一个整体的有机系统,学者们通常把这种整体论哲学概括为“天人合一”。近代工业文明的负面影响促使人们重新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们把探寻的目光投向古老的东方生态智慧,希望从中找寻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路。老庄生态文化是中国古代生态文化的典型代表,老庄文化为如何看待人与自然关系提供了一种古老的范式,它对当代生态伦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老子说:“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而为刍狗。”①由于对“刍狗”的理解不同,对老子这句话的解释也有分别。一种是把“刍狗”解成并列的“刍草狗畜”,如河上公注曰:“天地生万物,人最为贵;天地视之如刍草狗畜,不贵望其报也。”王弼注释曰:“天地不为兽生刍,而兽食刍,不为人生狗,而人食狗。无为于万物而万物各适其用,则莫不赡矣。”就是说,野兽吃草,人吃狗,一种生物为他种生物消费,完全是自然秩序。人不必自诩为“万物之灵”,人不过是自然界中万物万类之一罢了,万物并非为人而被创造出来的。这里,已经显露出食物链思想的萌芽。另一种解释如范应元所注:“结刍为狗以祭祀……《音辩》云:‘刍狗,束草为狗也。’”(《庄子·天运》里有同样的用法。)这里把刍狗当做古代祭祀用的用草扎成的狗,是用完就扔的东西,用以比喻天地对万物并无仁义可言。有仁爱必有偏私,只有无仁无情才能因任自然。草长莺飞,非春之爱;冰封万里,非冬之恨。自然界固有其规律,其中不掺杂任何感情色彩。这两种不同解释的共同点就是都认为人应该尊重自然的本来面貌和演化规律,不要人为打破天然的生态平衡。
庄子继承了老子的这种思想,他认为:“阴阳四时,运行各得其序,惛然若亡而存,油然不形而神,万物蓄而不知,此之谓本根,可以观于天矣。”②庄子说:“汝身非汝有也……孰有之哉?曰:是天地之委形也。生非汝有,是天在之委和也;性命非汝有,是天地之委顺也;子孙非汝有,是天地之委蜕也。”③“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④庄子提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⑤“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⑥意思是要普遍地爱万物,因为天地与人本来就是一个整体。老子说“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⑦,即使动物也会对含德浑厚的人予以回报。庄子说,“无以人灭天”,“天与人不相胜也”⑧,如果遵循这一行为规范,“则天不能祸”,人间则风调雨顺,不会发生生态灾难。庄子向往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万物群生,连属其乡;禽兽成群,草木遂长。是故禽兽可系羁而游,鸟鹊之巢可攀援而窥。夫至德之世,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恶乎知君子小人哉!”⑨“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⑩
中国古代思想家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整体,天人一体的思想必然衍生出天人调谐的行为趋向。庄子说:“夫明白于天地之德者,此之谓大本大宗,与天和者也;所以均调天下,与人和者也。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11]庄子把体悟天地之德作为宗本,把人与自然的调谐作为无穷乐趣。庄子说:“夫形全精复,与天为一。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合则成体,散则成始。形精不亏,是谓能移。精而又精,反以相天。”[12]意思是形体得到保全,精神得到恢复凝聚,就能与自然融浑一体。天地是万物之父母,天地阴阳二气的结合,就形成万物的形体,阴阳二气离散,便又复归于无物之初。形体与精神不亏损,这叫做能够随着自然变化而更新,养精之至,反过来便能辅助大自然的化育。
老子认为自然蕴藏着深邃的智慧,天地万物是人效仿的楷模,人应该效法自然来行事。为人处事首先要“知常”,即遵循自然界的根本规律。老子深刻地指出:“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13]老子指出:“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14]老子说:“治人事天,莫若蔷。”[15]意思是管理社会和对待自然最好是像种庄稼那样因势利导。老子认为,天地万物是“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16]。“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17]因此,人类对待万物,应“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18],“衣养万物而不为主”[19]。所以说,“圣人在天下,怵怵,为天下浑其心”[20]。“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21]意思是说,人类只有能以珍重自身生命和爱护自己的身体那样去爱护天下的生命万物,贵天下若贵其身,爱天下若爱其身,才能真正担当起自然界的监护者的神圣职责,只有这样的人才可以把天下寄托给他。
《庄子·天道》中,庄子曾热情赞美道:“夫天地者,古之所大也,而黄帝尧舜之所共美也。故古之王天下者,奚为哉?天地而已矣!”庄子认为古代君临天下的人,只不过是效法天地而已。《庄子·知北游》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就是说,大自然是有自己固有规律的,只是没有像人那样溢于言表罢了。大圣贤懂得这个道理,所以不做违背自然规律的事。《庄子·应帝王》还用一则寓言来说明这个道理:“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儵与忽时相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儵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庄子用这则寓言告诫人们处事时要遵循自然规律,切莫越俎代庖,其寓意何等深刻!庄子认为:“通于天地者德也,行于万物者道也,上治人者事也,能有所艺者技也。技兼于事,事兼于义,义兼于德,德兼于道,道兼于天。”[22]庖丁解牛、轮扁斫轮、佝偻承蜩、运斤成风、大马捶钩、津人操舟等,其中的技都是通“道”之“技”。通道之技实际上是技术的最理想状态。庄子认为只有遵循自然天性,才能使技术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庄子发扬了老子“衣养万物”、“为天下浑其心”的超我的仁爱理念,将“尊生”置于重要位置,提出“达生”、“遂生”、“养生”等命题。他认为“物得以生,谓之德”,“天下有道,则与物皆昌”[23]。“故天下大器也,而不以易生。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者也。”“重生。重生则不利轻。”[24]他例举了周王朝的祖先大王亶父因不忍同戎人发生战争以致生灵涂炭而迁居歧山之下的故事,称赞说:“夫大王亶父可谓能尊生矣。”[25]同时庄子例举了伯乐驯马的残忍经过来作反证:“烧之、剔之、刻之、雒之,连之以羁馽,编之以皁栈,马之死者十二三矣;饥之、渴之、驰之、骤之、整之、齐之,前有橛饰之患,而后有鞭筴之威,而马之死者己过半矣。”[26]庄子严厉鞭挞了这种违背马的本性的荼毒生灵之举。
中国古代思想家普遍承认自然的内在价值,尊重自然物的固有本性。庄子提倡“以鸟养养鸟”,“夫以鸟养养鸟者,宜栖之深林,游之坛陆,浮之江湖,食之鰌鰷,随行列而止,委蛇而处”[27]。即要按照鸟惯常生活的习惯来养鸟。庄子说:“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故为是举莛与楹,厉与西施,恢恑憰怪,道通为一。”[28]即从道的视角而言,小草与屋柱、丑女与美女、万物的恢恑憰怪之异态,都一样而并无不同。因此,自然万物在权利上没有什么差别。庄子主张“天在内,人在外,德在乎天。知天人之行,本乎天,位乎得”。那么何谓天,何谓人呢?庄子举例说:“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故曰: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谨守而勿失,是谓反其真。”[29]这里的“天”是指天性或者说自然本性,“人”是指人为或人事。庄子认为天性蕴藏于内心,人事显露在身外,优良品德是天然形成的,懂得自然与人类活动的规律,方能以顺应自然为根本,处于虚极而自得的境界。这里的牛马虽是比喻,但反映了庄子尊重其他物种的生存权利的宝贵思想。
庄子认为,世间万物只存在器用大小、技能差异、悟性差别而已,他们之间并无高低贵贱之分。庄子举例说:“梁丽可以冲城而不可以窒穴,言殊器也;骐骥骅骝一日而驰千里,捕鼠不如狸狌,言殊技也;鸱鸺夜撮蚤,察豪末,昼出瞋目而不见丘山,言殊性也。”[30]“鱼处水而生,人处水而死,彼必相与异,其好恶故异也。”[31]然而事实上,“民食刍豢,糜鹿食荐,虫蝍蛆甘带,鸱鸦嗜鼠”[32],人只是食物链中的一环而已,人不能脱离自然界中的其他生命体而独立存在。庄子曾经说过,“夫水行莫如用舟,而陆行莫如用车”[33],他们对于工具的正当使用并没有一概否定。庄子反对制作各种工具捕杀动物,他说:“夫弓弩、毕弋、机变之知多,则鸟乱于上矣;钩饵、网罟、罾笱之知多,则鱼乱于水矣;削格、罗络、置罘之知多,则兽乱于泽矣。”[34]庄子认为人类运用智巧制作出各种器具来过滥捕杀,必然破坏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
庄子对自然的固有价值进行了理论概括。庄子说:“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以俗观之,贵贱不在己。以差观之,因其所大而大之,则万物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则万物莫不小;知天地之为稊米也,知毫末之为丘山也,则差数赌矣。以功观之,因其所有而有之,则万物莫不有;因其所无而无之,则万物莫不无;知东西之相反而不可以相无,则功分定矣。以趣观之,因其所然而然之,则万物莫不然;因其所非而非之,则万物莫不非。”[35]归结起来即是:“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36]
综观当代生态伦理学的各支各派,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脉象日益凸显,非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伦理的主流论调是: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取向、尊重自然固有价值的价值取向和尊奉敬畏生命的实践取向。生态伦理学把整体性、非线性、有限性和共生性原则奉为圭臬,这与我国古代的生态伦理思想殊途同归,挖掘我国古代生态伦理思想的宝贵资源有助于我国当代生态伦理学的构建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天人合一”、“仁民爱物”、“民胞物与”、“强本节用”、“取之有度”、“用之以时”以及“天地万物,一本之仁”等宝贵的生态伦理思想精华。我国古代生态伦理为当代生态伦理学的发展提供了丰厚的精神养料。法国学者施韦兹在创立生态伦理学时曾吸收借鉴中国古代生态伦理的智慧,他说:“属于孔子学派的中国哲学家孟子,就以感人的语言谈到了对动物的同情。老子学派的列子认为动物心理与人的心理的差别并不很大,即没有像人们通常所想象的那么大。杨朱(应是“程朱”)反对动物只是为了人及其需要而存在的偏见,主张它们的生存具有独立的意义和价值。”[37]中国古代生态伦理思想对生态伦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蒙价值。
以老庄生态文化为代表的中国古代生态伦理思想与当代生态伦理学有诸多契合之处,最主要的契合点有三:一是思维方式的契合。老庄生态文化以直观性和思辨性为特点,整体主义的思维方式贯穿始终,而生态伦理学的发展则反映了当代西方从主客二分思维方式向整体有机思维方式的转变,借鉴老庄生态文化整体性的思维方式有助于克服西方形而上学思维的偏颇。二是伦理领域的契合。老庄生态文化讲究“天人合一”、“民胞物与”,对自然的伦理关照是题中应有之义,而生态伦理学试图把道德对象的范围从人际关系领域扩展到人与自然关系的领域,西方思想这一重大理论突破才刚刚进入了中国古代智慧王国之一隅。三是理论内涵的契合。老庄生态文化中的“物我两忘”、“德生敬命”等思想讲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与生态伦理学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取向、尊重自然固有价值的价值取向和尊奉敬畏生命的实践取向是完全一致的。生态伦理学的发展为老庄生态文化的现代性创生提供了历史契机。
但是也应看到,老庄生态文化是一种前科学主义的思维方式,它植根于农业文明的范式之中,不能把它简单地移植于工业文明和后工业文明的肌体。当代社会面对的是以工业污染为主导的人口、资源、环境、战争、贫穷和生态等问题纠结在一起而形成的生态环境问题系统,我国古代的生态环境问题与之无可比拟,我国古代的生态伦理也对之力不从心。要克服我国古代生态伦理的时空隔距,实现我国古代生态伦理的功能转换,应该把古代生态伦理思想与当代的生态伦理学相整合、与新时代的发展理念相结合、与社会发展的趋势相吻合,这应该是今后的中国古代生态伦理思想研究的方向。
注释
①《道德经》第5章。②《庄子·知北游》。③《庄子·知北游》。④《庄子·秋水》。⑤《庄子·齐物论》。⑥《庄子·天下》。⑦《道德经》第55章。⑧《庄子·大宗师》。⑨《庄子·马蹄》。⑩《庄子·知北游》。[11]《庄子·天道》。[12]《庄子·达生》。[13]《道德经》第44章。[14]《道德经》第25章。[15]《道德经》第59章。[16]《道德经》第51章。[17]《道德经》第7章。[18]《道德经》第64章。[19]《道德经》第34章。[20]《道德经》第49章。[21]《道德经》第13章。[22]《庄子。天地》。[23]《庄子·天地》。[24]《庄子·让王》。[25]《庄子·让王》。[26]《庄子·马蹄》。[27]《庄子·至乐》。[28]《庄子·齐物论》。[29]《庄子·秋水》。[30]《庄子·秋水》。[31]《庄子·至乐》。[32]《庄子·齐物论》。[33]《庄子·天运》。[34]《庄子·胠箧》。[35]《庄子·秋水》。[36]《庄子·寓言》。[37][法]阿·施韦兹:《敬畏生命:50年来的基本论述》,陈泽环译,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第72页。
责任编辑:耦合
B223
A
1003—0751(2011)02—0164—03
2010—11—10
王瑜,男,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长春13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