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龙彬
(北京市公安局政治部,北京100740)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并将其作为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首要战略任务。胡锦涛同志在庆祝建党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1]在当前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背景和形势下,作为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它是社会意识的本质体现,是引导社会价值追求和确定社会价值方向的最基础、最核心、最稳定的价值观念,在人们的价值选择中具有主导和决定作用。但任何价值又都是相对于一定主体而言的,离开相应的主体,虽然客体的自然属性依然存在,但无所谓价值问题。所以,一切价值都是主体的价值或仅对主体有意义的价值。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要义和根本途径在于:只有将它内化为社会成员的思想意识,外化为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这种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过程所体现的就是人的价值主体性,它具有鲜明的目的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因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必须把握价值主体的特性,遵循价值主体的认同规律,否则所谓“核心价值体系”只能是空中楼阁。
所谓价值认同,是指价值主体在社会实践中不断调适自身的价值结构以顺应社会价值规范的过程,这种认同表现为人们对社会共同价值规范的主动接受和自觉遵循。对诸多事物一系列的价值认同便形成一定主体的价值观,价值观反过来又成为他们褒贬事物、评价人物的标准和原则。另外,人的现实需要及其满足程度是衡量一定对象是否具有价值以及价值大小的尺度。万物的价值及其等次差别并不是世界本身固有的,而是作为世界主体的人按照自己的尺度评判的,这就形成了价值体系。物的价值因人而异,客体的价值依主体而定。显然,主体性是价值最显著的特性,人是一切价值产生的根据、标准和归宿。依据这一特性,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在促进价值认同上要注意以下几点。
当前,一些单位和部门在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对受教育者主体性的认识,把受教育者仅仅视为消极被动地接受教育的客体,采取命令主义、主观主义、强制压服和单向注入的办法强行灌输,忽视了受教育者的内化接受与自觉感悟过程,从而挫伤和压抑了受教育者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实际上,受教育者同教育者一样也是教育过程的主体,教育过程既是教育者按照既定目标组织实施教育的过程,也是受教育者基于自身思想基础和内在需要能动地接受教育和进行自我教育的过程。不重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内化的过程就难以完成,外化也就不能实现。
因此,在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将受教育者当做现实的、具体的人来对待,打破传统的“主—客”模式,确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方同时都是主体的思维模式,即“主—主”模式,让受教育者在一个开放、民主的环境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积极地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比如公安部党委在启动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教育中,以“建议”的方式提出几套方案供全国公安机关讨论,在讨论中形成业内人员政治认同、思想认同、职业认同和感情认同,受到大家的欢迎,也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主体的多样化,价值观念也必然呈多样化。这种多样化形成的差异既与人的生存状态、社会地位有关,也与人的发展需要和利益需求有关,它突出地表现在3个方面:其一是区域主体的差异性。由于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和文化、环境、历史传统的差异,人们对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程度也必然存在不同。其二是同一区域主体的差异性。即使是处于相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不同的阶层和群体也会由于个体差异而导致对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程度的不同。其三是主体自身的差异性。相对来讲,人们对贴近自己生活实践的内容更为了解和熟识,认同程度也相对较高,而对与自己现实生活和个人利益联系不紧的内容的认同程度相对较低。马克思说:“从主体性来看:只有音乐才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毫无意义……因为任何一个对象对我的意义(它只是对那个与它相适应的感觉来说才有意义)恰好都以我的感觉所及的程度为限。”[2]因此,核心价值体系认同上的差异性是普遍的客观现实。保持群体共同的价值要求与个体的价值取向之间的适度张力,构筑实现个性与共性、本质与现象、共同意识与个体行为选择相统一的平台,是关系到核心价值体系能否真正在人们心中生根、开花、结果的关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是以当前我国社会存在多样化的价值观念为前提的,是充分体现社会多样诉求的“最大公约数”。因此,在推进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既要追求“同”,又要尊重“异”,一味地强调整体推进,简单地要求整齐划一,必然违背客观规律,只能是形而上学的一厢情愿。
价值观的形成同时受到直接利益和理想信念的影响。前者是价值观的基础,是后者存在的物质保证;后者是价值观的核心,是前者的精神升华。人们的价值认同首先是由浅层次的利益层面开始的,然后发展到理想信念层面。市场经济使人对利益追求的本性得以彰显,人们进行各种实践活动归根结底是为了追求各种利益。正如马克思所言:“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和他们的利益有关。”[3]过去,由于受传统的、片面的“社会本位说”的影响,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着“唯社会价值观”倾向,把社会价值与个人利益人为地对立起来,只强调社会价值而忽视甚至否定个人价值,致使思想政治教育难以吸引受教育者主动自觉地参与其中,甚至使其产生逆反和排斥心理。因此,推进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与人们的现实利益相衔接,既要强调社会整体利益、集体利益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又要重视个体权利及个人的正当利益;既要解决教育问题,也要解决实际问题;既要谋求思想共鸣点,也要寻找利益认同点,从而做到有的放矢。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作为意识形态的价值观依赖并反映社会存在,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在一定物质生活条件下形成的主体利益和需要是形成价值观的根本基础。虽然说价值观受到特定的物质条件的限制,但人的意识绝不是机械地、被动地反映现实,而是融入了对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判断、评价、取向与选择。这表明,作为主体的人不仅能够在其自身需要的基础上与客体之间建构一种价值关系,而且还清楚地懂得如何根据这种价值关系去选择、规范和引导自己的行为。可见,价值观的形成是后天社会化的结果,因而是可塑可变的。马克思认为:“可变性正是价值的特点。”[4]依据这一特性,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能否抓住“化”这个关键对于价值主体的“变”显得尤为重要。
人在本质上是社会存在物,社会环境对人的价值观形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此,我国古代就有“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等形象而深刻的描述。马克思指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5](P92)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按照系统工程的要求来统筹谋划环境建设问题,既要营造社会宏观大环境,也要打造社会微观小环境。在营造社会宏观大环境方面,各级党委政府责无旁贷,要充分发挥我国的政治体制优势,动员、组织、率领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全方位融入到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使人们时时能接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氛围的熏陶,在感知中认同、在认同中接受;而营造社会微观小环境,则需要人人来做、点滴入手、处处体现,特别是要把确立社会的基本价值体系的工作做扎实。当今,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传媒手段高度发达,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交往、娱乐方式,甚至语言习惯。因此,要把营造现实环境与营造虚拟环境结合起来,把抽象的道德规范与具体的个人行为结合起来,改进教育形式、创新教育手段,营造具体化、形象化、大众化、多样化的教育氛围,在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中促进主体的内化与外化。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的文化,往往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识和现实感受,也往往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6]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建立在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之上。中国社会由封闭到开放,由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必须有切合时代发展的核心价值体系。但同时我们也应当认识到,任何一个民族,尤其是中华民族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的伟大民族,其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只能在历史文化积淀基础上结合新的社会发展和时代要求予以创造性地推进,绝不能切断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血脉和价值传统。当前,我们可从以下3个方面来开展此项工作:一是做好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构建科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建立长期有效的保护机制,继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二是充分利用我国现有博物馆的丰富资源,在宣传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融入历史传统教育和民族文化教育,充分展示各民族的哲学思想、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使价值主体能深入、系统地了解我们的民族精神、制度文化和社会体系等;三是从政策和资金方面大力支持基于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创新研究,在对接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延续历史血脉,使作为价值主体的人在对优秀文化基因的承接与转换中实现其所处时代核心价值体系的延续与创新。当然,对于历史文化血脉和价值传统,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和态度,注意防范价值观上的历史虚无主义与民粹主义两种风险和错误,将民族文化中最优秀的成分以及世界上其他民族最优秀的文明成果与时代特征相结合,努力建设与传统美德相承接、与普世价值相契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思想引导在人的主体性生成和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要始终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绝不能迎合庸俗、陷入低俗、热衷媚俗。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民族思想文化和精神世界的综合反映,是一个民族净化灵魂、走向卓越的重要途径。实践证明,要使民族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很强的号召力和凝聚力,必须将其奠基于崇高之上——唯有崇高才能引导出崇高。核心价值体系中的崇高追求,反映的是社会和人类的长远利益和未来发展方向,具有激励人心和鼓舞人们不断前进的作用,而且这种价值体系包含着值得人们前赴后继为之献身的内在合理性。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像张思德、白求恩等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雷锋、邓稼先等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的人物,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崇高性的杰出代表。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需要把抽象的原则变为具体的要求,把理论阐述变为实践行动,这样才能让人们真正理解、接受、掌握和运用。先进典型是时代的先锋、社会的楷模,他们以行动诠释和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与要求,一个先进典型就是一面旗帜和一本鲜活的教科书。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我们要继续不断地发现并树立各类先进典型,使之成为人们的价值目标和学习榜样。实践证明,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习宣传先进典型始终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有力抓手。
价值认同一般分为认知认同、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3个阶段,它是一个渐次递进的过程。但所有的认同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价值主体在实践活动中不断认识、确证和发展的结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无论是某种理论主张被人民群众接受,还是某种思想观念转化为比较稳定的价值标准,都需要在实践中进行,都需要通过长期的实践来完成。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5](P57)我国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最高目的,并且对价值观念的内化与外化具有最终的决定意义。首先,实践形成主体的价值判断。实践可以使人们进一步认清社会总体价值目标,并站在这个高度来认识国家的现实与未来,对自身如何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其次,实践是价值外化的过程。它可以把人们的价值观念“物化”为现实,由“精神”变“物质”,并随着实践和认识的发展不断丰富价值的内涵。再次,实践是价值的矫正器。实践可以成为人们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验证并反思自身的价值观念,自觉摆正个人与集体、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从而充分发挥核心价值体系在人们社会实践中的统摄、驱动、定向和凝聚作用。可见,实践贯穿于主体价值观形成的全过程,价值观念的内化与外化要通过实践来完成,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价值主体形成正确价值判断的关键环节。因此,必须坚持实践性,在实践中逐步加深主体的价值观认同。
价值观的实践过程就是价值主体对于核心价值体系认识、理解、践行的过程。首先是认知认同。认知认同包括最初的价值感知和理性认同两个环节,其中理性认同是价值主体经过理性思维和价值选择后形成的较为稳定的价值认同。其次是情感认同。情感是在认知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经形成又会对认知产生巨大的影响,成为调节和控制认知活动的重要内在因素。从一定意义上说,情感认同是价值主体对核心价值体系内化的完成。最后是行为认同。价值主体在认知认同和情感认同的基础上,将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自己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并且外化为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从而形成了行为认同。3个环节密切联系、梯次递进,下一个环节总是上一个环节的基础。了解和掌握价值认同的渐进性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比如在认知认同阶段如何引导感知、排疑解惑,在情感认同阶段如何寻找共鸣、激发活力,在行为认同阶段如何及时鼓励、形成习惯,这些都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两个主体应当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价值观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更不会一劳永逸,它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具有明显的反复性、渐进性和长期性,这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显得尤为突出。首先,我国已从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这一变化必然引起人们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转变。在此基础上,价值主体会重新审视自己生存的意义,调整并确立自己的价值坐标。在这个过程中,传统价值观的统治地位受到怀疑乃至动摇,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价值观尽管自身还不完善,但已经对原有的价值观提出了挑战,因而出现了价值多元性和无主导性并存的局面,导致人们在价值追求上出现困惑、疑虑和徘徊。在这种情况下,价值观念出现反复在所难免。其次,在价值主体的现实实践中始终存在着行为认同与认知认同、情感认同的不平衡和不一致问题。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说,由于我们党长期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大多数社会成员对之都有正确和比较正确的认识、理解与把握,也知道应该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弘扬什么、贬斥什么。但面对中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变化中暴露出来的诸多矛盾和问题,却出现了左右摇摆、是非模糊、理想失落,甚至价值扭曲、道德滑坡、行为失范的情况。这说明,当前我国社会中一部分成员的价值认同仍旧停留或已经退回到认知认同或情感认同层面。再次,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一个长期的政治社会化过程,需要逐渐地渗透到国民心灵深处,成为人们的信仰和判断是非的标准,从而持久地影响国民,形成相对稳定的国民性。因此,核心价值体系又是一种理想,实践着的价值主体永远向它奋进,却永远不可能与它完全重合。上述原因也进一步凸显出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证明了在具体的价值观实践中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需要反复抓、抓反复并持之以恒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1]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11-07-12(4).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6.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82.
[4]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168.
[5]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 胡锦涛.在美国耶鲁大学的演讲[N].光明日报,2006-04-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