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大学经济学院 盛洪昌 宫曼宁
与中国毗邻的俄罗斯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远离本国经济中心,当地纺织、轻工、食品工业很不发达。俄罗斯远东老百姓自己都说,是中俄边贸让他们随时买得到物美价廉的衣服,一年四季能吃上新鲜蔬菜和水果。有报道说,俄罗斯东部地区居民70%的日常用品来源于中俄边境贸易。由此可见中俄边贸和俄罗斯当地老百姓的生活已经达到密不可分、休戚相关的程度。
我国共有20多个对俄沿边开放口岸,可谓数量众多。在东北只有满洲里、绥芬河、黑河是比较大的口岸。新疆主要是喀什、阿拉山口、霍尔果斯。其中满洲里是最大的综合性口岸。据内蒙古满洲里海关、满洲里边防检查站统计数据显示,满洲里口岸2010年1月至5月进出口过货量达到1032.6万吨,出入境人员达到50万人次,比2009年同期有较大幅度增长。数据显示,满洲里口岸进口货物以原油、木材、机械设备为主,出口货物以果蔬、轻工业品和机电产品为主。
中俄边贸的种类比较齐全。商品贸易,从汽车、食品,到IT、电子、能源行业,应有尽有。服务贸易形式多样,劳务合作目前比较热门的是教育和医疗合作,中国的中医、牙医纷纷受邀到俄罗斯开诊所。此外俄罗斯远东居民比较热衷于到中国旅游。交通物流方面,无论是公路,铁路,还是海运公司,都十分发达。有专门的国际货运和出口清关公司,提供便捷服务。中国出口俄罗斯的商品,主要有粮食、果菜、服装、日用百货、家电等轻工业产品;俄罗斯出口到中国的商品,主要有化肥、钢材、木材、能源等原料产品居多。
根据李嘉图的比较利益理论,以往的中俄合作,都从双方的比较利益上分析合作的基础。认为中国是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国家。而俄罗斯是资源密集型国家。两国的贸易主要以中国出口蔬菜水果、轻工产品为主,而换取俄罗斯的木材、钢铁等原材料。交易的品种比较单一,模式也相对固定,交易额有限。而近期中俄边贸出现了新的模式——加工贸易。即从俄罗斯进口原材料,在中国国内加工成品后,再返销俄罗斯。除此以外,补偿贸易,转口贸易也有一定发展。双方的交易数额呈现成倍的提高,大大加深了合作的水平。
目前,对俄边贸大多数是民间个体工商户为主。国内的大企业参与到对俄贸易中的较少。如,在彩电、冰箱等家电市场上,俄罗斯居民需求十分旺盛,韩国的Samsun、日本的panasonic、荷兰的philips、德国的bosch等都在俄市场取得成功。而中国的大型家电企业没有利用好这一商机,只是一些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参与,产品质量不过关,售后服务跟不上。销售商品档次低、质量差、价格低、利润少。这已经严重影响到中国企业及产品在俄罗斯市场上的信誉。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中俄的大企业同时处于转型时期,都在各自发展自己的资本和调整自身结构中,无暇它顾。民营资本虽然有合作的意愿,但是其规模和实力又不足以将中俄边贸合作推向一个更高的水平。实际上,1.4亿人口的俄罗斯市场,其购买力相当于几个东欧国家,而且其60% ~70%的轻工产品、50%左右的食品需要进口。可不少中国企业对俄罗斯远东市场不够重视,用老眼光看待俄罗斯,造成两国的边贸规模小质量跟不上去的局面。
中俄边贸在上个世纪末本世纪初一直处于冷状态。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假冒伪劣产品败坏了中国产品在俄罗斯的声誉。很多俄罗斯消费者习惯性地把中国货看成是“劣质品”,即使中国产品质量上来了,达到西方国家的质量水平,但价位却上不去的情况。如,在俄罗斯,一条意大利单人床单能卖到1000多元人民币,而同等质量的中国床单却只能卖到400多元。不规范的中俄经贸曾给中方带来很大损失。导致两国经贸间的巨大潜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近年,随着俄经济状况逐渐好转,个人购买力提高,低价商品不再吃香,相反,高质量高档次的商品在俄很受欢迎。这方面正是中国企业在俄罗斯的薄弱环节,需要进一步加强。
近年来,俄罗斯的对外贸易伙伴主要是欧美等西方国家。合作关系比较稳固,文化比较接近。已经经营了几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市场,对于俄罗斯商人来说,是不愿意轻易转向的。如果开发中国市场,则需要重新开始,重新适应新的观念和新的文化,这将会花费更多的成本。而中国对于俄罗斯的比较优势是廉价劳动力资源。但是,在俄罗斯经济危机时期,这种优势就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了。相对俄政府而言,中国政府明显更加重视中俄边贸。俄罗斯方面对中国产品进口设置了壁垒,增加了中国对俄出口的成本。
两国在政策上的不配套也是双方边贸发展的瓶颈。苏联解体后,俄罗斯采用“休克”疗法,导致很长一段时间经济混乱。也反应在经济政策的不成熟、多变和不连续性上。两国的金融保险业在边贸合作中至今未发挥应有的作用,无形中加大了中俄企业在的合作中的风险。汇率制度的完善和建立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导致了边贸结算的不顺畅。灰色清关问题的存在仍然制约着边贸发展。俄对中国贸易政策的反复无常也为双边贸易带来影响,如前一段时间出台的零售业限外令。2009年6月,关闭以华商为主的切尔基佐沃市场。都为中俄边贸合作增加了不确定性。综上可见,在中俄双边贸易中,俄的贸易保护色彩还是比较重的。
中俄边贸刚刚兴起的时候,贸易结算方式以货易货为主。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易货贸易逐渐退出中俄边贸的舞台,美元成为中俄边贸的主要结算货币,而且大部分为现金交易。 在中俄边贸中,买卖结算很少通过银行。交易的结算大部分以美元为主。在实际操作中的资金运转模式是,在俄罗斯进货,需要用卢布和美元结算,而到中国进货需要用人民币和美元支付。一些正规公司在参与中俄边贸过程中,一直为支付方式的问题所困扰。中俄的银行间合作不足,使信用证付款这种安全的结算方式很难实现。而大宗现金交易增加了企业的风险,制约了边贸的发展。
规范中俄边贸,中国应首先加强质量监督,把好出口商品质量关。应深入俄罗斯市场进行调研,了解其消费与需求,使出口商品适应俄罗斯市场的需求,把经营品种从多而全转移到注重自己优势产品上来。其次,中方企业应加强商品的广告宣传工作,广泛利用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重塑中国名优商品的形象,逐步建立口碑。最后,引导国内大型企业开辟俄市场,充分利用和开发俄的资源和市场。
目前,中俄边贸的发展需要改善我国对俄出口的商品结构,增加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力,增加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的份额。首先,重点扶持家电、IT产品等技术密集的,有竞争优势的产品。政府方面,通过金融、财政等政策的支持,如提供低息贷款、退税等方式给以政策引导;企业方面,组织行业内大企业到俄罗斯开发市场,制定中长期计划,填补俄国内需求和空缺。其次,抓住机遇,进一步推进轻工、食品等行业在俄市场的占有份额。最后,加大轻工生产设备对俄出口的份额。俄的轻工业一直比较薄弱,目前俄正急于发展轻工业,需要这方面的生产设备,而我国在该领域已经饱和,与其让设备闲置,不如出口到俄罗斯创汇。
2006年开始举办的俄罗斯中国年,是两国领导人确立的中俄文化合作活动。在连续举办几年来,对双方的文化交流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使俄罗斯人民更加了解中国,亲近中国。即便如此,俄对中国的认识只能算是刚刚起步。两国的文化交流不能仅停留在官方合作阶段,需要通过全方位、多渠道、多层次的交流,同时,把这种文化交流上升到经济合作领域。发掘两国在经济贸易方面的合作潜力。使文化交流转化成经济效益,反过来,经济合作又能进一步促进文化交流。使两国的睦邻友好关系加深,形成良性循环。普京政府对欧洲和中国本着均衡发展的原则,提出了双头鹰的外交政策,虽然梅德韦杰夫时代又有了亲欧情节,但大趋势仍是中俄关系愈加密切,互补互利的关系正在日益显露出来。中国应抓住机遇,进一步加深对俄罗斯的文化交流,为两国的边贸合作提供人文环境方面的支持。
中俄两国政府应努力寻求边贸政策上的交流和共赢。随着俄入世,将会进一步消除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同为WTO成员国,在经济政策方面的协调将会更加便利。双方政府应紧密联系,从长远角度考虑,保持边贸政策的稳定性和长期性。两国政府应从区域经济合作的高度,来认识中俄边贸的重要性,为建立自由贸易区做好充足的准备,为区域经济合作提供有利的政策支持。对延边开放城市形成贸易中心提供金融、保险和信贷方面的支持,最大限度的发挥双方的比较优势,加强两国政府的政策支持。建立定期协商机制,简化贸易秩序,解决贸易纠纷。使小范围的、单一的地区化边境贸易向区域经济一体化这一更高形态转变。建立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模式,这将进一步推动两国边疆地区的发展。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与俄罗斯联邦中央银行关于边境地区贸易的银行结算协定》及其纪要的要求,从2005年1月1日起,参与中俄边境贸易的中俄两国企业,可以把卢布和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截至2009年4月末,黑龙江省有12家商业银行与俄罗斯19家商业银行建立了代理行关系。2008年,通过账户行办理本币结算业务折合7.9亿美元,较2003年增长了54倍。虽然中俄边贸本币结算从无到有,逐步发展壮大,但仍存在许多不适应中俄贸易发展的地方。本币结算量在双边贸易中占比还很小。中俄本币结算中的占比仍未超过1%。由于人民币与卢布之间尚未形成官方汇率,以及借助美元清算等问题的存在,中俄本币结算实质上仍然是以本币计价的美元清算,而且总体呈现“卢布一边倒”的态势。
目前卢布汇率不稳定,人民币也不是完全可兑换货币,两国金融机构也面临进一步简化贸易结算手续的工作。推进本币结算,特别是加快人民币结算进程,是推动和规范边境贸易发展的客观需要,更是两国加深银行间合作的必然选择。 需要两国政府和银行、金融机构通力合作,建立成熟的金融结算中心,加快实现本币结算。
伴随着俄罗斯入世的到来,中俄两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俄边贸有着很广阔的发展前景。首先,人文环境良好,双方签订《中俄睦邻友好条约》。其次,优惠政策支持,黑龙江政府出台了大量优惠政策,扶持和鼓励边贸发展。最后,市场前景广阔,随着俄对轻纺、家电,建材等产品需求的上升,吸引着中国商人前来投资。在中国振兴老东北工业基地和俄罗斯大力开发远东和西伯利亚背景下,多个领域陆续启动了一批经济合作项目,有力地推动了两国地方经贸合作,为两国双边贸易的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
但是,由于文中所述问题的制约,目前发展仍不尽人意,需要通过两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将两国的边贸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1]应艳,中俄边境贸易: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5.
[2]程亦军,对中俄边境贸易及相关问题的思考[J].中国信息报,2009.
[3]周海,边贸摩擦的金融因素分析与对策[J].当代金融家,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