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几点原则

2011-08-15 00:44黑龙江张立明殷霞
职业技术 2011年1期
关键词:职业院校原则创新能力

黑龙江 张立明 殷霞

职业院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几点原则

黑龙江 张立明 殷霞

创新能力是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这里的产品是指以某种形式存在的思维成果,它既可是一种新概念、新设想、新理论,也可以是一项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

职业院校学生的创新能力更强调在实践中表现出来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业能力。因此,应特别注重培养学生创业的意识和素质,提高学生自我就业能力,尤其注重学生对于岗位的创新能力的培养。职业院校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能仅停留在思维训练层面,要重点培养其在工作岗位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自己独立创业的能力,应更多注重培养学生在生产服务一线解决常规问题和非常规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应用各种知识技能和技术提出产品开发、生产服务、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新设想,锻炼他们在生产服务管理一线实践中研究新问题,发现新办法,进行多角度思维的能力。

按照职业教育的特点和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方向,职业院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遵循以下几方面原则:

一、普遍性原则

普遍性原则,这也就是孔子所谓的“有教无类”。创新能力的培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具有普遍性。对这一原则可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从社会学层面来看,普遍性原则既是社会公正、教育公平的体现,又是面向全体学生这一要求所决定的:从心理学层面来看,每个人都具有创新的潜能,创新潜能不是少数人或者少数尖子学生才具有的,每位学生都有创新的潜能,教育的任务就是开发蕴藏在每一个学生身上潜在的创新能力。从这两个层面看,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分数高低并不是衡量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唯一标杆。

二、层次性原则

层次性原则,即针对不同层次的教育对象,确定不同的创新能力培养目标、内容、方法和途径。由于不同年龄阶段的教育对象具有不同的身心发展特征,如高职生和中职生的思维发展水平、想象力、独立活动能力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这就要求教育者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时,要考虑到教育对象的差异性,有针对性地确定培养目标、内容、方法和途径。忽视了层次性,我们可能把苛求当成严格要求,把学生富于想象的科普小论文视为幼稚天真,把学生敏锐的社会小调查批评成缺乏起码的统计学知识,把充满童趣的小制作看为粗糙无用的垃圾。

三、差异性原则

差异性原则,即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考虑个体发展的客观规律。由于个体之间在兴趣、爱好、观念、思维方式和知识结构等方面呈现多元化的特点,所以在实践能力培养的过程中,要尽可能运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手段来引导和促进同一年龄阶段不同个体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一些心理学家把人的各种能力归纳为七种:即语言文字能力、数理逻辑能力、音乐能力、绘画能力、空间思维能力、人际关系能力和自我认知能力。每个学生都会有几种能力突出,其他的能力较弱,这样才构成了人的综合能力。所以,教师不但要充分认识个体之间的差异,让每个孩子在宽松的环境中发展,而且要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创新的空间,开发他们的优势能力,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四、活动性原则

活动性原则,即要注重通过开展各种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动手操作、实验探索、调查研究和参加各种社会活动等。在这个原则下,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活动、探索的结果,而且要关注学生活动、探索的过程,要在学生活动和探索的过程中激发、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间接经验的学习固然必要,但是从学生成长角度分析,直接经验更为可靠。“在黑暗中摸索”比“等待火炬引路”更可贵;亲身体验比道听途说更可贵;锐意开拓比坐享其成更可贵;这就是所谓的“过程价值观”。目前学生缺乏的是主动探索的精神,缺的是直接体验,缺的是亲自动手去操作。所以教师在组织活动时,一定要把学生推到主体位置上,让他们真正成为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实施者和评价者,而不是被动的参与,要加大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广度和深度。教师在活动中所承担的角色,是一个指导者,一个提供信息服务的人,一个帮助学生学习、做事的人。

五、激励性原则

激励性原则,即在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要注重运用激励性评价策略。评价标准直接决定了各项工作的方向,我国职业院校的评价体系还停留在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主上,这使得教育领导者、教师以至学生在教育过程中过分注重知识技能的习得,而把全面发展的其他方面当作教育的辅助内容。要想在职业院校中落实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改变教学评价的标准和内容,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即在整个社会的宏观背景下,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态度及情感的和谐发展。

为了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职业院校的各项活动都必须建立在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学校的一切评价工作,都应体现这一价值取向,最终都是为促进学生的发展服务。“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应该成为教育评价的基本价值取向。在教育价值观上,应变革长期以来只片面强调学校为社会发展服务的观念,确立教育促进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相统一的价值取向,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

六、发展性原则

创新能力是一种最高级的工作能力、创造能力,它的形成必然经过一个从无到有,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它的发展是无止境的,它是一个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过程。因此,在职业院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中,不能急于求成,要循序渐进,启发诱导,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这样才能在各种活动中锻炼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时代呼唤创新教育,职业院校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职业教育工作者要更新观念、勇于探索,把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任务,让创造根植于每一个人的思维深处,让创造表现在每一个人的实践活动中,让创造成为整个民族的基本品质和国家繁荣富强的根本推动力。

(作者单位:张立明,黑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殷霞,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编辑 刘丽娜)

猜你喜欢
职业院校原则创新能力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