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活动中如何有效控制幼儿的运动量
——小班体育活动《乌龟春游记》

2011-08-15 00:51:35章韵
中国校外教育 2011年19期
关键词:山洞春游运动量

◆章韵

(宁海实验幼儿园)

体育活动中如何有效控制幼儿的运动量
——小班体育活动《乌龟春游记》

◆章韵

(宁海实验幼儿园)

陈鹤琴先生认为:“健全的身体是一个人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基础,要强身先要注意幼年的儿童。”

所谓运动量,也称“运动负荷”,指人体在体育活动中所承受的生理、心理负荷量以及消耗的热量,由完成练习的运动强度与持续时间以及动作的准确性和运动项目特点等因素所决定运动量的大小。

如何在体育活动中控制幼儿的运动量,如何在同一阶段使每个幼儿的机能得到发展,下面结合小班体育活动《乌龟春游记》进行分析。

活动目标:

1.练习两手屈膝着地爬的技能。

2.体验体育游戏的快乐,增强不怕困难的心理品质。

活动重难点:两手屈膝着地爬的技能。

活动准备:

1.活动前佩戴好乌龟指套(红、黄、绿三种颜色的乌龟);

2.《我是一只乌龟》歌曲;

3.地毯铺成一排成小桥,桌子排成山洞。

活动过程:

1.引题

我是乌龟妈妈,孩子们,美丽的春天到了,妈妈带你们去春游吧!

2.热身运动(2分钟 运动量:小)

(1)真开心,我们一起跳个快乐舞吧!

(2)幼儿随音乐模仿动作(重点活动腿部、膝盖、手臂、手腕等部位的动作)

点评:对活动中所涉及的身体部位进行预热,既保护身体关节的作用,也让身体有个准备过程。

3.练习手膝着地爬(5分钟,运动量:稍大)

(1)小乌龟是怎么走路的?现在,小乌龟快爬到妈妈身边来,我们商量一下去哪里春游呢?

(2)幼儿讨论春游地点,并决定一个终点站。

点评:热身运动的音乐较活泼,而且有一定的时间和运动量,对于小班幼儿来说已经产生了一定的运动量,适当地休息更利于之后的活动。

(3)孩子们,跟着妈妈出发喽(教师带领幼儿有方向地爬行,并观察幼儿的爬行姿势)!

(4)我们休息一下,快到妈妈身边来。刚才,你们是怎么爬的?

(5)个别幼儿示范爬的动作,引导幼儿观察手膝爬的姿势。

(6)小结。手膝爬的动作要点:手膝着地,眼睛看前方,这样的动作爬的很快又很帅气。

点评:手膝爬是项费力的运动,应循序渐进,爬一爬,停一停,恢复幼儿的体力。

(7)用刚学到的新本领,跟着妈妈继续出发!

4.钻山洞(6分钟,运动量:大)

(1)看,前面有几个山洞,我们一起钻山洞。

点评:连续的爬行使运动量加大,钻“山洞”时速度放慢,运动量逐步下降,使幼儿的体能逐渐恢复。

(2)幼儿围坐在教师身边:刚才钻山洞时,有的小乌龟顺利地钻过山洞;有的小乌龟碰到洞顶了;也有的小乌龟被山洞卡住了,这是为什么?谁来帮帮他们?

(3)请顺利钻过山洞和背卡住的幼儿各自示范动作,规范幼儿手膝爬的动作:手膝着地爬,爬时仰头向前看,臀部不要隆起。

(4)我们再来试试,这次能不能顺利钻过山洞,红乌龟钻红山洞,黄乌龟钻黄山洞,绿乌龟钻绿山洞(教师适时提示动作要点)。

点评:规范动作也是必要的,钻“山洞”是为纠正幼儿在爬行中臀部隆起的姿势,通过外界因素促使幼儿的手膝爬动作规范化。

5.过小桥(5分钟,运动量:较大)

(1)钻过山洞,我们继续前进。要过小桥了,小心啊(适时提示手膝爬的动作要领)。

点评:再次的连续爬行消耗体力,幼儿过“小桥”的速度适当地减弱,运动量也相应下降,让幼儿在缓慢的运动中调整体能。

(2)上坡了,慢慢爬,下坡啦,快快爬!这里的花儿真美、真香啊,爬过去看一看,闻一闻(有力气的小乌龟可以跟紧妈妈,没力气的小乌龟可以慢慢爬)。

(3)爬爬玩玩,真开心,哦,我们终于到了,休息下,吃点东西吧!

点评:整个环节是连续的,“上坡”“下坡”“闻花香”环节都是为了调节幼儿的身体负荷量。

6.放松运动(2分钟,运动量:小)

太阳下山了,我们该回家了,放松一下,我们慢慢回去吧!

点评:大运动量的活动结束后,进行适当的放松运动,使幼儿的身体逐渐“冷却”下来,逐渐过渡到正常体态。

活动反思:

1.了解体育活动中运动量的变化趋势

《纲要》中指出:“健康领域的活动要充分尊重幼儿生长发育的规律。”运动量一般由小到大,逐步上升,活动结束前再逐步下降。

热身环节的《乌龟舞》运动量较小,使幼儿的身体有个适应过程。幼儿自由爬行一段时间后,让个别幼儿示范其动作,目的既是引导幼儿认识正确姿势,也让幼儿得到休息,遵循逐步增加运动量的原则。

接着,教师带领幼儿用学到的姿势来连续爬行,并增加钻“山洞”项目,运动量在之前的基础上逐步上升。“过小桥”环节中,运动量达到巅峰,为了让幼儿的身体有个喘息的机会,以“上坡了,慢慢爬,下坡啦,快快爬!看看花,闻一闻”这些情节,来调整幼儿的机能,逐步减弱运动量,直到放松环节。

2.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运动内容

不同年龄的幼儿在体力、动作发展上各不相同,不同内容的运动项目所蕴含的运动量也是不同的。手膝爬适合小班幼儿,爬行时手和腿的力量同时进行;手脚爬则适合中班幼儿,爬行时手臂力量较大,并伴有腿部蹬地力量,所用力气较之手膝爬要大。如果让小班幼儿进行手脚爬,幼儿的臂力不够容易造成错误的姿势,而且腿部蹬地力量也不足,达不到运动效果。

3.运用不同的活动形式、器材控制运动量

《乌龟春游记》中,手膝爬是活动的主要内容,为提高幼儿的兴趣,活动以角色游戏进行,“讨论春游地点”“爬草地”“上下坡”“闻花香”并投入“山洞”“小桥”器材,以此调整幼儿的运动量,不至于超负荷运动。

4.根据幼儿的表现调整活动形式在运动中,教师应时时观察幼儿的呼吸、面色、情绪、动作等变化,以便作出判断,随时调节运动负荷,防止幼儿过度疲劳。《乌龟春游记》中,“交流爬行姿势”“观看钻山洞”“闻花香”等环节,都可以观察幼儿的表现,并根据观察结果调整下一环节的运动量。

5.安排好每一活动环节的时间

遵循运动量的变化趋势,活动开始的热身运动和结束的放松运动,时间都为2分钟,动作幅度不大,其运动量较小。中间的手膝爬练习时间为5分钟,其中安排了两次静止的休息时间,其运动量稍大。“钻山洞”的时间为6分钟,但中途安排了一次静止的休息时间,运动量较之前面大些。“过小桥”的时间为5分钟,整个过程都在快速、慢速地运动,其运动时间最长,运动量也是最大。

6.自然的过渡语让不同个体各自发展

每个幼儿都是独特的个体,每个幼儿的独特性中蕴含着他独特的成长方式和生长点。《纲要》中表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关注个别差异,促进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每个活动项目的运动量不同,每个幼儿所能承受的运动量也不同,在体育运动中不仅要控制全面的运动量,也要控制不同个体的运动量。小乌龟的连续爬行和各种游戏对于整体而言,“有力气的小乌龟可以跟紧妈妈,没力气的小乌龟可以慢慢爬”,用话语来提醒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体能作相应运动。

体育活动中,只有有效地控制幼儿的运动量,才能更好地锻炼幼儿的体魄,达到强身的效果。

猜你喜欢
山洞春游运动量
大树的日常
春游
春游曲(其一)
我绝对绝对不离开山洞
每天基本运动量:走4000步
来听山洞唱首歌
夜山洞
小兔找山洞
小学生导刊(2016年5期)2016-12-01 06:02:49
春游
你每天的运动量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