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当峰
(江苏省邳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
浅谈体育教学的创新艺术
◆王当峰
(江苏省邳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国家是难以立足于世界民族文明之林的。”围绕着教育创新,新的教学改革已经渗透到各学科的各环节中,体育教学也在探索着教学的创新艺术。我们这些一线的体育老师也在不断的研究、实践和总结,以适应新的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和体会,我从教育教学观念、体育教学模式、体育教学方法这三方面进行体育教学创新艺术探讨,旨在引起同行们讨论。
1.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要从情感教学入手,近代教育家夏丏尊说:“教育之不能没有爱,犹如池溏之不能没有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有一颗仁爱之心加上专业知识,适当渗透身心健康、注重参与、主动融入社会等领域的教学内容。老师总是以轻松积极的心态去感染学生,多表扬少指责,设法创设让学生在快乐和成功中学习的场景,倡导、鼓励学生求异创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灵活性,达到身心的和谐发展,提升教学相长效益。
2.强化主人翁意识。孔子的“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作为我国的传统教育思想,又由于体育教师个体差异和一些学校轻视体育课,导致教学创新观念滞后。教师的教育观念直接影响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因此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有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勇于摆脱陈旧的教学模式,由统一模式教育向个性差异教育转变,能体现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指导思想。这是关系到实现素质教育的前提。要勇于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和改进,对多元化的体育教学模式进行科学的艺术的分析和优化,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
1.精选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传统的体育课是男女生同班上课,班级人数固定,男女生同组做练习,有的老师甚至要求男女生做相同的练习次数,这是不科学的。现在的男女生分班上课,因材施教、分组教学就是教学创新的典范,体现出人性化、科学化的体育教学模式。体育教师继承传统教学模式,同时也在教学创新。例如,把教学的目标和内容、教学的组织与教法、场地与器材的运用以及教学评价等教学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在课堂,同时加入具有时代感的体育元素和音乐节奏,这样的体育课堂就有了生机和活力。现代的体育教学模式是动态的,具有多样性,根据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变化而变换,这就需要精选传统体育教学模式,更需要体育教学模式的艺术创新。只有通过体育教学模式的优化创新才能达到更高的教学艺术境界。
2.创新体育教学模式。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急需体育教学模式的创新。现在的体育课堂教学不再是单一的教师讲解和示范、练习这一传统模式,而是创造性选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利用声、光、电等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根据课的内容需要来选定场馆进行教学。创新体育教学模式是让学生掌握动作练习方法,达到“由学会到会学”这一教学目标。例如,进行篮球的“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教学时,在动作练习的初级阶段,教师为了让学生尽快地进入学习状态,运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让学生观看多媒体的影像资料,使学生先认识“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的动作技术结构、运动技术特点等技术方面内容,并通过观看比赛录像,了解如何运用和熟练掌握动作在战术上的作用和意义,然后进行分组练习。也可以选用理论课教学和术科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明白怎样学会,并且在练习中学以致用。根据单元教学不同,学情学态不同,选择体育教学模式也不同,根据不同条件采取分组教学和分层教学结合的创新体育教学模式,构设所要达成各阶段的教学目标和相对应的教学模式,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艺术效果。
1.围绕自主学习创新教法。《课程标准》指出,“应注重学生基本的运动知识,运动技能的掌握,不过分追求运动技能传授的系统和完整,不苛求动作的细节。”创新的体育教学方法不再是将规范化技能的掌握作为唯一教学目标,体育教学要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和多样化。教师要培养学生敢于创新,努力创设促使学生独立探索、发散求异的教学艺术情境。例如,体育课上需用音乐伴奏,体育老师应先让学生对本课的教学内容有所了解。上课前,让学生自己选好喜爱的音乐和定好音乐节奏,运用到教学中,那么教学的感觉就会大不同。又如,教师安排学生轮换带领做准备活动和放松活动,根据学生自己的喜好和能力安排内容。时间固定,内容自定,只要符合课的内容要求,适合热身运动和放松运动的要求就算完美。这样就提高并拓展了他们的独立组织能力和想象空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动地发现、探究、思考。让体育教学从“以运动技术为中心”向“以体育动机、体育方法、体育活动方式为中心”转移。教学内容突出健身性、娱乐性、实用性,以利于吸引学生主动地参加体育学习和锻炼,以弘扬自主学习的教育艺术精髓。
2.引进新兴体育运动项目创新教材。改造传统项目和引入新兴运动项目体现体育教学的时代性。例如,为了激发学生投掷的兴趣,引入投掷“保龄球”和“打沙包”作为教学内容,使不擅长运动的学生也能体验到运动的快乐,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取不同形式的玩法,适时进行调整。先从游戏比赛开始,通过游戏对学生的技能进行教学引导,学生也会自觉地学习技术动作。又如,“街舞“和“阳光体育”等项目引入课堂教学,作为教材进行改编创新应用,就大大调动了学生体育运动的积极性。通过创新艺术教学,学生都能愉快地参与运动并且增强团队意识,教师也完成了“注重参与、主动融人社会”等方面的教学要求。我们改造和建设新兴运动项目作为课程资源的这个过程,就需要体育教学的创新艺术。
3.坚持学习研究保障创新源泉。体育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研究,才会为体育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新课程标准注重教学评价的多样性,教师通过学习,借鉴其它学科教学评价理论,在课程评价中运用“学习目标评价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法”,这两种评价方法是借鉴数学等学科教学理论的评价方法。通过借鉴和创新,这两种方法就成为新的体育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的范例,这是创新艺术的教法之一。
总之,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是教师对教学模式、教学方式和方法的改革,是体育教学的创新艺术。教师不但教那些发展身体素质的运动技术,而且要教学生喜爱的现代的运动技术、技能和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等知识。现在体育教学要注重生理、心理、品质和创造素质等方面的培养,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只要我们充分利用体育学科的教学特点,牢牢抓住创新主线,优化体育课堂教学,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健康观念将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最终实现“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
[1]创新——素质教育的核心.才智,2009,36.
[2]浅谈体育教师应具备的情感品质.中国当代教育科研,2009,(03).
[3]体育与健康.中小学专业能力培训教程,20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