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利
(黑龙江省大庆市油田教育中心杏南二小)
在许多人看来,阅读课要进行听说训练,朗读训练,重视学生“口到”是必须的;而写字课,学生只要做到眼到(看范字),耳到(听老师讲析,新到(态度认真),手到(动手写字)就行了,未必需要“口到”。因此,虽说“讲练结合”是写字教学的一般模式,但在写字课上,这“讲”往往成了教师的专利而与学生无缘。
我认为,一堂写字课,学生自始至终鸦雀无声。唯一的声音就是教师在分析例字或是在讲评作业,课堂气氛如此沉闷,是难以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的,也难以体现让学生运用多种感官认识事物的认知规律,更无法从根本上调动学生积极性。于是,在写字教学实践中,我注重在教学的每个环节积极引导学生“口到”,有意识地进行这方面的尝试。结果发现,这样做较之只写不说的教学,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写字积极性提高了,他们不仅较好的掌握了教学内容,还不同程度地提高了观察能力、思维能力、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一般而言,小学生一般好奇心强,对自己主动发现知识印象深刻,所以指导小学生写字时,教师在出示例字后,不宜马上进行讲解,应该巧设疑问,激发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寻找例字的特点。如出示例字“林”后,我问:“学习这个字,能使我们掌握一种新的结构特点,你们能看出来吗?”学生经过仔细观察,纷纷举手发言,不仅仔细区别了左右两部分相关笔画的不同,也得出了“左右两部分相同的字,左收右放才美观”的规律。
一般而言,小学生刚从例字中获得的知识要点是不可能立即消化并加以运用的。所以,我们时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况:学生在临摹例字时前面几个往往写得还与例字较像,写到后面几个反而写得越来越不像了。鉴于这种情况,当学生初练刚学的字时,我便鼓励他们边写字边轻声说说例字的笔画特点和结构特征,以随时提醒纠正错误。过一段时间以后,我在要求学生化有声语言为无声语言,改“念念有词”为“内心提醒”。
进行作业讲评,能使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争强自信心,明确努力的方向。但是以往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讲评模式单调、呆板,只会打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难以使他们热情主动地参与其中,因而收效不大。我在进行作业讲评时,鼓励学生发表意见,努力使他们在热烈的气氛中,逐步提高自己的写字水平。
学生对照例字,观察自己的作业,边看边说。
同桌或四人小组的同学分别交换作业,对照例字仔细观察后,相互交流看法。
请若干名同学在黑板上练习书写,或利用电化教具出示学生作业,全班同学边看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