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晓鹏
目前,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出现了某些偏向:或片面追求课堂气氛的活跃而架空了教学内容,或过分强调教育功能而上成班会课,或过分强化人文性而使教学内容空洞无物……为何会出现这些弊端呢?笔者以为,主要是有些老师不懂得什么样的语文课才是一堂好课。
那么好的语文课应是怎样的呢?
教学目标可确定为: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提高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训练学生对古代诗词的鉴赏能力等等。教师在课前明确目标后,要进一步考虑:学生如何去学才能达到这一目标?这就要求老师的教学目标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有位老师在讲《赤壁赋》(广东版必修2)的第一节课时,先让学生粗读一遍课文,然后提出一个问题——文章的景、情、理的关系如何?试问,学生连最基本的内容都还不了解的情况下,如何去谈景、情、理的关系呢?可见,这节课的教学目标的设置是违背了一个中学生的认知规律,这样的教学目标能否实现就可想而知了。另外,确定教学目标的另一依据是课文本身的特点。如:诗歌的教学目标可确定为“在诵读中提高学生的品味鉴赏能力”,散文的教学目标可确定为“提高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总之,教师所定的教学目标必须是具体而科学的,要符合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要符合学生的知识能力储备的实际和教材的特点,设计出使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案。
语文课必须开展探究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去学习语文,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比如,上一堂“诗词鉴赏”专题练习课,可先让学生读诗词;然后给出错误的答案,让学生打分且说明理由;再给出正确答案加以探究,理解其为何正确。这样,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便能很好地鉴赏诗词了。再如,写作教学可提前一周布置题目,让学生到图书馆或学过的内容中去寻找资料,并不断探究、整合,这样就能增强学生的阅读面,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去学习写作,做到厚积薄发。如此训练作文,比提前一天或当堂布置岂不高明?总之,不管是课文教学还是专题教学,老师都要有探究教学意识,并认真思考,设计出能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思路,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语文,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在设疑导思、质疑问难过程中,要紧贴着语言的“地面”行走,切忌抛离文本或提出大而空的问题。否则,将会使语文课堂走向空洞和虚无。如《窗》(广东版必修2)的第一段可以设置一系列的问题:“该段主要写什么?”(窗外春天的景色)“这景色的特点是什么?”(太贱了)“为何说景色太贱了?”(阳光太多,风懒洋洋,鸟语琐碎而单薄)“这种景色和题目《窗》有何关系?”(只有经过窗的取舍和切割,阳光才显得明亮,风才有生气,鸟语才更动人)“开头第一句有何作用?”(用 “春天”引出“窗”这个话题)“最后一句又写什么?”(窗的形象)“整段文字是从哪些方面写窗子?”(形象和作用)。这样,教师就能够一步一步地启发、引导学生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兴趣盎然,思维活跃;同时,也使师生之间充分交流,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双边”教学活动。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因此,在重视语文素养教学的同时,也应加强德育渗透,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笔者在《我的母亲》(广东版必修2)的教学中,采用了真情讲述的教学方法,进行了德育渗透。具体操作:笔者事先讲述了自己母亲的故事,从而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然后带领学生回忆、讲述母亲的故事。同学们争先恐后真情讲述,深深地打动了周围同学的心,使得周围的同学也在一边感慨。可见,学生已被老师所创设的情景深深吸引了,情商得到了发掘,灵魂得到了陶冶,感人至深!当然,学习兴趣也从中得到了提高。课后总结发现:这节课不但训练了学生的说话能力,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且也是一节生动的情感教育课,增强了同学们热爱母亲的情感。因此,一堂有活力的语文课,它应该是“学生人生中一段生命经历”,充满个人体验。这样的语文课堂使学生的心灵得以交流、撞击、放飞,得到生命的满足,找到生命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