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海沉浮 淡定从容
——苏轼谪居黄州期间的思想探索

2011-08-15 00:49曹淑芬
中学语文 2011年27期
关键词:赤壁赋苏轼现实

曹淑芬

中国的封建社会,读书应试,求取功名;衣锦还乡,光宗耀祖。这是中国文人的人生理想和价值取向,即所谓“齐家治国平天下”。但是官场生涯又是极其残酷的,宦海沉浮,风云变幻,人生无常,世事难料。当现实与理想发生激烈冲突时,一些处在风口浪尖的文人们就把儒家思想与道家理念和谐统一起来,寻求一种心理的平衡与内心的平和,在心理上趋向一种淡定从容。儒道两家本是对立的学说,一个主张“知其不可而为之”,一个主张“无为而治”。中国的文人,一向坚守“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信条,用儒家的思想去积极进取,用道家的思想来修身养性。这就是中国的辩证法。难怪钱钟书在《谈中国诗》一文中说:“中国的逻辑极为简陋,而辩证法的周到,足使黑格尔羡妒。”

是的,中国人总能够在不和协的对立中寻求到一个缝隙,让灿烂的阳光照进来,让清新的空气飘进来。在这方面苏轼就是典范,当他官场不得志的时候,就是以儒道佛的思想来自我解脱、自我安慰,于是他生活得风生水起。比如说《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等等,都是这种思想的具体体现。对于一首诗或一篇文章来说,要把握主旨,首先就要知人论世。苏轼,这一满腹经纶的文艺全才,抱着大济苍生的理想走上仕途,科考顺利,少年得志。正春风得意、踌躇满志之时,却因乌台诗案而被贬到黄州。苏轼死里逃生,此时,他的思想是矛盾的:一方面,他对受到这样残酷的打击感到愤懑、痛苦;另一方面,时时想从老庄和佛学中得到解脱。苏轼要在思想上突围,要在人生的路上塑造一个全新的自我,这一时期的诗文正体现了他这一艰苦的心路历程。

我们就以《赤壁赋》为例来理解这一思想。前两节是铺垫,三、四两节以主客问答的形式展开。与其说苏轼在开解客人,毋宁说是苏轼自己在做激烈的思想斗争。

“客曰:‘方其(曹孟德)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在残酷的现实面前,苏轼感到人生短暂,自身的小和前途渺茫。另一方面,面对浩瀚的宇宙和奔腾不息的江水,想到了宇宙的无穷,时空的永恒和人类的生生不息。所谓“物各有主”,就是一种顺其自然,不可强求的乐天安命的思想。他寄情山水,以寻求内心的解脱。写到这里,我们不能不想到李白,“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还有王维“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也会想到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等。这是由于中国文人特有的气质和心态造成的,一旦灿烂的旧梦被悲凉的环境打破,便遁入自然界,以回避现实的“风刀霜剑”,而笔下的自然景物也就成了作者心灵的依托,这就是中国知识分子身上传统的文化积淀,使得我们不难理解苏轼于自然中寻找灵魂皈依的心路历程。苏轼在做痛苦的内心挣扎,他要使自己有一种“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淡定从容,达到“宠辱不惊,去留无意”的超脱。所以《赤壁赋》一文,就诗人自身而言,是矛盾的统一体。本文的“主”与“客”,反映了作者内心积极和消极的心态,深沉的感情融于景物的描写之中,满腔悲愤寄寓在旷达的风貌之下。他遵从庄子的指引,“无知”、“无为”、“无我”、“心斋”、“坐忘”,因为“有我”,才会有恐惧、有苦恼。 而“丧我”、“无知”,才能拥抱自然,达到跃身大化、天人合一的境界。

教学中,把中国文人传统的文化积淀和苏轼内心的痛苦挣扎讲给学生,也就是知人论世,应该更有利于对苏轼思想全面深刻的了解。有的老师担心有难度,讲了学生难于理解。我在课堂上做了多次实践,感觉到学生接受得很好,听得聚精会神,领会得也极其深刻。对于把握课文有很大的帮助。而且,这种儒道佛结合的思想就现代人来说,也仍有它的适用价值。事业上的挫折不论是古代人还是现代人都会遇到,我们何尝不让学生有抗挫的心理准备呢?当遇到人生不顺的时候何尝不学学苏轼!

实际上苏轼也只是暂时的心理遁世,因为他内心里始终没有放弃儒家思想的“大济苍生”,他时刻等待着皇帝的召唤,以便重返政坛,实现它的人生理想。这在以后的人生经历中也的确印证了这一点。他和陶渊明不一样,陶渊明是厌恶憎恨官场,与黑暗的社会现实格格不入,从而弃官归隐。那是一种彻底的决裂。“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归园田居<其一>》);“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归去来兮辞》)。而苏轼面对官场则更有仰天大笑的自信,进退自如的从容,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就是这种心理状态的反映。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所有人在中秋之夜所要表达的情意都统统表达出来,苏轼为什么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因为在现实生活当中他不得意,在日常政务当中也遇到了很多麻烦,所有这一切都让他感觉到想要逃避现实。可是苏轼毕竟是苏轼,正在恍惚之间,他又顺着这一缕充满人情味的月光回到了人间。琼楼玉宇固然非常潇洒,可是我们知道只有那一缕清冷的月光能够传递最为深情的兄弟情意和人间情怀。他既对现实的生活充满了无比的温情和关爱,同时又极力地想要冲破现实的桎梏,达到一种情感和生活的自由。正是把这两者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使得这一首词赋予了一种更高层面的人生智慧。“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他超然达观,但从来都不孤芳自赏;他热情好客,但从来都不世故圆滑;他这个人才华横溢,但从来都不自鸣得意。他的人生境界是一种圆融的境界。他的出发点是在中秋之夜怀念兄弟,可他的终结点却到达了一般的人很想到达却很难到达的圆融的人生境界。这种人生境界是超然达观与关爱人间相结合的。苏轼之所以那么的超然,就是他不仅有儒家的积极用世思想,也有道佛的逍遥无为。与李白相比,苏轼少了几分桀骜不驯,多了几分隐忍平和;与杜甫相比,少了几分痛心疾首,多了几分超然达观。这就是苏轼!活得山水生色,日月增辉的苏轼啊!他飒沓而来,他的双脚和诗笔生动了大宋的山水。

在苏轼去世之时,维林说:“端明宜勿忘西方。(这个时候应该想着西方极乐世界)”

苏轼喃喃回答:“西方不无,但个里着力不得。(西方极乐有没有我不太清楚,但我觉得为它而用力并非我所愿)”

钱济明说道:“固先生平时履践至此,更须着力。(先生平生信佛法,而且用心地修炼,不就是为了今天嘛!你应当用力呀?)”

苏轼:“着力即差。(如果用力,如果故意,就全错了)”

苏轼对于佛学有很深的造诣,但苏轼一生都对现实人生保持有极大的热情,他从来不把自己的人生,不把自己生活的希望寄托在虚无缥缈的所谓极乐世界去。他既不受儒家的完全桎梏,也不受道家佛法的过多辖制。而是在二者中汲取为我所用的精要,寻求一个“和”字,使自己宦海沉浮,淡定从容。

苏轼为我们留下了无比丰厚的文学和文化遗产,是滋养我们养育我们精神世界和心灵世界的最为宝贵的财富。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为大丈夫也。”苏轼堪称大丈夫也!苏轼为我们树立了人格的模式,那就是超然物外,达观自我,关注民生,这精神很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佛说“菩提本无树,明净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当你心静如湖水,全不在意外在事物的得失时,你便可以领悟“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快乐了。

猜你喜欢
赤壁赋苏轼现实
节录苏东坡《前赤壁赋》
赤壁赋
千江有水千江月——《赤壁赋》任务学习
我对诗与现实的见解
从善如流
苏轼“吞并六菜”
漫画:现实背后(下)
苏轼吟诗赴宴
苏东坡《前赤壁赋》
苏轼发奋识遍天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