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 杨德印
如何调整摔跤专项学生赛前心理状态
黑龙江 杨德印
摔跤比赛是一项对抗性很强的竞技体育运动项目,其竞争激烈性、攻防有效性、对抗危险性决定了运动员的成绩。要想取得优异成绩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其中赛前的心理状态是极为重要的,有的运动员却在赛前有胆怯的心理,尤其是在关键的时刻,有的运动员恐惧、焦虑、冷漠等多变的心理特征常常影响运动员技、战术水平的发挥与提高,这也说明了心理因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比赛中具有良好的竞技状态是获取胜利的重要筹码。摔跤一级运动员在比赛前能保持头脑清醒、肌肉放松、技术发挥正常、没有思想包袱、情绪稳定、具有力争取胜的决心和准备。摔跤二级运动员中具有上述心理表现的占33%,对上述几种心理状态表示一般或不具备的占67%。同样,在新生中,只有10%的人在比赛中能具有上述心理表现。
通过调查,笔者认为心理因素跟比赛是紧密联系的,只有技术上的优势而心理状态薄弱是很难取得优异的比赛成绩的。在比赛中,运动员出现心率过速、呼吸困难的情况是很多见的。通过调查:训练1-2年的学生有65%的人在比赛中“经常”有这种情况,有30%的人“有时”有这种情况,有5%的人“偶尔”有这种情况,没有“从不”这种情况。由此可以得出结论:运动员在比赛时都处于一种紧张状态。如果在整场比赛中一味地出现心率加快、动作不协调、肌肉僵硬等一系列情况,那么说明运动员在比赛前没有保持稳定的心理状态,从而导致比赛不能正常发挥自己的水平。在同样紧张的情况下,从调查中发现,学生训练年限4年的比训练1-2年的心理素质要好得多。
心理战术是运动员在比赛中扬长避短和遏制对手所采取的计策与行动。因为在对抗性的摔跤比赛中竞赛者双方始终贯穿着发挥与反发挥、限制与反限制的激烈斗争,而运动员争取胜利的意图,是通过合理的战术行动和战术心理来实现的,心理战术是比赛的“灵魂”,因为它支配着技术的应用,影响着技术的发挥。
1.运动员比赛前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状态
运动员获得最好的成绩往往伴随相吻合的心理状态。经调查分析,如下心理基本代表了良好而适宜的赛前心理状态:
(1)自信
临战前运动员要有夺取胜利的强烈愿望。运动员精神状况优劣常与其对所从事项目的关心、投入与否密切相关。在做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坚信自己的身体、技术、战术能力,把自己比做最具“冠军相”的人物,对获胜充满信心,视自己是这方面的高手,感到自己在驾驭着局势,自然无所畏惧了。
(2)镇静
运动员多次经历竞赛,能体会到在创造最好成绩时都伴有心理上的安然和镇静。资料统计表明,心理镇静感与精神集中之间的关系非常明显,着急焦躁的心理状态则与精神不能集中明显相关。临战前运动员应能控制自己的思想和情绪,保持适度的兴奋状态。要有冷静而清醒的思维能力,善于克服自己的情感和行为,排除各种不良干扰。运动员心理压力过大,会妨碍搏击动作的完成。倘若无法有效地控制情绪,在搏击的紧要关头,常会因心情过于紧张而使技术大失水准,越焦虑则越失败,战术发挥也越会失常。如果能充分认识潜在的困难,准确判断形势,做到轻装上阵,那么就能发挥自己的长处,战胜对手。
(3)放松
一个能轻松自然地等待表现的运动员自然是具有必胜信念的。比赛前他或许也会产生精神紧张,可一旦出现在赛场上,他就能控制住情绪,并以最佳状态进行比赛。此种等待时的状态常可谓之“赢家的状态”。当运动员有这样的感觉时,他就能感到自己身体能量供应充足,体力充沛,肌肉放松。统计资料表明,肌肉放松的程度与运动成绩密切相关。
(4)注意力集中
上场前想些什么,对运动员能否发挥水平有直接联系。运动员上场前应分析自己体能状况、技术特长,找出对手薄弱环节,规划好相应的战术措施,思考如何更好地在实战中发挥水平。同时,运动员应策划困难条件下的应变方略,决不担心失败可能引发的后果。
2.教练员指导运动员训练和比赛前必须掌握的调节方法
(1)模拟训练法
在赛前的训练中制造比赛气氛,场地、灯光、器材、观众等尽量与正式比赛条件相同,使运动员在训练中,通过适应比赛时的客观条件刺激,达到减少赛前过分紧张心理状态的效果,此为环境模拟训练。模拟训练是针对比赛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或问题进行模拟实战的反复练习。目的是为运动员参赛做好适应性准备,模拟训练法的主要作用是为了提高运动员对比赛应激情境的适应性,在脑海中建立正确动力结构,以便使技战术在意外情况下,正常发挥这种状态,有抑制运动员在赛前出现的恐惧心理状态的作用。模拟训练法可分为实景模拟和语言图像模拟两大类,实景模拟是设置竞赛的情境对运动员进行训练,它包括模拟对手可能采用的技术、战术等。语言图像模拟法是利用语言和图像进行模拟训练,如描述未来比赛的情形,模拟观众大声呼喊、喝彩等,给运动员在心理上造成极大的压力和干扰,从而产生赛前的焦虑状态,通过这种训练,锻炼运动员心理稳定发挥。还有一种战术模拟训练,即在训练中由教练或其他运动员模仿不同对手的不同特点来帮助运动员训练,使运动员在比赛中碰到对手时心中有数,心理上处于稳定状态,减少无准备造成的心理紧张。
(2)表象训练
表象训练法是最常用的一种心理技能训练,被视为心理技能训练的核心环节,它是在暗示语的指导下,运动员在头脑中反复想象某种运动动作或运动情景,从而提高运动技能和情绪控制能力的方法,它的步骤是:①入静放松,赛前可以通过读书、听音乐、听故事、听笑话、猜谜语、做游戏、歌唱、舞蹈或到环境优美的地方散心等方法,回避各种可能造成紧张的不利信息,使中枢神经得到休息,有利比赛中精神饱满,情绪稳定。②内心描述,它有助于强化运动技术的学习,加快动作的熟练和改进速度,加深和巩固动作的效果。如:跆拳道运动中的腿法组合练习,左侧抢踢、右侧后旋,这个动作要连贯,自由运用有一定难度,采用表象训练法则效果很好。先将动作要领顺序、腿法如何配合步法等在脑海中仔细回想三到五遍,然后进行实际动作的分解和连贯训练,这种对动作的表象体验,加深对实战全过程的动作定型,使运动员进入到最佳的竞技状态,使想象的时间长度尽量与实战的时间接近,并随之加入环境因素。这种状态使运动员逐渐形成良好的心理定势,增加实战取胜的欲望,有利于消除消级的心理状态。
(3)自我控制训练法
赛前采用“默念”口诀的心理训练方法,使运动员控制自己,排除杂念,精神高度集中,在大脑皮层形成强烈的优势兴奋中心,从而完全进入比赛状态。这是克服过分紧张心理的有效方法。“默念”的口诀,可以是全部基本动作、全部战术或自己将要采用的战术。教练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出适当的“默念”口诀,最好是运动员自己最熟练的“绝招”动作的全过程,回忆过去以此“绝招”战胜交手者的情景,胜利喜悦的情景——掌声、欢呼、荣誉、鲜花等等。这样可以提高运动员必胜的信心和荣誉感,增强求胜的欲望,使运动员产生“来吧!我能赢!我有绝招!”的信念。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望奎县青少年业余体校)
(编辑 刘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