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 王秀敏
谈医学生的人文素养
黑龙江 王秀敏
人文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有丰富情感的人善于与人相处。反之,就可能处处碰壁。医学院校的学生将来从事的是与人打交道的工作,尤其要具备悲天悯人的情怀。另外,还要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为此,需要多读名篇,读上乘之作,让头脑经常接受文学的洗礼,才有可能接触最高的精神境界,也才有可能抵达最佳的审美境界,成为一名高素养的现代人。
人文素养;悲悯情怀;优化语言
医护职业是非常神圣的职业,它能救死扶伤,化解病痛。因此,从业者才会被冠以“白医天使”的美名。医务工作者最重要的职业素养是悲天悯人,满怀关爱,能够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西方“医学之父”、古希腊名医西波克拉底在他的医生誓词中说:“我一定尽我的能力和判断力去救治病人”,“我一定保持我的言行和医术的神圣和纯洁”。中国古代名医孙思邈则认为:无论“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曾做过近二十年医生,而今已是著名作家的毕淑敏这样写到:“随着年龄渐长,我学会了静如秋水地听人陈述病情,虽然我早就知道了您是什么病。我聚精会神地听您描述痛苦,虽然我已定下给您吃什么药……这不单单是一种关切、一种尊重,而是一种极端的谨慎。要知道我面对的是世界上最易碎的珍品——鲜活的生命,容不得万分之一的差池。”这段话表明好医生不仅能医治病人的躯体,更须关爱病人的心灵。
有悲悯之心才能够一心一意地救治病人,毫不计较个人的恩怨得失;相反,没有这种情怀,就可能见利忘义、怕苦怕累、看人下菜碟,眼见他人痛苦而无动于衷,不能很好地履行医生救死扶伤的职责。然而在非典肆虐的生死关头,几乎所有的医护人员都置个人安危于不顾,他们的作为为我们树立了榜样。近日央视播出了我国著名肝胆外科专家吴孟超的事迹,这位年近九旬的老人现在仍战斗在手术台上。为了给患者节约费用,他宁可采用麻烦、费时的手工缝合法,常常下了手术台,累得筋疲力尽;面对危重病人,他想的不是保全自己的一世英名,而是冒失败的风险实施紧急救治。他曾对自己的学生说,这辈子最大的安慰就是倒在手术台边。这些言行都明明白白地宣示了医护人员在疾病面前心念他人、奋不顾身的崇高职业道德,令人敬仰,让人感动。
同情悲悯、忘我无私是从事医护职业必须具备的职业素养,然而形成它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医学院校的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时时教化。上述事例就是最好的教材。这种忘我无私、悲天悯人的精神不但在现实生活中能够见到,而且在中国古代文人的作品和作为中也屡见不鲜。在语文课堂上,讲屈原,体会他“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忧叹;学杜甫,吟诵《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感受“何时眼前突兀现此屋,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关怀;读韩愈,评价他虽被贬潮州,却积极为当地人民驱鳄鱼、建学堂的作为。古人的这些诗句、行为和现代大量的感人事迹一起构成了我们享用不尽的人文主义精神食粮。如果做教师的能随时关注上述饱含人文情怀的言行,并在课堂上大力宣扬、倡导,把仁爱之情点点滴滴、丝丝缕缕地渗入到学生心中,那么就会潜移默化成他们精神的丰富养料和行为的巨大动力。
著名的语文教育学家于漪认为:一个人不论从事何种职业,总应该有些文化的气质,文学的底蕴,才能称得上是现代社会的文明人,素质良好的劳动者。精心研读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篇目就可以提高人的文学艺术修养。首先,读懂这些纯文学作品能使心灵世界丰富而强劲。例如苏轼的《前赤壁赋》,借流水与明月这样的具象,论述了变换角度看问题可以转悲为喜的抽象道理。作者这种超然达观的处世态度,让人颇受启发;巴金在《灯》中坚信:“在这人间,灯是不会灭的”,它能重新燃起人们对生活的希望;英国思想家、文学家培根的《论美》呼吁“把美的形貌和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吧。只有这样,美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睿智而发人深省。读这些古今中外名篇,的确能让人的灵魂得到净化。古人云:“取法于上,仅得其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只有读名篇,读上乘之作,我们才有可能接触最高的精神境界,也才有可能抵达最佳的审美境界。
语文教材中这样的经典篇目很多,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同时最好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来阐释文章中的道理,避免空洞说教。例如,因为翻新校舍,学校一度住宿拥挤,条件差,学生们情绪波动较大。很多人听不进去课,厌学现象严重。恰逢讲苏轼的《前赤壁赋》,笔者抓住时机,引导学生学会变换角度看问题,善于从不利境况中找到有利因素。并让学生结合现时处境写一篇《读苏轼》,好多学生都写出了内心独到、深刻的感受。例如针对苏轼贬居海南岛时,为作画而烧碳制墨,差点烧毁了房子,之后他却大笑一场这个举动,有个学生评价苏轼,说他“笑世人,笑世事,笑得千滋百味”。好一个“千滋百味”!既有无奈,更有不屈;既含苦涩,又那么快乐。还有学生得出了“人活着有时享受,有时需要承受”这样的结论。不断地强化这种理解能力,会使学生的精神逐渐强健,心灵愈加丰富,其抵抗压力和拒绝诱惑的能力也会远远超出一般人。
其次,读纯文学作品在培植学生内在修养、促进心灵成长之外,还可以优化外在的谈吐。词汇贫乏,表达费力的人,不仅工作效率低,而且还会给人留下文化素养不高的不良印象。我们都非常羡慕国家领导人在答记者问时能够妙语如珠,谈吐得体。如温家宝总理就职时曾引用民族英雄林则徐的两句诗来表明心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铿锵有力。在旧金山看望两岸华侨时说的那句“这弯最浅的海峡,是最大的国殇,最深的乡愁”,令人动容。恰切生动的口语表达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最有效的方法是让头脑经常接受文学的洗礼。在这方面,美国总统林肯也堪称楷模。虽然他一生所受的学校教育不超过十二个月,但他饱读诗书,曾整本地背诵拜伦、布朗宁等人的诗集。他的葛底斯堡演说词被陈列在牛津大学图书馆,供后人永久学习。教师应该时时提醒学生,多读古今中外诗词、散文等经典篇章,既可以充实自己的语言库,更能充实自己的内心。
综上所述,无论是悲天悯人的情怀,还是纯正的文学趣味,培养起来都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要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勤于积累,多多体会,随时随地汲取人文精髓。
【1】毕淑敏著.毕淑敏自选精品集(散文卷)【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2.
【2】(美)戴尔·卡耐基著,梁实梅译.语言的突破【M】.石家庄:农村读物出版社,1987.10.
(作者单位:黑龙江护理高等专科学校)
(编辑 刘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