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强
《伤寒论选注》标点献疑10例附议
刘志强
《伤寒论选注》;句读;校续
《伤寒论》,汉张仲景著,祖国医学的四部经典之一,对中医学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它在《黄帝内经》、《难经》等理论基础上,着重探讨了伤寒病的病机变化,分析疾病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等不同症候,叙述外感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创立了六经辨证和治疗原则、方剂的配伍等基本理论,开创了祖国医学辨证施治的方法;它广泛收集有效方剂,结合临床实践,是现存中医典籍中以汤剂治病的最早文献之一,所载方剂被誉为“经方”。但同时,它也是一部十分重要的中国文化典籍,对古代文物典章制度、我国早期辨证法思想及汉语语言学的研究都有重要价值,值得学界认真研究。
由于其突出的医学价值,长期以来,对《伤寒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医界,历代注家蜂起,成果颇多,相互间的辩驳诘难也多多。但对于现代人来讲,研究《伤寒论》首先碰到的是语言障碍,一般需要借助对白文的标点,标点的到位与否,往往就直接决定了读者对这部重要典籍的学习和继承水平。笔者近来粗略地查了一下,建国以后内地正式出版及内部印行的《伤寒论》全本、选本、注释本、标点本至少有150多种,但大多是从医学角度看《伤寒论》,探讨其中的微言大义,容易对标点问题大而化之;若干有古汉语背景的人做研究又容易被不甚明了医学内容所困。笔者有幸,先后学了汉语言和中医两个专业,谨将偶尔阅读《伤寒论》时遇到的一些记录献诸同好,是耶非耶,望予指正。
笔者选用的“底本”是现行高等中医院校教材《伤寒论选读》,柯雪帆主编,上海科技出版社1996年5月第一版1999年7月第四次印刷 为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供中医类专业用统一书号:ISBN7-5323-4107-0/R.1086(课),笔者选择该书是因为它的影响比其他本子的影响要大一些。当然亦不免对其他本子有所参考。
该书用繁体字印刷,很好。但著名的仲景先师原序《伤寒杂病论集》一文竟然全文未出注解,似有不妥。而其中“杂病”依然作“卒病”,亦不出注,就不是体例统一与否的问题,实不利于学生学习。试问今日几位在读学生可以不用拐杖直接阅读该文呢?其它一些本子也有类似问题。
作为一本教材,且很大程度上是供自学所用,对行文的“选读”究竟是连贯全文讲,还是由选注者任意“选”为宜,显然是可以有多种解释和做法的,但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却显然希望是“持此一册,相关学问皆备于我”。而本书对《伤寒论》的若干较大问题上未能出注解释,是一个很大的遗憾。
如中医经络学说始终讲十二经,但仲景先师在伤寒论只讲六经,本书亦全然未曾出注。这实际上涉及中医学一大问题。案,六经实即十二经,其均为足经,无一手经,盖足经长,手经短,手经功能足经皆可涵盖,是六经即十二经,故古书径称六经辨证。此本基本理论,可惜今之医藉多略而不谈,其习相沿既久,固非《选读》一家,后学懵懂,然而道之不传,医何以继?
至于《选读》的标点,亦不无可斟酌处,兹试举如下: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原文: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1)
刘案:“强痛”之间应加一顿号,理由是头只有痛而无强,项则临床有痛而不强者,亦有强而不痛者,加一顿号有助于学生准确理解。如汪苓友《伤寒论辨证广注-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上》即径称“太阳病即上文云脉浮头痛项强是也”,句逗不明确易引起不同理解。本条为太阳病之纲,理解不确有碍理解其他太阳病症,望再版处理。
又本条及后附各条之“文献摘要”均未加任何一种形式的注,亦不便于自学。而其中学生需索解者甚多。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2)
刘案:在现代汉语里,逗号连接的前后两句话之间不是简单并列,往往有递进、因果等关系,考“中风”各证之间并无必然的逻辑联系,是简单的并列,故这里的逗号应按现代汉语规范改为顿号为宜,为:“发热、汗出、恶风,”等。
又本条紧接上条,上条释义第二款称“外感病初期,恶寒常与发热同见,但恶寒起病即见,发热往往出现较迟,卫阳为风寒所郁闭,乃见发热。故本条为太阳病的早期表现。”那么作为第二条的“发热”,即应是太阳病较后的表现。引此足证“发热,汗出,恶风,脉缓”并非先后递进关系,而对此《选读》释义全然不提,会使缺少临床经验的学生忽视本病的发生时机,因此,标点及释义当说明较好。
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9)
刘案:逗号可否放在“时”字之后?因直观看“欲解”并无修饰时间的必要,而时可以和“巳至未上”组成一句完整的句子。但这是古来沿用的做法,各位注家一般都如是,且两用亦皆可说通。“欲结时”是六经辨证中一个很重要的范畴,各经皆然,如
“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戍上。(193)
“少阳病欲解时,从寅至辰上”。(272)
“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275)
“少阴病欲解时,从子至寅上”。(291)
“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328)
然而以现代人阅读习惯看,标为“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或更上口。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31)
刘案:无汗与恶风间为并列关系,故应有一顿号断开。
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35)
刘案:盖“头痛至无汗”之间系并列关系,当用顿号。
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润,此为逆也。(38)
(方略)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粉粉之。一服汗者,停后服。若复服,汗多亡阳,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39)
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暝,剧者必衄,衄乃解。(46)
刘案:大青龙汤证首句当作顿号,后凡同类不赘。“去上沫”多见,但其后标点不一,如(33)条葛根加半夏汤“去白沫”则加句号,虽句意可通,两说亦当择一。
又“遂虚”后若加冒号,则语义更为显豁,总分亦趋清晰。
“无汗,发热,”其间当顿,非逗也;证之“释义”亦然,或更扩及“脉浮紧”等,惟余以为柯本可通即不另改。“发烦目暝”依此。
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49)
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50)
刘案:“法当汗出而愈。”应在“汗”后逗断,意始明;“法当身疼痛,”“当”字后应脱一“汗”字,”汗”后亦以逗断开,否则句意难明,有关考证详另文。
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71)
刘案:“太阳病”后逗若去,文意尤晓畅。“少少与”后应加逗号,“饮之”后去逗号,“胃气和”后应加逗号。盖“与”者,给也,“少少与”即少给点,语义已完即当断;“饮之”使动用法,读作四声“yin‵”,使其喝也,“令胃气和”为使动谓语之补充说明,故“饮之令胃气和”间不当断;“则愈”乃前一举措之结果,其前当断。
淋家不可发汗,发汗必出血。(84)
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庢。(85)
刘案:此处“淋家”与“疮家”后标点或有或无,柯本体例不一,何者为宜,似业界似无定论,且多为断,大有见词即断倾向。惟余以为标点古文当以文通字顺,妥达文意为佳,古文甚美,若见词即断,甚为凌乱,似不合其美学风格。故统一体例之余,望保障原意后略减标点,以全文意。
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心下温温欲吐。(123)
刘案:《伤寒》概以经一日一过,“过经十余日”则何谓也?故“过经”后当断。
西藏日喀则藏医院五项倡议获好评
[本刊讯] 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藏医院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开展倡议、演讲、座谈、业务竞赛等活动,提高了医务人员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纪律意识和创新意识。其中五项倡议活动在全国医药卫生系统中获得好评。
五项倡议是指“把信念装在心上”、“把微笑挂在脸庞”、“把奉献洒向社会”、“把创新用在手中”、“把模范带在身边”。“把信念装在心上”就是加强自身的教育、管理、监督,严格遵守组织纪律,用实际行动捍卫医者尊严;“把微笑挂在脸庞”就是提高党员素质,加强与病人的沟通,用关怀点亮患者的信心与希望;“把奉献洒向社会”就是尽职做好本职工作,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和监督权;“把创新用在手中”就是不断更新思维模式,树立不断超越自我的意识,不断开拓创新,以精湛优质的服务赢得患者信任;“把模范带在身边”就是把创先争优活动和实际工作紧密结合,以高尚的道德情操,严谨的科学态度,赢得患者的爱戴和尊敬。
(杨建宇 李杨 张文娟)
10.3969/j.issn.1672-2779.2011.01.002
1672-2779(2011)-01-0004-02
2010-10-29)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01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