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 贾永刚
浅谈职业学校的班级管理
河北 贾永刚
班级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本文在对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详尽的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班级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职业学校班级;管理
当今社会正处在教育的转型期,如果说学校是培养学生精神文明的发祥地,那么班级就是进行知识传播生产、思想启迪和心灵开拓的主战场。如何做好职业学校班级管理,使学生在知识的殿堂中,激发学习和生活的动力,塑造健康的人格,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是我们当前亟需考虑和解决的重大课题。所以,面对这种新形势,我们必须树立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班级教学管理理念,营造平等、温馨、和谐的师生关系,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者之间的良性长效互动机制。
1.学校主导,学生民主性乏力。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学校班级管理形成了“我讲你听”、“我说你明”、“我做你通”的单一说教模式,内容单调,形式枯燥,既无针对性,又乏时代性,这种缺乏民主性、参与性的方式,对于思想活跃、理想单纯、文化水平参差不齐、表现欲望较强的职业技校学生来说,显然不适应。
2.单一灌输,学生自主性不足。长期以来,在我们日常的职业教育教学中,教师正面灌输是主要手段,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的“机器”。所以,这些原本在中学普遍学习成绩不好,不爱学习、不想学习,一直饱受批评,从不被重视的职校生,面对这种填鸭式、满堂灌的学习方式,更是无力、无奈和反感。
3.制度一元化,学生执行力缺失。职业学校学生生源情况比较复杂,从居住方面有农村、城镇之分,经济背景不同;从政治面貌上讲有团员、非团员之分,觉悟水平不一;从入学动机讲,有学技深造与混天度日之分等等。所以我们在管理制度的制定上,要正确处理严格管理和自主管理的关系,切实做好制度评审,提升学生对制度的落地意识和能力。
4.文化缺乏特色,班级凝聚力不强。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内,经过长期发展积淀而形成的,以班级内师生为主体,创造并形成共识的价值观念、教学思想、群体意识、行为规范等构成的价值体系,是一个学校校园精神与氛围的集中体现。班级文化向着多元化、特色化方向发展,才具有生命力,否则千头一面、千篇一律,班级学风、集体意识毫无生气,学生也缺乏班级归属感和向心力。
职校学生由于自我意识不够键全,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较强,自控能力较差,所以我们要从精细化管理入手,以人为本,建立班级良性长效管控机制。管理的内涵就是管人理事。管是控制,理是梳理。所谓控制,强调的是目的性,追求的是效果。所谓梳理,强调的是条理性,追求的是效率。管和理结合在一起,是追求效果和效率双轮驱动的行为。要实现效果、效率的双轮驱动,就必须在尊重人性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做到精细化。首先,精在事前,深入调研,全面筹划,科学决策,谋定而动,保证方向正确。其次,细在过程,从小处着手,讲实话、做实事、求实效。第三,化在执行,积小流以成江河,积小胜为大胜,提升制度落实力,使整个班级的周围,充满信任、激励、协作、互助的人文关怀的阳光。所以我们抓班级制度管理中,要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行之以公,一视同仁,注意他们的情绪变化,理解尊重学生,真正走进他们的心理世界,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兴趣爱好、喜怒哀乐,切实感受到教师与班级的温暖、关切和信任。
严格管理是相对班规班纪而言的,谁违背班规班纪,就要按规定接受严肃处理。以法治班、规范学生行为是基础,必须做好、做到位。自主管理是在遵守班规班纪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的管理,是建立在严格管理基础之上的管理的更高境界,是一种激励行为。但自主管理不是自由管理,管理要宽严相济,相得益彰。宽和严是相对的,严是宽做到位的基础和前提,宽是建立在遵守班规班纪基础上的,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后又反作用于严,使大家更好地遵守。总之,管理不是为了约束人,更主要的是为了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人的聪明才智。所以,作为职校学生,他们刚刚从初中毕业,心理都还不够成熟,具有较强的虚荣心,表现的欲望较强。有的同学由于基础不扎实,成绩进步不很明显,学习劲头不足,心理的倾斜度较大,我们要做到细心、耐心、热心,眼到、手到、心到,既要严而有度、严中有宽,也要宽中有爱,爱中有教,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思想决定意识,意识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产生文化。科学的思想决定正确的意识,正确的意识产生合理的行为,合理的行为产生良好的习惯,良好的习惯才能培育优良的文化。班级文化最终沉淀的是人格,它所追求的是人的情感与精神的和谐发展,是一切活动的价值与意义,是生活的质量与人的完美,它赋予一切活动生命与意义。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人的问题,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更要有以德育人的精神品质。所以职业教育不仅要传授给学生专业技能,更要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和从业的操守。教师的一切工作都要以有利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应把学生看成不同的主体,树立尊重、合作、沟通、服务、分享的理念,营造与学生之间良性互动、和谐对话的教学氛围,摒弃那种把学生只看作为一种管理的对象,被指挥者、执行者的传统理念,积极创造使学生全面发展的环境和条件,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前提下,变指挥型、命令式的管理思维为引导型、协调式的管理思维,切实提高广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营造平等、温馨、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技校学生底子薄,基础差,厌学情绪严重,面临来自社会、学校、家庭、同学和自身的种种压力,特别是未来就业的压力。加上当前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办学机制、办学模式还未能适应市场需求,在企业急需高技能人才和技术工人的背景下,职业院校毕业生并没有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所以针对这种状况,学校、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树立“教育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观念,及时与家长沟通,共同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提高学生自我职业生涯设计能力。对于新生,在入学后就要帮助他们规划好自己将来的职业,并引导根据该职业所要求具备的素质不断努力。对于毕业生,引领他们打破思想上的就业误区,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调整自己的心态和就业期望,将自身理想和市场需求结合起来,准确进行自身定位,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积极拓宽就业视野和就业渠道。
班级管理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只要我们遵循管理规律,树立以生为本的发展理念,恪守教师的职业理想和社会责任,明确“视点”、认清形势,找准“站点”、确立位置,准备“支点”、增长本领,积极作为,科学务实,不断提升工作执行力,就一定能够实现班级管理工作的协调、有效、可持续发展。
[1]解读我国高等教育现状、困境、发展思路.凤凰卫视,2009年9月5日,世纪大讲堂.
[2]李倩.高校学生主体性德育研究[D].燕山大学,2009年.
(作者单位:唐山劳动技师学院机械工程系)
(编辑 王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