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昌炽《缘督庐日记》版本学价值探析

2011-08-15 00:42杨德志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6期
关键词:叶氏光绪民国

杨德志

(1.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江苏扬州225002;2.淮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安徽淮北235000)

1 叶昌炽和《缘督庐日记》

叶昌炽,字颂鲁,号缘督,又号鞠裳,晚号缘督庐主人,江苏长洲(今江苏省苏州市)人,生于1849年,卒于1917年。叶氏于1889年中进士,之后相继担任过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史馆编修,国史馆协修、纂修、总纂,甘肃学政等职。1906年,清政府裁撤学政后,叶昌炽告缺回乡,主要以设馆授徒和校书为生。叶昌炽“为人简淡沉静,好稽考目录,辨别版本”,[1]p296在目录版本学、校勘学及金石学等方面都有较高的造诣,著有《藏书纪事诗》、《邠州石室录》、《语石》、《寒山寺志》、《缘督庐日记》等。《藏书纪事诗》,“在历代目录学著作中,不仅体裁独树一帜,而且内容采摭丰富”。[2]p199《语石》,“被誉为近代研究我国古代石刻最有学术水平的著作”。[3]p1

叶昌炽的《缘督庐日记》(以下简称《日记》)始记于同治庚午九年(1870)闰十月十三日,绝笔于民国六年(1917)九月十五日,前后长达48年,煌煌170余万言,除本人生病或亲人故去等原因停笔外,期间几乎没有中断。叶氏去世后,《日记》手稿由其好友之子王季烈长期保存。由于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王季烈为生计东奔西走,居无定所,因此《日记》手稿一直未能及时整理出版。直到1933年,王季烈摘抄《日记》成一简本,与叶氏女婿一起出资,交上海蟫隐庐书局石印出版,此即后来流行的十六卷的《缘督庐日记钞》,其内容约占《日记》的三分之一。上海古籍出版社后将《日记钞》收入《续修四库全书》。《日记》手稿几经辗转,现藏于苏州市图书馆。1990年,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据《日记》手稿影印出版了线装本,由于价格较高,印数有限,普及面不大。2002年,江苏古籍出版社再次据手稿出版了缩微影印本,从此《日记》全稿才有了易得易见之本。

《日记》不仅包括叶氏本人的生平、学术活动记录,还涉及众多的历史人物、政治得失、社会变迁等方面的资料。《日记》时间跨度长,内容丰富,它与《翁同龢日记》、《湘绮楼日记》、《越缦堂日记》被“称为近代四大日记”。[4]p1

2 《缘督庐日记》的版本学价值

从《日记》的内容来看,叶氏一生与书结缘,人生的绝大部分时光都是在读书、校书、藏书中度过的。每得一书必精心翻查书目,详细了解该书目录版本及流传原委,对于不熟悉的书籍,及时记录该书的相关信息,然后通过各种渠道搞清该书的目录版本及其实用价值。这些在《日记》中多有详细记录,因而《日记》中蕴藏着丰富的学术信息,仅在版本学方面就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可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2.1 注明版本

2.1.1 指明版本的刻印状况

如:光绪二十一年乙未正月十八日,“归途赴琉厂,至翰文斋略坐,携归《祝希哲文集》一部,嘉靖间吴抚张景贤所刻”。[5]p2276又如:光绪三十四年戊申十二月廿一日,“又得霄纬复函,以《灵鹣阁丛书》六集四十八册、影宋睦亲坊书棚本《唐人小集》十六册见贻,皆建霞在湘中所刻,今新印本,薄暮并携归舟。”[5]p6047再如:光绪元年乙亥十一月初五日,“亦有《铁围山丛谈》,乃汗筠斋藏本,与叔廉所藏堪称两美,恐海内未必有第三本矣。”[5]p274光绪五年己卯二月初四日,“前托柳塘购《白虎通疏证》一部,句容陈立著,淮南书局刻”。[5]p559

综合以上四则日记,第一则说明了版本的刻印时间和刻印人,第二则说明了刻板出自何地,第三则说明了刻板的藏所,第四则说明了刻板出自何馆。《日记》中,如此著录者甚众。

2.1.2 对没有刻板情况的说明

如:光绪十二年丙戌二月初六日,“《字学津梁》亦抄本,卷帙甚巨,亦有缺,当是国初人著书未刻本”。[5]p1129民国五年丙辰八月初八日,“《玄珠密语》,守山阁刻入丛书中,此书无刻本”。[5]p7812民国五年丙辰八月十二日,“《七国地理考》,金山顾观光撰,未刻稿本”。[5]p7820由于经济或其他原因,著述而不能刊行是一种常见现象。此三则日记说明了叶氏所见的这几本书都是抄本,没有刻本。

2.2 比较版本异同

比较版本的异同,即版本对勘,就是对一书各种版本进行的比较工作。

2.2.1 比较书名的异同

如:光绪二十二年丙申五月廿六日,“昨从厂肆取归抄本《三朝事案》一部,北宋一卷,题‘北宋遗民著’;南宋一卷,题‘郑思肖著’。《甲乙事案》则吾吴文秉所著也。细审之,《北宋事案》即《南烬纪闻》,惟字句稍有改易,《南宋事案》即《井中心史》”。[5]p2416民国五年丙辰七月初一日,“《灵台祕苑》,旧抄本,前有敕撰衔名,与《敏求记》合”。[5]p7782民国五年丙辰八月十二日,“《南渡录》,旧抄本。题‘宋辛弃疾著’,不分卷。据《提要》,此书与世所传《窃愤录》、《南蟋纪闻》,或题无名氏,或嫁名于稼轩,文字略同,实一书而坊估改头换面以欺人,不足存”。[5]p7819此几则日记都说明了同书异名的情况。

2.2.2 版本不同情况的说明

如:光绪三年丁丑五月初七日,“传录《山海经》校本,原书明吴琯刻,常熟邵恩多阆仙从士礼居借宋本手校,异同处墨笔细书其上。余以天都黄氏本对临一过,黄本差胜于吴,故与吴异而合于宋本者甚多,亦为分别注出”。[5]p408光绪九年癸未十一月廿四日,“又购扬子《法言》两册,分卷与世德本同,纸墨甚古,狄行小字,非元刊即明初本也”。[5]p884光绪十四年戊子九月廿六日,“早起访建霞,见旧书十余种,云在世经堂携归,刘彦清所藏也。以明本《史记》为最佳,非王刻,非柯刻,亦非秦藩本,察其纸墨,总在正统以前”。[5]p1514

第一则日记说明了《山海经》三个版本,即明吴琯刻本、士礼居藏宋本和天都黄氏本,他们之间的异同;第二则说明《法言》分卷是世德馆刻本,并推定该本的刊印时间;第三则间接比较了明本《史记》的几个版本的状况。

2.3 版本鉴定

版本鉴定是最见叶氏学术功力的方面,这在《日记》中有大量的记述,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2.3.1 序跋鉴定

如:光绪十六年庚寅二月初一日,“又抄本《幽怪录》两册,前有正德癸酉江东王介一序,当自明本传录”。[5]p1741民国五年丙辰七月初一日,“《吕氏家塾读诗记》,……前有淳熙壬寅朱子序,当在明嘉靖陆裁本之前,非宋刊明印,即是明仿宋本”。[5]p7780光绪十四年戊子十一月廿六日,“携归《迂斋标注崇古文诀》一部,正德二年广西按察使俭事慈溪姚镆刻于桂林,有镆自序。前有宝庆丁亥延平姚瑶跋,又明闻人诠一序。姚跋称‘广文陈君锓诸梓’,闻人序称‘王子守庐之明年刻兹文以淑郡弟子’,则宋延平、明庐州尝刊木矣”。[5]p1545以上三则日记,前两则说明叶氏通过序言,推定版本的年代;第三则通过该书的序、跋鉴定知该书刻印的时间、地点,及曾经刊印人、刊印时间和地点。

2.3.2 藏书印记鉴定

如:民国五年丙辰七月初六日,“有陶南村《说郛》。据前有陆樵雪祥题,云‘共二十五厚册’,尚未经坊间增窜,有嘉靖已未进士沈翰藏印,则尚是嘉靖以前写本,可谓旧抄矣”。[5]p7787民国五年丙辰八月十二日,“《白云稿》,旧抄本。元许鲁斋、释英俱名《白雪集》,此为临海朱右伯贤所撰。……内黏一笺,署‘分校周鋐’四字用朱色木印,疑非私家藏本”。[5]p7820

古人藏书喜用印章,故藏书印记是版本鉴定的重要途径。前则日记说明,通过藏书印记叶氏认定《说郛》是明嘉靖以前的写本;后则“分校周鋐”朱印记说明,《白雪集》应非私家藏本。

2.3.3 纸墨、字迹、板式鉴定

如:光绪十八年壬辰七月十五日,“在研芙处见《释名》八卷,宋临安府陈道人书籍铺刻本。细审纸墨,似是明时印也。每半页十行,每行廿字,《平津馆鉴藏书籍记》著录即此本”。[5]p2027民国六年丁巳三月廿六日,“翰怡又持《列女传》出,言众喙聚讼,或言以阮刻染纸。又查得张天如有翻宋本,惟艺风决定为宋刻,此无庸致疑也。孙从沾云‘墨香纸润,秀雅古劲’,宋刻精神,尽此八字。此刻实有其妙处,字体不难在精整,难于气息渊静,纯任自然,此非后人所能摹仿。卷首有‘韩逢禧印’,韩之行辈亦在张前。但南城废殿三百年后,忽又见此惊人秘笈,是诚更足惊人耳”。[5]p7798光绪十九年癸巳八月初二日,“此《刘后村集》,余于甲寅夏得之海盐友人家椒升处,云是吕无党手抄得。后又见一刻本,亦是书友从海盐携来者,云是宋本。然以余所见好元板书证之,乃元刻也”。[5]p2137

第一则日记,从纸墨认定《释名》似是明朝时印本;第二则叶氏从宋刻的字迹精神,认定《烈女传》是宋刻本,且是“惊人秘笈”;第三则从版式上认定《刘后村集》是元刻本。

2.3.4 内容鉴定

如:光绪十二年丙戌二月初二日,“为建霞跋抄本《萍洲可谈》,伪书也。与《说郛》本、《秘笈》本、《守山阁》本全不合。朱彧,宣和间人,而书中所及有朱文公、杨诚斋、周益公事,其为书估伪作以欺不学者,无可疑”。[5]p1127光绪十五年己丑正月十一日,“再同见示旧刻《新编排韵增广事类氏族大全》,共五册。原书以十千分集,今存自己至癸五集,而癸集又亡其半。每半页十七行,每行二十八字。书中称宋末人,又称耶律为大辽,完颜为大金,当是元初人所为”。[5]p1619

前则日记通过几个版本的内容比较,说明《萍洲可谈》是书商作伪以欺不学者;后则通过“大辽”、“大金”的称呼,指出该书应是元初人所作,而非宋人。

2.3.5 对善本的鉴定

如:光绪二十一年乙未六月初九日,“此撄宁斋抄本《盐铁论》十卷,据序文是从江阴令涂宾贤刻于宏治十四年之本出者,乃余先抄得一活字本,其板心亦题‘弘治岁在重光作噩’,似与涂刊同岁。而活字本既无都穆序,又多脱落讹谬,不及此本殊甚。且余尝以太元书室刊本校活字本,补其脱落,正其讹谬。今与此本参勘,又多合,是此本实善本矣”。[5]p2331民国五年丙辰八月十二日,“《素问入式运气论奥》,不题撰人。《四库》著录,据《提要》,宋刘温舒撰。前有元符己卯岁丁丑有望日自序。邵位西校《简明目》,言此书路小舟有宋刻,孙伯渊有元刻。今此本目后有‘历城县儒学教谕田经校正’一行,似是明刊,然板式古雅,当在成化以前,亦不减宋元刻也。眉上朱笔,卷中绿点,色已黯淡,亦非近人笔。《四库》本附《刺法论》一卷,云出伪托,此本不附于后,其为善本可知”。[5]p7821这两则日记对善本的鉴定,记录的较详细,也反映出叶氏版本学方面的深厚功力。

2.4 考订版本源流

2.4.1 指明此本与他本的关系

如:光绪十六年庚寅十月初二日,“又涂祯刊《盐铁论》,即张刻之祖本”。[5]p1828民国六年丁巳三月廿三日,“翰怡出示《列女传》,上图下传,即是阮、顾两刻之祖本”。[5]p7995

2.4.2 说明一书版本的演变情况

如:光绪四年戊寅正月初二日,“抄《藏书纪要》毕,不及八千字。此本首刻于士礼居,沈翠岭氏复刻诸《昭代丛书》中,至《述古丛抄》本,凡三刻矣”。[5]p462光绪三年丁丑二月十九日,“芾卿同日得茶陵本《文选》上两册,抄补有‘高邮王氏’朱记。又有唐藩重梓本一部,原本成化间所镌翻张伯颜本,此又隆庆间所刊”。[5]p394第一则日记说明了叶氏所抄《藏书纪要》版本的三次演变,第二则说明了《文选》几个版本的演变情况。

2.5 版本的评价

2.5.1 版本内容的评价

如:光绪二年丙子三月初十日,“购《六经补疏》一部,陶子师《南厓集》一部。灯下略读一过,皆其宰昌化时作,于浮粮苛税言之尤淋漓痛切,此海南之掌故也”。[5]p310民国六年丁巳三月二十日,“赵学南以《柿叶轩笔记》一卷介益庵见贻,桐城胡虔雒君撰。学南得方氏刻本重授梓。灯下疾读一过,多考证舆地家言及志乘条例,近于实斋章氏之学”。[5]p7794对版本内容的评价也是叶氏学术水平的体现,前则侧重于著者的语言风格,后则着重说明著者的学术特色。此种评价在《日记》中多见。

2.5.2 对版本著者的评价

如:光绪十一年乙酉三月十九日,“郑庵丈赠贝子木、张砚生诗集各一部。木老人诗笔清雄,其论事诸作,酷近杜陵。同时诗人,惟朱酉生知止堂可以颉颃,梵隐、伏郚,尚非其敌也”。[5]p1069光绪二十一年乙未三月三十日,“独行阅肆,得吴江《金文通外集》一册,昆山葛芝《容膝居杂录》六卷。芝字龙仙,长于徐昭法四岁,遗民也。善谈名理,倏然可味”。[5]p2301民国六年丁巳二月十二日,“刘谦甫孝廉赠其家刻《青溪旧屋文集》十卷共二册,……又《国史儒林传》一册,附子毓松、孙寿曾。仪征刘氏与宝应刘氏皆以经术显,名在国史,不减汉之欧阳夏侯矣”。[5]p7948

2.5.3 对刻板的评价

如:光绪二十三年丁酉正月十六日,“在翰文斋得徐秋士《铜仙录》一册,蓝印本,精极,仅二十余页,值一金,荛圃诸公之购宋刻想亦不过如此”。[5]p2486宣统二年庚戌正月廿八日,“携至刘聚卿所赠景宋宝祐本《五征会元》一部十二册,景元元贞本《论语注疏解经》一部二册,皆黄冈陶子麟为刊于日本,雕印精极,与原本毫发不爽”。[5]p6355民国五年丙辰八月初十日,“明刊卫济川《后乐集》,绵纸宽大,雕镂精工,此集传本甚稀”。[5]p7814

论及晚清的目录版本学著作,多想到的是姚振宗的《隋书经籍志考证》、张之洞的《书目答问》和叶德辉的《书林清话》等,提起叶昌炽也只是想到他的《藏书纪事诗》,而对于叶氏《日记》中的版本学价值未能充分重视,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日记的体裁限制了学界对其版本学价值的重视。尽管《日记》中涉及版本学的内容只占《日记》的一小部分,从以上的列举可见《日记》所涉及的版本学方面的内容已相当全面,从这个意义上说,《日记》所具有的版本学价值应予充分肯定。

[1] 支伟成.清代朴学大师列传[M].长沙:岳麓书社,1998.

[2] 申畅.中国目录学家传略[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

[3] 叶昌炽撰,柯昌泗评.语石:语石异同评[M].北京:中华书局,1994.

[4] 金梁.越缦堂日记索引[A].沈云龙.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六十辑[M].台北:文海出版社,1978.

[5] (清)叶昌炽.缘督庐日记[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叶氏光绪民国
A New Leaf Litter Toad of Leptobrachella Smith,1925 (Anura,Megophryidae) from Sichuan Province,China with Supplementary Description of L.oshanensis
毓庆宫光绪书房的使用与陈设
鸣鹤叶氏诗人与白湖诗社
他们为何都爱民国?
光绪《黔江县志》的药学价值
民国人爱刷朋友圈
陈莲舫曲线救光绪
坐拥金山却穷死的袁世凯六姨太
做人要逗,才华要秀
民国书家与民国书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