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人文教育

2011-08-15 00:44黑龙江高亚
职业技术 2011年4期
关键词:古诗文人文精神人文

黑龙江 高亚

中职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人文教育

黑龙江 高亚

语文教育的本身是要学习语言,但绝不是学习那些纯粹的无精神内涵的语言字码本身。学习语言本质上就是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人的独立的自我精神与人格,并在此过程中陶冶人的情感和情操,塑造一个有着独特的精神、情感、思想、个性,不同于他人而又与他人、与社会、与时代相互融合的真正的自我。

中职语文;渗透;人文教育

目前,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语文教学过分重视学习结果,不重视情感体验,不注重美的熏陶,不关注人文素质,忽视了语文教育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方面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因而中职语文中渗透人文教育势在必行。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呢?

一、通过古诗文的教学渗透人文教育

古诗文是极具生气的、积极的、富有美感的,它是能够激励人、培养人积极的精神状态的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对中职生来说,学习古诗文对文化品位的提升,审美意识的培养和生活体验的积累都起着极大的作用。所以,在古诗文的教学中让学生透过一篇篇古诗文看到的是中华民族灿烂优秀的文化,是中华民族先辈睿智的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与精神。

从课文中所选的古诗文篇目来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挖掘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

(一)从古诗文中的生命意识渗透人文精神

我们的教材中古典诗文名篇占有相当的分量,这些课文蕴含着传统文化中博大的生命意识。《劝学》中,荀子提出的“博学”。人要经过“博学”而“改恶从善”,日积月累从而达到“圣心备焉”,这不正是一种积极进取的生命意识吗?《游褒禅山记》通篇在阐释“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非有志者不能至也”这一积极进取的命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则从逆境创造人才的角度,揭示无所屈膝、百折不挠的生命韧性。

人类文化是在历史长河中,不断流动,向前发展的,这种对人生价值的追求,对人生意义的肯定,对学生来说,无疑是有积极的陶冶作用的。

(二)从古诗文中的责任意识渗透人文精神

传统文化中的责任意识有着深厚的哲学基础。中国古代哲学强调既要克己养性,以道德人格的主体自觉为趋向目标,又要积极主动的与天地奋斗,把建功立业、救世济民作为自己人生的最高追求。这种思想具体到特定的个人身上就是独善其身、兼济天下的责任意识。

我们的语文课本在这方面的古诗文作品有许多:《石壕吏》、《春望》、《登岳阳楼》、《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尤其是《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现了诗人强烈的忧国忧民思想。还有陆游的《书愤》在壮志未酬的感慨中,那忧虑国事而致年迈体衰、声泪俱下的形象,令人动情。文天祥的《正气歌》、《过零丁洋》等诗,都是他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的集中体现。这些充满爱国、忧国和报国之情的诗文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非常好的材料。

(三)从古诗文中的自由意识渗透人文精神

作为独立个体的人,在社会生活中有着自己生命的尊严、独立的个性,在人格上又该是平等的、相互尊重的,因此维护人的尊严、追求独立自由的个性是人文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国古代非常看重人的尊严。“士可杀,不可辱”“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等诗句就是古人的人格尊严和个性精神的最好体现。

古人对个性自由和精神独立的追求具体表现在鄙弃功名富贵、安贫乐道、洁身自好三个方面上。像“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就是告诉我们要保持独立的个性和自由的意识。

所以,我们要挖掘出古诗文中蕴含的独立、自由的个性精神,并培养学生自由、独立的个性。

二、通过课文的诵读渗透人文教育

朗读,是语文课教学中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学生通过朗读课文,可以达到与作品的相互沟通,就是跟着作者去看去想,最终和作者想到一块儿去。这是一种心灵的契合,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阅读者主观渗透到文字情感里的过程。人文精神也就潜移默化于读者心中。朗读能大大地丰富语言的信息,传递作品的情感,我们发现,通过朗读,文学作品中固有的情感因素,往往能激活学生的感情积累。这种被激活的感情一旦与作品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就会有一个顿悟的飞跃。学生就是在这种顿悟中,真切地体味到语言文字所蕴含的人文精神的。

如《荷花淀》是一篇优美的如同散文诗一般的小说,在教授此文时,可以设计两个朗读的环节,用以调动学生的情感,体会作品所蕴含的人情美、人性美。一是朗读课文诗意的环境描写。先让学生找出文中几处优美的环境描写,自由朗读,让同学们感受到了水生嫂勤劳淳朴、温顺善良的形象,感受到了白洋淀人民对家乡的热爱。二是分角色朗读夫妻临别一场。在水生嫂追问真情、赞同丈夫参军、答应丈夫的嘱咐的对话过程中,学生“读”出了水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亲人的感情;更“读”出了水生嫂的温柔、机敏和稳重的个性;“读”出了她顾全大局、明大义的崇高品质;还“读”出了中国妇女能吃苦耐劳的传统美德及新一代妇女勇敢战斗的精神。学生通过朗读,对人物形象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人物高尚的精神品质已对其有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总之,通过运用多种形式进行反复朗读,学生对文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就会逐渐领悟,为其深入学习课文打下基础。

三、通过课外阅读文学作品渗透人文教育

我们都知道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广泛的阅读、积累自然会丰富一个人的精神世界。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古今中外名家名作,让学生不断吸收传统文化精髓,感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如果徜徉在庄子“秋水”之畔,你就不再骄傲自满;如果踏进陶渊明的“田园”,你就不再浮躁盲从、不再奢侈;如果随着杜甫“登高”,你就会看见“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壮丽景观。要让学生沉浸其中,让他们享受读书的乐趣,感受到人文文化的熏陶。让学生读孔子、读屈原、读苏轼、读范仲淹,让他们感受到古代诗人伟大的人格魅力,感受古代灿烂文化的魅力,这对他们来说是一次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还可以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这样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中自然会感受到文学作品的人文关怀,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当然,在语文教学中还有许多渗透人文教育的方法。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完全可以发挥课本本身所固有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目的、自觉地以教材中感人的事迹、高尚的思想情操来熏陶学生、教育学生,在学生的心灵上播散做人的良种。妥善寻找教学与育人的最佳结合点,在“渗透”、“滋润”上下功夫,从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仔细揣摩,有机地进行人文教育。

(作者单位:黑龙江护理高等专科学校)

(编辑 刘丽娜)

猜你喜欢
古诗文人文精神人文
统编版教材中低年级古诗文创意写话策略
统编版教材中低年级古诗文创意写话策略
白金十分钟自救互救实践创新展现新时代人文精神价值
Radiomics of rectal cancer for predicting distant metastasis and overall survival
诵读经典古诗文的策略
古诗文阅读备考指津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