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晨
(浙江大学 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8)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不只关系到当下人们的生活质量,而且对人类的发展延续有着深远的影响。当社会生产力和物质水平发展到一个阶段的时候,人们终于意识到并开始重视生态保护,2009年12月7至18日在丹麦召开的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对地球的生态环境问题,特别是全球气候变暖问题进行了探讨。由于人类活动而导致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经使地球原有的森林资源大幅减少,可用的清洁水资源逐渐成为稀缺品;而工业文明、城市化进程所衍生的大气污染等副产品不但使全球气候节节攀升,而且成为了自然灾害频发的可能原因之一,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眼下,世界各地的自然灾害频频发生,如果之前能够更审慎地对待自然,尊重生态系统的自身运转,也许就不会有这么多悲剧的发生。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关键期,经济的高速发展必然会带来一系列促进生产与环境保护相矛盾的问题,而资本主义国家经历的现代化进程中所引发的生态问题也在警醒我们:不能只盯着经济发展的成绩,而应当在平衡生产与生态保护的道路上不断摸索,找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在保护我们珍贵的生态资源的同时寻求经济发展的空间。那种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而获取一时的经济增长是绝对不可取的,我们必须珍惜大自然赋予的宝贵财富,遵循自然规律,如此才能获得更健康长足的发展和文明的延续。
我党在2007年10月召开的第十七次全体代表大会上首次在政治报告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将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提到了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要求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使中国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从全局角度来说,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不但与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紧密结合,而且贯彻了科学发展观和谐发展的理论要求,也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而对每个中国公民来说,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使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进而以更积极的姿态参与到保护我们共同家园的过程中去。
生态文明指的是 “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即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通过增强环保意识、推行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文化、政治、社会建设密不可分,但也有所区别。后四者都是针对人的建设活动,而生态文明除了对人类活动有所要求之外,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自然环境也是一大主体,因此在考虑生态文明建设问题时必须把握好客观自然规律。
徐向周研究指出,“生态文明的内涵主要包括生态意识文明、生态制度文明和生态行为文明三个方面”。也就从思想、组织保证、行动规范上完善了生态文明体系。
生态意识文明的建设着重于人们“价值观念的转变”。从长远来看,良好的生态意识虽然在短期内限制了一些粗放型生产方式的利用而使经济利益减少,却能够获得更高的资源利用效率,使我国有限的人均资源尽量发挥最大的功用。例如近年来始终提倡的“节能减排”思路,不仅鼓励通过科技改造提高效能利用,而且为将来节约生产成本和工艺流程的改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生态制度文明的建设有赖于政府的主导和全民的积极参与。生态法制的不断健全以及生态监管、监督的有效推行都是建设生态制度文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一个文明的社会需要不断完善制度监督体系。如今网络的迅速发展有利于公众话语力量的壮大,而每一个社会公民负责任地、合理地指出问题、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都将使生态制度文明建设不断推进。
生态行为文明是生态意识文明与生态制度文明建设取得成效的必然成果。自发地参与适宜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维稳行动必然起到身体力行的示范效果,从而在整个社会中普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例如低碳生活方式的提倡与践行成为当代文化潮流的一部分,使目前中国私家车增多、尾气排放大幅增加的现状有所改善,也成为备受年轻人追捧的健康生活态度,这对建设生态行为文明大有裨益。
生态文明的建设也应以一定的经济实力为基础,以一定的科学技术水平为依托;通过媒体宣传、学校教育、各类专题活动的开展才能落到实处,渗透到每个公民的日常生活中。我国的客观条件决定了我们的生态文明必定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即与我国传统文化观念相适应的。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相结合的生态文明。从生态文明的内涵出发,其建设要点也主要涉及三个方面:大众生态文明观念——绿色伦理观的培养;社会主义生态法律、法规的制定与监督监控机制的完善;生态文明行为表率的确立和与自然相协调的生活方式的确立与贯彻。
其中最重要的先决条件在于绿色伦理观的培养。观念对人们的行为起着指导作用,其潜移默化的巨大影响力可能改变一个人的人生道路,甚至一个社会的发展方向。绿色伦理观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道德制约关系,将人视作自然中的一部分,客观地看待人在自然中各种活动的影响,并对产生不利生态平衡的人类活动拥有辨别能力和改变意识,从观念上重视绿色伦理的存在与合理性。
绿色伦理观是认同人与自然之间存在和谐共存伦理关系的观念。它并不是近代才出现的新概念,中国传统文化中早就开始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从最早的 《周易》的‘天地人合’思想、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道家的‘道法自然’思想一直到佛教的‘众生平等’、‘普渡众生’思想,都蕴含着纯朴而深邃的生态文明思想”。相比于浩淼的自然界来说,人类只不过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共同生活在同一片自然环境下的还有其他很多生物。中国古代数千年的小农经济奠定了农业作为人们生存基础的地位,也使当时的人们对自然界神奇的造物力量充满了敬畏,对自然中土壤、气候、水分等形成的有机生态系统所恩赐的作物和良好的人居环境倍感珍惜。尽管道家更主张以“无为”的态度对待人与自然之间关系,而儒家则在强调“天人合一”的基础上更倾向于积极参与的姿态,两者在“出世”与“入世”的态度选择上存在分歧;但是它们提倡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开展人类活动的出发点是一致的。
现代中国社会受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在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然而却似乎渐渐忽视吸收和传承传统文化中有益于促进社会和谐的美德,其中包括了对绿色伦理观培养的不重视。事实上,中国古代诸多精美的文学作品中描写的处于清洁环境中的自然山水,如今越来越风靡的有机蔬菜、绿色食品的购买狂潮,还有让许多人热切追捧的山区休闲游等都为绿色伦理观影响力的培养提供了优质的文化土壤。
绿色伦理观的培养任重而道远。但鉴于其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重要意义,且已经拥有适宜其生长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质土壤作为基础,绿色伦理观一定能够逐渐成为被广大人民群众接受并自觉贯彻的道德理念。其培养的举措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全民绿色伦理教育活动的展开。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最易被人们理解与接受的,我国古代提倡绿色伦理的典籍应在适应性的改编和通俗化的基础上成为全民教育的基础读物,其中要特别重视在基础教育普及关爱绿色、保护生态的观念;在高等教育系统中推进有关绿色伦理话题的讨论和有关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思想的探讨;同时在居民社区、公共传播媒介如网络、电视、报章杂志等渠道中播放宣传绿色伦理的宣传片、发表相关专题文章或发起讨论,邀请全民参与绿色伦理观的完善过程,起到教育功能。
第二,将绿色伦理观的培养与发展特色经济相结合。要使人们接受绿色伦理观,必须首先证明符合绿色伦理的生活方式不但不会阻碍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反而能够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更好的生活质量。推广环境友好型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的利用,不但能方便人们的生活,而且可成为某些使用能源地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通过推动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不但使规划的自然保护区在获得保持生态平衡资金之余,还能有所盈余并创造了就业机会,而且使前来体验生态游览的游客们切身感受到绿色伦理在保存我们美好家园,保留祖国大好河山的美丽图景方面做出的贡献,在休闲中增强了对绿色伦理观的认同。
第三,开展以家庭为单位的绿色伦理实践活动,将绿色伦理与社会伦理有机结合起来。绿色伦理观的培养绝不能仅仅停留在思考和讨论的层面上,而应以生动有趣、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在实践中加深理解,提高接纳程度。例如中国社会是重视家庭伦理的社会,特别在独生子女的基本国策下对下一代的成长给予很高的关注,因此可以通过每一户家庭为家中的新生儿童植一棵树等多种活动方式以父母的言传身教,结合孩子的成长过程将绿色伦理观与社会伦理观的培养契合起来,使其成为社会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而为建设生态文明铺平道路。
总之,国际社会对生态平衡问题的关注随着全球气候问题,环境污染的加剧和对人类生产生活活动的负面影响的反思而逐渐深化。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关键发展期,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决不能忽视对生态的保护。基于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笔者在对生态文明内涵的回顾的前提下,提出大众生态文明观念——绿色伦理观的培养对于生态文明建设至关重要。同时依托中国传统文化为绿色伦理观的培养奠定的良好基础,笔者提出了培养绿色伦理观的举措:一是开展全民绿色伦理教育活动;二是将绿色伦理观的培养与发展特色经济相结合;三是开展以家庭为单位的绿色伦理实践活动。概括而言,笔者从文化观念培养的角度切入,研究了将绿色伦理观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并对其可行性进行了探讨。
[1]褚凤.试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8):5-6.
[2]徐向周.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J].经营管理者,2008,(17):6-11.
[3]尹伟伦.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J].科技导报,2009,(7):1.
[4]张国栋,周宇.生态文明:吹响强国梦想的号角[J].绿色中国,2007,(21):12-23.
[5]张荣华,原丽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析[J]. 理论学刊,2008,(8):11-16.
[6]赵成.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行为规范及其意义 [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5,(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