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莹莹
(宁波大红鹰学院,浙江 宁波 315175)
全国政协委员王蒙在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上发言时说,“发展的要务在于创新,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定性因素”。要真正实现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惟有从教育入手,大力培养高层次的创新型人才。
随着当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人类走出工业文明,步入信息时代。从英特尔公司的创始人戈登·摩尔发现摩尔定律到微软公司创造的商业奇迹,以及戴尔、思科、雅虎等公司的迅速崛起,都说明了一个问题——信息时代的基本特征是持续创新。而这种持续创新都是建立在以计算机为代表的新技术的基础之上,特别是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出现,更是把科学研究、生产劳动、商业流通乃至教育教学活动都推向一个数字化生存的新环境。
在这种全新的社会环境中,财富将首先依赖于个体和国家的学习与创新能力,特别是确定问题、找出新的解决方法和增添新价值的创造能力。这个新时代充满残酷的替代选择:对于那些拥有学习与创新能力的人来说,新时代是一个充满机遇和希望的世界;而对于那些缺乏学习与创新能力的人来说,当旧工作消失、旧体制崩溃时,他们将面临失业、贫穷、绝望的悲惨前景!
美国的珍妮特.沃斯和新西兰的戈登·德莱顿所著的《学习的革命》——一本引起中国人轰动一时的书,其核心也就是进行学习创新。
显而易见,时代需要创新型人才,需要教育工作者去研究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通过培养学生的学习创新能力,有利于采取科学的教育教学管理策略和措施,促进学生创造性素质的优化和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创新型的技术适用性人才。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强调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审美人格,本质上就是开发学生的创造力,使他们成为创造性人才。因此,开发学生巨大潜能——创造力,具有无庸置疑的重要性。也是形成创新的校园文化氛围的根本。
教育应当面向未来,因为通过教育培养出的人才是要走向未来的。高职教育是直接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融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为一体的职业教育,其培养的人才规格必须符合当地的市场需要,这就要求高职教育要以地方经济的发展规划和目标、产业结构及其变动趋势、地方经济特色、人才市场的需求信息、职业岗位群与职业技能等来确定人才培养方向与职业教育特色,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也是立足现在,着眼于未来。这必然要求对学生进行学习创新引导,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其创新能力,建设学习创新性校园文化。
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可以知道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愿望。不管是哪一个学生,他们都有自我实现的愿望。创造学的两条原理告诉我们:创造力是人人皆有的一种潜在的自然属性。人们的创造力是可以通过科学的教育、训练而不断被激发出来、转化为显性的创造能力并不断得到提高的。因此,创造力具有普遍性和可开发性,创造力主要蕴藏在人们的右脑之中,亟待开发。因此,以开发创造力为突破口,针对大学生进行学习创新思维训练,帮助其提高学习效率;针对大学生进行学习创新活动体验,帮助他们锻炼创新能力。最终可以使学生实现自我实现的愿望。依据马斯洛对创造能力的划分:特殊才能的创造能力 (A型创造能力):活动所产生的成果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是新的、前所未有的。自我实现的创造能力(B型创造能力):所产生的成果仅仅对于创造者本人来讲是一种新颖的事物,而对于全人类来说则不是什么新鲜东西。通过学习创新,先开发学生的B型创造能力,只要不断地开发学生的B型创造能力,其创造能力必然会向A型方向发展,不断帮助学生实现自我,对学生进行学习创新引导,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风,最终有助于浓郁校园文化氛围的形成。
人是教育的中心,也是教育的目的;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人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教育的根本,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国家教育发展纲要》中也指出,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
因此,高校应积极按照国家教育纲要精神及要求,把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纳入学校育人的整体规划,不断发展人才培养模式,明确学习创新目标,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创新人才。
学生管理是一门科学,是管理科学与教育科学相交融的综合性应用学科。管理过程实质上也是教育、引导、规范和服务的过程,既是一项管理工作,也是一项教育工作,具有管理科学和教育科学中所包含的规律。高校学生管理方面一直不断地创新管理内涵,从被动式、强迫式的管理变为主动式、民主式的管理,从管理为主的工作模式走向以教育服务为主的工作模式;不断创新服务内涵,从管理型的工作模式走向教育型、服务型的工作模式。高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尊重教育规律,尊重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学生的人格。以学生的发展为教育管理的出发点与归宿;尽量满足学生正当合理的需要;对学生进行人性化的教育管理。关心人、理解人、宽容人、引导人。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创造各种有利条件,优化校园文化软环境,营造和谐创新氛围,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全面成才的内在动力。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教育观的核心内容。当前高校也始终坚持着以育人为中心,教育、管理、指导、服务相协调的学生观。为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努力,许多高校也一直提倡紧密联系实际,牢固把握教育规律,以研究引路。笔者所在学校就成立了“大学生成长与发展研究所”和“高教研究所”。“大学生成长与发展研究所”,下设职业指导研究室、心理辅导研究室和学习指导研究室,成立了“心灵驿站”“心灵氧吧”、“阳光书屋——心理图书角”等机构。“高教研究所”下设民办教育研究室、职业技术教育研究室和学报编辑部。学校主要领导还在研究所兼任领导职务,以倡导注重研究探索的治学作风。研究所成立以来拟订专题,对就业市场、企事业单位和全院学生开展系列调查研究工作,以科学的视角、严谨的态度引领学生学习创新的深入开展。
高校应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坚持面向社会需求、面向教育规律和面向学生实际,并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加强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知识和技术的多元整合,达到整体优化的目标,并且要根据市场和专业需要不断创新学习创新内容。此外,还应对学生进行创造学知识的传授,将理论知识、思维训练、创新案例分析、团队训练、实践锻炼等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学习创新能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和谐社会”的这个新概念,并将和谐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一起作为全面发展小康社会“四位一体”的目标。和谐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谐校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属性及内在要求。和谐校园文化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关键,人文精神是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之一,和谐校园的建设应该围绕师生人文素质的提高积极展开。积极构建人文素质教育体系,在帮助学生树立人文精神,加强美学修养,提高人格素质,增长人文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开阔眼界,培养高雅情趣,丰富大学生活等方面都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更有助于建设“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高品位的自然美与人文美、科学美和谐发展的绿色校园、人文校园、科技校园和和谐校园。
高校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积极开展规范化、系列化、品牌化的学生社团活动,积极、全面开展大学生素质拓展活动。目前各高校都实施了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并建立与之相配套的各项制度和措施。为提高素质拓展工作实效,高校团委也以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与志愿者服务、创业竞赛为切入点展开了实实在在的素质拓展活动。以丰富的文化、科技活动为主题构建高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以培养社会实践能力和高度社会责任感为目标促进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志愿者服务活动。将社会实践活动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深入基层,经受锻炼,增长才干。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素质为目标开展各类专业竞赛类活动。许多学校还专门为学生设立了创业园区,大力支持和鼓励学生自主创业。不断丰富和发展学习创新载体。
当前,为培养学生学习创新能力,以创新引导学生学风,许多高校开设各类创新班、实验班、特色班等,进行试点项目研究和专题特色研究。笔者所在高校也与2007年进行“学习创新试点班”的实践和探索,该试点班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中心,以效果为最终目的,要求学生不仅学会用常规思维解决问题,更注重学生创新思维训练,对学生进行学习创新引导。截止目前,学员申请国家专利55项,发表科技论文23篇,承担省、校级科研项目14项。班级学生全员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获得省、市、校级社会实践奖项50余项。
在“学习创新班”实践的基础上,2008年又成立了首届 “创新创业实验班”,2009年开办了 “创业班”、“管理班”、“女子班”、“国学班”5个特色班。经过4年的实践与探索,“特色班”项目也成为我校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区项目之一。“创新创业实验班的研究与探索”也获得了2009年宁波市思政创新案例三等奖。
积极架构高校科技创新培养体系,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创新能力,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也尤为重要。当前许多高校采取以大学生科协、大学生创新实验基地、大学生实践中心等平台为核心,吸纳普通同学参加,并以此为辐射层,将学习创新覆盖到全校学生,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学习创新网络的方式,营造良好的学习创新氛围,建设学习型校园文化。笔者所在高校也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培养体系:一是搭建大学生科技创新培养平台:以学习创新班、特色班、创新社、选修课、红鹰创新论坛五个科技创新平台为依托对学生进行创造学知识和创造技法培训。二是建立合作指导单位:由大学生成长与发展研究所——进行创意引导;宁波奥凯专利事务所——进行专利申请材料写作;宁波腾泓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宁波鹰创专利推广服务有限公司——进行专利推广;宁波市科技局知识产权管理处——进行政策引导、奖励推动。三是具体培养途径:通过理论学习、社会实践、社团文化活动、科技竞赛等途径全面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
截止目前,学生申请专利102项,发表科技论文26篇,承担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划)项目9项。积极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科技创新竞赛,获得省市级科技创新奖励多项。其中创新协会前任会长徐袁华被誉为“甬城校园发明之星”,申请了18项国家专利,其事迹先回被《中国青年报》、《东南商报》、《教育信息报》报道过。
[1]桑新民.科教兴国的教育使命——实现人类学习方式的历史性变革[J]. 人民教育,1999,(1).
[2]桑新民.中小学校院网络建设的意义、功能与效益初探[J]. 广东电教,1999,(1).
[3]庄寿强.普通创造学[M].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