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写作的困境与突围

2011-08-15 00:48邹海东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时评

邹海东

(烟台日报传媒集团,山东 烟台 264001)

这几年,时评写作可谓风起云涌。这固然有公民意识觉醒的因素在其中,但从报纸的角度看更多是出于竞争的需要。因为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出现,呈现出信息爆炸的趋势,新闻题材的竞争逐渐让位给新闻解读的竞争,读者需要的已不仅仅是信息,更需要观点和判断。可以说,新闻评论引发的“观点市场”正渐趋形成,新闻报道的独家性,逐渐被“观点”的独家性所代替。顺应形势,越来越多的报纸开设了时评专版。然而,风风火火的热闹背后,时评的诸多病症也日益显现,发展势头趋缓。那么,新形势下,时评写作如何突围,是一个值得好好研究的课题。

1 当前时评写作的困境

时评一度被认为是纸媒差异化竞争的手段之一,但在当今时评写作全民化的情况下,这种差异化却正在不断地被消解。每天报纸的时评版,基本上是一窝蜂似的对某些“公共事件”、“热点话题”的评论。这些时评,有几篇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呢?几乎没有。因此,才有时评人叶匡政在南方周末上郑重表示:时评已沦为脑残文体,因为读者面前堆满了文字,却依然找不到任何思想的出路。简而言之,当前时评存在三方面的弊病:

1.1 老生常谈

一旦有新闻事件发生,时评版上便会出现洋洋洒洒的评论,但这种论述只是为“常理”作证,写了大半天,说了个大家都知道的道理。比如,前段时间养生热潮兴起,张悟本、李一等所谓养生大师一夜间走红。如何看待这一问题,找出其背后隐藏的现象本质呢?有很多评论作者将其走红归结于人们对健康的追求。自然,对健康有追求,所以养生大师走红,这是有道理的。但用《新京报》评论主编王爱军的话说就是:“正确的废话太多,一篇文章洋洋洒洒,没有一句错的,但是也没有几句有意义”。实际上,如果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张悟本、李一的走红归结到现是看病难、看病贵。因为大部分人看不起病,所以张悟本、李一提倡的廉价养生法,如张悟本的茄子、绿豆主张,才能大行其道,迅速俘获老百姓的心。这种视角就很独特,很新颖。

1.2 就事论事

只说现象,不挖本质。2010年4月份,市场上大蒜的价格疯狂上涨。如何看待这一现象?一般的评论作者,可能会从供需关系入手去写;再好一点的,可能从打算种植的面积、蒜农、中间商这些环节入手。那么,有没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呢?如果深入剖析的话,就会发现有大量游资进入大蒜市场,也就意味着大蒜价格疯涨,其实是有人在背后操纵并炒作。这样评论写出来的高度和深度,显然是前两个所不能比的。《中国青年报》时评编辑马少华在一篇文章中写到:“时评,不是四平八稳的专论,它是面对新闻事实本身的一个毫不避让的回答:这事儿,我怎么看。”可以说,看待新闻事件的立场和角度,往往成为一篇时评好坏的关键所在。

1.3 时评失真

这是时评最致命的一个缺陷,因为所评论的新闻事实本身就是错误的,对此的评论也就没有丝毫价值。新闻失真,时评作者对此并无太多办法,也无需承担太多责任,但有必要对打算评述的新闻信息予以仔细甄别。而依据常识和经验判断,一些虚假新闻信息也有可能被剔除。譬如有媒体报道说,安徽专科(高职)以上的上线率,每100个学生中就有85个是女生,15人是男生。这一数据创下了国内此类统计中女生所占比例的新纪录。许多时评作者对此进行了评论。但事后证明这是一条假新闻。在文中,记者的消息来源并非安徽省教育部门,所以这种报道的真实性值得怀疑。对于假新闻,时评作者应有一定的鉴别能力。

2 时评需要专业判断

之所以出现上述种种弊病,就在于许多时评作者的专业判断不够。

美国佐治亚大学教授康德拉·芬克认为,一篇好的时评,有 SEA 三项标准,即激发(Stimulate)、解释(Explain)、提出倡言(Advocate)。具体来说就是,时评作者应当自问,你的时评有没有激发起一个当天至关重要的议题?有没有激发起读者以新的不同的方式进行思考?他们有没有因读你的时评中的新信息而互相谈论?你的时评是否以那些能够为读者的思考提供全新角度的方式对议题作了解释?你的时评是否提供了超越新闻的附加值?要做到这些,并非易事,需要时评作者对某些领域有着深刻了解,甚至就是某些领域的专家,这样写出来的评论才能解答公众“为什么这样是对的而那样是错的”的疑惑。

而马少华更直白,他表示好的时评就是“你得说出些别人没听过的道理才管用”。“说出别人没听过的道理”,比拼的是思考的深度和力度,考验的是时评作者的专业判断。没有真学问,发现不了真问题;有了真学问,也才能解答真问题。

3 时评议题的确定

解决了理念问题,接下来就是“写什么”的问题。“写什么”,当然也就是“选什么题材来写”、“选什么事”来写。选题成功与否,是一篇时评走向成功的前提。《芝加哥论坛报》的专栏作家麦克·罗依科在谈及评论写作时说:“这项工作的80%在于确定要评论什么。”这句话说得非常正确。任何写作都是为其预设的读者而进行的 。什么是读者最关心的呢?传播学里有专门的受众分类方法,但作为面向大众的日报类报纸,不应该将读者划分得过细,要抓住读者,让读者对评论留有印象,就一定要“密切关注影响读者日常生活的核心议题:犯罪、教育、交通、健康等。”

笔者认为,适合进行评论话题应该具备下列四个要素之一:一是重大,事件关乎全局,性质重大,可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进程;二是象征,该事件超出事件本身具有的意义,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含有普适道理;三是有很高的关注度,有一定的趣味性、公共性和外部性,是公众谈论的话题;四是有很强的关切性,也就是说与百姓的利益密切相关。概而言之,就是写时评要敢于冲着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去写,所谓“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不敢碰热点题材,时评就会失去生存的价值和意义,因为时评的使命,本就是为了解决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

4 时评写作的突围

对一张报纸来说,时评已经成为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时评写作要突围,除了要转变理念,加强专业判断外,还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实际操作入手:

4.1 报道与评论融合,引入“评论记者”制

引入评论记者机制,在当下媒体竞争白热化、观点市场已经形成、公民表达日趋成熟的新形势下,更显出强烈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在传统的新闻理念中,新闻的报道与评论是分工的。这样的缺陷是,时评的时效性总是滞后,同时由于评论写作者不到现场,对整个新闻事件的把握上会有偏差。对此,《南方都市报》评论部提出,“一种更接近现代评论形态的操作模式是值得尝试的,那就是设立评论记者,以采访的方式获得先是的价值与内容,成为立论行文的背景。”

从信息传播的角度看,受众已经不仅仅满足于第一时间知道新闻事实,同时也要求媒体第一时间表达对该新闻事实的价值判断。评论记者可同时承担这一重任,加快传播时效。此外,评论必须依赖于事实,评论记者到事实的源头采访调查,可以更全面更真实地把握事实,使评论具有现场感、真实感,具有更大的说服力和公信力。“第一时间发布新闻,第一时间发表评论”。在这方面,国内一些报纸如《嘉兴日报》、《羊城晚报》都已经做了一些探索,已经有不少评论记者在这里频频亮相,为时评的写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与生机。

4.2 民意调查平台,增强时评的参与度

时评要改变老生常谈的面目,还必须改变关在屋子里写评论的局面,走出去,让受众参与到所议论的话题中来。《烟台日报》在这方面进行了探索,取得了不错的成效。《烟台日报》充分利用民意调查这个平台,对一些热点话题设置调查,让不同的声音参与进来,改变了以往一拍脑袋出观点的做法,真实反映民意,以增强时评的影响力和公信力。

2010年6月,针对城市管理中的修路、夜场噪音以及马路摊点等市民关注的热点话题,《烟台日报》推出了《第三只眼看城市现象》系列评论。与以往不同的是,这组评论先在烟台日报传媒集团旗下的水母网及iPhone银钮新闻客户端设置了民意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撰写评论。

新闻的背景是,自春天以来,烟台市区多条道路开始实施改造。改造期间,道路封闭或者半封闭,公交线路频繁调整,出行不便。如何看待这种现象?报社在水母网及集团借助iPhone手机平台打造的银钮新闻客户端展开了调查。出人意料的是,选择“理解。一时的不便是为了今后的方便,路修好了受益的是大家”的读者达到了85.9%,选择“造成道路拥堵,市民出行不便”的读者仅占9.4%。水母网同期展开的网络调查也印证了市民的理解态度,两天的投票中,近七成网友认为修路“治堵”,仅有三成认为修路“致堵”。据此,首篇评论的基调定为《理解也是一种支持》,指出“每个人的理解、宽容,就是对城市管理的最大支持。”随后,又对夜场噪音、灯光扰民、马路摊点等一一做了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撰写了《换个角度看“夜场噪音”》、《关于灯光的“论战”》、《寻找城市管理与早餐摊点的平衡点》等评论。将民意调查与时评结合起来,使以往高高在上的评论走进了大众,走进了社会,既直接反映了民意,也使的决策部门比较准确地把握舆论,可谓一举两得。

[1]王爱军.寻找“站在凳子上演讲的人”[J].中国记者,2009,(6).

[2][美]康德拉芬克.冲击力——新闻评论写作教材[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3]马少华. 关于“时评”的写作[J]. 新闻与写作,2002,(4).

[4]马少华.冷静、尖锐、活跃的“冰点时评”[J].新闻与写作,2001,(10).

[5]李文凯.热言时代:南方都市报时评精选(第一辑)[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时评
时评写出“趣意”:文字更鲜活,说理更形象
时评的一般思路
就事说理,激浊扬清——如何写好时评作文
融媒时代,时评创作需涵养四大智慧
把新闻时评做成报纸的亮点
为铸造媒体灵魂造势
地方党报时评选题与写作
党建时评
漫画·时评
漫画·时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