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小芳 姜云飞
(大连日报社,辽宁 大连 116001)
地方党报时评选题与写作
□谢小芳 姜云飞
(大连日报社,辽宁 大连 116001)
时评是《大连日报》一直高度重视并着力推进的内容。从“今日观点”专栏到设置专门的时评版,从由专门编辑负责征稿、审稿,到召开策划会广泛征集、确认选题,在多途径强力推动下,《大连日报》的时评已经建立起完整成熟的发稿流程,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时评风格和特点。2012年,“今日观点”被评为辽宁省优秀新闻栏目。2013年,该报时评员的作品获评中国新闻奖。《大连日报》在地方党报如何做好时评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
时评,有“因时而评”、“合时而著”之意。从大的方面来说,既包括取材于新闻的评论,也就是时事评论;也包括作者就身边或发生的事发表看法。目前,《大连日报》的时评作品多是前者。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每天新闻很多,选哪些事来写时评,哪些事适合地方党报写时评,这是首要问题。也就是说,解决好“写什么”这个题材问题,是写好时评的前提。
什么事能写?什么事适合地方党报写?前者是时评选题的共性问题。至少要具备两个条件:
其一,引发时评的新闻事件必须真实,否则,这个时评就失去了立论的基础。比如,2013年10月,网传浙江余姚一镇干部怕弄湿高档皮鞋被人背着进村,有媒体就此事评论该余姚官员,“鞋没进水脑子进水”,结果后来证明,网上传的照片和事实有出入。2013年12月,网上发布了一组照片,称一外国小伙扶摔倒大妈遭讹诈,当天,多家媒体发表评论批判中国大妈的失德行为。结果后来警方证明,这名外籍男子确实撞倒大妈,并且撞人之后还大爆粗口。如果时评引述的事件是子虚乌有或者与事实不符,评得再好也没用。
其二,时评引述的新闻事实必须完整准确,不能断章取义甚至歪曲新闻报道的本意。这种情况的反面例子经常出现在对各种“雷语”的评论中。比如一些专家、学者或者政府官员对某个社会热点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被媒体报道了,可能报道时就没有完整、准确地表达发言者的想法和观点,弄了个“标题党”。评论则进一步对“雷语”进行放大,揪住不放,大放厥词。这样的时评,在源头上也站不住脚,某种程度上,甚至是对读者的愚弄。当然,还有一些“禁区”要小心或者最好别碰,比如涉及已经进入司法程序还没有结果的事等等。
即便是能写的事,也不一定适合地方党报写。作为一家地方党报,时评评什么?一说时评,都会提到“人民时评”。“人民时评”,老字号,有力度,确实不同凡响。但地方党报的时评却不能复制“人民时评”。为什么?平台不同,媒体责任和功能也不同。
“评什么”还有另一个方面的问题:对于新闻事实,我们能提出什么样的独特观点。也就是“如何看待一个新闻事实”。角度,决定态度;角度,也决定深度。如果一个新闻事件,已经找到或者能够找到一个独特的角度,提炼出独特的观点,显然这样的新闻事件就是我们需要的。反之,即使这个事件很具有新闻性,但我们只能人云亦云甚或无话可说,就不要硬评了。这当然涉及评论者的个人能力和经验等,能力越强,经验越丰富,也就看得越准、越独到、越有话可说。自《大连日报》开始采用策划会集体商议时评题目和内容后,时评版选题质量明显提升。实际上,这就是通过集体的力量,扩大了时评选题的范围和可能性。
那么,是不是角度特别就一定能写出好时评?也不尽然。至少有一个基本的要求,就是时评的选题和观点要有接近性:可以是地缘接近,比如评本地发生的事;也可以是心理接近,如写国内时事的时评,关键是与读者在价值判断、心理倾向等方面达成一致,甚至能够通过思辨性的阐述,在思想引导上得到读者的认同和接受。有两种倾向应在时评中避免:一是绝对真理式的时评。针对一个新闻事件,评得太浅,说的都是大家知道的,没有深化拓展,举一反三,道理说得都不错,但一句有用的都没有。二是哗众取宠式的时评。不管新闻事实如何,反正咱就是反传统、反潮流、反主流——大家说好,我偏挑错;大家喊打,我偏要挺。这样的时评确实很有胆量,很有勇气,却有失理性,强词夺理。时评毕竟不是个人专栏,所以观点需要经得起推敲和考量,而非成为宣泄和抱怨的出气筒。社会需要的更多是理性的建设性的良言,而不是破坏性的冲动。
选到了合适的题材,接下来就是“怎么写”的问题,即表现形式。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时评,大多具有下面这些特点。
结构简单——时评,不是政论,不是评论员文章,讲究短、平、快。既然不长,就不能玩很多花样,要的是直接明了。俗语说,为人宜直,为文贵曲。写小说“曲”好,时评写作则不要“曲”。所谓“不曲”,是指观点直白、明确,论证上逻辑清晰。“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文章的三大部分最好一目了然。写时评首先要掌握这样一种简单的结构,这样说,并不是拒绝其他结构逻辑,因为文无定法,风格越多样越好,但时评作者最好先掌握这个最简单的写作模式。现在的问题是,一些作者,不会走就想跑,结果文章写得云山雾绕,让人混沌难解。
语言个性——写时评,文章结构要“直白”,语言风格却要“曲”。这里的“曲”,并不是要故作深奥,让人搞不明白。因为时评语言还是要明白晓畅、简练。这里的“曲”是指要有自己的语言风格,或起伏转折引人入胜,或直抒胸襟酣畅淋漓,或逻辑严密鞭辟入里,或嬉笑怒骂曲径通幽……总之,富有个性化的语言,可以让观点略显平庸的时评增添可读性。要么观点具有凝聚力,要么语言富有吸引力,总之,至少要有一种独特的力量。
见微知著——时评作者往往会对他所熟悉的领域作出优秀的时评。正如新闻需要“沉底捞活鱼”一样,时评同样要来自于“见微知著”能力的培养。“见微”然后“知著”实际上就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需要在通过观察而获得丰富感性认识材料的基础上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获得推而广之的认识规律。所以,某一方面的专家型记者往往也是那一个方面的专家型时评作者。不过这样的培养太过耗时,在今天“人人都有麦克风”的形势下,把话语权更多地让给读者,也是一种很好的方式。比如有目的性地建立一个来自于民间的、非职业化的意见领袖群体,以便使媒体获得更多、更全面的时评观点和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