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刘利 牟雪江
责任编辑 莫北
带动全社会节能减排水平的提高,中央企业有着明显的优势。
国家环保部9月5日晚间向各地方和电力、石油领域央企下发通知,要求与其签订“十二五”减排目标责任书。环保部称,在四项约束性指标的削减比例的考评上实行一票否决制,并将考评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这是一个提示。“十二五”是中国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这要求企业要继续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目前我国节能减排依然艰巨。工信部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高耗能和落后产能行业增幅达12.8%,其中钢材、氧化铝、水泥、铁合金等产量分别增长13%、18.9%、19.2%和21.9%。国家发改委《各地区节能目标完成情况晴雨表》显示,节能减排形势严峻的地区约16个,其中内蒙古等8个地区形势十分严峻。
如何实现持续发展与节能减排两者之间的最佳平衡?这对中国及其企业而言,显然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央企作为节能减排的重点领域,已经成为近年节能减排政策的领跑者和践行者。据了解,目前中央企业几乎控制了我国的原油、天然气和乙烯生产,发电量占全国的一半,煤炭产量占全国的15%左右。尽管中央企业总体能耗低于全国水平,在冶金、电力、化工等领域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工作居于行业领先水平,有的企业甚至在国际上也处于先进水平,但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的问题仍然普遍存在。从行业看,中央石油石化企业能源消耗占全国的5.8%,冶金企业占全国的2.9%,在其他行业中,中央企业的能源消耗也占有一定比重。从企业看,纳入国家重点监控的千家企业中,中央企业有近230家。从节能方面看,能源资源是中央企业生产经营必不可少的重要原材料和生产条件,煤炭成本在中央企业五大发电集团总成本的比重高达60%左右,燃油成本在三大航空集团总成本的比重已经超过40%。减少能源、原材料的消耗,将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从减排方面看,随着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国家对环境污染的控制将进一步加强,中央企业发展战略中对环境保护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据了解,我国“十二五”节能减排指标评价考核体系已建立,考核结果将向社会公告,并纳入政府绩效管理,对于未完成任务的地区将实施问责制。我国十个部委年内将完善“组合政策”,突出差别电价、能源消耗总量限制、问责制等对企业投资和生产的约束作用,抑制“两高”和产能过剩行业盲目扩张。
“十二五”时期中央企业节能减排工作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任务更加繁重。根据“十二五”规划纲要要求,到“十二五”末,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1.4%;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16%,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分别减少8%,氨氮、氮氧化物排放分别减少10%。虽然节能减排空间趋小、难度加大,但“抢占低碳经济制高点,推动绿色发展”已成为央企共识。
事实上,中央企业大多处于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在节能减排工作中发挥表率作用,这既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义务。通过技术创新,优化产品结构,改进工艺流程,提升装备水平,通过节能减排关键技术的突破升级和积极推广应用,带动全社会节能减排水平的提高,中央企业有着明显的优势。
9月5日环保部同时公布了《污染减排政策落实情况绩效管理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这是根据综合性工作方案制定并公布的首个具体实施方案。环保部称,在今年内,将通过科学合理分解“十二五”减排目标任务,向各地方、国家电网、五大电力集团、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签订减排目标责任书,力争到2012年底形成比较规范的污染减排绩效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