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抓基础开拓创新提升统计监测水平增强调控决策能力

2011-08-15 00:45:46浙江省国土资源厅调控与监测处
浙江国土资源 2011年12期
关键词:形势国土资源资源管理

浙江省国土资源厅调控与监测处

狠抓基础开拓创新提升统计监测水平增强调控决策能力

浙江省国土资源厅调控与监测处

国土资源统计监测是一项基础性工作,随着国土资源事业改革与发展的不断深入,统计监测工作的信息、咨询与监督作用日渐凸显。自从国土资源政策参与宏观调控以来,如何完成新时期赋予国土资源部门的重要使命,更好地履行参与宏观调控的职能,对国土资源政策的力度、节奏和效应能够全面了解和客观评价,对国土资源管理行为、资源开发利用状况、行业动态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管,加快建立与国土资源形势分析相适应的统计监测工作体系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省厅调控与监测处自2010年下半年正式组建以来,在厅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相关处室的大力支持下,围绕国土资源管理中心工作,按照“三定”方案赋予的工作职能,将统计监测作为加强和改进国土资源管理与调控最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来抓,确立了“准确监测、深度分析、及时反应、当好参谋”的工作思路,提出了推进国土资源统计监测“一表、一库、一平台”的工作目标,初步形成了功能较为齐全的统计监测信息服务体系。

一、国土资源统计监测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一)统计工作机制基本建立。一是切实加强国土资源统计监测工作组织领导,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国土资源调控监测工作的通知》(浙土资发〔2011〕29号),明确了统计监测的工作职能、岗位要求和目标任务,进一步完善了“逐级上报(或直报),同级汇交”的组织架构体系和业务工作模式。二是建立健全国土资源统计监测报表制度,印发了《浙江省国土资源管理形势分析统计监测报表》(浙土资办〔2011〕59号),细化了统计监测的工作内容、职责分工和方法步骤,规范了数据采集、审核、处理、分析、交换、发布于一体的统计监测全过程业务流程。

(二)统计支撑体系加快形成。一是建立国土资源统计监测报表体系(“一表”),梳理了反映国土资源领域全貌的核心指标,初步整合了包括国土资源及其调查、勘查、计划、管理、保护和利用的相关统计数据,开展了规范统一、优化整合、实时更新的统计监测数据库建设(“一库”),及时编制并发布了《浙江省国土资源统计季报》。二是开展国土资源统计监测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开发(“一平台”),基本完成了接口业务系统、支持网上直报、具备审核管理、实现监测预警、强化决策分析的功能模块设计开发,初步实现了地政管理“批、供、用、补、查”统计信息和业务系统的关联整合与集中展示,目前正在部署开展省、市、县三级系统测试。

(三)统计分析能力逐步增强。一是完善国土资源形势分析报告制度,充分利用国土资源统计监测报表,加强监测信息的开发利用,及时编写形成了《浙江省国土资源形势分析报告》,并向国土资源部、省政府做好了季度分析报告报送工作。二是建立国土资源形势分析会商制度,定期召开统计监测与分析联络员会议,切实加强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共同研究,对国土资源管理及其开发利用状况总体运行态势及其局部特征变化做出判断与分析。

二、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虽然我们在统计监测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当前国土资源管理的新形势、新要求还有较大差距,还不能完全适应国土资源政策参与宏观调控和综合监管的需要,主要表现如下:

一是统计监测数据基础薄弱、质量亟待提高。由于各相关处(室、局)和地区信息化建设差距较大,部分重点业务系统建设和数据资源积累相对滞后,使得国土资源宏观调控核心指标数据的自动汇总、实时生成还未全面实现,相当部分统计监测数据来源于定期报表的人工录入,手工填报中漏填、乱填、错填报表现象时有发生,数据的及时性、真实性需要进一步检验;另外,反映国土资源管理各环节数据间的逻辑关系还未理清,不同部门数据之间衔接不够,数据的完整性、逻辑性难以保证。

二是国土资源形势分析能力仍有提升空间。统计监测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深度和广度总体不够,统计监测形势分析主要以事后评述形式体现,加之,受监测频率、数据质量和统计滞后性等因素影响,当前开展的季度形势分析还难以反映当前国土资源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能对趋势性、苗头性问题做出及时判断,尤其对国土资源运行趋势和潜在风险的科学预警预测尚有相当大的困难,无法有效发挥信息引导在国土资源调控决策中的积极作用。

三是统计监测与综合监管并未实现有效衔接。一方面,统计监测指标体系设置还未充分反映综合监管需求,统计报表、专题研究和动态信息等并未主动适应目前的综合监管方式。另一方面,各级国土资源管理、开发利用中产生的全方位、全过程的动态监管信息也不能在当前的监测指标体系中得到有效反映,急需建立一个贴近监管、服务监管的统计监测支撑平台,加快建立综合统计监测监管异常情况的快速反应与处理机制。

四是统计监测队伍建设滞后、人员素质不高。统计监测是一项长期繁琐而艰巨的基础性工作,任务多、难度大、涉及面广,不仅要求具备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而且还要求具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奉献精神。但目前不少地方还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仍然缺乏健全的统计机构和稳定的工作人员,加之缺少相应的激励与惩戒机制,从事统计监测的人员数量和素质总体上与所承担的工作任务极不相适应,从而给数据填报的及时性和正确性带来了很大困难。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2012年及下一步统计监测的总体思路:提升站位,主动作为,围绕提升国土资源调控决策能力这一主线,深入推进国土资源统计监测“一表、一库、一平台”建设,全面提升统计监测的及时性、正确性、完整性和有效性,进一步强化统计基础、提高数据质量,积极发挥调控监测的职能作用。近期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统一管理、提高数据质量。一是要加强数据规范管理。结合综合监管需求,整合国土资源数据,完善统计监测核心指标及其报表体系(“一表”)。进一步改进数据采集处理手段,逐步缩短数据从采集到处理发布的时间,全面提高统计监测信息的使用效率,充分发挥统计监测数据库(“一库”)的综合监管服务功能。近期要抓紧制定下发浙江省国土资源数据管理暂行办法,切实加强国土资源数据的统一管理与共享服务。二是要进一步拓展统计监测领域。加强与宏观经济数据库的信息资源共享,逐步建立与相关部门间的信息交换机制,协调落实将土地开发利用情况纳入省统计局“企业一套表”制度体系。开展产业集聚区、海洋经济示范区等用地情况监测评价,科学指导产业集聚区、海洋经济示范区的土地利用与开发建设,使集聚区真正成为我省经济转型升级的先行区、节约集约用地的示范区。

(二)加强形势分析、提升信息引导。一是要进一步提升形势分析水平。全面建立省、市、县三级国土资源形势分析报告制度,努力做到月度有情况、季度有分析、年度有报告,通过相对固定的形式或渠道上报、发布,逐步形成国土资源形势分析品牌。二是要进一步加大综合性信息报送力度。结合统计监测数据,广泛收集、深度挖掘、重点反映国土资源事业发展与改革中带有苗头性、倾向性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及具有典型意义的新举措、新经验。在加强综合性信息报送的同时,深入开展调研,随时进行分析,力求信息“增值”,及时将大量信息综合整理成有情况、有分析、有建议的调研报告,更好地发挥信息引导作用。

(三)加强综合监管、抓好平台建设。一是要深入探索国土资源综合监管模式。深入开展国土资源综合监管业务分析,进一步完善包括“批、供、用、补、查”的土地监管服务体系和“探、采、用、储、查”的矿产监管服务体系,研究建立起与当前机构设置特点相适应的“分级管理、权责明确、规范透明、运转高效”的国土资源综合监管机制。二是要加快建立综合统计监测监管平台。加强国土资源“一张图”建设和地政、矿政各类业务应用系统整合,强化综合统计监测监管平台的数据保障与支撑。加快开展浙江省国土资源综合统计监测监管平台(“一平台”)总体架构设计,统筹规划覆盖我省国土资源系统全业务、全流程的综合统计监测监管平台,加快实现对国土资源管理行为、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全方位、全过程的动态监测监管。

(四)加强工作考核、推进队伍建设。一是要不断完善工作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涵盖数据催报、形势分析、信息报送、绩效考核等一系列内容的工作制度,规范工作流程,提升工作效率。将统计监测工作纳入年度国土资源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并逐步纳入耕地保护责任制考核体系之中。二是要加强统计监测队伍建设。各地要抓住政府换届和机构改革契机,积极争取扩大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将统计监测职能明确落实至具体处(科、室),加快建立一支业务精、素质高的调控监测队伍。同时,省厅将定期组织开展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不断提升市、县两级统计监测人员的工作水平和业务素质,全面提高统计监测人员的数据填报、信息报送、形势分析和调查研究水平。

猜你喜欢
形势国土资源资源管理
人事档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欢迎订阅2020年《国土资源信息化》
GIS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现代园艺(2018年2期)2018-03-15 08:01:03
欢迎订阅2018年《国土资源情报》
欢迎订阅2018年《国土资源情报》
2016年国土资源科技成果统计分析
论我国器官移植面临的新形势及其立法需求
东南法学(2015年1期)2015-06-05 12:21:34
东南亚地区形势:2015年
东南亚研究(2015年2期)2015-02-27 08:3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