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冰 张翠莉 王剑峰
(1.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山西太原 030012;2.中共娄烦县委宣传部,山西娄烦 030300)
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张秀冰1张翠莉1王剑峰2
(1.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山西太原 030012;2.中共娄烦县委宣传部,山西娄烦 030300)
本文以科学发展观和《十二五规划纲要》为指导,分析了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和深层次问题,提出了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思路与对策:确立转型目标、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资源转型、发展生态经济、调整产业结构、综合治理污染、促进生态建设、完善社会监管、加强宏观调控。
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对策
资源型经济转型是山西省资源型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也是解决当前诸多矛盾和问题的战略举措。本文以科学发展观和《十二五规划纲要》为指导,分析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和深层次问题,提出了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山西作为全国最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和我国最为典型的资源型省区之一,长期以来,按照国家产业布局和投资导向,建立了以煤矿资源开发为主导的能源重化工基地,为国家能源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与此同时,山西在资源、环境、生态和社会等方面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
长期的粗放式掠夺性开采,导致山西资源开采强度明显高于其他省区。高强度的煤炭资源开采造成了山西浅层煤炭储量大幅下降,特别是动力煤中浅层侏罗纪煤目前仅占1.6%,按照现有储量和开采速度,将在十几年后逐渐枯竭。
山西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资源破坏和浪费并存。资源开发过程中的资源回收率不高,造成了资源的破坏和浪费。共生伴生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资源综合利用程度偏低,能耗居高不下。
水环境、大气环境污染严重。中科院《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指出,山西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全国排名第23位,环境支持系统排全国倒数第二,七类资源消耗指标和污染物排放指标全国倒数第一。
山西生态破坏问题也比较突出。土壤荒漠化发展迅速;森林植被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土地资源破坏严重,地质灾害加剧;水资源承载能力降低,水源危机日益显现。
山西资源型产业在整个地区产业结构中居于支柱地位。主要表现为煤炭、焦炭、冶金、电力四大行业的产值占到了全省工业总产值的80%以上,增加值占到了全省GDP的40%以上。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严重影响了山西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存质量。与环境污染密切相关的癌症、尘肺病和新生儿出生缺陷等疾病在全国属于高发地区,甚至居于全国的最高水平。
山西生态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狭隘的生态建设理念和生态建设宏观战略的薄弱;生态建设项目偏重于植树造林、城乡绿化;生态建设投资偏重于生态园林、植树绿化;生态建设产业偏重于种植养殖、农村经济;生态建设研究偏重于绿色山西、农业生态经济和生态县建设。
突出问题是显性的,深层次问题则是隐性的。后者将揭示出山西省转型发展的根本问题及其根源。
山西生态文明水平在全国排名倒数第一。2009年8月,中国首份各省区市生态文明水平排名出炉。它来自代表国家社科研究最高水平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区域协调发展与政策研究”课题组。通过测算,除西藏自治区外,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生态文明水平排序如下: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福建、江苏、天津、广西、山东、重庆、四川、江西、河南、湖南、(以下为全国平均水平线下)湖北、海南、安徽、陕西、黑龙江、吉林、青海、河北、辽宁、新疆、云南、甘肃、内蒙古、贵州、宁夏、山西。
山西省生态文明水平全国排名倒数第一,说明了一个重要问题:山西省以沉重的资源环境代价,只是换来了相对落后的经济发展。
沉重的资源环境代价和相对落后的经济发展,根源于山西在全国经济体系中处于边缘地位,承担着向处于核心地位的发达地区提供自然资源和工业原料的职能。
2010年12月13日,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设立“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彭森表示,山西省作为我们国家重要的资源和能源基地,长期以来为国家的能源安全、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解放以来,山西省产煤100亿吨以上,(建国以来60年,山西总采煤120亿吨)其中的3/4都贡献给了全国各地。在山西为国家经济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确实存在着产业结构相对单一的问题,主要还是靠煤、焦、冶、电,这四个产业占整个工业产值的80%以上。山西的万元GDP耗能和二氧化硫排放相当于全国平均数的2倍以上,相应地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破坏,山西每采一吨煤要破坏2.48吨水,目前为止山西采煤形成的采空区达到2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山西1/8的国土面积。而山西高强度的煤炭开采,并没有给居民带来富裕,山西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都排全国20位以后。
以上事实说明:第一,山西产业结构的形成,是国家政治经济体制的产物。具体来说,80年代以前,服从于计划经济,80年代以后,服务于改革大局;第二,山西的120亿吨煤,为全国各地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个120亿吨煤,很大一部分是贡献,而不是市场交换;第三,两个三十年的积累,特别是第二个30年的高速发展,导致山西省目前的严重后果:产业结构单一、经济不可持续、环境严重污染、经济发展落后、居民并不富裕。
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转型发展的战略目标有三个基本点:一是以无限资源和可再生资源为基础的经济。二是无害化的垃圾排放。三是对生态环境系统的正效能。
山西应当在“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的长期战略中,深化增长结构、产业结构和区域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山西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会对我省“十二五”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战略部署,指出“十二五”时期我省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的主要任务是:优化生产力布局,构建转型跨越发展的战略基础;加快推进工业新型化,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推进市域城镇化,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乡生态化,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何者更为根本?显然,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和前提。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不仅不可持续,而且危及人类生存的基础。如果生态环境恶化到不宜人类生存的程度,政府所追求的经济增长又有什么意义?
经济增长要以保全环境为前提。摈弃经济第一的发展目标并不否认经济增长。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不容置疑,但必须对经济增长有所限定。这个限定就是以保全环境为前提的经济增长,即不破坏环境、不污染环境的经济增长。对于山西省来说,实现以保全环境为前提的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凡是污染环境、破坏环境的产业必须加以规范和限制,直至完全禁止。
资源转型是指从不可再生资源向可再生资源的转型,其目标是建立以可再生资源为基础的经济体系。资源转型将解决两个问题。其一,治理结构性污染要从资源转型做起,从根本上断绝环境污染的源头,主要是煤炭资源。其二,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要从资源转型做起,从根本上改造资源型经济的基础——不可再生资源。
开发新型资源是资源转型的核心问题。开发新型资源包括开发无限资源、可再生资源、社会资源和人自身的资源,并以此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仅就能源战略来说,山西资源型经济的转型有三个方面值得考虑。
1.建立自给自足的能源体系。即建立一村、一乡、一镇、一楼、一社区为单位的独立的、分散的,以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为主的能源体系。例如,山西娄烦县“养殖-沼气”生产模式属于典型的生态经济、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它不仅不污染环境,而且会生成对生态环境有益的结果。仅就能源的意义而言,沼气符合新型能源可持续、无污染、低成本、分散化、独立性等特点,沼气能源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太阳能发电、潮汐发电、风力发电相比毫不逊色。
2.扩展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基地。自给自足的能源体系进一步提高效率和扩大规模,就是新型能源基地的雏形。它不仅输出能源,而且输出具有高科技含量的相关技术和成套设备。目前,欧美国家对可再生能源、生物能源和清洁能源的研发尚处于实验室阶段或小规模应用阶段。
3.开发非燃料、非电煤用途的精细化煤炭生产。资源型产业并非一无是处。以煤炭资源来说,开发非燃料、非电煤用途的精细化煤炭生产,将是山西资源型产业的主要途径。
生态经济是不破坏环境、不污染环境的经济,生态经济是以无限资源和可再生资源为基础的经济。要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从战略上实现资源型经济转型。
1.发展以无限资源和可再生资源为基础的工农业经济。从生产经营的源头来看,凡是以无限资源和可再生资源为基础的经济都是生态经济。在工业上,建立以可再生资源和无限能源为主的工业体系。在农业上,发展生态农业经济和生态林业经济,重点是控制使用化肥和农药。
2.发展商贸、旅游等不污染环境的服务业经济。人们往往从种植养殖来理解生态经济,这是一种很狭隘的观念。从生产经营的结果来看,凡是不污染环境、不破坏环境的经济都是生态经济。因此,包括商贸旅游、衣食住行、健康娱乐等服务业在内的经济,一般来说都属于生态经济的范畴。因此,要根据山西的文化资源、旅游资源、人文环境等特点,大力发展服务业经济。
3.发展以社会资源、人自身资源为基础的新经济。新经济超越了对环境资源的依赖,转向了以社会资源、人自身资源为基础的经济。这就是以人的智慧、思维、技术、知识、感情、感觉和人与人的社会交互性为基础的经济。新经济包括科技教育、金融证券、信息网络、文化娱乐、创意咨询等新兴服务业,这些产业不依赖传统自然资源的支持,不受地理区位的局限,具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4.从战略上提升山西在全国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中,山西经济的发展不可局限于山西一域。要从战略上提升山西在全国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增强山西经济发展的相对独立性,改变山西向发达地区输送自然资源、能源和工业原材料的边缘地位。在发展本地特色经济的同时注重发展不受地域局限的、可流动的生产要素,并以此参与全国、乃至全球的经济循环。
山西省调整产业结构的方向和重点是,限制以不可再生资源为基础的产业,限制污染环境的产业,并使其比重逐渐减少;发展不破坏环境、不污染环境的产业,发展以无限资源、可再生资源、社会资源和人自身资源为基础的产业,使其比重逐渐增大。
1.限制以不可再生资源为基础的产业,限制污染环境的产业。以煤炭等不可再生资源为基础的经济,是不可持续发展的,并且对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因此,要用后工业的生产方式改造提升传统工业,运用清洁生产、节能减排、循环经济和信息技术等手段推动煤炭、焦炭、冶金、电力等能源资源型产业的新型化进程,提高能源效率,保护现存的不可再生资源。尽管如此,以不可再生资源为基础的经济仍然在污染环境,仍然是不可持续的。因此,有限度地发展以不可再生资源为基础的经济只是一个过渡性策略。
2.扶持不破坏环境、不污染环境的产业,扶持以无限资源、可再生资源、社会资源和人自身资源为基础的产业。这些产业可以是现代化的高科技经济模式,也可以是传统的自然经济模式;可以是国际化的新兴的经济形式,也可以是本地化的土生土长的经济形式。政府的宏观调控和产业政策只需明确规定严格限制的产业,生产要素就会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流向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随着不可再生资源的枯竭和能源结构的转型,全国对山西能源的依赖将逐渐减弱,本地能源产业的支柱地位也将逐渐减弱。资源型产业的衰落趋势,迫使山西必须加快资源型经济转型。
治理污染是转型发展的重要指标。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对已有的污染治理力度不够,而新的污染又源源不断。我们可以直观地发现,是什么在污染环境,是谁在污染环境。但是,还没有一种力量可以直接制止这种破坏环境的行为。因此,加大治污力度要综合治理。
1.从环保监管源头治理污染。治理环境污染要严格执法监督,对地方政府来说,要破除地方保护,建立环境污染问责制;对环保部门来说,要严惩环保执法中官员的渎职和腐败行为。同时,要鼓励和保护媒体、群众对企业污染环境的社会监督。
2.从工业污染源治理污染。治理工业污染要从能源材料和生产工艺两个方面着手。要采取节能减排、循环经济、清洁生产、“三废”治理等生产工艺减轻工业污染。直接而有效的办法是减少和关闭污染环境的企业,发展对生态环境无污染的产业。
3.从农业污染源治理污染。治理农业污染要发展有机农业或者生态农业,用农家肥代替化肥,用生物技术和生物农药代替化学农药来治理病虫害。把畜牧业、养殖业、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生产活动以循环经济的方式联系起来。
4.从城乡垃圾污染源治理污染。城市规划和建设要建立与城市人口规模相适应的垃圾处理机构和处理能力,加大投资力度,尤其是管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的生活垃圾处理要与生态农业相联系,把有机垃圾转化为种植业肥料。在城乡一体化规划中,要把农村生活垃圾纳入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系统。
法律漏洞和执法腐败是资源环境恶化的法制因素。环保法律中的漏洞牺牲了环境效益,环保执法中的腐败使法律成为一纸空文。
1.加强环境立法,消除法律漏洞。我国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制定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统筹兼顾、同步发展的方针。主要内容是,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但在实践中,要求在任何情况下都使这三种效益统一起来实际上是做不到的。当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发生冲突的时候,通常牺牲的是环境效益。
2.严惩监管腐败,杜绝地方保护。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企业是谁批准的?为什么污染企业在当地居民的极力反对下能继续建厂投产?为什么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企业能长期存在?其中,地方保护、部门利益、官商勾结、权力腐败是较为常见的原因。因此,在环境监管中,要加强资源和环境立法,严格执行资源环境的法律法规,完善社会监管;严惩环保监管中的官员渎职、违法、腐败以及高层领导对环保执法的干扰。
宏观调控的力度不够是资源环境恶化的政策因素。近年来,我国的宏观调控鲜有资源环境政策被列为宏观调控的核心政策,而省、市一级政府的宏观调控又未针对本地问题。因此,资源型经济转型必须要加强宏观调控,把资源环境政策作为山西省宏观调控的核心政策。
1.政府是资源环境问题的第一责任者。有专家指出,我国资源环境问题的主要责任者是政府部门,因为政府部门掌握着最大的社会资源、公共资源,政府有关部门的失职和默许,是造成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因环境污染引发的群体事件,最终都指向了当地政府。
2.建立环境优先的市场机制。市场机制本身不能保护环境。因此,要为市场机制设定一个前提,即交易双方不能损害生态环境这个最基本、最广泛的公共利益。政府的宏观调控要对破坏环境的市场行为严格监管,建立环境优先的市场机制,让市场经济的外部性内部化,对破坏环境的企业课以重税。
3.资本逻辑承担资源环境成本。利润至上的资本逻辑本身没有错,但资本逻辑必须承担环境代价。把资源成本、环境成本纳入资本逻辑,这是政府在资源环境方面监管企业的基本原则。运用资本逻辑可以达到环境保全的效果,那就是凡是污染环境的产业最终将亏损、破产、倒闭。
4.解决跨区域的资源环境问题。建立协调机制,解决跨部门、跨行政区的资源环境问题与政府部门行政管辖范围不对称问题,解决东坡保护西坡破坏、上游污染下游治理等跨区域的矛盾和冲突。
F127.25
A
1008-8431(2011)04-0019-04
2011-05-27
张秀冰(1954-),男,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哲学教研室副教授;张翠莉(1976-),女,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哲学教研室讲师;王剑峰(1968-),男,中共娄烦县委常委、宣传部长。
(责编:施琳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