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雪娇
全国和谐社区建设工作会议以来,吉林省长春市绿园区按照国家和谐社区建设的总体要求,以改善和加强薄弱社区设施建设为重点,不断完善和强化社区功能,积极探索实践,形成了具有“绿园特色”的社区建设模式,促进了社区建设和社区管理服务水平的整体提升。
(一)通过“三个强化”,夯实薄弱社区改造工作的基础保障。一是强化组织保障,成立薄弱社区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各街镇建立相应机构,形成了分工明确,责任清晰、上下联动的组织领导体系。二是强化制度保障,制发了《城市薄弱社区改造实施方案》、《薄弱社区改造验收标准》,对工程进展、时限等提出统一要求和标准。三是强化资金保障,按照每个薄弱社区100万元的标准,投入2700万元的专项资金,完成了对27个薄弱社区的改造任务。
(二)通过“三个加强”,推进薄弱社区硬件设施的基础改造。一是加强督导,确保进度。通过推进会、调度会、互检互评、日常调度与集中调度相结合等方式,保证改造工程按规划完成。二是加强协作,形成合力。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积极作用,积极推进和加强民政、组织、规划、土地等各相关部门和各街道的协同配合,不断加大了工作的统筹协调力度。三是加强举措,突破瓶颈。结合各社区的实际,采取新建、改建、扩建、资产置换、资源整合、纳入房地产开发商等多种措施,因地制宜地寻求最佳的改造方案。
(三)通过“三个规范”,提升薄弱社区建设的“软”实力。一是规范社区功能,按照基本服务功能和特色服务功能对社区进行定位,主要设置了民生工作站、公共事务服务中心、养老日托站等15项基本服务功能,并立足社区实际,设置具有自身特色的服务功能,打造了不同类型的社区服务。二是规范管理制度,建立了《和谐社区建设考核标准》、《社区公章管理制度》等21项管理制度,推行了“三服务、五统一”社区服务模式,促进了社区规范化建设。三是规范工作者队伍,从生活补贴机制、人员管理机制、考核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实行了社区工作者生活补贴结构化改革和社会化发放,不同程度地提高了社区工作者的生活补贴标准。建立了社区工作者培训基地,定期组织社区工作者进行理论业务学习,并进一步对社区工作者的日常管理、行为方式等进行了规范,整体提升了社区及工作者的综合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