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夫铁
(马边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四川 马边 614600)
马边城市发展功能定位探索
李夫铁
(马边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四川 马边 614600)
马边在城镇化建设中要立足现状,完善城市化布局和形态,加强城镇化管理,科学、合理定位城市发展功能,努力把马边打造成体现生态、民族、时尚理念的山水园林式县城。
马边 城市发展 定位
“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科学制定城镇化发展规划,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中提出的关于中国城镇化的指导方针,马边“十一五”期间在城镇化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实效。随着马边旧城改造和新区开发的加快推进,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和提升,县城规划区面积由原来的不足3平方公里扩至9.3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已达4.8平方公里,中心城区居住人口已超过3万人。但城市功能不足与人们生活需求的矛盾日益凸显。如何完善城市化布局和形态,加强城镇化管理,科学、合理定位城市发展功能,这是马边在城镇化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马边县城与许多县级城市一样,缺少明显的马边特色,“千城一面”现象仍然存在。马边的宣传口号“山水彝乡,西部磷都”已基本形成共识,但马边县城的特色定位却一直存有多种意见:有人说,马边是民族自治县,应重点体现少数民族特色,让马边的建筑和基础设施更多地体现民族文化,使人一到马边县城就能感受到少数民族氛围;有人说,马边是生态大县,有大风顶国家自然保护区和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应着重体现生态理念,把马边县城建成“水从城中过,山在城周绕,人在花园中”的山水园林式城市;有人说,马边县城不能单打一,应是一座复合型城市,既能体现民族、生态理念,又能反映马边人民与时俱进积极向上的发展愿望。同时,马边的磷矿储量丰富,是马边今后发展的重要支柱,城市建设不应缺少“磷文化”。
马边县城现有规模,仅能容纳4万人,离居住8万人目标尚差一倍,离全县城镇化率10年后达50%的要求差距更远;由于马边地处山区,规划区成片土地本来就不多,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和工业集中区建设用地的成倍增长,城市建设用地矛盾日益突出,除了红旗尚存千余亩的成片土地外,其余均为“边角余料”。
按照县城总体规划所确定的“带状串珠式组团”城市结构,以现建成区为中心向周边发散至各个小区,迅速扩张城市规模,集聚县城人口,使县城人口达到4万人。继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进一步调整完善县城道路网络,配套建设电力、电讯、市场、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深入挖掘人文特色,着重体现磷文化、茶文化和水文化“三文化”特点;在巩固现有的开发建设成果的前提下,改善现有的生产、生活和经商环境,规划好入城通道,黄金水道,旅游线路三条线;以新城建设为重点,注重旧城区功能改造,重点打造好生态工业区,商贸住宅区,休闲旅游区三个区域。绿化城周边、美化、亮化城中心。节约建设用地,完善基础设施,推进产业发展,主题化、特色化双重结合,弘扬彝族文化传统,充分展示马边新貌,营造功能合理的休闲娱乐空间,突出文脉与以人为本理念。增强经济辐射功能,走工业主导型、商贸带动型、文化娱乐型、旅游发展型路子,努力把马边打造成体现生态、民族、时尚理念的山水园林式县城。
要定位好县城的规划建设主题和风格,不能盲目搞城市开发和建设,要坚决改变“豆腐干”式“千城一面”的城市规划与建设状况。规划一经确定,就要一张蓝图绘到底,其间不能随意变更,要始终坚持每一寸土地都要有规划的用途,没有规划的土地每一寸也不能开发的原则,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突出特色。一是及时修编《总规》和《详规》,加快编制重点区域建设性规划;二是结合中央、省、市“十二五”规划,做好马边城市建设“十二五”规划,尤其要注重科学生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确保获得更多上级资金支持;三是按照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要求,抓紧编制马边城乡风貌塑造规划,其中,要优先搞好县城老城区立面改造规划,重点搞好少数民族风情村概念规划和边河景观长廊建设性规划,并力争早日付诸实施;四是抓紧完成重点乡镇尤其是中心场镇规划,编制好全县新农村建设中的村庄规划,打造特色乡场镇和特色村庄。五是加强规划宣传、教育与执法,坚决遏制违法建设势头,确保不发生新的违法建设。
重点沿马边河向北、西南“线型”延伸,围绕“重点打造红旗新区,逐步收拾边角余料”的工作思路,按照“东拓”、“南移”、“北改”工作目标,科学规划利用好每一寸土地。一是“东拓”。策划一套科学、可行、高起点的运作方案,抓好红旗新区开发建设;同时,规划东光二组改造,解决东光二组民房杂乱无章影响东光新区形象问题。二是“南移”。南门滨河路建筑和烈士陵园周围破烂建筑全部异地安置,包括在适当时候启动烈士陵园搬迁。异地安置后,南门滨河路不再搞任何房建,全部做成绿化和休闲广场。烈士陵园周围统一规划,统一建设,把空地尽可能地绿化起来。三是“北改”。对张坝片区、西街子片区、老城片区的棚户区有计划地逐步改造,打通瓶颈,改善面貌。
马边县城总体规模仍然很小,“十二五”期间城市建设的重点还是应该放在城市扩容即新区建设上,走新区建设带动旧城换新颜路子。“十二五”期间,重点打造近千亩的红旗新区,确定一个主题(比如“边河之舟”、“马边新城”),高标准做好规划,高质量进行建设,力争用3-5年时间完成红旗新区建设。红旗新区建设应着重体现民族特色,初步设想规划一个民族风情村(200亩),中型民族体育广场(50亩)、民族博物馆(10亩),教育集中区(200亩)、机关事业办公、企业写字楼区(100亩)、拆迁安置和保障性住房小区(100亩)、商住小区(200亩),并配套市政道路等基础设施和医疗、通讯等公用事业;坚持“量力而行,逐步推进”原则,进行老城区旧城改造。新区开发关键在于政策,只有好的政策才能不断吸引社会资金,尤其是县外投资者进入马边。因此,在新区开发上务必要大胆解放思想,创新理念,牢牢坚持“你发财,我发展”工作思路。
拆迁工作直接牵涉群众利益,政策性很强,只要这项工作做好了,无论是旧城改造,还是新区开发都不难推进。因此,必须下决心攻克这一难关。应该说通过近几年的实践,已经积累了很多经验,下一步要好好总结运用。其中,最关键的两条是“讲清道理和依法办事”。要高度重视,多途径、多形式、多方位做好宣传和思想政治工作,使政策法规、补偿标准等家喻户晓,广泛地取得群众的理解与支持,为搞好工作营造氛围、打好基础。同时,拆迁安置工作事关每一位拆迁群众的切身利益,稍有不慎,就会引起矛盾,造成不稳定因素,只有严格依照法律办事,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因拆迁安置而引发矛盾。
继续重视廉租房和公共租赁用房建设,重点抓好城市棚户区改造,坚持统筹规划布局,统筹政策标准,统筹组织实施原则,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全面配套、科学合理,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棚户区改造与城市规划建设相结合,切实改善棚户区住户的生活条件,逐步消除“城中村”。同时要制定规范的工作程序和管理制度,加强对保障性住房的管理,要从申请、审核、公示、轮候、复查、退出等各个环节认真把关,切实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马边的市政建设起步晚,标准不高。结合“十二五”、“十三五”规划,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新机遇,下大力气推进马边县城市政建设跃上一个新的高度。设想实施如下项目:
四条道路:一是南门桥至红旗滨河大道,约3公里,与河堤、景观同步推进。二是南门桥至岩鹰老滨河大道,约2公里,与红旗开发同步推进。三是西城至水碾坝道路(扩建),约2公里。四是金府丽景至北门桥滨河大道,约1.5公里。
四项民生工程:一是污水处理厂,已动工,计划2011年建成。二是垃圾填埋场,已动工,计划2011年建成;三是第二水厂,同时改造管网,计划2011年启动。四是天然气站扩容,力争2011年完成。
一条边河景观长廊:从芭蕉溪电站大坝至永乐电站,搞好绿化、亮化、水化、净化工程,打造一条马边县城永久型的沿河核心景观带,配套老城区风貌改造和特色新区建设,力争用5-10年时间,把马边县城打造成宜居、宜商、宜玩的山水园林式精品县城,真正成为小凉山的璀灿明珠。
责任编辑:秦利民
F127
A
10.3969/j.issn.1009-6922.2011.01.25
1009-6922(2011)01-85-03
2011-03-07
李夫铁,男,马边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县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