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群众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011-08-15 00:45杨新欣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公共服务群众服务

杨新欣

服务群众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杨新欣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当前我国社会转型面临的一项全新课题,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工作。社会管理创新必须把不断满足广大群众对公共服务的新要求作为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要提高服务群众的水平,必须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必须把握新形势下群众的新期待和新要求,必须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必须依靠科学的社会管理体制机制。

服务群众;社会管理;创新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工作,也是当前我国社会转型面临的一项全新课题。社会管理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社会管理创新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以改善民生、完善服务为导向,把不断满足广大群众对公共服务的新要求作为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改善民生、服务群众是社会管理创新的核心要求,也是进一步提升社会管理水平的努力方向。

一、服务群众必须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也是我们党一贯的政治主张和执政理念,它的具体要求就是切实为群众服务,树立以人民群众为重的“服务观”。长期以来,在实际工作尤其是基层工作中存在一些违背群众利益、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决策脱离实际,不顾群众意愿和利益,乱铺摊子,乱上项目,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沽名钓誉的“政绩工程”;在土地征用、城镇拆迁、城市管理等过程中违规操作、粗暴执法;以权谋私,吃拿卡要,与民争利。这些问题严重损害群众利益、严重影响党和政府形象。要求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在执政过程中必须以群众利益为重,牢固树立以下几种意识。一是强化职责意识。领导干部要自觉转换工作角色,实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从“被动式管理”向“主动式服务”、从“单向约束”向“互动管理”的转变,变“群众要我办”为“我为群众主动办”,通过走访、调研、接访等形式深入了解基层群众的意愿和诉求,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二是强化服务意识。坚持为民用权、依法用权,在涉及群众利益的问题上,要尊重群众的意愿和选择,切忌与民争利。三是强化公仆意识。领导干部如果带有一种“家长作风”、“长官意志”就不可能真正做到为群众服务,必须扑下身子,放下架子,沉到“底层”,为群众排忧解难。四是强化为民意识。服务群众不能为“完成任务”而做表面文章,要把服务群众与贯彻上级的指示一致起来,多出为群众谋取民生幸福的“隐形政绩”,使政绩经得起历史、实践、人民的检验。

二、服务群众必须把握新形势下群众的新期待和新要求

服务群众的重要前提是认清现阶段群众的想法、需求及行为方式,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意愿、反映群众诉求,营造政府与群众相互信任的良好氛围。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特殊时期,社会已经发生显著甚至根本性的变化,社会结构由简单型向复合型转型,群众需求由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型,社会生活节奏由平稳型向快进型转型,社会信息沟通由直线型向网络型转型。人民群众的需求表现出多样化、差别化、高级化的特点,不仅要求生活质量的提升和改善,更需要自我价值的实现,注重权益保护、个人事业的发展。社会矛盾呈现出利益矛盾日益突出,局部问题整体化、个别问题放大化,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之间形成互动、问题矛盾易发酵,有的问题易形成国内国际联动等特点,如拆迁、征地、国企改制、民企劳资纠纷等成为社会矛盾频发点。在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群众有着不同的利益要求和愿望,对社会事业发展、公共服务水平、社会管理模式有着更多的新期待和新要求。政府部门和领导干部必须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将管理寓于服务之中,站稳群众立场,以群众的视角去看问题,时时以群众利益为重,处处以群众期盼为念,深入基层、深入第一线,倾听民声、体察民情,通过面对面走访座谈和其它有效途径,直接了解群众对于政府工作上的意见和建议,切实掌握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如权益保障、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教育文化、社会治安、安全生产、食品卫生、征地拆迁、收入分配、扶贫济困、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问题和矛盾。

三、服务群众必须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服务群众的关键是顺应民意,顺应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以往的社会管理中,一直过多地强调对“人”的管理而忽视对“人”的服务,一些领域或者地区偏重经济发展而忽视人民的需求,过多强调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简单地把人民群众当作社会发展所依靠的力量,却忽视了人民群众的价值实现,忽视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社会发展最根本的价值目标。社会管理创新的根本目标是通过更好的服务,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一是千方百计促进就业。就业乃民生之本,要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创造平等的就业机会,积极推动以创业带动就业,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工作。二是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缩小行业间工资水平差距,创造条件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减轻中低收入者的税收负担,尽快扭转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并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支出的比重。三是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充分发挥社会保障维护社会稳定的“安全阀”作用,继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完善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提高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统筹层次,健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保证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需要。四是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优先满足群众基本医疗卫生需求,逐步降低药品价格。五是提高住房保障水平。加快廉租房、公共租赁房、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有效遏制投机投资性炒房行为,切实稳定房价。六是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进一步完善基层文化服务设施,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培育健康的网络文化。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逐步推动文化体育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

四、服务群众必须依靠科学的社会管理体制机制

不断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群众利益、为群众服务的过程就是社会管理。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做好服务群众工作也要与时俱进,与当前快速流动的人口、快速变动的社会结构、高度复杂化的利益结构和人民群众多元化的要求相适应,因此,必须建立一种科学的社会管理体制机制作为重要基础和保障。一是建立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和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加强源头治理,就是注重民生和制度建设,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减少社会问题的产生;加强动态管理,就是注重平等沟通和协商,解决群众合法合理诉求,及时化解社会矛盾;加强应急处置,就是注重应急能力建设,有效应对和妥善处置突发公共事件,促进社会和谐。二是完善群众权益维护机制。建立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让不同群体、不同阶层的人们在进行利益对话时都能享有平等的权利,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要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完善公共决策的社会公示、听证、专家咨询论证等制度,落实领导干部接待群众来访、处理群众信访的制度,发挥人民团体、行业协会、大众传媒等的社会利益表达功能,重视网络民情表达,充分保障公众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做好社会矛盾的排查、疏导和调解工作,及时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三是创新政府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将社会管理、民生服务、群众满意度等指标纳入各级政府的绩效考核体系,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建立起一套让领导干部能够真正深入基层,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办成事的长效机制,而不是走过场、走形式。四是提高社会服务的信息化水平。善于运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特别是信息技术,在减少行政成本的同时,更有利于方便群众,提升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1]韦春艳,王琳,漆国生.提升公共服务中公众参与水平[J].理论探索,2010,(1).

[2]郑文靖.民意表达机制:存在问题与完善途径[J].理论探索,2011,(3).

杨新欣,中共济南市委党校讲师(邮政编码 250014)

C916

A

1672-6359(2011)02-0123-02

(责任编辑 孔祥敏)

猜你喜欢
公共服务群众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多让群众咧嘴笑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