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建设

2011-08-15 00:45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权益矛盾利益

李 琳

加强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建设

李 琳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必须树立群众观点,站稳群众立场,把握群众工作方法,维护群众权益,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其中维护群众权益是党的群众工作的核心内容和根本目的。加强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建设是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重要保障。

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建设

一、维护群众权益的重要意义

群众权益是指人民群众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合法权益。当前维护群众权益主要是指群众反映强烈的教育医疗、环境保护、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企业改制、征地拆迁、涉农利益等方面的权益维护。

(一)维护群众权益是践行党的性质宗旨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强调,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邓小平说:“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党的组织、党员和党的干部必须同群众打成一片,绝对不能同群众对立。如果哪个党组织严重脱离群众而不能坚决改正,那就丧失了力量的源泉,就一定要失败。”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八十年的实践启示我们,必须始终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吸取前进的不竭动力。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胡锦涛指出,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可以说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党员干部必须注重维护群众权益,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二)维护群众权益是落实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经济体制、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带来了大量新矛盾新问题,比如,贫富差距拉大、城乡差别拉大、劳资关系失和、医患关系紧张、就业压力增大等等,大量的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问题。而另一方面由于群众利益表达渠道不畅,维护群众权益机制不健全,一些事关群众权益的矛盾得不到解决,群众就会产生不满情绪,就极容易引发各种社会矛盾,甚至会爆发激烈的社会冲突。健全群众利益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等机制,及时化解各种不稳定因素,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三)维护群众权益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必然要求。密切联系群众,赢得群众的真心支持和拥护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基础。能否赢得群众支持,取决于广大党员干部是否真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是否切实维护群众权益。我们党一直重视维护群众各方面的权益,然而,在当前群众工作中,存在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有的党员干部群众观念淡薄,不注意联系群众,不关心群众疾苦;有的党员干部工作方法简单,习惯于发号施令,不愿做、不会做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有的决策脱离实际,不顾群众意愿,不顾群众利益,违法违规问题严重,等等。这些问题严重损害群众利益,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削弱党的执政基础。

二、健全维护群众权益的制度机制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维护群众的各种利益面临许多复杂的问题。胡锦涛强调:“要建立健全密切联系群众和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利益的长效机制,为我们党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提供可靠的制度保障。”维护群众权益,最为重要的是从健全制度机制入手,因为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

(一)健全科学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我们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首先是要聚精会神、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生产力,努力推进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创造更丰富、更优质的物质财富,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生活的需要。与此同时,要健全科学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过大的收入差距会影响人们对于社会公正与否的价值判断,甚至会对社会稳定构成严重的威胁。美国学者罗尔斯认为,公平正义是人类活动的首要德性,是社会制度的灵魂,是构建一个良序社会的阿基米德支点。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更是化解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健全科学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确保权利公平是维护群众权益的前提,保证机会公平是维护群众权益的基础,体现规则公平是维护群众权益的保证。要发挥党和政府在调整社会利益中的主导作用,完善国民收入分配机制,提高“两个比重”,即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在做大“蛋糕”的同时,更要注重切好“蛋糕”,使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注重公平,还要通过引导高收入者捐献等形式由“慈善机构”进行第三次分配。要打破行业垄断,引入竞争机制,合理分配利润,理顺各阶层群众之间的利益关系。

(二)畅通规范有序的利益表达机制。畅通利益表达渠道,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安全阀”和消减社会不满情绪的“泄洪器”。近年来出现的群体性事件,其中绝大多数参与者,是拥护党、拥护改革开放政策的,但是为什么以过激的方式出现,原因之一就是,正常的利益表达渠道不完善。因此,必须建立规范有序的利益表达机制。一是建立健全群众民主参与制度。首先最根本的要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密切人大代表同群众的联系,使人大代表真正代表群众的利益,反映群众的呼声。其次要扩大基层民主,实行村务公开、厂务公开、政务公开,民主评议、质询听证等,保证群众有知情权、发言权和监督权。二是制定民意表达的规章制度。要公开设置意见箱、热线电话和举报电话,利用电子政务等信息网络手段,方便群众反映情况、发表意见。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要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对群众反映的情况,要及时反馈意见,保证群众能及时充分的表达自己的意愿。三是建立定期或不定期的民意调查制度。要落实领导干部联系基层制度,及时了解掌握群众的所思、所盼、所求、所愿,及时掌握社会动态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尽力把矛盾解决在当地、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四是要建立民意诉求反馈机制,使党的方针及时传达,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及时传递。

(三)完善积极稳妥的矛盾调处机制。矛盾调处机制就是及时直接的处理已经产生的社会矛盾的制度机制。首先要落实领导责任制。建立党政领导、主管部门和具体单位的责任制,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作用。要强化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有极大的耐心,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重大问题宣传到户,扩大群众知情权、参与权,避免群众误解,提高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度和满意度。对于工作失职、敷衍了事,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进行责任追究。其次建立矛盾化解机制。一些矛盾往往是多种社会矛盾相互交织,成因比较复杂,涉及面广。矛盾一旦发生,仅靠个别部门的力量去化解往往难以奏效,需要党政统一领导,部门协调,统筹兼顾,标本兼治,各负其责,齐抓共管。要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疏导等办法,实现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有机结合,将矛盾和问题解决在始发阶段,避免事态扩大。

(四)建立有效管用的权益保障机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新变化,不同社会阶层间的生活状况也呈现明显的层次性差异,由此,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必然会不断趋向多样化。要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加快建立义务教育保障体系、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保障体系,以及失业、养老、最低生活保障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等,逐步提高保障标准,扩大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的覆盖面,切实保障群众的各项权益。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还不能仅仅停留在解决群众生活困难这个层面上,还必须更多地关注群众的政治、文化、生态等各方面的利益。近年来,一些地方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深层次原因不仅涉及物质利益,还涉及政治、文化和生态利益没有得到有效的保障。建立有效的权益保障机制才能够较好地实现、维护和发展群众的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地确保社会公平正义,才能顺民意,得民心。

(五)健全环环相扣的反腐倡廉机制。腐败对于群众权益产生极大危害,腐败现象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注重从源头上预防腐败,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和监督,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反腐倡廉机制,严肃查处损害群众权益的各种腐败案件。

[1]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368.

[2]江泽民.论“三个代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151-152.

[3]【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3.

[4]郑文靖.民意表达机制:存在问题与完善途径[J].理论探索,2010,(2).

李琳,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副教授(邮政编码 250014)

D923.8

A

1672-6359(2011)02-0121-02

(责任编辑 孔祥敏)

猜你喜欢
权益矛盾利益
几类树的无矛盾点连通数
意外伤害与权益保护
再婚后出现矛盾,我该怎么办?
矛盾的我
漫话权益
对矛盾说不
环保从来就是利益博弈
广场舞“健身权益”与“休息权益”保障研究
你的权益被什么保证?
绝不能让“利益绑架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