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东
(中共犍为县委 四川 犍为 614400)
未来五到十年,是犍为经济社会承前启后、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科学规划“十二五”,超前谋划“十三五”,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破解瓶颈,后发赶超,努力开创犍为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是亟需探讨研究的一项重大课题。
正确把握犍为的发展方位是科学规划的首要前提和基础,方位即坐标,把握好发展方位,就是要准确判断犍为的发展形势,明确犍为的发展目前处于何种水平,犍为的优势和潜力何在、短板和瓶颈何在,同时对未来5到10年的发展环境和发展趋势作出科学的研判。从犍为自身的发展来看,“十一五”期间两位数的高速增长为犍为未来的发展积蓄了后势,在产业发展上,犍为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已经初步构建起了盐化工、浆纸化工、能源、机械和农副产品加工五大产业体系;在基础环境上,随着乐宜高速、岷江航电、成贵铁路、仁沐高速等重大交通枢纽项目的建设,多年制约犍为发展的交通瓶颈将不复存在,犍为将由成渝经济圈交通网络末梢跃升为乐山次级枢纽的重要节点。从发展的环境来看,未来十年国家仍将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而且随着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西部后发优势的快速释放,随着成渝经济圈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推进以及犍为资源、交通、产业优势的凸显,西部崛起的态势必将延续,犍为必将迎来进一步加快发展的黄金时期。与此同时,犍为的整体发展水平仍然落后,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远未完成,发展速度偏慢、发展质量不高、发展不平衡仍然是犍为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面临的最大问题,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仍将是犍为未来发展的主题。
目标是方向,是动力。制定目标是规划的核心内容,思路、框架和纲要都需要明确的目标来引领和支撑。科学合理的目标不仅能够对规划起到很好的管理、评价和导向作用,还能够激发起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目标是发展主题的细化和深化,一个发展主题需要借助多个战略目标来表达,一个战略目标需要很多具体指标体系来细化和明确,战略目标必须突出主题、呼应主题,指标体系必须能够诠释和支撑战略目标;同时,目标的制定既要符合犍为当前的发展实际,又要高标准要求,遵循“跳起来摸得着”的原则,体现激励引导作用。结合犍为发展现状和未来十年发展趋势,我们确立了“建设川南工业重镇、成渝经济圈水陆交通枢纽重要节点和乐、宜、凉、自接壤地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这既是我们的发展定位,同时也是我们未来五年的总体发展目标,所有的具体发展目标都将服从和服务于这一总体目标。
路径是方法,路径是钥匙。只有找到有效的发展路径,才可能朝着既定方向迈进,从而实现既定发展目标。找准发展路径,推动犍为实现更快更好发展,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业上,充分利用县内盐卤、原煤、天然气等资源,加速资源转化利用,着力培育盐磷化工、硅材料及太阳能光伏、林纸浆和能源、机械等支柱产业,打造川南地区重要的化工基地、全国汽摩配件研发生产基地和能源基地。农业上,依托茉莉花、林竹、畜牧等优势资源,加快特色农产品基地培育和农副产品加工园区建设,打造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城市发展上,以“再造一座犍为新城”为载体,实施“北拓南延,东连西绕,三带发展”战略,着力打造“千年古郡金犍为”、“岷江乐活方舟新城”与“十里滨江休闲长廊”三大名片,不断拓展城市空间,提升城市品位,改善人居条件,建设乐宜凉自接壤地区域性中心城市;交通建设上,以“一航、一铁、一高速、一枢纽”工程建设为重点,加快干线枢纽和港区连接通道建设、县际通道建设和内部路网建设,打造成渝经济圈水陆交通枢纽重要节点;文旅产业上,依托“一庙、一车、一湖、一泉、一镇”及农业休闲观光旅游资源,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加快实施以芭马旅游环线和罗城古镇、新民温泉两大旅游景点为核心的“两点一环线”工程建设,打造乐山旅游第三目的地;公共服务上,重点实施以就业、教育、医疗、保险、文化、体育、生态等为核心的民生工程,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建设和谐犍为。
规划的落实必须要有现实支撑。否则,再好的规划也是水中月、境中花,无法实现。所谓支撑,就是保证目标得以实现的现实材料。找准支撑关键要把握好两个方面:一是要摸清家底。弄清楚我们有多大的“本钱”,我们具备哪些方面的发展条件,资源及要素配置可以保证产业发展到何种规模和水平,发展的潜力和空间有多大,薄弱环节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来加以解决。如果要发展某一项产业,没有资源要素的支撑,没有发展的环境和土壤,那就如同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根本不可能实现。二是要深入挖掘。思路是大脑,路径是经脉和骨架,而具体的项目则是血肉,规划要活起来,必须要有血有肉,有具体的项目支撑。要根据发展的总体思路和路径,立足县情,拓宽视野,深入研究、挖掘、包装和推出一批具有现实意义的具体项目,尤其是在工业上,必须提早酝酿、储备一批投资额度大、带动作用强的重大工程项目并进行可行性论证,为规划的全面落实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