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公治陕

2011-08-15 00:50王福东
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成王甘棠子产

王福东

(中共三门峡市委党校 河南 三门峡 472000)

西周是我国历史上一个伟大的朝代,也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朝代,涌现出周武王、姜太公、周公旦、召公奭等杰出人才。这其中和三门峡市关系最密切,对三门峡市的历史影响最深远的人物当数召公。

一、召公的生平事迹

召公姓姬,名奭,他是周文王的庶子,周武王的弟弟,因采邑在召,世人称他和他的后人为召公或召伯。武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其后的燕王是召公的后人,燕国后来是战国七雄之一。

召公从小深受父亲周文王的影响。文王执政长达50年,力行仁政,崇尚节俭,经常穿着普通农夫的衣服,亲自到田间劳作,真切感受种地的辛苦与艰难。耳濡目染,勤政爱民的种子在召公心里早早地生根发芽了。召公在武王时期,与周公一起,成为政权的核心人物。他直接策划组织灭商战争,参与营建东都洛邑,参与朝中所有重要的政务。《史记·周本纪》说:“武王即位,太公望为师,周公旦为辅,召公、毕公之徒左右王,师修文王绪业。”武王病逝后,其子诵继位,时年仅十四岁,称成王。由于成王年幼,武王的弟弟周公旦摄王位,代行国政。这时,西周王朝以“召公为太保,周公为太傅,太公为太师。”三公构成了西周王朝的权力核心。之后,受“周之宗盟,异姓为后”的观念的影响,功勋卓著的姜太公也渐渐淡出权力的核心。周召二公成为成王时期最具权威的公卿。召公不仅临危受命辅佐成王,教化成王,而且还受命辅佐成王之子康王。《史记·周本纪》说:“成王将崩,惧太子钊不任,乃命召公、毕公率诸侯以相太子而立之。成王既崩,二公率诸侯,以太子钊见于先王庙,申告以文王、武王之所以为王业之不易,务在节俭,毋多欲,以笃信临之,作《顾命》。太子钊遂立,是为康王。康王即位,遍告诸侯,宣告以文武之业以申之,作《康诰》。故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错四十余年不用。”

周公与召公在周朝的地位不分伯仲,可以称作并重齐名。周公尚武,业绩多集中在平定叛乱、攻城掠地方面;召公崇文,成就多反映在宫廷内务、断讼决狱、问事桑梓方面。周公与召公一文一武,一张一驰,优势互补,相得益彰。他们二人之间的合作堪称政坛上的一个奇迹,他二人不仅合作共事50多年,而且他们的后人又合作共事近200年。周召两个氏族共计合作243年。这确实是政坛上的一大奇迹,也是历史上罕见的佳话。

为加强政治管理,二人商定,西周的疆土,以陕原为界,划分为东西两大政区。“自陕而东周公主之,自陕而西召公主之”。我们今天看到的分陕石柱即由此而来。我们知道,周公的手腕是非常强硬的,其行事作风也是强悍的,他对政敌的打击是不讲任何情面的,他借平叛为名,杀死了与自己政见不和的兄弟管叔。那么,他对召公为何不下狠手,为何那么谦让呢?原因是他佩服召公的才能和品德。他和召公是英雄相惜,肝胆相照的。周公与召公之所以能捐弃前嫌,与二人共同的理想与胸怀有关。二人共同的理想是实行仁政,共同的特点是胸襟宽广,共同的品行是礼贤下士。

召公治陕,影响深远。《史记·燕召公世家》说:“自陕以西,召公主之,自陕以东,周公主之。召公之治西方,甚得兆民和。召公巡行乡邑,有棠树,决狱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召公卒,而民人思召公之政,怀棠树不敢伐,哥咏之,作甘棠之诗。”这里的“无失职者”指没有失业的人。召公亲民务实,不扰百姓,他四处巡行,轻车简从。他吃饭坐在棠梨树下,睡觉躺在棠梨树下,人们看到了棠梨树就看见了他的身影。他说:“不劳一身而劳百姓,非吾先君文王之志。”召公还在棠梨树下受理民事,听讼决狱,他秉公而断,使老百姓没有冤情。后世遂以“棠荫”比喻清官良吏的政绩。

召公很善于体察民情,妥善处理各种关系。当时在这一块地方,有焦国、虢国,隔着黄河还有虞国、芮国,大家都能和平相处,互通有无,农业经济发展很快,冶金业也有较快的发展。虢国就是此时兴盛起来的。虢国的车马威武壮观,虢国的玉器、铁器等令人惊叹,三门峡虢国墓地发掘的车马坑气势恢宏,从墓地出土的天下第一剑来看,这里的冶铁和锻造技术居时代前列。召公把他分管的这一块地方治理得井井有条,经济繁荣,百姓安居乐业,很有点“大同”世界的气象。因此,召公去世后,人民思念他的政绩,珍爱棠梨树,不敢砍伐,写成《甘棠》一诗,怀念召公。后人为了纪念召公,在陕州老城建有召公祠和甘棠苑。召公的仁政和德政感动了无数人,由此兴起了“甘棠”文化热。人们因为热爱召公、怀念召公而热爱甘棠树、怀念甘棠树。

召公的后人也被人们尊称为召公,他的后人继承了他的仁政思想和亲民风格。从文王驾崩到宣王登基,从周召分陕而治到周召共和,二相行政,经历了243个年头,传嗣姬姓12代君王。在这样一个漫长的历史区间,周召氏族在周王朝保持历久而弥新的政治影响力,并且几度成为扭转乾坤的关键人物。

《国语·召公谏厉王弭谤》被选入高一语文课本。据《国语》记载,厉王暴虐,民不堪命,纷纷议论厉王的过失。厉王为了堵住臣民的嘴巴,派专人监督臣民的活动。凡议论厉王过失的,一经报告,立即杀头。一时间举国臣民不敢讲话,召公向厉王进谏说:“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召公要求厉王广开言路,多听听各方面的意见,以便做出正确的决策。厉王听不进去,依然我行我素。三年以后,国人暴动,厉王逃跑,慌乱中竟然忘记带走自己唯一的儿子静。厉王之子静躲在召公家里,国人把召公家围了起来,要求召公交出厉王之子静。召公忍痛将自己的亲生儿子打扮成太子的装束交了出去,当即被暴怒的国人乱棍打死。召公这种牺牲自我的行为,是令人震惊的,说明他把国家利益看得高于一切。

厉王逃走,没有卷土重来的可能,潜在的报复也不存在了。国人激昂的情绪自然而然得到平复。在这种情况下,贵族与平民的共和便成为一种合乎情理的选择。召公与周公是西周数一数二的大贵族,他们也一向反对厉王的暴虐政策,这时候推举他们共同行政,是顺理成章的事。周召共同行政14年,历史上称为“共和”。《史记·周本纪》说:“周召二相行政,号曰‘共和’。共和十四年,厉王死于彘”

这个以国人为基础,由大臣执政的无君之邦、无王之天下是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制国家,是古代世界史上的第一个共和国,这种体制首先出现在古代中国,而并非古代欧洲。

雅典执政官制度出现在公元前683年,比周召共和晚了158年,罗马共和国成立于公元前509年,比周召共和晚了332年。

二、召公对后世的影响

召公及其后人在位243年,不仅对西周的兴盛影响巨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言行风范对后世也影响深远。

召公提出“敬德保民”的仁政思想对孔子影响很深。有些学者甚至说,召公奠定了儒学的思想基础。孔子对召公推崇备至,他的《诗论》对《甘棠》的重视,就体现了这一点。上海博物馆藏有孔子《诗论》竹简20支,其中5支竹简都提到《甘棠》这首诗。《诗经》总集305首诗,孔子的《诗论》对其中60篇进行了评说。他对这些诗的评论都是言简意赅,据说有的诗评仅用了一个字,然而对《甘棠》诗却不厌其详,占据了如此大的篇幅,足见其重视的程度以及对召公本人的情有独钟。诗论是孔子对弟子进行教化的重要内容,孔子从《甘棠》诗中提炼出爱民与德政这两大主题。孔子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他还对帝王提出了“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劝谏。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什么是“仁”呢?孔子解释:“仁者爱人。”孔子主张行仁政,反对苛政、暴政。孔子曾经谆谆告诫弟子:“小子知之,苛政猛于虎也。”孩子们要知道,苛政比吃人的老虎还要凶猛啊!孔子的这些思想与召公“敬德保民”的德政意识是一脉相承的,敬德保民的精神始终贯穿于儒家文化之中,成为中国古代思想史中宝贵的财富。召公在陕地的治理,政通人和,百业俱兴,颇有大同气象,对孔子的大同思想也有深刻的影响。

孔子非常尊敬郑国的大夫子产,子产去世,孔子痛哭说:“他真是我所想念的古代爱人的人!”那么子产做了哪些让孔子佩服的事情呢?子产是郑国的大夫,他在主政时非常善于听取老百姓的意见,老百姓认为好的,他就坚持,老百姓认为不好的,他就改正。当时郑国有一个老百姓议论时政的场所,叫“乡校”。郑国的一个大夫然明对老百姓议论政事大为不满,认为这会危害国家的统治,要求子产去捣毁乡校。子产没有采纳然明的意见,反而对然明说:“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应该让老百姓有说话的地方。让人们空闲时,常到这里走走,评论评论执政的得失,有什么不好?他们说这样做对,我就这样做,说那样做不对我就改正。他们就像我的老师一样,为何要毁掉乡校呢?”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子产不毁乡校”的故事。我们讲过召公谏厉王弭谤的故事,子产的“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言论就是召公的原话照搬,显然子产是深受召公广开言路思想的影响的。孔子如此尊敬的子产,是召公“敬德保民”思想的另一个实践者。

召公对儒家学派的另一个重要人物孟子也有深刻的影响。孟子在继承召公和孔子仁政学说的基础上,大胆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孟子的“民贵君轻”论,强调了人民的重要性。他说:“只有得到广大人民的拥护才能当天子。”因此,国君对人民必须实行“仁政”,必须与民“同忧”“同乐”。孟子还认为对不行“仁政”的暴君,可以流放,甚至可以诛杀。如周武王讨伐残暴的殷纣王,孟子认为是诛杀一独夫民贼,并不是弑君。国人驱逐厉王,孟子也认为是合情合理的。

孟子认为必须用贤德的人来实行“仁政”主张。国君应当尊重“贤人”。“尚贤”的最高形式是禅让,即把君位让给“贤人”。周召共和,可以看作“贤人”政治的典范。

召公提高了陕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召公是有史以来在陕地工作的职务最高的官员,他当时位列三公,相当于后来的宰相;他也是在陕地工作时间最长,事迹最感动陕地老百姓、对陕地影响最深远的官员。由于召公的亲民爱民,于是有了《甘棠》之诗,有了甘棠文化,随之而来的是召公祠、甘棠苑、甘棠遗爱等等。由于召公和周公以陕为界,分陕而治,于是有了周召分陕、分陕石柱等历史故事和景点。甘棠树和分陕地成为历代文人墨客创作灵感的一个源泉,成为陕地的招牌和标志。没有了甘棠树、召公祠、分陕石,文人墨客写陕地之事甚至感到无从下笔。

周召分陕的仪式当年就是在古陕塬上进行的,陕西省也因其位于陕塬之西而得名。陕的地理方位大体相当于今天三门峡市陕县与湖滨区的治所,然而作为地名,她却早于春秋时期的虢国,也早于文王时期的姬姓焦国。陕后来又叫陕州,管辖区也有所扩大,到宋朝时,将山西省的夏县也包括进去。我们今天查《辞海》,介绍历史学家司马光时说他是“陕州夏县人。”

召公务实、清廉、亲民的风格深深影响了陕地的官风。后世,陕地官员多以召公为楷模,继承召公务实、亲民、清廉的作风,涌现出许多良吏贤相。唐代著名的宰相姚崇就是陕州人,他是三朝元老,为开创开元盛世立下了卓著的功勋。还有王建等都是勤政爱民的模范。王建曾任陕州司马,关心老百姓的疾苦,写下《水夫谣》一诗,留传于世。《水夫谣》:“苦哉生长当驿边,官家使我牵驿船。辛苦日多乐日少,水宿沙行如海鸟。逆风上水万斛重,前驿迢迢后渺渺。半夜缘堤雪和雨,受他驱遣还复去。夜寒衣湿披短蓑,臆穿足裂忍痛何。到明辛苦无处说,齐声腾踏牵船歌。一间茅屋何所直,父母之乡去不得。我愿此水作平田,长使水夫不怨天。”

召公培养造就了陕地勤劳、质朴、直率、节俭、仁义的民风。召公体察民情,了解民意,作风民主,办事公道,深受百姓爱戴。百姓感念召公之德,相互之间友善谦让,“让畔”之风盛行,久而久之,形成了勤劳、质朴、直率、节俭、仁义的民风。这种民风影响甚远,直至影响到今天的三门峡人。《隋书·地理志》说:“上洛、弘农,本与三辅同俗。”“其人性犹质直。然尚俭约,习仁义,勤于稼穑。”隋时的弘农郡大体相当于今陕县、灵宝、卢氏等地这里说的“质直”指的是质朴直率,“尚简约”指崇尚节俭。“习仁义”就是讲仁义,“勤于稼穑”指勤劳。

猜你喜欢
成王甘棠子产
砰!迎接我的可爱狙击
申徒嘉和子产
百年心迹证丹砂 斗雪寒梅耐岁华——读祖父甘棠诗词旧作有感
送秦伯钧赴任河南高院法官
宽容的力量
春秋那棵繁茂的树
曾凡忠江永风情钢笔画
子产受骗皮皮猪卡通
洒脱成王
惩前毖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