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玉
(乌鲁木齐高新区技术产业开发区规划房产局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
早在1991年4月,邓小平同志提出“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号召,以加快高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高新区的历史使命。乌鲁木齐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8月,是经国务院最早批准的全国57个国家级高新区之一。18年来,乌鲁木齐国家高新区积极发挥体制机制优势,把人才工作作为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推动科技创新的关键因素之一,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人才观,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收到了显著的成效,人才工作服务于产业和科技发展的效益日益凸现。
乌鲁木齐高新区于1992年8月成立,是新疆最早成立的国家级高新区。在18年的创新发展过程中,高新区吸取了东部沿海地区建设园区的成功经验,利用乌鲁木齐市作为国家西部对外开放重要门户和第二亚欧大陆桥重要集结点的地缘优势,依托天山北坡经济带,以发展特色高新产业、推进新疆资源优势转化为主导,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体,以科技孵化器建设为突破口,积极发展具有新疆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新疆对外开放的窗口,成为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国际化的重要基地,经济社会各项事业保持了健康、快速、良好的发展势头。2010年,高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1.94亿元,同比增长22.9%;完成营业总收入690亿元,同比增长31.32%;工业增加值34亿元,同比增长41%,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8亿元,占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的60%;固定资产投资55.28亿元,同比增长33.0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29亿元,同比增长23.5%;外贸进出口总额6.4亿美元,同比增长9.03%;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5.34亿元,同比增长12.9%,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3.38亿元,同比增长20.5%。高新区已成为自治区和乌鲁木齐市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重要基地和新疆区域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和增长极。
而这一切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高新区把人才工作确定为全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一号工程”,下大力气做好引才、育才、用才、聚才的实践和探索。经过不懈努力,目前无论是在政府机关,还是在公司企业,一支兼备年龄结构、学历层次、产业需求和发展潜力的政企人才队伍正逐步发展壮大起来。
截止2010年,乌鲁木齐高新区行政机构(内设8局1办,2个直属事业单位,3个直属企业,8个社区)在职干部人均35.91岁,均为大专以上学历,其中博士1人,硕士22人,在职研究生13人。
驻区201家重点企业 (工业企业76家、高新技术企业46家、其他企业79家)共有各类从业者23946人(含经营管理人才3654人、专业技术人才3887人、技能人才9300人,其他7105人),其中:博士47人,占0.2%,硕士322人,占1.34%,大学4401人,占18.38%,大专及以下14938人,占62.38%;30岁以下14041人,占 58.64%;30-40岁7329人,占 30.6%,40-50岁1556人,占 6.5%,51岁以上 1020人,占4.26%。专业技术人员中,正高职称143人,占专业技术人才3.68%,副高职称339人,占10.26%,中级职称1464人,占37.66%,初级职称1825人,占46.95%,其他116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2.98%;技术工人中,高级技师37人,占技能人才总数的0.39%,技师394人,占4.24%,高级工1020人,占10.97%,中级工1166人,占12.54%。高新区的人才结构在全疆较为先进。
乌鲁木齐高新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人才观为指导,以构建区域性人才高地为目标,以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为重点,以建立完善“四大平台”为抓手,在政策、体制、机制和环境方面进行了积极创新,形成了党工委统一领导,业务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党管人才”工作新格局。
高新区管委会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乌鲁木齐高新区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乌鲁木齐高新区鼓励企业引进、使用、培养人才实施办法》、《乌鲁木齐高新区吸引留学人员和博士自主创业实施办法》、《乌鲁木齐高新区吸引博士后进站实施办法》、《乌鲁木齐高新区机关事业单位人才引进、培养实施办法》等一系列人才优惠政策和 《乌鲁木齐高新区关于鼓励企业科技创新管理办法》、《乌鲁木齐高新区专利奖励办法》、《乌鲁木齐高新区名牌产品、驰(著)名商标奖励办法》等旨在缩小与发达地区人才环境差距、促进企业科技进步的政策制度。比如,对企业聘请国内外知名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及核心技术人员、博士进入工作站开展课题研究均给予一定数额的奖励,列为乌鲁木齐人才工程重点培养对象、获得省级以上(含省级)科技进步奖的科技人才,给予一定数额的奖励,以此鼓励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对各类人才的吸引力。同时,加大财政投入保障力度。率先在全疆提出将高新区财政收入的0.5%(按2010的财政收入计算约为1000万元)设立为人才开发基金。2009年,乌鲁木齐高新区被国家商务部、科技部联合认定为新疆首家“国家级科技兴贸创新基地”,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牌为“国家级知识产权试点园区”。
乌鲁木齐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成立于1993年,2004年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是新疆首家也是新疆最大的综合性科技企业孵化器,现有孵化场地面积26900平方米。乌鲁木齐高新区注重发挥创业中心(留学人员创业园)孵化基地的作用,着力为入驻企业提供综合管理服务、科研生产服务、政策与融资服务、信息咨询服务等各类创业服务。目前在孵企业142家,其中科技创业企业117家,留学人员创业企业39家,博士创业企业26家,企业注册资金总额达1.47亿元。成立以来,乌鲁木齐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通过科技扶持资金的渠道为企业争取资金累计已达3577万元。目前,以创业中心(留学人员创业园)为核心,以新疆大学科技园、百花村软件园、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为配套的创业孵化综合基地已初具规模,吸引汇聚了大批高新技术人才来乌鲁木齐高新区发展创业,有效提升了区域的产业集聚力和核心竞争力。
目前,乌鲁木齐高新区设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个,企业分站3个,进站博士后8名。其中,新疆奇康哈博维药有限公司阿地力江·依明博士研发的“维药固精麦斯哈片、维药伊木萨克片”和新疆埃乐欣药业公司李新霞博士研发的“蒜氨酸/蒜酶二元体系药物制剂”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近两年来,乌鲁木齐高新区博士后工作站先后被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评为博士后工作先进单位和“管理规范的博士后工作站”。除此之外,乌鲁木齐高新区还拥有享受政府津贴的专家7人及一批疆内知名专家和学科带头人在2008-2009年乌鲁木齐市科学技术进步奖颁奖大会上,乌鲁木齐高新区有28名企业科技工作者被推荐为乌鲁木齐市第七批“人才工程”重点培养对象,占全市的16%。
高新区成功举办了40余家企业董事长、总经理参加的盛景网联MINI-MBA首届新疆班,30余人参加的现代项目管理培训(PMP)高新班,并与新疆财经大学签订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委托培养协议,计划用5年时间,以每年培养10-15名机关领导干部和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速度,将辖区内高端人才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此外,还坚持举办企业发展论坛,邀请国内著名经济专家厉以宁教授、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学院院长陈东琪教授等国内知名专家、学者为高新区驻区企业、干部职工做各种培训近70余场次,共有2000余家企业的5330余人参加了培训。此外,还成立了驻区30家重点企业、21家院校和科研院所、2个园区等53个理事单位参与的高新区人力资源协会,通过开展“名优企业院校行”、“企业与院校同创共赢互访见面会”等各类活动,促进校企联合、产学研结合。
尽管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经济发达地区高新区比起来,乌鲁木齐高新区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和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总量较小。特别是两院院士、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领军人物奇缺;二是人才专业分布和结构不尽合理。像石油、化工、机械、材料、医药等工科类专业需求尤为突出。
“十二五”期间是乌鲁木齐高新区加快推进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加快实现奋力崛起的关键时期,加强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创新型人才队伍的建设,对于促进企业主体、创新载体和产学研一体加快发展,顺利实现人才强区战略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新形势新任务下,乌鲁木齐国家高新区根据中央、自治区和乌鲁木齐市党委人才工作有关精神,按照全疆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的定位,必须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以科学发展观指导人才工作。
围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现代装备制造等高新区主导产业及重大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制订专项落实引才政策,引起国内外高端人才,为企业发展壮大提供智力支持。
加强载体建设。打造创业平台。不断建设和完善已拥有的新疆最大的孵化器平台,包括留学人员创业园、新疆大学科技园、百花村软件园等孵化基地,吸引大批国内外科技人才来高新区创业,对企业注册、融资服务、管理咨询等环节进行全程服务,在资金、税收、厂房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培育企业成为高新区产业发展的生力军。支持企业创建工程技术中心和研发中心,抓好博士后工作站的运行工作。
制订人才培训计划。多层次、多渠道、大规模地开展各类专业技术培训和继续教育,根据需求,制订实施个性化的培训计划。拓宽人才培养渠道。认真开展继续教育培训、实习实训、人才招聘、人才服务等工作,为高新区企业发展输送人才。与国内外相关机构开展合作。采用“引进来、走出去”的模式,引进先进的师资和课程,培训紧缺的专项技术人才。
做好干部考核选拔工作。不断完善评价激励机制,考察、选拔优秀干部,进一步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表彰激励优秀人才。开展推优评先、季度绩效考评和年度考核,让优秀人才迸发干事业、干成事业的无限激情。
营造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利用高新区网站和刊物等媒体,宣传人才工作的重要性、高新区的人才工作政策、优秀人才事迹和人才工作先进经验,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建立高新区人才内部循环流动机制。动态跟踪高新区内高层次人才的动向,加强与人才、企业的沟通交流,掌握双方的供求状况。帮助优秀人才在高新区寻找新的发展机会,最大限度地避免人才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