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基本历程

2011-08-15 00:44万纪耀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建设文化

万纪耀

(中共黔西南州委党校 党史党建教研室,贵州 兴义 562400)

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基本历程

万纪耀

(中共黔西南州委党校 党史党建教研室,贵州 兴义 562400)

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在党还没有成立之前,党的创始人陈独秀就举起民主和科学的旗帜,领导了新文化运动,为党的成立创造了条件。抗战期间,毛泽东提出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服务于抗战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提出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文化,服务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江泽民提出发展先进文化,服务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六大以后,胡锦涛提出建设和谐文化,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基本历程;启示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集中体现国家和民族的品格,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与科技紧密结合,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越来越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强弱的重要尺度之一。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中国不仅需要强大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国防实力,同样需要强大的文化实力。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基本历程

1、陈独秀:倡导民主和科学的文化,反对封建文化,宣传马克思主义。历史是向前发展的,倒行逆施者必自食其果。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积极为复辟做准备,大力提倡尊孔读经,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公愤。在这种形势下,1915年,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领导人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举起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向封建主义的政治和文化展开猛烈的进攻,揭开了规模空前的新文化运动的序幕。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以后,新文化运动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1919年中国“五四运动”以后,新文化运动发展成为以传播马克思主义为中心的思想运动,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使人们的思想尤其是青年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培养造就了一大批具有新思想的青年。后期传播的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所接受,如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人,他们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走上了坚决的革命道路,在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2、毛泽东: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为抗战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服务。文化反映一定的政治,为一定的政治服务。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坚持文化为抗战服务。一方面,要抵制国民党顽固派的妥协、独裁文化,另一方面,又要解决抗日根据地文艺界存在的各种问题。第一,1938年,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以后,妥协空气,反共声浪,忽又甚嚣尘上。为了驳斥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叫嚣,回答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毛泽东于1940年发表了《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多年以来,不但为中国的政治革命和经济革命而奋斗,而且为中国的文化革命而奋斗;一切这些的目的,在于建设一个中华民族的新社会和新国家。在这个新社会和新国家中,不但有新政治、新经济,而且有新文化。”“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①第二,无产阶级的文学艺术是无产阶级整个革命事业的一部分。抗战爆发后,延安和各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文艺工作者,运用美术、舞蹈、音乐、戏剧等各种形式,热情讴歌抗日根据地的对敌斗争,创作了一大批优秀作品,极大地鼓舞了根据地军民的抗日斗争。但是,各抗日根据地特别是陕甘宁边区的文艺界,仍然存在错综复杂的各种问题,如一些人主张艺术脱离政治,一些作品脱离实际、脱离群众,一些作品群众看不懂、脱离根据地现实甚至不适应抗战需要等。针对这些问题,毛泽东进行了几个月的调查研究,深入了解情况之后,于1942年亲自主持召开了延安文艺座谈会,毛泽东讲了文艺为工农兵服务、文艺如何为工农兵服务、文艺统一战线、文艺批评、文艺界整风等问题。毛泽东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的。”②延安文艺座谈会和毛泽东的讲话,有力地推动了文艺界的整风运动,推动了各抗日根据地文艺运动的发展。广大的文艺工作者按照讲话的精神,创作出一大批适应抗战需要、深受广大群众欢迎的优秀文艺作品。这些文艺作品为坚持抗战,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3、邓小平: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文化,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世界形势的变化,精神文明建设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邓小平就此提出了一系列的新思想。第一,埋头于经济工作和物质文明建设,忽视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一方面,西方各种哲学、经济学、社会政治和文学艺术的思潮,被不加分析、不加鉴别、不加批判的引进,被一窝蜂地盲目推崇。另一方面,低级庸俗或有害的电影、音乐、舞蹈以及录像、录音等被输入进来。两方面的问题,导致理论界文艺界出现相当严重的混乱。针对这些状况,1983年,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上指出:“思想战线不能搞精神污染。”“用西方资产阶级没落文化来腐蚀青年的状况,再也不能容忍了。”“精神污染的危害很大,足以祸国误民。”“整个思想战线的工作都需要加强。”③第二,遇到“左”的反对和右的干扰。一些人总留恋过去,不能从“左”倾思想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农村改革和建立经济特区开始,就不断责问改革开放是姓“社”还是姓“资”,总想走回头路。还有一些人经不起历史挫折的考验和资本主义思想的侵蚀,总是想改变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方向,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两方面的问题交织在一起,导致思想理论战线出现了非常复杂的局面。针对这种形势,邓小平一方面反复强调“要旗帜鲜明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否则就是放任了资产阶级自由化。”④另一方面反复强调“思想要更加解放一些,改革开放的步伐要走得更快一些。”⑤第三,苏东剧变带来的问题。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中国和世界都很不太平。苏东剧变后,严峻的事实发人深思:今后世界向何处去?社会主义的命运将会如何?中国今后怎么办?在这一关键时期,邓小平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1992年的南方谈话,对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产生了极大影响。邓小平指出,两个文明建设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这条中国的发展路线,是否能够坚持得住,要靠大家努力,特别是要教育后代。”“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⑥为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1982年,以“五讲四美三热爱”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全国全面展开。1983年,中央成立“五讲四美三热爱”委员会。1987年,国家推出每两年一届的中国艺术节,成为中国的文艺大汇展和全国性、群众性的国家文化艺术节日。

4、江泽民:发展先进文化,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服务。尽管有了邓小平南方谈话,但在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问题上认识还是很不统一。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最终做出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决策,明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经过了一个艰难探索的过程,这个过程本身其实就是思想解放的过程,并最终冲破旧体制的束缚,始终体现着党的先进文化的推动作用。1994年,江泽民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宣传思想工作必须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1995年,江泽民在北京市考察工作期间,提出领导干部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在“三讲”集中教育期间,江泽民又提出“三个代表”,其中第二条就是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2001年,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讲话指出:“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⑦为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文化建设,1997年,中央成立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为促进农村文化、科技、卫生事业发展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1997年,“三下乡”活动开始在全国全面展开。

5、胡锦涛:建设和谐文化,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之所以要突出和谐社会建设,是因为进入21世纪,我国开始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2003年,我国人均GDP达到1090美元,首破1000美元。国际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和地区人均GDP进入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时期,既是黄金发展时期,又是矛盾凸显时期,处理得好,就能顺利发展;处理不好,将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党的十六大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提出使社会更加和谐。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把中心议题放在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上,提出建设和谐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党的十七大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2007年4月23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和网络文化建设工作;同年6月16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2010年7月23日,中央政治局就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研究问题进行集体学习,胡锦涛强调要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坚持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和便利性。2010年,中央在“十二五”规划建议里,用一个章节的篇幅(“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论述文化建设。总之,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文化基础设施和阵地建设得到加强,兴建了大批标志性的大型文化设施,实施万里边疆文化长廊、文化先进县和百县千乡基层文化站等工程,开展企业、军营、校园、社区、广场等文化活动。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的出台和实施,对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启示

1、文化反映政治,应为政治服务。一定的文化反映一定的政治,应为一定的政治服务。为文化的文化,和政治并行或互相独立的文化,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当前,我国最大的政治就是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继续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也就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方向和服务的中心。广大人民群众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也就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服务的对象。

2、文化必须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地提高和创新,普及到人民群众中去。社会在向前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因此,文化建设就不能停止在一个水平上,必须沿着正确的方向去提高和创新,体现时代精神和创造精神,增强凝聚力、吸引力和感召力。提高和创新是为了普及,普及之后又需要提高和创新。人民群众也要求普及,接着也就要求提高和创新。因此,对于文化工作者而言,不能一月两月,一年两年,总是一样的形式,一样的内容,一样的水平。

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灵魂。这也是党的思想路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在文化建设中的体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文化发展的前提。人民群众是文化发展的动力,是文化建设的主体。不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文化就无从发展。新文化运动,有伟大的功劳,也有严重的缺点。运动的倡导者忽视人民群众,没有同人民群众相结合,局限在知识分子的圈子里。这也给党在后来的领导文化建设中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经验教训。

4、文化需要引进,同时又需要对外传播,展示国家形象,表达国家文化。过去,我们引进西方科学技术,引进西方文化,但是,中国的文化出口,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这些方面就比较薄弱。自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以来,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竞争力和影响力逐步增强。近几年来,中国举办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以及在国外兴办孔子学院,在国家博物馆门前建孔子雕像等,一系列新政策和新举措的实施,标志着我国在文化建设方面逐步走向成熟。

注释:

①《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63、708-709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57、863页。

③④⑤⑥《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 39、44、48、194、265、381-382 页。

⑦《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76页。

D25

A

1671-2994(2011)03-0017-03

2011-04-06

万纪耀(1974- ),男,河南泌阳人,中共黔西南州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室教师。研究方向:中共党史和党的建设。

责任编辑:刘建文

猜你喜欢
建设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谁远谁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努力建设统一战线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