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丽青
(无锡市妇幼保健院 江苏无锡 224002)
新生儿科护理纠纷普遍存在,特别是新生儿科疾病起病急、来势汹猛、病情变化快,使新生儿科工作呈现高风险性。笔者在平时工作中总结了一些隐患,这些隐患增加了病人投诉,引发了医疗纠纷,甚至造成了严重后果。通过对差错事故隐患的分析,发现新生儿护理差错高危因素来自多方面,只有在今后的工作中,针对这些高危因素,制定有效改进措施,加大检查力度,才能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增强大家的自我保护意识。
1.1.1 工作责任心不强 个别护士缺乏工作责任心,未按规定做好“三查七对”,即操作前查、操作中查、操作后查、对床号、姓名、药名、药品浓度、剂量、用药方法及用药时间。特别是一个人上班时,缺乏慎独精神,未按规定进行查对制度,或者忽视或忽略其中一两项,尤其是工作较忙的时候,容易导致药物错用。如有的护士未严格按照查对制度,仅凭经验进行操作,出现输液泵速过快或过慢等问题,从而导致患儿血糖过高或过低。
1.1.2 操作技术不规范 有部分护士医疗仪器操作不规范,对新仪器的使用不熟练。
1.1.3 临床观察不仔细 新生儿不能表述自己的感觉,不会说话,对于身体不适和变化不能及时反馈给医护人员,除了借助心电监护,其他情况都必须通过护理人员亲自仔细观察检查,比如新生儿吃奶的吸吮情况,大小便的情况,呼吸情况等,如果不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就很容易延误救治机会,发生差错事故。
1.1.4 经验不足 年轻护士经验不足,应急能力差,对可能存在的事故隐患缺乏认识,一旦问题发生,容易手忙脚乱,错上加错。如在为新生儿常规洗澡前,不重视观察新生儿的面色及喂养情况,洗澡时如果发生呕吐窒息及意外情况,就不知所措,忘记了窒息的抢救流程,导致更严重的后果。所以我科规定洗澡前不但要了解新生儿的喂养情况,还要求打开窗帘在自然光线下观察面色,发现异常暂停洗澡。
1.1.5 医护记录不一致 医护之间缺少沟通,导致患儿病情变化的时间、用药时间、抢救时间、开医嘱时间与执行医嘱时间不一致。
1.2.1 巨大儿 由于巨大儿进食量和排出量相对增加,如喂养量不足易发生低血糖,臀部皮肤也容易发生尿布疹。
1.2.2 畸形儿 特别是唇颚裂婴儿,由于哺乳困难且吞咽动作不协调,容易发生呛奶引起吸入性肺炎。
1.2.3 早产儿 呼吸系统未发育成熟,呼吸不规则易发生呼吸暂停;吸吮力不强,吞咽动作不协调,容易发生呛奶甚至窒息。
1.3.1 工作繁杂 新生儿科床位周转快,患儿病情变化快,临时医嘱多。护士除了要做基础护理,如喂奶、换尿布、洗澡、量体温外,还要对患儿进行病情观察和记录、抢救危重患儿、对隔离患儿进行特别护理、接待新患儿以及负责患儿的出院、对家属进行健康指导等。在如此繁杂的工作中,有其他情况要处理,就容易出现差错。
1.3.2 过度疲劳 过度劳累除影响人的注意力外还使人的反应变得迟钝,由于护士过度劳累引发的护理差错教训也很多。很多护士要进中夜班三班倒,白天有时还要参加科室或者医院的各类学习、查房,有的还要参加继续教育的学习、职称考试等,没有时间休息,很容易在工作中出现差错。
1.3.3 管理因素 职责分工存在缺陷,对各班各岗位职责分工不明确,没有责任到人,就容易出现工作的盲点,责任互相推诿;手脚圈及胸卡是新生儿的“身份证”,如果写后不进行两人核对,很容易发生差错;每个房间及沐浴间都应备好抢救用物,以便在患儿呕吐、窒息或其他紧急情况发生时,可以及时抢救,不延误抢救时机。
根据患儿病情变化快、临时医嘱多而护理工作又琐碎、细致的特点,实行两人查对制度,增加护士长监控次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在班次和科室人员的安排上应按职称、能力、技术性层次上岗,安排高职称、责任心强的护士来担任责任班,在节假日或工作繁忙时采用弹性排班,适当多配备几名护士,以备应急,分解责任护士的工作来避免护理差错发生。加强病室医疗设备的管理及消毒用品的管理,每周指定专人消毒班,负责全科消毒用品的检查及更换,并检查各种医疗仪器,发现问题及时报修,确保其完好性。
患儿入院时的情况、病情变化时的情况要及时跟医生沟通,抢救病人执行口头医嘱时,要复述医嘱经医生确定后在执行,并且有专人记录执行医嘱时间和用药。
总之,新生儿护理差错的易发因素来自于诸多方面,平时要注意搜集并总结日常工作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每月进行排差分析会议,对差错进行分析讨论,对隐患提出防范措施,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和家属满意度。
[1] 高翠林,何敏.儿科护理差错隐患及防范对策[J].山西医药杂志,2007,36(3):232~233.
[2] 郭敏.浅谈儿科护理工作风险意识及护理纠纷的防范[J].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2007,4(2):18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