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山野生植物资源分布情况及主要花卉园林应用评价

2011-08-15 00:53:24李继爱王泽翻王小玉赵惠恩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11年4期
关键词:株高花期海拔

杨 恒,李继爱,王泽翻,孙 健,王小玉,赵惠恩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国家花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100083)

1 百花山简介

1.1 百花山地理位置

百花山自然保护区位于北京市西南部,地跨门头沟和房山两个大区,南坡属于房山区,北坡属于门头沟区,西南面与河北涞水县交界。百花山属于北京西山凹陷构造区的西山褶皱隆起区,是北京西山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位置为东经115°30'~115°38',北纬39°49'~39°53',属于太行山脉北端。百花山延续太行之余脉,连接东西灵山,会合大小五台,山体作东北—西南走向,阳坡陡险,阴坡平缓,相对高差大,最低处黄塔海拔600 m,最高处百花草畔海拔2 035 m,为北京第三高峰[1]。

1.2 百花山气候特征

百花山地处亚高山地带,属于中纬度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垂直变化明显,昼夜温差大,气温偏低,年平均气温8.9~11.3 ℃,年积温≥3 800 ℃,全年无霜期110 d左右[2]。百花山四季分明,春季干旱,风沙盛行;秋季晴朗少风,寒暖适中;夏季温热多雨,7月份气温全年最高,月均温22℃;冬季寒冷,干燥多风,1月份气温全年最低,月均温-10℃。全年降水较多,年降水量达到500~720 mm,其中70%集中在6、7、8 月。

1.3 百花山土壤类型

该区域在全国土壤区划中属于褐色土地带,土壤随海拔增高呈规律性变化,主要分为3个类型,从下到上依次为山地褐壤、山地棕壤和山地草甸土等。海拔1 200 m以下的低山地带为地带性土类褐壤,1 200~1 900 m的中山地带为山地棕壤,1 900 m以上为亚高山草甸土[3]。

2 百花山野生植物资源自然分布情况

2.1 百花山野生植物资源概况

北京的植物区系,绝大部分属于北极植物区的中国—日本植物亚区,少数来自于中亚—西亚植物亚区和亚热带植物区系的东南亚植物亚区。百花山植物资源丰富,是北京地区的植物分布中心之一[4]。

百花山森林面积1 200 hm2,森林覆盖率达90%。整个区域有高等植物133科、485属、995种,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有华北“天然植物园”之称。其中苔藓植物24科、44属、71种;蕨类植物15科、26属、60 种;种子植物94 科、393 属、864 种[5]。

高等植物中菊科、禾本科、蔷薇科、豆科、毛茛科、石竹科、百合科等为大科为优势科,每科有30种以上的植物。此外,木犀科、杨柳科、虎耳草科、桦木科、胡桃科、卫矛科、壳斗科、榆科、忍冬科、五加科、葡萄科、唇形科、玄参科、景天科、罂粟科、伞形科、十字花科、兰科、蓼科、茜草科、牻牛儿苗科、藤黄科、败酱科、凤仙花科、大戟科、报春花科、花荵科、瑞香科、龙胆科、桔梗科、川续断科、鹿蹄草科、柳叶菜科、荨麻科、旋花科等植物种类均较丰富。其中,草本植物各科包括的植物分别如下。

菊科:蓝刺头、蟹甲草、鸦葱、狭苞橐吾、小红菊、银背风毛菊、银叶蒿、羽裂蟹甲草、紫苞风毛菊、火绒草、麻花头、山尖子、和尚菜、华北覆盆子、高山蓍、苍术、大丁草、糙苏;豆科:山野豌豆、小冠花、紫苜蓿、黄香草木犀、茳芒香豌豆、铁扫帚、歪头菜、胡枝子、白花草木犀、达乌里黄芪、草木犀状黄耆;蔷薇科:绢毛匍匐委陵菜、委陵菜、龙芽草、水杨梅、美蔷薇、地榆、土庄绣线菊、三桠绣线菊、银露梅、金露梅;毛茛科:金莲花、瓣蕊唐松草、唐松草、华北耧斗菜、牛扁、类叶升麻、毛茛、棉团铁线莲、长瓣铁线莲、大叶铁线莲、高乌头、翠雀;石竹科:石竹、瞿麦、卷耳、麦瓶草、灯芯草蚤缀、旱麦瓶草、叉歧繁缕、沼繁缕;百合科:山丹、有斑白合、玉竹、黄精、天门冬、舞鹤草、藜芦、铃兰、茖葱、北重楼;虎耳草科:球茎虎耳草、落新妇、太平花、小花溲疏、梅花草、山梅花、东陵八仙花、美丽茶藨子、大花溲疏;玄参科:细叶婆婆纳、轮叶婆婆纳、地黄、婆婆纳、山萝花、返顾马先蒿、红纹马先蒿;唇形科:百里香、白苞筋骨草、岩青兰、益母草、黄芩、并头黄芩、风轮菜;景天科:小丛红景天、瓦松、景天三七、华北景天;报春花科:狼尾花、胭脂花、北京假报春;伞形科:蛇床、北柴胡、短毛独活、白芷;牻牛儿苗科:鼠掌老鹳草、毛蕊老鹳草、粗根老鹳草;茜草科:线叶猪秧秧、蓬子菜、茜草、薄皮木;十字花科:紫花碎米荠、白花碎米荠;蓼科:拳蓼、酸模、河北大黄;败酱科:缬草、黄花败酱;兰科:手参、二叶舌唇兰;罂粟科:野罂粟、白屈菜;桔梗科:轮叶沙参、沙参;大戟科:猫眼草、雀儿舌头;柳叶菜科:柳兰、露珠草;川续断科:华北蓝盆花;藤黄科:黄旱莲;花荵科:花荵;葡萄科:野葡萄;瑞香科:狼毒;鹿蹄草科:鹿蹄草;杜鹃花科:照山白;远志科:西伯利亚远志;龙胆科:大叶秦艽;凤仙花科:水金凤;旋花科:打碗花;莎草科:宽叶苔草;夹竹桃科:白首乌;五味子科:北五味子;蕨类植物:荚果蕨、银粉被蕨、中华卷柏、卷柏、有柄石韦、瓦韦。

2.2 森林植被分布情况

百花山森林类型属于典型的暖温带植被类型,森林生态系统经历了长期自然的生态演替过程,基本未受到人为的破坏,保持着天然完整的形态,森林植被类型为山地混合森林生态系统,属于北京山地森林中相对保持得较好的林地,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维持生态平衡方面起着很大的作用。森林植被主要由油松林、栎类林、山杨林、桦树林、云杉、华北落叶松林组成[6]。

森林植被垂直分异明显,可划分为3个带:(1)海拔1 000~1 200 m之间以油松林、栎类林和油松栎类混交林为主;(2)海拔1 200~1 600 m之间以山杨林、桦树林为主;(3)海拔1 600~1 900 m之间以云杉、华北落叶松林和云杉桦树针阔叶混交林为主;(4)海拔1 900 m以上的山脊、山顶则是亚高山草甸,草甸边缘混生一些低矮的乔灌木。

2.3 草本植物分布情况

百花山野生花卉资源的分布与其特定的自然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受到多种环境因子的综合影响,其中以海拔及光照等为主导因子。在山脚下居住区域,主要分布着二月兰、紫花地丁、马蔺、蒲公英等早春开花的植物种类;在海拔800 m以上的低山区分布着山野豌豆、长瓣铁线莲、胡枝子等春末夏初开花的植物种类,以及石竹、糖芥、龙牙草、狼尾花、山野豌豆、紫苜蓿等盛夏开花的种类;在海拔1 000 m以上的中山区分布有华北耧斗菜、毛蕊老鹳草、华北蓝盆花、草乌等仲夏盛花的植物种类;在海拔1 500 m以上的中高山区分布有和尚菜、蓝刺头、小红菊、黄芩、白芷、山丹等夏末秋初开花的植物种类;在海拔1 900 m以上的高山灌丛草甸区(百花草甸及百草畔),分布有糙苏、黄花败酱、狼毒、地榆、蓬子菜、火绒草、歪头菜、拳蓼、蓝刺头、手参、华北大黄、轮叶婆婆纳、金莲花、柳兰、北黄花菜、瓣蕊唐松草、翠雀、银露梅、野罂粟、金露梅、银露梅、百里香、岩青兰、石竹、瞿麦[8]等众多高山花卉植物,种类十分丰富,形成了绝美的自然景观。

除海拔外,山地的坡向对野生花卉的分布也有较大的影响。大部分野生花卉都分布在阴坡或半阴坡,如铃兰、玉竹、二月兰、华北耧斗菜、草乌、和尚菜、糖芥等,也有一部分喜光的野生花卉分布在阳坡,如马蔺、石竹、野罂粟、山丹、金莲花、红旱莲等。有些植物喜欢生长在岩石上,如球茎虎耳草生长在阴坡湿润的岩石上,与苔藓共生;灯心草、蚤缀、百里香、薄皮木、华北景天、小丛红景天、岩青兰、金露梅等能在较干旱的岩石上生长。此外,植物群落的类型往往也是影响野生花卉分布的重要因素,如在以乔木为主的林下分布有耐阴性较强的华北耧斗菜、白屈菜、长瓣铁线莲、铃兰、玉竹等,而在光照充足的灌丛中则分布着喜阳性的石竹、瞿麦、小红菊、蓝刺头、银露梅、金露梅等。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许多植物在不同的海拔,其花期及花朵色彩,植株形态和高度均表现出一定差异,如糙苏,其适应性较强,在整座山体各个海拔均广泛分布,但在海拔1 200 m左右才开始开花,且海拔越高花朵形态愈大,色彩愈艳丽,地榆、牛扁等许多花卉的花象也是如此;山野豌豆的植株高度随着海拔的升高而下降,在海拔1 900 m以上的百花草甸已表现出匍匐地面生长的趋势。这些差异是植物对环境变化所表现出来的适应性,是植物为适应不同的环境对自身形态表征所做的相应调整。在这里,糙苏、地榆、牛扁和山野豌豆等植物的这些变化充分体现出其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百花草甸地势平坦开阔,是百花山草本植物的分布集中区,草甸上广泛分布着具有各种颜色及形态的花卉,种质资源十分丰富[9]。同时,受高山光照中强紫外线的影响,草甸花卉色彩艳丽,加之大多数花卉具有独特的姿态,由此形成了壮丽的百花景观。

3 主要花卉的园林利用价值

3.1适于作切花的种类

①蓝刺头Echinops latifolius

菊科,蓝刺头属。多年生草本,株高30~80 cm。复头状花序,球形。花淡蓝色。花期6~9月。本种常见于百花山海拔1 900 m以上的山坡及草甸上,可播种繁殖,栽培管理简单。蓝刺头花期长达3个月以上,花梗坚硬且粗长,花形奇特,是作切花的理想材料。

②桔梗Platycodon grandiforus

桔梗科,桔梗属。多年生草本,株高40~90 cm。叶互生或轮生,卵状披针形。花蓝紫色,浅钟状,直径3~5 cm,花期7~9月。分布于百花山海拔800 m以上的山坡或林下,可自播繁衍。本种属于人们喜爱的蓝色花系植物,花色、花形俱佳,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适用于切花。

③华北耧斗菜Aquilegia yabeana

毛茛科,耧斗菜属。多年生草本,株高40~60 cm。花紫红色,萼片5枚,颜色与花色相似。花冠5裂,向后延长成一长矩,花径3~5 cm。花期6~7月。广泛分布于百花山海拔800~1 500 m的林缘或路旁。本种花形奇特,观赏价值较高,且性强健,较耐阴,易于播种繁殖,可作切花。

④山丹Lilium pumilum

百合科,百合属。多年生草本,株高60~100 cm。花1至数朵,顶生,鲜红色,花被片6。花期7~8月,果期9~10月。分布于百花山海拔1 000~1 500 m的山坡。本种花色艳丽,花形独特,较耐瘠薄,可用鳞茎繁殖,易于栽培,适宜作切花。

⑤轮叶沙参Adenophora divaricata

桔梗科,沙参属。多年生草本,株高40~80 cm。茎通常单生,不分枝。圆锥花序塔形,花冠蓝紫色。花期7~9月。广泛分布于百花山山坡、林缘、灌丛中。可用于作切花。

⑥穗花马先蒿Pedicularis spicata

玄参科,马先蒿属。一年生草本,株高30~45 cm。穗状花序,顶生,花冠紫红色。花期7~8月。分布于百花山海拔1 900~2 000 m的山坡、林缘、草甸。花色艳丽,适用于作切花。

此外,适于作切花的还有瓣蕊唐松草、金莲花、华北蓝盆花、手参等许多种类。

3.2 适于作花坛、花境应用的种类

①金莲花Trollius chinensis

毛茛科,金莲花属。多年生草本,株高30~50 cm。花单生,金黄色,直径4~5cm,花期6~7月。分布于百花山海拔1 800~2 000 m的草甸中。本种花形奇特,花色艳丽,若丛植作花境中的主花将取得很好的景观效果。

②华北蓝盆花Scabiosa tschiliensis

川续断科,蓝盆花属。多年生草本,株高30~60 cm。头状花序,花蓝紫色。花期7~9月,果期9~10月。分布于百花山海拔1 900 m以上的高山草甸。本种繁殖容易,生长强健,花大色美,园林利用价值颇高。

③狼尾花Lysimachia barystachys

报春花科,珍珠菜属。多年生草本,植株高30~70 cm。总状花序顶生,常弯曲呈狼尾状,花冠白色,蒴果,球形。花期6~7月。分布于百花山低海拔山坡、灌丛或山路两边。狼尾花花型独特,很适合作花境布置。

④短毛独活Heracleum moellendorffii

伞形科,独活属。多年生草本,株高100~200 cm。复伞形花序,花瓣白色。花期7~9月。分布于百花山阴坡林下、林缘及山沟溪边。本种植株高大,花序美丽,可尝试引种,丛植于花坛中,或作花境点缀。

⑤柳兰Chamaenerion angustifolium

柳叶菜科,柳兰属。多年生草本,株高60~100 cm。总状花序顶生,伸长,花大,花瓣红紫或淡红色。花期7~8月。分布于百花山1 900 m以上的草甸,常呈大片生长。花序美丽,是作花境布置的好材料。

此外,适于作花坛、花境应用的还有胭脂花、白苞筋骨草、火绒草、狭苞橐吾、金露梅等。

3.3 适于作地被、在庭院栽培的种类

①石竹Dianthus chinensis

石竹科,石竹属。多年生草本,株高25~30 cm。花聚伞状或单生,粉红色至白色,花期5~9月。分布于百花山海拔1 000~1 900 m的阳坡草地或林缘灌丛。本种可自播繁衍,耐粗放管理,花期长,且耐炎热,十分适合北方地区的环境条件,是北方园林理想的地被材料,现已作广泛应用。

②落新妇Astilbe chinensi

虎耳草科,落新妇属。多年生草本,株高40~70 cm。圆锥花序,花小形,密集,几无梗,花瓣5,紫色或紫红色,线形。花期6~7月。分布于百花山山谷湿地或流水沟边。可以布置在池塘、湖面或作为规则式、自然式池塘的主景;还可以栽培在溪涧、喷泉、跌水等处,布置成水景园或沼泽园。

③轮叶婆婆纳Veronicastrum sibiricum

玄参科,婆婆纳属。多年生草本,株高80~150 cm。花序顶生,长尾状,无毛,花萼5深裂,裂片广披针形,稍不等长,花冠青紫色,筒状。花期6~8月。分布于山坡草地及林下灌丛中。植株生长繁茂,花期长,花序美丽,是作庭院栽培的良好材料。

④百里香Thymus mongolicus

唇形科,百里香属。落叶亚灌木,茎多数,匍匐或上升。花序近头状,花萼管状钟形或狭钟形,长4~4.5 mm,花冠紫红色或淡紫色、粉红色,长6.5 ~8 mm,二唇形,上唇直伸,微凹,下唇3裂。花期6~8月。分布于高山岩石上或其石缝中。生命力旺盛,蔓性强,是良好的地被植物。

此外,适于作地被、在庭院栽培的还有附地菜、小丛红景天、歪头菜、铃兰、草芍药、紫苑等许多种类。

3.4 适于作岩石园绿化的种类

①岩青兰Dracocephalum rupestre

唇形科,青兰属。多年生草本,株高15~40 cm。总状花序,数朵生于茎顶,花萼近唇形,5齿,具短尖,其中上唇一片最大,花冠2唇形,蓝紫色,苞片具大齿牙。花期7~8月。分布于海拔2 000 m以上的草丛或岩石裂缝中。较耐干旱瘠薄,是布置岩石园的良好材料。

②叉歧繁缕Stellaria dichotoma

石竹科,繁缕属。多年生草本,株高20~40 cm。二歧聚伞花序顶生,具多花,苞片小,叶状,卵状披针形,花梗细,长6~16 mm,有柔毛,花瓣5,白色。花期6~7月。分布于高海拔草地或岩石缝中。可丛植于岩石园,作地被。

③野罂粟Papaver nudicaule

罂粟科,罂粟属。多年生草本,高30~50 cm。花橘黄色,单生,稍下垂,花梗长,花瓣4片,倒卵形,长2~2.5 cm。花期5~7月。广泛分布于海拔2 000 m以上的百草畔及墙垣上。花大美丽,可植于岩石缝中作点缀,或丛植作地被。

④银露梅Potentilla glabra

蔷薇科,委陵菜属。(半)常绿灌木,株高90~300 cm。花顶生,花梗细长,被疏柔毛,花瓣白色,倒卵形。花期7~9月。分布于海拔2 000 m以上的草甸、岩石缝或灌丛中。可应用于岩石园,作绿篱,或植于岩石旁。

⑤绢毛匍匐委陵菜Potentilla reptans

蔷薇科,委陵菜属。多年生蔓性草本。花单生叶腋,花梗细,有柔毛,花瓣黄色。瘦果表面有皱纹。花期4~8月。分布于阳坡岩石缝中。蔓性强,是优良的地被植物,可作岩石园地被,或植于岩石缝里。

此外,中华卷柏、华北景天、小丛红景天、景天三七、瓦松、瓦韦、灯心草蚤缀、旱麦瓶草、薄皮木等也可用于岩石园。

4 百花山野生花卉资源的开发利用建议

4.1 加强对百花山野生花卉的保护

近年来,随着百花山草甸美景的知名度越来越高,百花山地区旅游业迅速升温,游人的逐渐增多对百花山的野生花卉资源造成了潜在威胁,破坏现象不时发生;同时,一些名优植物,如藜芦、铃兰、手参、沙参、二叶唇舌兰等被当地居民盲目开采,造成原生境的不可修复的破坏。建议政府和自然保护区加强对野生花卉重要性的宣传,必要时可在植物旁立告示牌,同时采用强制性举措杜绝滥挖滥采,尽可能保证原始的资源种类和数量。

4.2 加强对百花山野生花卉的利用

可通过引种驯化—栽培繁殖—开展适应性研究—扩繁推广这一系列途径进行百花山野生花卉资源的开发。在引种时,要对所引种花卉的原生境进行详细调查,并注意限制一定数量,避免对资源本身和其生境的破坏,驯化栽培要尽量创造有利于其存活的环境条件;对于繁殖栽培,一般有扦插、播种、分株、组织培养等途径,建议开展组织培养研究,筛选最适培养基,达到短时间内大量扩繁的目的;在引种成功并能够顺利繁殖后,参照花卉的原生境,拟定其适合的应用方式,如岩石园、水景园、花坛、花境、地被、屋顶绿化、室内盆栽等,开展适应性研究,最终确定其可以推广应用的形式,于园林绿化中广泛栽植。

5 结语

百花山有如此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但目前真正在园林中应用的并不多,主要原因在于对其缺乏系统的调查以及适应性研究。因此,我们应该在保护其资源和原生境不被破坏的前提下,考虑怎样进一步发掘其资源优势,实施开发利用。而如何平衡保护和开发的矛盾关系,使百花山的花卉资源在不遭受破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发挥其对人类生存环境的生态和美学价值,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1]田晔林,王文和,郑 伟.北京百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苔类植物的初步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0(2):74-75.

[2]张晶晶.北京百花山植物群落的物种均匀度与环境的关系[J].现代园林,2009(7):56-58.

[3]邢韶华,赵 勃,崔国发等.北京百花山草甸优势种的种间关联性分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7,29(3):46-51.

[4]奚为民.北京山区野生观赏植物资源[J].山地研究,1994,12(3):169-173.

[5]王久中,康木生,路端正,等.百花山蕨类植物研究[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7,22(4):8-12.

[6]郑景明,赵秀海,张春雨.北京百花山森林群落的结构多样性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7(1):10-12.

[7]王 鑫.百花山主要树种对环境的响应研究[J].贵州科学,2008,26(4):77-80.

[8]林夏珍,赵建强.中国野生花卉种质资源调查综述[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1,18(4):441-444.

[9]朱红霞.百花山野生花卉资源及园林应用.中国野生植物资源[J],2003,22(2):12-14.

猜你喜欢
株高花期海拔
高海拔的甘南
散文诗(2021年22期)2022-01-12 06:14:04
大豆:花期结荚期巧管理
今日农业(2021年15期)2021-10-14 08:20:24
介绍四个优良小麦品种
南美三大高海拔球场
环球时报(2019-05-23)2019-05-23 06:17:36
海拔4000米的父爱
Current status and challenges in sentinel node navigation surgery for early gastric cancer
不同栽培密度对柴胡生长的影响
玉米骨干亲本及其衍生系中基因的序列变异及与株高等性状的关联分析
玉米骨干亲本及其衍生系中基因的序列变异及与株高等性状的关联分析
容颜盛放,花期未至香谢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