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输血科的质量控制工作

2011-08-15 00:44张希霞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1年23期
关键词:原始记录血型血液

张希霞

吉林省九台市医院,吉林 九台 130500

输血工作是现代医学中非常重要的抢救、治疗手段。是医学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输血医学近几年发展很快,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相当大的距离,目前,我国临床输血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陈旧的输血观念。必须更新陈旧的输血观念,才能达到安全输血的目的。临床输血是一个包括产品质量以及供血者和受血者安全与服务的复杂过程,血液的采集到临床输注,是一个从血管到血管的过程,它涉及到献血者的征募、献血者咨询与健康检查、血液采集、血液成分制备、血液运输、血液筛查、血液储存、血液发放以及血液输注等一系列过程。加强血液管理,并建立规章制度与监督检查相结合,加强培训,规范管理,使输血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轨道。血液质量管理和临床用血安全其实是我们一直都在做的工作,工作中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操作,都将会对病人造成严重甚至是致命的无法挽回的后果。血液及其血液制品的管理是一项科学的系统工程,是保证血液质量、提高医疗用血效率、促进输血事业和科研技术水平不断发展的关键。要避免输血风险,把握好领发血环节就十分重要。如何做好临床输血质量控制、质量管理工作保证临床输血,现结合我院及本科室情况进行探讨如下。

1 输血质量管理的目的

输血质量管理的目的是建立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是把影响质量的技术、管理人员和资源等因素都综合在一起,在质量方针的指引下,为达到质量目标而不断自我完善、改进和提高的一个组织活动过程。质量工作是输血工作的灵魂,应制定相应的质量控制标准及质控结果评分方法。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应从实验室设置和环境、样品和试剂的控制、室内质量控制 (IQC)和室间质量评价 (EQA)、质量审核着手。建立完善有效的质控制度,加强环节质量控制。输血科要由科主任及有关科室人员组成质量管理小组,负责本科室的质控工作,不断的健全和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制定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完善各项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并负责监督落实。加强配血、发血、检验等环节质量控制,严格执行“七查七对”制度,严把质量关,保证输血安全。认真签署输血治疗同意书,建立患者输血不良反应汇报、输血传染病登记报告制度,真正做到有记录、有处理措施、有原因分析,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

2 血液制品质量管理

2.1 血液来源 临床所用血液及成分血按有关规定必须由市中心血站提供。临床用血的包装、储存、运输,必须符合《血站管理办法》、《全血及成份血的质量要求》中的相关规定。

2.2 试剂质量 血清分型、配血等各种试剂,必须要有生产单位名称、生产批准文号、效期明确,要有批检防伪标签,对每批试剂进行质控验证并有质检记录。对各种试剂要按要求妥善保管。

2.3 环境监测 业务工作区空气、物表要定期清洁消毒。贮血室、贮血冰箱定期消毒 (1次/周);贮血冰箱空气监测 (1次/月);血液冷藏冰箱 (4℃)、低温冰箱定时监测温度并详细记录,有定期化霜和清洁记录。

2.4 成分输血 所谓的成分输血,是将献血者血液的不同成分应用科学的方法分开,依据病人的病情需要分别输注有关成分。成分血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节约血源以及便于保存和运输等优点。掌握现代成分输血,不断提高输血质量,是输血现代化标志之一,标志着本地区临床输血技术的提高。而成分输血开展的好坏,关键已不在于采供血机构及医院规模的大小和条件的好坏,而在于医疗单位领导的重视和广大医务人员输血观念的改变。只有得到他们的认同和配合,成分输血这一现代输血技术,才有可能在所有医院真正的推广开来。

3 发血时注意事项

3.1 对取血人员资格认定 配血合格后,由医护人员携带病例到输血科取血。实习医护人员非特殊情况下不能单独取血;第一次取血的医护人员需经带教培训合格后方可领取。取血时,取血者与发血者必须共同核对患者姓名、病案号、门急诊/病室、床号、血型有效期及配血试验结果,以及血液外观等,准确无误时双方共同签字方可取走。凡未带病历者严禁发出,防止一个病区同时有两人以上输血时报错姓名床号。一名医护人员不得同时领取两名以上受血者的血液,如有特殊情况必要应严格查对,发血时按先后次序发出。

3.2 要严格检查血液质量 有以下情况之一者一律不得发出:

①标签破损,字迹不清;

②血袋有破损,漏血、渗血;③血袋中有明显凝块;

④血浆呈乳糜状或暗灰色;

⑤血浆中有明显气泡、絮状物或粗大颗粒;

⑥未动摇时血浆层与红细胞的界面不清或交界面上出现溶血;

⑦红细胞层呈紫红色;

⑧过期或其它需查证的情况。

3.3 血液离开血库后无特殊原因不准退回 只有严格按以上要求执行,才能真正把握好医院领发血这一关,才能避免输血引起的医疗事故差错。

4 加强血型鉴定的质量控制

血型鉴定的原理是利用抗原与抗体之间的反应来完成的,包括正向与反向定型。前者是利用已知特异性抗体 (标准血清)检查红细胞上的未知抗原,后者是利用已知血型的标准红细胞检查血清中的未知抗体。为了达到安全输血的目的,血型鉴定的质量控制是实施安全输血治疗前的保障,必须准确无误检测受血者和供血者ABO血型及Rh血型。它的研究和应用,不仅与输血有密切的关系,也与器官移植、骨髓移植、溶血性疾病、法医鉴定及考古等有关。血型鉴定的质量控制包括:试剂的质量控制、样本的质量控制、技术操作质量控制。血型鉴定影响因素很多,要求我们每位检验工作者一定要进一步提高质量意识,不断掌握新技术和方法,完善质量管理,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5 加强输血质量信息的记录

临床输血质量管理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质量管理信息与质量原始记录,质量管理信息涵盖了血液保存、发放、运输和使用等各个环节以及对血液质量有影响的环境、设施、仪器设备和人员的各个方面数据和信息的汇总、统计和分析。这些与输血质量管理有关的信息通常以各类质量原始记录的形式存在,包括书面的原始记录、血液成分制品留样等。所有这些原始记录应看做是质量信息和质量原始记录,它们是一类特殊的文件。其中书面的原始记录占据了相当的比重,是“为已完成的活动”提供客观证据的文件,对输血质量管理工作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质量原始记录的组成部分。质量原始记录的管理必须到位,因此质量原始记录的形成应遵循以下原则:真实性、完整性、科学性、规范性、可溯性。

6 建立临床输血微机网路管理系统

建立临床输血微机网络管理系统是对医院的特殊资源——血液管理的计算机程序。包括血液的入库、储存、供应等输血科其它方面的管理,其主要目的是,为医院临床工作提供准确、方便的工作手段和环境,保质、保量的满足医院各部门对血液的需求,保证病人安全用血。建立临床输血微机网络管理系统必须符合国家、地方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要求: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和卫生部《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建立入库管理:录入血液制品入库信息,包括:储血号、品名 (如:全血、成分血等)、血型、来源、采血日期、采血单位、献血者、包装、数量等。配血管理:自动获得临床输血申请单并完成配血信息处理,并提供备血信息提示。发血管理:根据临床输血申请单和配血信息进行核实,按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要求打印输血记录单,完成发血操作。报废管理:提供报废血液制品名称、数量、经手人、审批人、报废原因、报废日期等信息。有效期管理:根据《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第五章第二十二条的规定提供有效期报警,并有库存量提示。费用管理:完成入库、血化验 (定血型、Rho检验、配血型等)、发血等过程中的费用记录,并与住院处联机自动计费。查询与统计:入、出库情况查询、科室用血情况查询;费用情况查询;科室工作量统计与查询等。打印日报、月报、年报及上级所需报表等;能够实时读取其他分系统的相关数据;运行速度快、显示信息直观、操作方便。

7 标准操作规程 (SOP)

SOP是在规定的特定工作范围内指导员工进行工作的书面说明书。SOP是输血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输血质量管理是必不可少的,它能规范和统一工作人员的具体操作过程,最大限度地降低人为误差和个体差异;为有效的实施培训提供了材料,使岗位培训简单化和标准化;在出现医疗纠纷和发生质量问题需要法律介入时,有助于解决有争议的问题;SOP通常是采供血和输血服务机构评审和验收所要求的必备内容。此外,输血科 (血库)所使用的试剂要有药品或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及试剂批准文号,操作方法符合《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要求,并对其进行登记保存。

总之,输血质量管理是个系统工程,从宏观管理上,要对血液事业实施法制化管理,以法律、法规和法规性文件规范各项管理工作;在微观管理上,要实行标准化管理,并根据标准的要求建立规范性管理文件和标准化的技术性文件,这是输血质量管理在实践中保证血液质量不断提高的基本原则。

[1]王德平,叶海辉.临床输血质量管理的探讨[J].临床血液学杂志,2008,21(2):96-98.

[2]高峰.输血与输血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51,62-64.

[3]周燕.血液检验的全程质量管理[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6,13(2):60-61.

猜你喜欢
原始记录血型血液
浅谈原始记录的重要性及控制要求
你是Rh(-)血型的准妈妈吗
计量检定中原始记录的重要性
多彩血液大揭秘
你是Rh(一)血型的准妈妈吗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与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的效果观察
报废血液的初步分析
血液偏型
4种血型对对碰
血型测试趣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