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雪峰,邢玉梅
(内蒙古自治区家畜改良工作站,呼和浩特 010010)
我国是世界上绒山羊数量分布最多、绒纤维产量最高、羊绒品质最好的国家,除我国外,蒙古、伊朗、阿富汗、前苏联等国也生产部分羊绒。我国绒山羊的发展有较长的历史,其产品早就享誉国内外,但发展缓慢。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绒山羊才得以迅速发展。我国绒山羊遗传资源十分丰富,主要分布在海拔500~4 000 m的干旱、半干旱地形复杂的山区和荒漠、半荒漠化草场以及高原草地上,分布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气温变化剧烈,植被稀疏,风大沙多。因此,大力加强我国绒山羊品种优良基因的保护、良种繁育体系、推广体系、羊绒生产基地、龙头企业、生产组织建设等,全面提升我国优质绒山羊生产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的绒山羊品种多,产区分布广泛。主要品种包括:内蒙古白绒山羊(阿尔巴斯型、二狼山型、阿拉善型)、乌珠穆沁白山羊、罕山白绒山羊;辽宁绒山羊;新疆绒山羊;青海绒山羊;西藏绒山羊;河西绒山羊;太行山绒山羊;子午岭黑山羊;燕山无角山羊等。产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辽宁、新疆、青海、西藏、甘肃、宁夏等地,近年来山西、河北、陕西、山东发展较快,目前这11个省区已成为我国山羊绒主要产区,产绒量占全国产绒量的98%。
绒山羊在我国有多个种群,适应着不同的生态地区。目前,我国培育出的27个山羊品种中可用于产绒的品种达13个,其中,经过系统选育并达到遗传稳定的优秀品种有辽宁绒山羊、内蒙古白绒山羊、乌珠穆沁白山羊、罕山白绒山羊、河西绒山羊及高原型藏山羊等;可以产绒的山羊品种还有新疆山羊、太行山羊、中卫山羊;还有最近几年新培育的绒山羊品种青海柴达木绒山羊等。
2.1 发展概况 我国是世界绒山羊养殖及羊绒加工大国,2006年末,我国可产绒山羊存栏数约达6 000万只(占世界绒山羊总数的70%),羊绒总产量约11 765 t,占世界总量的2/3以上。我国产绒山羊群体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北地区,一般在北纬35°以北的西北、东北和华北地区,而青海和四川已向南延伸到北纬32°,西藏自治区向南延伸到北纬27°。
我国绒山羊的发展有较长的历史,其产品早就享誉国内外,但发展比较缓慢。我国绒山羊发展最快的时期是1985—1995年,在这期间山羊绒制品风靡全球,全国兴起了发展绒山羊的热潮。经过20年的产品经久不衰,绒山羊生产体系在我国西北牧区和半放牧半舍饲的农牧交错区以及华北广大农业区都充分发展起来。
2.2 发展特点 传统的饲养方式逐步改变,集约化养羊稳步推进。近年来,各地为了保护生态环境,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禁牧、限牧政策,总结出既能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又能促进绒山羊产业发展的生态养羊方案。有的地区采取季节性放牧,每年5月下旬至10月下旬放牧,而在11月至次年5月中旬禁牧,有利生态环境的保护;有的地区实行有限放牧,规定羊群数量,严禁过牧;有的地区利用农作物秸秆丰富的优势,实施秸秆养羊;有的地区建立绒山羊全舍饲小区,彻底解决林牧矛盾。规模化生产水平明显提高,绒山羊饲养业进入一个新的转折点。
目前,生产水平逐步提高。人工授精技术、胚胎移植、种草喂羊、塑料暖棚饲养技术等已被广泛应用。人工授精技术在全国各地广泛开展,鲜精配种受胎率达80%以上。苜蓿草、秸秆作为主要粗饲料辅以一定的精料饲养模式已经铺开,冬季羊舍暖棚化基本普及率逐年增加。
绒山羊产业发展的组织化程度有所提高。内蒙古自治区绒山羊业组建了协会;辽宁省辽宁绒山羊原种场牵头,也成立了辽宁省畜牧业协会绒山羊业分会。这些分会的成立标志着我国绒山羊产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今后将发挥协会的作用,组织力量围绕绒山羊生产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向政府献计献策,发挥协会联结生产与流通、政府与企业的桥梁与纽带的作用;为增加农牧民收入,提供科技咨询服务,加强行业自律,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组织模式和实践基础。
2.3 发展趋势 绒山羊属毛皮动物,所产羊绒亦称开士米(cashmere),最早产自喜马拉雅山的克什米尔及其附近地区,因其白如雪、轻如云、细如纱,被誉为“毛中之王”、“纤维宝石”、“软白金”,是毛纺工业的高级原料。近年来,由于内蒙古、辽宁、新疆等地区实施封山育林和草原生态保护,绒山羊发展受到严重限制,数量增加相对缓慢。但由于国内外市场对山羊绒制品的需求量与日俱增,饲养绒山羊对农牧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对国家出口创汇都带来明显的效益,因而,我国产绒量仍保持着较快的增长态势。
我国羊绒产品生产能力显著提高,羊绒业正加快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我国的羊绒加工业起步较晚,其真正的发展也是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后。由于我国具有得天独厚的羊绒原料优势,再加上高额利润的刺激,近些年来,我国的绒毛加工业取得了飞速的发展。
尽管我国绒山羊在选育提高地方绒山羊品种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与其它畜种相比,绒山羊良种化程度依然不高,内蒙古自治区仅占全区绒山羊总数的39.9%。这就大大影响了绒山羊业的总体生产水平和产品质量的提高。具体表现在:重数量、轻质量;在改良过程中,重产量轻质量,羊绒整体细度有变粗的趋势;政府对绒山羊选育提高投入不足;绒山羊业科技研究、技术推广等科技支撑不力;当前的饲养管理措施不完全适应绒山羊饲养方式的改变;改良和山羊流通、加工环节之间缺乏有机的衔接等问题。
3.1 羊绒品质普遍下降 近30年来,我国绒山羊品种由辽宁绒山羊和内蒙古白绒山羊发展到10多个品种,饲养绒山羊的省(区)数量也大大增加,但良种及改良种绒山羊的比例较低,从全国看不足50%(内蒙古也仅为68%),特别是优质绒山羊,仅在25%左右;绒山羊个体平均产量低而且差异较大(0.17~1.50 kg),羊绒综合品质也不理想,近年来羊绒有变粗的趋势,例如辽宁绒山羊等。
3.2 羊绒优质不能优价,导致羊绒细度变粗 目前,全国的羊绒品质均有下降的趋势,内蒙古的绒山羊所产羊绒的细度均在16 μm以下,但由于长期以来没有完全理顺羊绒以质论价、优质优价收购问题,细度在14 μm左右的绒和16 μm以上的绒价格相差无几,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很多地区大量引进低质高产的辽宁绒山羊等外来品种进行改良,使山羊个体产绒量越来越高,平均单产从0.25 kg上升到0.50 kg以上,细度逐年变粗,部分羊绒从15 μm以下发展到17 μm以上,羊绒的质量优势正在失去。
3.3 优质种羊缺乏 优质高产绒山羊种羊缺乏,而且绒山羊比绵羊更耐粗饲,它所处的饲养环境较恶劣,相对加剧了草原的退化、沙化,致使绒山羊的发展受到自然环境与生态的制约,可持续发展受到较大限制;还有绒山羊作为我国独特的稀有优良品种资源,却在科研、品种选育等方面的投入不足,影响其生产性能提高及开发利用。
3.4 在引种上缺乏宏观调控 引入的种羊品质参差不齐,种羊场出场的种羊有相当数量质量差,价格高,有的甚至弄虚作假,以杂种、特别是低代杂种羊当作纯种出售,坑害用户;引进的种羊缺乏适时选育,出场羊没有质量标准;被引入品种,多以炒种、倒种形式出现,如何与国内相关品种形成优良配套组合,并推广其杂交组合,以提高我国羊产品质量和效益方面做得很不够。
3.5 饲养方式落后 在牧区主要是逐水草而牧,靠天养畜,小灾小减产,大灾大减产,养羊生产始终处于被动局面。传统的生产制度和生产模式,主导了西部牧区目前的养羊生产,现代畜牧科学技术的推广举步维艰。靠天养羊没有常年均衡的优质饲草保障与供应,其直接后果是“夏肥、秋壮、冬消瘦、春死亡”。而在广大的中原及南方地区,养羊业生产中的千家万户仍以分散饲养占主导地位,虽然饲养成本低,但营养不均衡,管理粗放,饲料转化率低,不利于竞争,产品质量难以控制。
3.6 疫病防治难度大 养羊生产中疫病时有发生,兽医防疫体系不完善,相关法规严重滞后,已不适应养羊业发展之需要。
3.7 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投入不足 良种推广体系、良种监测体系的框架已基本构建,但功能和作用明显不强。由于投入不足,加之牧区地广人稀,良种推广手段落后,装备较差,服务能力较低,严重制约了良种的推广。
3.8 绒山羊产业链条不完整,各环节不能协调发展 产业链条的完整性和各环节协调发展问题是制约绒山羊产业发展的重大问题。一些缺乏带动能力的绒山羊产品加工企业,不能充分保证绒山羊养殖户的利益,对积极性缺乏调动力。饲养、加工、流通各环节也不能协调有序、利益合理分配。
4.1 发展方向 依托资源优势,围绕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在兼顾个体产绒量的同时,选育和改良方向更加注重绒毛细度、长度指标,努力提高绒毛质量。大力加强绒山羊优良基因的保护、良种繁育体系、推广体系、质量监管体系、羊绒生产基地、龙头企业、市场建设、生产组织建设等,全面提升优质绒山羊生产能力,羊绒产品精深加工能力,通过技术创新、新产品开发、品牌经营和提高产业集中度,增加羊绒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提高羊绒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具体讲就是立足现有品种资源,推进良种登记和性能测定,促进新品种培育和引入品种的联合育种,提高绒山羊生产性能;提高优质绒山羊良种生产能力和质量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和提高良种覆盖率,从而推动全区养羊生产水平和产业化进程。绒山羊要在保持和提高羊绒优质特性的基础上,以本品种选育为主,继续搞好改良,不断提高羊绒品质和净绒率,提高羊绒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实现优质绒山羊的快速繁育和推广,提高绒山羊个体生产性能和产品质量,增加养羊业整体效益;开展地方绒山羊品种保护、选育和杂交利用,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优质羊产品市场需求,促进我国绒山羊业的持续发展。
4.2 发展对策
4.2.1 加强绒山羊选育,完善繁育、推广和质量检测体系
1)制定遴选标准,严格筛选国家绒山羊核心育种场,作为开展绒山羊联合育种的主体力量。
2)通过个体遗传评定和体型鉴定,对优秀羊只进行良种登记,选育和组建高产绒山羊育种核心群,不断培育优秀种羊,建立健全种羊系谱档案。
3)规范开展种羊生产性能测定,获得完整、准确的生产性能记录,作为品种选育的依据。
4)有计划地在核心育种场间开展遗传交流与集中评估,通过纯种羊的持续选育,不断提高种羊生产性能。
5)应用和提高人工授精技术,大量推广使用验证的优秀种羊冷冻精液,快速扩散优良公羊遗传基因,改进羊群体生产性能。
6)充分利用优质地方羊种资源,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开展有针对性的杂交利用和新品种(配套系)培育。
4.2.2 坚持以质量型为主,发展羊绒产业之路 一要持续加强优良品种的选育提高,继续稳固占领国内外市场高地,并不断创新名牌产品享誉海内外;二要大力提高个体生产力,缩小世界同类羊的平均生产水平的差距;三要积极建立并扩大优良品系选育,进而育成优质、高产、高效的新品种;四要有计划、有目标、有步骤地开展对低产品种的杂交改良,生产量多质优的羊业产品,进而形成新的优良品种;五要对原有数量少的某些优良品种,在继续提高其品质的同时,适当发展品种数量。
4.2.3 不断提高羊绒品质 应在保持山羊绒细度、均匀度的前提下,扩增白绒比例,努力提高绒长与产绒量,着力提高绒毛质量,适当控制羊只发展数量。目前市场上流通的羊绒制品,如羊绒衫起球、掉绒,主要是羊绒的长度不够,还有羊绒细度上也应向羊毛一样,向更细方向发展。澳大利亚已出现了100支细度羊毛,而我国也应使现有羊绒细度16 μm或15~16 μm(主要辽宁绒山羊)向14.0~14.5 μm发展,甚至向更细方向发展。提高我国羊绒品质,在国内市场及国际市场上才有竞争力。
4.2.4 加大对良种生产扶持力度 产业发展,良种先行。种羊的培育、生产、推广是产业发展的基础。加大对繁育体系建设的扶持力度,规划建设良种生产基础,提高供种能力,是各级行政主管部门抓产业发展的关键。
4.2.5 实施保种工程 保种工程的关键是建立和完善以优良品种保种核心区为依托的繁育体系建设。一是加强原种场建设,二是建立以大型良种专业户为基础的种畜扩繁基地,加快纯种扩繁,三是建设大批中小型农牧民良种联户,以生产大量的优质羊绒。
4.2.6 改革饲养方式,促进产业发展 一是制订科学的放牧制度。因地制宜,科学放牧。宜牧则牧,宜林则林。有的可以实行全年放牧,适当补饲;有的可以实行季节性放牧,在初春禁牧,其余时间放牧,适当补饲;有的可以实行轮牧;有的则要全面禁牧。
二是推广舍饲技术。实践证明,绒山羊舍饲完全可行,舍饲并未造成对羊及羊绒品质明显改变。相反,产绒量增加,丢绒减少,产羔成活率提高。舍饲有利于大规模饲养,有利于规范管理,有利于高新技术成果的应用,有利于生产安全产品。尤其是农区,有大量农作物秸秆可以用作养羊的良好饲料,变废为宝、过腹还田、培肥地力,实现了农业良性循环。有大片土地可用来种草,开展种草养羊。所以说,规模养羊在农区,农区养羊靠舍饲。
三是实行农牧结合,发展生态型养羊业。利用畜牧业与种植业之间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关系,农牧结合,走以牧为主、以农为辅的道路。传统的养羊业是农户进行农业生产的补充,是副业;绒山羊产业应走农牧结合,符合现实生产实际。
4.2.7 走适度规模型的产业化、专业化与集约化养羊道路 近年来,我国一些农区和农牧区试行养羊小区和大村、大乡或“一地一品”等养羊格局,是由小型、分散、粗放向初具规模、统一管理(包括领导、规划、技术、疾病防治、服务体系、资金支持等)、半集约集约化格局的过渡形式。为逐步建立产业化、专业化与集约化商品羊生产基地创立条件,通过繁育水平较高的各类种羊场提供品质优良种羊,科教及科技推广单位提供科学技术,加上政策支持,中国现代化的羊产业就有望实现。
4.2.8 深入开展科学研究与科技推广,加大科技含量 以科技促发展要依据各地不同羊种与品种,紧密结合繁育中实际存在问题,有计划、有目的地深入开展以提高羊群质量为重点的科学研究,并做好科研成果的尽快转化,与国际市场接轨,开创羊产业内外销的新局面。
4.2.9 开展全国联合育种 我国是个绒山羊大国,羊绒产量占世界60%。绒山羊品种较多,品种质量良莠不齐。但同时也说明我国有丰富的遗传资源,可以用来选育优秀品种。建议在保持现有我国绒山羊不同品种资源条件下,分区域进行跨地区联合育种,培育优秀绒山羊品种,保持我国绒山羊品种优势,这项工作势在必行。
4.2.10 积极发展羊绒加工企业 现今,我国羊绒产品加工水平尚不高,多处于初加工状况,影响了内销外贸。因此,要加大力度建立深加工厂,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才能以销促产;二要加强相关的科学研究,创建立于世界不败之地的名优产品,达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廉”。
[1]李玉荣,康凤祥,张萍.发挥资源优势,加快我国绒山羊产业化发展[J].中国草食动物,2006,26(S1):13-15.
[2]邢玉梅,鄂志荣,刘燕,等.乌珠穆沁白绒山羊品种资源保护和利用[J].中国草食动物,2006,26(S1):60-62.
[3]内蒙古自治区家畜改良文献资料选编[M].呼和浩特:内蒙古自治区家畜改良工作站编印,1989.
[4]内蒙古自治区家畜禽品种志[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