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洪波
(辽宁省丹东市中心医院骨科,辽宁丹东 118000)
Pilon骨折属关节内骨折,在治疗上要求较高,不恰当的处理常导致踝关节功能严重受损。现对笔者所在医院2005年1月~2010年10月手术治疗复杂Pilon骨折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本组36例患者,男24例,女12例;年龄19~63岁,平均34岁;车祸12例,高处坠落伤18例,其他6例;Ⅱ型17例,Ⅲ型19例。
根据踝关节正侧位及斜位片或CT三维重建行骨折分型,选择入路和内固定方法。一般不急诊手术,若为开放骨折,则行清创术,对于软组织肿胀重,应予脱水、跟骨牵引,待消肿后二期手术。手术方法:(1)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9例。先复位腓骨,用1/3弧形板或重建板固定,再暴露胫骨远端关节面,用克氏针撬拨关节面进行复位,关节面塌陷压缩,可行植骨,再用螺钉或克氏针有限内固定,尽量减少软组织剥离,使折块与骨膜和关节囊相连,于跟骨穿2枚固定针,胫骨近端穿2枚固定针,用外固定架超踝关节固定。(2)切开复位内固定2 7例,方法:先复位固定腓骨骨折,恢复胫骨远端长度,后探查胫骨折端和踝关节面,复位胫骨以及关节面的骨折,保持关节面平整,重点复位内踝、前外侧和后唇骨块,若干骺端有骨缺损,则需取自体髂骨植骨,后用胫骨远端内侧、外侧解剖钢板或重建钢板固定。术后常规消肿及用抗生素治疗。术后2~3d拔引流,坚强固定的病例,术后即行不负重下踝关节被动功能锻炼,6~8周后,行踝关节主被动功能锻炼,并渐扶拐下地活动,定期复查,至骨性愈合后方能渐负重。
36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4个月。术后复查,Ⅱ型17例均达解剖复位,Ⅲ型15例解剖复位,4例出现≤2mm胫骨关节面移位,全部病例均骨性愈合。按Mazur等的踝关节功能和症状评价,优17例、良13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83.3%。
Pilon骨折属关节内骨折,常严重破坏关节面、干骺端骨质粉碎,骨折对位差,软组织损伤重。不恰当的处理常常导致踝关节功能严重受损,治疗上要尽量使关节面解剖复位,避免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
手术应视皮肤和局部软组织损伤情况选择手术时机。经过几天治疗,软组织肿胀轻,皮肤无张力性水泡,可行手术。损伤较重,应先行消肿和水泡的处理,伤后6~15d软组织肿胀消退,皮肤皱摺出现后再行手术。因骨折发生两周后,折端血肿机化,骨痂形成,骨折复位和固定难度都会增大,故复杂Pilon骨折尽量在两周内手术。治疗的关键是骨折的分类,应行踝关节正侧位及斜位片或CT扫描。
治疗Pilon骨折原则[1]:重建腓骨,重建胫骨关节面,骨缺损的骨移植,支持钢板的支撑。腓骨骨折的复位较重要。胫骨关节面的修复、有效的维持复位或重建是治疗重点。因Pilon骨折常软组织损伤严重,为避免皮肤坏死、内固定外露、伤口感染等并发症,减少软组织的剥离加内固定植入,选择应用有限切开螺钉或克氏针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但是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不易达到关节面的解剖复位,复位欠缺及内固定不牢,难以早期功能锻炼。切开复位内固定在直视下复位关节面,骨缺损用异体骨或自体骨填补,胫腓骨用钢板坚强内固定[2]。
术中应该注意保护软组织。Pilon骨折多合并腓骨骨折,应先复位。腓骨骨折的复位及固定对Pilon骨折有加强作用,且可恢复肢体长度。为防止皮肤坏死,胫腓两侧的切口距离应≥7cm。自体骨或异体骨移植可促进骨折愈合和增加骨折稳定性,同时有利于防止关节面复位后再塌陷,切口如果张力过大,应先闭合内侧胫骨切口,腓侧切口可延期闭合。
Pilon骨折并发症较多,早期主要是皮肤坏死、伤口闭合困难、感染。对张力高的切口不能强行缝合,宜作减张缝合。对局部皮肤坏死宜早期切除,尽早作皮瓣移植以覆盖创面。晚期并发症主要是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创伤性关节炎、关节僵硬、慢性骨髓炎等,治疗可考虑行关节融合术,但必须严格掌握适应证。术后早期关节功能锻炼有利于功能恢复、肢体肿胀消退和骨折的愈合。术后2d开始踝关节被动屈伸,术后3~4d被动屈伸加主动屈伸。根据愈合情况决定负重时间。
总之,Pilon骨折的治疗,根据软组织损伤程度、选择恰当的手术时机、采用分期手术内固定结合外固定等方案,能减少Pilon骨折治疗的并发症,关节面解剖重建的精确度和骨折固定的稳定是手术关键。
[1] 张波,黄雷,王满宜,等. 胫骨Pilon骨折的手术治疗[J]. 中华骨科杂志,2001,21(7):403-407.
[2] Sands A,Grujic L,Byck D,et al. Clinical and functional outcomes of internal fixation of displaced Pilon fracture[J]. Clin Orthop,1998,374:131-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