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巳英
(云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云南昆明650500)
“Scarborough Fair”是一首古老的英语民歌,已在民间流传数百年,其优美的旋律、朴素的歌词无论在哪个年代总给人清风拂面之感,至今仍打动着无数听众。如何将原作的美感传达给中国听众,这给翻译工作者出了一道难题。译得不好,美感尽失,会给歌曲大打折扣。笔者于网上读到这首歌的诗经体译本,不禁深深为之折服。它小巧别致,极具美感。该创举是对许渊冲先生“优势竞赛论”的绝好诠释。
许渊冲先生的文学翻译理论可以归结为“优势竞赛论”——“美化之艺术,创优似竞赛”[1]9。根据许先生[1]6-9的解释:“美”是指音美、意美、形美,是本体论;“化”是指等化、浅化、深化,是方法论;“之”是指知之、好之、乐之,是目的论;“艺术”二字源于朱光潜先生的艺术论,朱先生认为“‘从心所欲,不逾矩’是一切艺术的成熟境界”;“创”字源于郭沫若先生的创作论,郭先生认为“好的翻译等于创作”;“似”字源于傅雷先生的神似说,即“以效果而论,翻译应当像临画一样,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最后许先生从自己的“发挥译语优势论”以及“语言文化竞赛论”中各取“优”字和“竞赛”一词,最终形成“美化之艺术,创优似竞赛”这一文学翻译理论。
而以译诗而论,许渊冲先生认为:“翻译求似(或真)而诗求美,所以译诗应该在真的基础上求美。”[2]2与真不能统一时,他主张:“那不是为了真而牺牲美,就是为了美而失真。如译得似的诗远不如原诗美,那牺牲美就得不偿失;如果译得‘失真’却可以和原诗比美,那倒可以说是以得补失;如果所得大于所失,那就是译诗胜过了原诗。”[2]2
此番言论一出,马上在中国译界掀起轩然大波,针对“优势竞赛论”的争议一直不绝于耳,而许氏“为了求美,甚至不妨失真”[2]5的说法是“争议最大的一个翻译命题”[3]43。反对者很有可能忽视了该命题的先决条件,“那就是译作应该‘是好的文学作品,丰富了’译语的文学”[2]5。
仔细研读许先生的《文学与翻译》一书后,笔者深感,许先生本人正是致力于丰富译语文学的典范,其译作与译论或许有欠科学严谨,但绝不乏艺术魅力,在丰富我国文学艺术方面功不可没。其以丰富译语文学为目标的作法值得提倡。
笔者将与各位分享的“Scarbo rough Fair”诗经体译本正是这么一篇丰富译语文学的佳作,与许氏“优势竞赛论”不谋而合。
以下是“Scarborough Fair”的原英文歌词及其诗经体译本:
Scarborough Fair
A re you going to Scarborough Fair?
Parsely sage rosem ary and thym e.
Rem em berm e to one who lives there.
She once was a true love ofm ine.
Tell her to m ake m e a cam bric shirt.
Parsely sage rosem ary and thym e.
W ithout no seam s nor need le wo rk.
Then she w ill be a true love ofm ine.
On the side of hill in the deep forest green,
Tracing of sparrow on the snow crested brow n.
B lankets and bedclothes the child ofmountain.
Sleeps unaware of the clarion call.
Tell her to find m e an acre of land.
Parsely sage rosem ary and thym e.
Between the saltwater and the sea strand,
Then she w ill be a true love ofm ine.
On the side of hill a sp rink ling of leaves, W ashes the grave w ith silvery tears.
A so ld ier c leans and po lishes a gun.
Sleeps unaware of the clarion call.
Tell her to reap itw ith a sick le of leather.
Parsely sage rosem ary and thym e.
And gather it all in a bunch of heather.
Then she w ill be a true love ofm ine.
W ar bellow s blazing in scarlet battalions.
Generals order their soldiers to kill,
And to figh t fo r a cause they’ve long ago forgo tten.
Sleeps unaware of the clarion call.
首先,笔者将从音、形、意三个角度分析原英 文歌词:
斯加波罗之市
问尔所之,是否如适。
蕙兰芫荽,郁郁香芷。
彼方淑女,凭君寄辞。
伊人曾在,与我相知。
嘱彼佳人,备我衣缁。
蕙兰芫荽,郁郁香芷。
勿用针砧,无隙无疵。
伊人何在,慰我相思。
彼山之阴,深林荒址。
冬寻毡毯,老雀燕子。
雪覆四野,高山迟滞。
眠而不觉,寒笳清嘶。
嘱彼佳人,营我家室。
蕙兰芫荽,郁郁香芷。
良田所修,大海之坻。
伊人应在,任我相视。
彼山之阴,叶疏苔蚀。
涤我孤冢,珠泪渐渍。
惜我长剑,日日拂拭。
寂而不觉,寒笳长嘶。
嘱彼佳人,收我秋实。
蕙兰芫荽,郁郁香芷。
敛之集之,勿弃勿失。
伊人犹在,唯我相誓。
烽火印啸,浴血之师。
将帅有令,勤王之事。
争斗缘何,久忘其旨。
痴而不觉,寒笳悲嘶。[4]
(1)音:原歌词很讲究押韵。1、2、4、6节的第2行与第4行分别以“thym e”和“m ine”结尾,押[ai]的准押韵;此外,歌词中的“fair”与“there”,“land”与“strand”以及“leather”与“heather”分别押尾韵;“shirt”与“work”押准押韵;“green”,“mountain”与“gun”,“leaves”与“tears”,以及“kill”与“call”分别押辅音韵。
(2)形:歌词形式相当整齐。共由七小节构成,每节四行,每行四音步。除第21行和第27行稍长,分别由12、13个音节构成,其余各行均由8到11个音节组成。而且,歌词运用了反复(refrain)的手法:“Parsely sage rosem ary and thym e”和“She once w as a true love of m ine”/“Then she w ill be a true love ofm ine”反复四次,“Sleep s unaw are of the c larion call”反复三次,如此循环往复,使歌词更具整体性、统一感。
(3)意:细细品味歌词,不难发现其中混杂着两种意象。1、2、4、6节,即反复出现“Parsely sage rosem ary and thym e”和“She once was a true love of m ine”/“Then she w ill be a true love of m ine”的这四节,呈现的是宁静怡人的田园风光,而余下三节,即反复出现“Sleeps unaware of the c larion call”的这三节,呈现的是喧嚣残酷的战争场面。
两组画卷形成鲜明对比,作者用意何在?对此,我们需要追根溯源。据乐评人弓枚[5]的介绍:
Scarborough Fair的歌曲原型来自 The Elfin Knight(Child#2),即《矮子骑士》(查尔德民歌集第二号),最早见诸记载是在英格兰1673年……歌词版本有近二十种,不同的歌名也有十多种……歌曲最初的内容情节大体相似,只是越到近代原来的情节线索越不明显,矮骑士的身份被淡化甚至去除。
《矮子骑士》讲述的是:矮骑士与一位相好的姑娘调侃,他答应娶姑娘,但她必须做到一系列不可能做到的事情;而姑娘答应做到这些事情,但矮骑士必须先做到她要求的种种无法实现之事。这种起源于男女情人相互诘问的民谣形式,显然广泛存在于许多民族的民间文化当中,《刘三姐》中无数的对唱便是此类。在此后的版本中,变化最大的是诘问的内容,可以想见这是因为诘问往往是即兴变化的。1810年版本中的此部分既保留了原歌曲的主要情节,又接近今天我们听到的Scarborough Fair的内容,大意为:你能否为我做一件亚麻衬衣,但不能有褶缝和针角?濯洗于远方的枯井,晾于从未开花的荆棘?好,你提了三个问题请先回答我的问题,能否为我在沙海之间找一方土地?用羊角耕地,播一粒胡椒种,收割以皮镰刀,束以孔雀羽?做完了这些事你再来取你的亚麻衬衣。[5]
由此看来,“Scarborough Fair”中1、2、4、6节正与《矮子骑士》中的情节对应。
而如今我们听到的“Scarborough Fair”一般是美国歌星保罗·西蒙(Paul Simon)在20世纪60年代再创作后的版本。保罗的再创作其实就是将自己的一首旧作——“The Side of a H ill”和上述源于《矮子骑士》的民歌融合起来。笔者将“The Side of a H ill”的歌词摘录如下:
The Side of a H ill
On the side of a hill
In a land called Som ewhere
A little boy lies asleep
In the earth
W hile dow n in the valley
A cruelw ar rages
And peop le fo rgetw hat a
Child’s life isworth
On the side of a hill
A little c loud weeps
And w aters a grave
W ith its silent tears
W hile a so ldier c leans
And po lishes a gun
That ended a life
A t the age of seven years
And the w ar rages on
In a land called Som ew here
And generals order
Theirm en to kill
And to fight for a cause
They’ve long ago fo rgo tten
W hile a little c loud w eep s
On the side of a hill[5]
歌曲讲述了由于一场残酷的战争,山坡上一个无辜的孩子遭到枪杀。情节正与“Scarborough Fair”中3、5、7节对应。结合“Scarborough Fair”创作的时代大背景(越南战争),我们不难体会作者的用心:保罗有意将两组截然不同的画卷杂合在一起,激起生活在战火中的人们对和平、宁静生活的向往。
从音、形、意三方面考量,原作都不啻为上乘诗作。而译作又如何呢?它有没有将原作的音美、形美、意美传达给中文读者呢?
在“音”方面:译文句句押韵。一句四顿,与原文一句四音步相呼应。读起来朗朗上口,颇具节奏感。在“形”方面:译文共七小节,与原文相同。每节四句,句句八字,比原文格式更整齐。在“意”方面:整体与原文一致。1、2、4、6节呈现的是宁静的田园风光,余下三节呈现的是残酷的战争场面。然而,在细节上译作与原作有些出入。具体有哪些出入,是否有碍传达原作的反战精神呢?
笔者在此挑出最明显的几处与各位探讨:
(1)原作反复出现的“Parsely sage rosem ary and thym e”对应的译文为“蕙兰芫荽,郁郁香芷”。根据《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6]的解释,“Parsely”,“sage”,“rosem ary”和“thym e”分别指欧芹、鼠尾草、迷迭香和百里香,均为可用作烹调香料的植物。译文“蕙兰芫荽,郁郁香芷”,字面上与原作简直是风马牛不相及,尽管如此,此译法却不无道理。因为“Parsely sage rosem ary and thym e”在原作中并无实际意义,它的作用就好比中国古典诗歌中“兴”的修辞手法。“朱熹《诗集传》直言:‘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黄侃《文心雕龙札记·比兴》更具体地说:‘原夫兴之为用,触物以起情,节取以托意;故有物同而感异者,亦有事异而情同者。’简言之,兴即托物寄情。”[7]7“蕙兰芫荽,郁郁香芷”在译作中也是作“兴”之用。况且,相比欧芹、鼠尾草、迷迭香和百里香,中国读者对“蕙兰芫荽,郁郁香芷”的意象更为熟悉。此处采用归化的手法,使译作更容易被译语读者接受,恰好体现了“美化之艺术,创优似竞赛”[1]9的精髓。此处“‘失真’只在局部,而整体还是忠实,或者说,美在整体”。[8]45
(2)而另外两句反复出现的歌词——“She once was a true love ofm ine”/“Then she w ill be a true love ofm ine”和“Sleeps unaware of the c larion call”对应的译文依次为“伊人曾在,与我相知”,“伊人何在,慰我相思”,“伊人应在,任我相视”,“伊人犹在,唯我相誓”,和“眠而不觉,寒笳清嘶”,“寂而不觉,寒笳长嘶”,“痴而不觉,寒笳悲嘶”(“笳”是我国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类似笛子的乐器)。这几处译文的后半句均包含增益成分,显然是译者出于格式整齐和押韵考虑,在原作感情基调上添加的。如此增益后,译文更具诗味。所以尽管文字上不与原作直接对应,却是对原作意义的深挖掘和再创作,可谓对原作的“深化”处理。
(3)“Tell her to find m e an acre of land…Betw een the saltw ater and the sea strand”和“Tell her to reap itw ith a sick le of leather…And gather it all in a bunch of heather”的译文分别是“嘱彼佳人,营我家室……良田所修,大海之坻”与“嘱彼佳人,收我秋实……敛之集之,勿弃勿失”。原文是源自《矮子骑士》中两项刁难的任务,而译文没有体现这一点,原来的刁难在译文中似乎变成了嘱咐。如此翻译是否扭曲了原作的旨意呢?回答是否定的。因为当原作者保罗将两首歌曲杂合到一块时,他创造了一首新歌。他创作的意图是要通过宁静田园和残酷战争间的对比表达反战思想,表达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译作将刁难变为嘱咐,更能凸显对恋人的依依不舍,更能反衬战争的残酷,译作传达的反战精神比原作更清晰,在和原作的竞赛中胜出。
因此,尽管译作在一些细节上和原作有出入,但整体看来,它传达的精神和原作一致。此译本正是许渊冲先生倡导的“发挥了本国语的优势,为了求美,甚至不妨失真”[2]5的创造性翻译的典范。我们可以用许先生“风筝不断线”的比喻来评价“Scarbo rough Fair”的诗经体译本:“风筝指‘意美’,线指‘意似’。只要风筝不断线,只要译文不违背原文,那就可以用加词法、减词法及换词法等来传达原文的‘意美’,使风筝飞得越高越好。”[9]221
此译本在我国是否飞得高、飞得好呢?网上关于“Scarbo rough Fair”的诗经体译本,除去未作评论的文章外,其它相关文章均为溢美之词。而译者莲波则被网友冠以“扬州才女”的称号。对于莲波的隐退,众多网友表示遗憾,曾有网友hezi[10]撰文《“她像一颗星隐到了云层后面”——莲波印象》,追忆莲波。从网友对诗经体译本及其译者的追捧上,可以看出这支风筝在我国飞得又高又好。
莲波采用诗经体翻译英文歌词,实为创举,这不禁让人好奇其创作灵感源自何处。对此,莲波[4]曾解释道:
Scarborough Fair是我很喜欢的一首老歌,因为它不那么美国,因为它那种幽怨的低唱。我总觉得它和《诗经》有一种很微妙的契合,纵然一个是公元之前,而另一个是百世以后。它的旋律,仿佛是一阵清风,夹杂着野草野花的苦寒轻香,在大地上缓缓掠过后而我更看见一个穿白衣服的人摇着木铎,边走边呼唤着苍穹,在一望无际的大地与村坪之间采集梦幻。真地很难忘却这种莫名的联想。很喜欢在异邦的文明之中,还能寻出这样令我心折的古中国的意韵。试着用《诗经》的格式翻了下,填到原曲中,竟也能唱。
此诗经体译本广受好评,我们能否将这种做法推而广之,运用到其它英语民歌的翻译上呢?回答是肯定的。《诗经》与古老的英语民歌之间,确如莲波所言,“有一种很微妙的契合”[4]。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精髓是“国风”,而“国风”大部分是民歌,朱熹《诗集传》云:“风者,民俗歌谣之诗也。”[7]4《诗经》具有民歌清新活泼、朴素优美的口语化特点,可谓既具诗风,又具歌味。章法句式上,《诗经》讲究回环复沓的韵律节奏,如《周南·关雎》中的“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其用韵灵活多样,包括隔句押韵、句句押韵、奇句与偶句押韵等[11]31-32。表现手法上,《诗经》主要采用赋比兴的艺术手法,朱熹对赋比兴的解释是:“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12]28
英语民歌又称民谣,始于十二三世纪,盛于十四五世纪,是一种形式简单、表达人民群众真挚感情的诗歌,通常起源于民间集体创作,由吟游诗人或民歌手在民众中演唱,世代相传。早期民间口头文学的共性决定了英语民歌具有与《诗经》相同的语言风格:平白朴素、生动活泼、节奏明快、朗朗上口。唯其如此,才能在人民群众中广为流传。在章法句式、用韵及表现手法上,英语民歌也常采用回环复沓的韵律节奏、灵活多样的用韵以及赋比兴的手法。
种种相通之处无不在昭示以诗经体翻译英语民歌的可行性。
继翻译“Scarborough Fair”之后,莲波还将英语民歌“Greensleeves”译成诗经体《绿袖子》[13],我国歌手童丽还演唱过此版本。更有后人效仿莲波,如网友望鳌轩将爱尔兰诗人叶芝(Yeats)所作,后被谱以爱尔兰风笛曲的古诗“Dow n by the Salley Gardens”译成诗经体《走过柳园》[14];网友deep蓝将爱尔兰民谣“Craigie H ill”译成诗经体《克雷吉山》[15]。这些作品从实践上证明了以诗经体翻译英语民歌的可行性。希望有更多译者,充分挖掘我国语言文化的宝藏,发挥译语优势,将更多优美动听的英语民歌译介成诗经体形式,以飨中文读者与听众。
本文探讨的是歌词翻译,而非歌曲翻译。我国歌曲翻译大师薛范[16]221明确指出:歌曲翻译不同于歌词翻译,最根本的一条,歌曲翻译首先应立足于‘可诵、可唱、可听’,因为歌曲最终同审美主体接触时以听觉形象出现,忽略了这一条,无论你认为自己译得何等忠实于原文,文笔何等精彩,都不足取,至多只能划入歌词翻译的范畴。通晓乐理之士不妨从歌曲翻译角度探究一番,定别有洞天。
*最后需补充说明一下:笔者和诸多“Scarborough Fair”诗经体译本及其译者莲波的“粉丝”一样,希望把歌词及译词的来龙去脉探究得水落石出。但苦于没有官方文字记录,网上搜的信息不免存在出处不明、鱼龙混杂之诟病,望指正。
[1]许渊冲.译学要敢为天下先[J].中国翻译,1999(2):4-9.
[2]许渊冲.新世纪的新译论[J].中国翻译,2000(3):2-6.
[3]张智中.“优势竞赛论”本质透析[J].外语教学,2004(6):39-44.
[4]莲波.伪造诗经[EB/OL].(1995-03-21).[2010-10-04].http://www.chinaunix.net/jh/33/217782.htm l.
[5]弓枚.“斯镇的颂歌”详解[EB/OL].(2006-11-03).[2010 -10-04].http://tieba.baidu.com/f?kz=144736071.
[6]霍恩比.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M].第7版.王玉章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7]聂石樵.诗经新注[M].济南:齐鲁书社,2006.
[8]郑海凌.解读“优势竞赛论”[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8):42-45.
[9]许渊冲.文学与翻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0]hezi.“她像一颗星隐到了云层后面”——莲波印象[EB/OL].(2000-06-09).[2010-10-04].http://www.bilinguist.com/data/hy00/messages/15882.htm l.
[11]冯常荣.“国风”翻译研究[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30-33.
[12]李玉良.诗经英译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07.
[13]做一尾快乐的鱼.怀旧经典——绿袖子(介绍与翻译)[EB/OL].(2005-07-10).[2010-10-04].http://www.beihai365.com/bbs/view thread.php?tid=154598.
[14]望鳌轩.英诗古译[EB/OL].(2006-07-24).[2010-10 -04].http://tieba.baidu.com/f?kz=117254514.
[15]C raigie H ill[EB/OL].(2008-06-29).[2010-10-04]. http://music.douban.com/review/1424131.
[16]薛范.歌曲翻译探索与实践[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