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内特医生折射的博爱主义光辉

2011-08-15 00:43贺润东
关键词:侯爵普洛斯内特

贺润东

(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410114)

《双城记》发表于1859年,作者以波澜壮阔的法国大革命为背景,以巴黎和伦敦两座城市为典型环境,塑造了一系列内心充满了爱或恨的人物,构建了一系列令人感动至深或悲愤不已的情节。狄更斯以这部小说来宣扬人道主义,褒扬和歌颂人道主义的精髓——博爱。也正是这一切造就了《双城记》这部小说从问世以来迄今为止不可动摇的经典地位。

狄更斯受卡莱尔《法国大革命》的启发,激发了创作灵感,决定着手写《双城记》。他希望以一个艺术家的视点,“去捕捉那一时代的气氛,以一个故事来说明流血只能造成更多的流血,仇仇相报无有已时”。[1]只有博爱的心,才能缓和当时英国日趋激化的阶级矛盾,使英国不至陷入一场血腥暴力的大革命之中。在《双城记》里,内心充满爱的代表有卡顿、曼内特、达奈、露西、洛里及普洛斯小姐等,他们所表现出的爱都是牺牲奉献、舍己为人、不求回报,是最高尚的博爱。笔者主要从曼内特医生的角度,分析狄更斯的博爱主义精神。

一、曼内特的复活:爱的滋润和浇灌的结果

亚历山大·曼内特是小说《双城记》中的主人公。1757年12月的一个月夜,寓居巴黎的他在散步时,突然被厄弗里蒙地侯爵兄弟强迫出诊。而这次出诊,是曼内特陷入牢狱之灾的开始。

他耳闻目睹了侯爵兄弟令人发指的罪行:他们草菅人命、强占民女,使得农奴一家包括胎儿在内的五个人死于非命。正直善良的曼内特医生决定私下写封信给大臣。他同情农奴一家的悲惨遭遇,痛恨并揭发侯爵兄弟的罪恶,这一行为说明曼内特具有博大的爱心,闪耀着人道主义的光辉。曼内特医生把信交上去的当晚,侯爵当面烧了他的信,然后把他送进了巴士底狱。整整18年的冤狱,彻底摧毁了曼内特。他被营救出狱后,精神失常,失去记忆,只会做鞋过日子,如同一个废人。

女儿的亲情,是曼内特复活的根本原因。

曼内特的妻子打听、寻找曼内特无果,终因悲伤过度而死。两岁的女儿露西托孤给洛里(特尔逊银行的职员,曼内特财产受托人),后来由普洛斯小姐抚养。曼内特出狱后,洛里和普洛斯小姐陪护露西去了巴黎,“去使他恢复生活,让他享受爱,负起责任,得到休息,安乐”。[2]27当露西第一次看到失去理智的父亲,她没有害怕,没有惊慌,“向他伸出颤抖的双手……急于想把那幽灵似的脸抱在她温暖年轻的怀里,急于用爱使他恢复生命和希望”。[2]45父女俩的第一次见面,就使曼内特的精神有了依靠。露西用女儿的亲情和爱,苏醒了曼内特的灵魂,复活了曼内特。

露西对父亲的爱,战胜了18年的苦难。而洛里和普洛斯小姐对曼内特的兄弟姊妹般的友情,也是他得以复活的重要原因。

洛里和曼内特夫妇彼此信任,有着很深的友情。在曼内特生死不明,曼内特夫人又撒手人寰的情况下,洛里就担负起了照管露西的责任。他带着露西渡过英吉利海峡,来到了英国。可他一个单身男人,又要常去巴黎办事,后来便由普洛斯小姐抚养露西。同为单身的普洛斯小姐和露西便像亲生母女般的生活在一起。正是因为这兄弟姊妹般的仁爱之心和他们十多年的精心照料,为曼内特留下了唯一的亲人,使曼内特出狱后就能见到长大成人的女儿,就有了亲情的爱抚和温暖,他那颗受伤的心就能得到女儿的抚慰。

洛里和普洛斯小姐陪护露西去巴黎,就是小说第一部《复活》描述的,他们要去执行的是复活曼内特的使命。在洛里看来,此事既责任重大,又义不容辞。他做了周到细致的考虑,并加重语气地提醒露西:“现在想要追究,他是多年来被人疏忽,还是始终有意关押,非但无益反而有害。现在进行任何调查,非但无益反而有害,因为会招来危险……这完全是一项秘密任务,我的证件、文字记录以及备忘录全都包含在这句话里:‘复活’。”[2]27博爱的胸怀,使洛里对使命的完成充满信心,也充满智慧。当他听到露西离开巴黎的决定,就觉得“这是该办的事”。在他的迅速安排下,当天晚上,曼内特就和露西、洛里、普洛斯小姐离开了巴黎,离开了使他蒙受不白之冤和巨大痛苦的令人发指的是非之地。

复活的曼内特神智逐渐正常,健康得以恢复,一段时间后,又成了一个“面貌睿智,器宇轩昂”的医生。

二、曼内特的博爱情怀:爱仇人的后代

真正复活的不仅是曼内特的身躯,而且还有曼内特的博爱情怀。

查尔斯·达奈是艾弗勒蒙德侯爵兄弟中哥哥的儿子,在他母亲“宽厚待人,弥补罪过”遗言的影响下,自小就有一颗赎罪的心。长大后,他背叛了贵族家庭,放弃爵位,离开庄园,来到英国,成为一名高级法文教师。他竭尽全力做好工作,自食其力,并取得了成功。

当露西和达奈结婚的那天早上,曼内特得知了达奈就是艾弗勒蒙德侯爵的儿子,就是把他送进巴士底狱18年的不共戴天的仇人的后代。这简直是在他流血的心脏上再插一把刀,晴天霹雳一般把他打入了精神煎熬的深渊。

狄更斯对曼内特害怕触及受迫害的经历作了充分的铺垫。第一次是在伦敦的法庭上,可能达奈的长相像侯爵,曼内特“非常奇怪地看着达奈……显出厌恶和不信任,甚至有些恐惧……神志恍惚”。[2]85但他努力打消了这种疑虑。第二次又是这种疑虑,当查尔斯要告诉他的真正姓名和来英国的原因时,曼内特两次坚决地加以拒绝。可见,曼内特对那一段痛苦的往事有着本能的提防。

曼内特医生一直把他受迫害的原因,迫害他的人的名字都埋藏在心里。按照普洛斯小姐的话来说:“就是一种非常可怕的回忆。由回忆造成的失常。也不知道怎样失常,怎样恢复过来,也拿不准以后不再犯”,“一触动那根弦,他就马上坏事了。”[2]103现在,露西和仇人的儿子达奈结婚了,那根坏事的弦触动了。他神智错乱,记忆丧失,又开始做鞋。

曼内特承受了人们难以想象的痛苦。为了女儿的幸福,他将18年的深仇大恨深深地埋在心底,竭尽全力压抑住个人的恩怨。一天又一天,经过 9天的痛苦煎熬,曼内特慢慢恢复了常态,终于清醒了过来。博爱战胜了仇恨——这和20多年前,他甘冒风险揭发侯爵兄弟的罪行,在本质上是一脉相承的。曼内特是一个伟大的父亲,一个具有博爱情怀的人道主义的践行者。

亲情、友情是博爱最主要、最普遍、最基本的体现。博爱复活了曼内特,曼内特又以博爱回报露西,回报达奈,回报社会。他忠实地履行着医生的职责——治病救人,“对于和他打交道的形形色色的人,无论是在押的还是自由的,穷的还是富的,好的还是坏的,他保持着医生的本色,都能一视同仁,十分明智地发挥他个人的影响……”,曼内特具有一个医生所应当具备的博爱情怀:帮助所有需要帮助的人。在当时雅各宾恐怖统治时期,这种超然局外的姿态是难能可贵的,而支撑这种姿态的精神支柱便是博爱。

1792年的巴黎,正处在漩涡的中心。新政府颁布了许多的法令,“驱逐一切外逃者,凡回来者一律处死”。达奈就是在去巴黎的路上,被关进了监狱,并押解到巴黎。在营救达奈的两年多的漫长日子里,曼内特因为有在巴士底狱坐过牢的特殊经历,使他在巴黎这座笼罩在恐怖气氛的城市里有了护身符,为他的营救活动带来了有利的条件。“我亲爱的孩子帮助我恢复了神智,现在我也要帮助她,把她的最亲爱的人还给她。”[2]290,曼内特做了坚韧不拔、卓有成效的艰苦努力,也确实把达奈营救出了监狱。只是由于突生变故,达奈出狱的当天晚上,又被逮捕,身陷囹圄,并被送上了断头台。

三、博爱与宽容:《双城记》的核心思想

曼内特医生的博爱情怀,是狄更斯所热情赞颂的,也是《双城记》的重要内容之一,曼内特医生对女儿的爱;对查尔斯·达奈的宽容;他一视同仁地对待病人等等,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个伟大的父亲,一个充满爱心的医生的形象凸显在我们面前。

曼内特在巴士底狱,“在囚禁的第十年的最后一个月后,用一枚生锈的铁钉,蘸着从烟囱里刮下的烟灰、木炭灰和着鲜血一起调成的浆”,十分困难地写成了一份文件,详细地叙述了自己被迫出诊,如何得知农奴一家被艾弗勒蒙德侯爵兄弟迫害的经过,以及自己蒙冤受辱的悲惨遭遇。这份文件的最后写道:“我,亚历山大·曼内特,不幸的囚犯,于1767年除夕之夜,在难以忍受的痛苦中,向这些罪恶都必然得到清算的那个时代提出控告,控告他们和他们的子子孙孙,直至他们家族的最后一个。我向上天,向人世间控告他们。”[2]355

曼内特在与世隔绝的监狱里,经历了10年漫长的痛苦煎熬,满腔的愤怒和强烈的复仇愿望,已摧毁了他的神智,他冒着生命危险写成的血泪控告令人动容,更没有人会认为他不应该写这份控告。可就因为这份控告,使曼内特和德法奇夫妇一起成了达奈的控告人,让达奈在出狱的当天再度被指控和逮捕。曼内特、露西等人两年来营救达奈的种种努力付诸东流。

不应当指责曼内特写了这份控告。他无法预见法国大革命的爆发,无法预见大革命后期的疯狂杀戮和恐怖,也绝对想不到查尔斯·达奈会成为自己的女婿,他的“控告他们和他们的子子孙孙,直至他们家族的最后一个”。在当时的情况下,完全是可以理解的。

狄更斯用心良苦,人们应当从曼内特身上,从这个突兀的变故中吸取教训,要有博爱情怀,还要有宽容气度,博爱和宽容是不可分的。人们对所爱的人要宽容,对不爱的人要宽容,甚至对自己的敌人也要宽容。当两个有世仇的家族能够彼此宽容,和谐相处时,一切会变得美好,若没有宽容,冤冤相报,无有尽时,美好会化为乌有。

如果曼内特的文件里没有“控告他们的子子孙孙,直至他们家族的最后一个”这句话,那么《双城记》便会失去故事的曲折和精彩,也失去它深刻的主题。而正是艺术家的如橼巨笔,突出了博爱和宽容的重要和实质。博爱是狄更斯自身的精神追求,也是《双城记》的核心思想。

乔治·奥威尔认为,狄更斯的社会批评既不是政治上的也不是经济上的,而是道德上的。不可否认,狄更斯没有拿出他所抨击的制度和社会公共机构的替代物。从作品中他似乎暗示,《新约》中所倡导的博爱的为人准则才是阶级斗争的唯一解决办法。[3]

在《双城记》中,狄更斯以深切同情的笔调,描写了曼内特医生蒙冤所受到的非人折磨,同时无情地抨击了法国大革命前贵族的堕落与社会的不公。但他不赞成大革命中血腥的暴力行为,也不喜欢得胜的革命民众。因此,他希望能以基督教教义里的“爱上帝和你的邻居,宽恕你的敌人”来感化英国的民众和统治者,希望在英国不要发生像法国那样的流血和杀戮,而要用博爱和宽恕来化解所有的矛盾与不公。狄更斯通过《双城记》严肃地思索和探讨着人性问题。他运用爱的力量,批判了人性中黑暗的一面,讴歌光明的一面,宣扬了博爱、宽容的观点。[5]狄更斯受基督教的影响,深知自己作为一个作者,有唤醒和弘扬博爱精神的责任和义务。一百多年来,狄更斯的《双城记》以及其它的作品,以爱的甘露滋养着人们的情感,培养和提升着人们的精神境界,是世界文学史上的璀璨明珠。

[1]梁实秋.英国文学史(第3卷)[M].台北:协志工业丛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85:661.

[2]狄更斯.双城记[M].曾克明,译.海口: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7.

[3]PaulM.Ochojski,CharlesD ickens’s Hard Times[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128.

[4]陈翠平.善与恶的对比——对《双城记》中善与恶的分析[J].长治学院学报,2005(4):43-45.

[5]刘育根.《双城记》与狄更斯的人道主义[J].文教资料,2007(27):18-19.

猜你喜欢
侯爵普洛斯内特
普洛斯投资(上海)有限公司
广日电梯中标普洛斯(中国)工程主要设备集采
普洛斯投资(上海)有限公司
鼻子
浅论《染血之室》中的意象
喂靴子吃饭
从玛丽·安托瓦内特到乔乔·西瓦,蝴蝶结发饰意义惊人的历史
东汉列侯推恩分封问题辨正
——东汉侯爵继承制度研究之一
特内特:美国中情局局长辞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