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德即知识”命题新探

2011-08-15 00:44刘艳春庄忠正
关键词:苏格拉底德性美德

刘艳春,庄忠正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美德即知识”命题新探

刘艳春,庄忠正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苏格拉底在伦理学上的突破主要表现在“美德即知识”这个命题上。此命题在理性的基础上把道德观和知识论统一起来,为道德寻找到了坚实的基础,赋予道德价值以客观性、确定性和普遍规范性。论文主要从命题提出的背景、对命题的理解和对质疑命题的反驳三个方面对此命题进行重新解读,并从知识论和实践论相统一的角度对此命题加以理解和辨析。

美德;知识;善;实践理性

1 “美德即知识”命题提出的背景

1.1 时代背景

苏格拉底所处的时代是雅典城邦由强盛走向衰弱的关键时期,尤其是长达27年之久的伯罗奔尼撒战争使得雅典的政治、社会秩序陷入极度混乱局面,此时个人主义、无政府主义充斥在整个雅典城邦中,雅典城邦处于没落的边缘。这种政治动乱给希腊人的精神世界带来了极大的混乱和危机,使得人性普遍堕落,传统道德处于崩溃堕落的边缘。当然,在这一时期出现的智者学派在这方面也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为他们基于文化相对主义立场否定德性的普遍性,同时他们强调论辩和演说的技巧,使真理性问题显得并不重要。他们主要从感性的角度来理解人,强调个体的感觉及行为,并在感觉论的基础上走向了主观主义和相对主义,而真理也就成了普罗泰戈拉所说的“事物对某人显现的那个样子”。所以,“这种学说本质上是怀疑主义的,并且其根据的基础是感觉的‘欺骗性’。[1]”正是智者学派的怀疑主义和相对主义使雅典公民的个性进一步恶性发展,以个人感觉代替普遍的理智。尤其是他们对人的认识能力与知识的真理性提出了质疑,造成在伦理问题上思想的混乱,这是雅典公民道德混乱的思想根源。因而,他们的理论引起了苏格拉底的严厉批评,也促使苏格拉底寻求德性的坚实基础,建立一种理性主义的道德哲学,使伦理学知识化。

1.2 学理背景

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命题的提出还有其学理背景,即苏格拉底的哲学发生了方向性的改变。前苏格拉底哲学从一开始就把始基当作一个具体事物来对待,要在万物之中找出一个具体之物来作为万物的本原和始基,而且它以观察作为主要手段。这样从一开始就形成了它的问题和方法的不相适应,产生了一系列矛盾,如一与多的矛盾、变与不变的矛盾、有限与无限的矛盾,尤其是逻辑推理与观察方法在有限与无限问题上的矛盾。“所谓‘始基’、‘本原’,在逻辑推理的悬设上是合理的,而在‘观察’上则是不可靠的、不可检验的,因为实际的因果系列是不可穷尽的……[2]”前苏格拉底哲学所遇到的这个问题正是苏格拉底理论上的困难,而且也是他本人思想变化的学理上的原因。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苏格拉底开始思考真理性的知识在何处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阿那克萨哥拉的“奴斯”对苏格拉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苏格拉底曾说他很喜欢阿那克萨哥拉关于“奴斯”的说法,认为这样可以回答一切问题,但是他发现阿那克萨哥拉并没有把“奴斯”原则贯彻到底,在解释具体自然现象时,他又回到了自然哲学家的立场。尽管如此,阿那克萨哥拉的“奴斯”促使苏格拉底的哲学发生了方向性的改变。既然人们在自然界中无法寻到万物的始基,那么这个始基不在自然中,而在自我中。苏格拉底这一方向性的改变,被古人称为把哲学从天上拉回人间,正如西塞罗在《图库兰谈话录》中所说:“苏格拉底首先把哲学从天上召唤下来,寓于城邦之中,甚至引入家庭,迫使哲学思考人生和道德、善与恶。[3]368”

既然真理不在自然而在自我,不在客体而在主体,那么人们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就要从自然转向自我,从对自然的具体知识转到知识本身和知识主体。最重要的是,人们要认识自己,认识到自己无知。只有自知无知,人们才能发掘自己的理性能力。在苏格拉底看来,认识你自己就是认识你的灵魂,他把灵魂与自我完全等同起来[4]。这样的话,我们就应该时刻关心自己的灵魂,对自己的灵魂负责,使我们的灵魂处于最好的状态。苏格拉底认为“善”是最好的,是人生的最高目的,“善”即真理,而且善的行为能够促进灵魂健康。这就要求我们要使我们的灵魂尽可能地善,而要使我们的灵魂尽可能地善,我们就应该拥有关于善的知识,用理性去追求善,用行为去践行善。于是,苏格拉底开始践行他牛虻式的使命。“他把自己所有的时间都花在试探和劝导他们上,不论老少,使你们首要的、第一位的关注不是你们的身体或职业,而是你们灵魂的最高幸福……财富不会带来美德(善),但是美德(善)会带来财富和其他各种幸福。[5]18”同时,他指出拯救雅典及整个希腊的根本出路在于让人们通过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理性,以把握真理性的知识(即“善”的知识)。当人们真正知道了幸福就是让“善”占据灵魂,认识到过有德性的生活才是真正的幸福,人们就会自觉行善。所以,有了这种善的知识,就一定会有美德,而人们之所以丧失道德是因为他们的“无知”,没有真正把握“善”的知识。

正是从上述时代背景和学理背景出发,苏格拉底提出了他的道德哲学的基本命题:美德即知识,在理性的基础上把道德观和知识论统一起来,为道德寻找到了坚实的基础,实现了伦理上的突破。

2 对“美德即知识”命题的理解

不少学者把苏格拉底提出的“美德即知识”这个命题理解为苏格拉底要把伦理学科学化,要在伦理、道德中寻求真知识,因为美德的本性即是知识。不可否认,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有这层表面的意义,但是除这层意义外,我们还可以从更深的层面理解它的涵义。要想从更深层面理解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我们便需要对他的理念论有一定的了解,因为苏格拉底的道德哲学是以理念论为基础的。

苏格拉底的理念论在知识论上是一个逻辑的概念、范畴体系,是他的哲学的基础。他利用理念给事物下本质的定义,当然这个定义是理性的概括、抽象的飞跃,然而这种飞跃不仅表现在理论上,而且还表现在实践上。也就是说,人对事物的把握,不仅考虑到了事物的自然属性,还要考虑到事物的实践属性,即考虑到事物的功能和事物本身的内在目的。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按照苏格拉底的理念论,理念本身就具有目的性质。目的使概念本身具有现实性,目的的概念是为了实现出来。虽然理念是概念性的,是由人的理性所形成,由思想所把握,但它同时又是现实事物的本质,是现实事物所以然的根据,因而它也是现实性的根源,具有一种现实性的力量,这样的话,就需要我们从现实或实践的角度把握它。正是基于此,不少研究者认为苏格拉底的理念论是由实践方面提出来的,即由于自然知识的不足,转向于自我、转向于人,而人首先是实践的主体。既然如此,在理解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的命题时,我们应该侧重于从实践的角度对它加以理解。当然,在理解此命题时,我们不可避免地要对“知识”和“美德”加以解读,因为二者在苏格拉底那里具有特殊的含义。

2.1 何谓“知识”

如上文所述,由于学理上的原因,苏格拉底的哲学发生了方向性的转变,即从自然转变为自我。他不再追求关于自然的具体知识,而是转向知识本身和知识主体,追求真理性的知识,这种知识存在于理性的实践功能中,存在于对自我的认识、反思之中。当然,此时苏格拉底所面对的既不是质的世界,也不是量的世界,既不是物理世界,也不是数学世界,而是人的世界、善的世界、理念的世界。因此,在这个意义上,苏格拉底所谓的“知识”是一个新的确定的知识概念,它不再是关于自然的具体知识,而是整个世界的理念的知识、善的知识、自我的知识,是一种理性的必然真理。同时,从苏格拉底所提的问题中,我们也可以推出他所谓的“知识”也是一种定义性的逻辑知识,因为苏格拉底的问题可以概括为这样一个公式:X是什么?如“什么是勇敢”,“什么是自制”等等,事实上也就是探讨概念的逻辑定义。此类问题使苏格拉底“从逻辑概念方面来探讨各种范畴的意义,认为这种意义是事物的本质,是永恒的、不变的,把握了这个意义,也就把握了真理,得到了真知识。[5]81”由此可见,苏格拉底所谓的“知识”具有特殊的含义,是一个新的知识概念。那么人们是否只需要获得这种知识就可以了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而且这也与苏格拉底的本意相违背。在他看来,人们不仅要获得此类知识,而且要践行之。

如前所述,在苏格拉底那里,灵魂与自我是等同起来的,而且知识也是灵魂中固有的东西,这就需要我们关照自己的灵魂,对它负责,使它尽可能地善。而要使我们的灵魂尽可能地善,就需要我们不仅要获得善的知识,而且还要践行它。因为如果一个人只是具有某种知识而不去实践它,那么他并无真知。正如一个人若具有建筑知识,但却停留于纸上谈兵,而不去盖房子等,那么他只是像建筑师而不是建筑师。所以,即使我们获得了关于善的知识但若不去实践它的话,并不能使我们的灵魂趋向善,而且我们获得的也不是真的关于善的知识,因为只有善的行为才能使灵魂健康发展。同时,在苏格拉底那里,哲学与生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他的哲学和他研讨哲学的方式是他的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他的生活和他的哲学是一回事;他的哲学活动绝不是脱离现实而退避到自由的纯粹的思想领域中去的。[6]51”苏格拉底本人便是他的道德哲学的实践者。由此可见,根据苏格拉底的本意,我们并不是仅仅为了获得知识,而且还要在生活中实践它,让它变成真知。此外,苏格拉底与亚里士多德对知识的理解也明显不同。后者把一切都经验化了,他所谓的知识是指经验的知识,因而有理论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之分。但是在苏格拉底那里,知识即真理,是对理念的把握,是定义性的逻辑知识,没有任何感觉经验的成分。从这个的角度来说,知善必行,“知”、“行”是完全统一的,也就是说,在绝对的意义上,知识和从知识出发的行为是统一的。由此可推出,在苏格拉底那里,知识不仅是理论的知识,而且也是一个实践的概念,它不是静观的而是能动的,我们应该从实践的角度对它加以理解。在这个意义上,由于知识是理念的知识、善的知识,这就要求我们在生活中实践它,践行善的行为,于是善的知识与善的行为实现了统一,美德与知识也达到了一致。

2.2 何谓“美德”

苏格拉底提出的“美德”与当时雅典的大众道德明显不同,它具有特殊的意义。雅典大众认为德性不是一种专门技艺,而是不可教的,因为它是一种任何公民都在不同程度上拥有的东西,而且很容易自动获得,任何人都有能力对它提供建议。所以当他们面临有关城邦管理的决定时,愿意考虑任何人的建议。“站起来提建议的可以是建筑师、铁匠、鞋匠、商人、船主,无论他们是富裕还是贫穷,也无论他们出生高贵还是低贱。[5]440”而在苏格拉底那里,德性却是一种专门的知识或技艺,而且是可教的。苏格拉底在《欧绪德谟篇》的规劝中提出,每个人都追求幸福或好运,而为了追求它们,我们必须拥有善,但是唯一的真正的善就是知识或智慧,一切表面上的善只有当它们为知识所引导时才是善的。因此,苏格拉底认为,每个人都应当尽可能追求成为有智慧的人。

那么是否存在一种幸福的人或有德之士必须具备的知识?如果存在的话,它是什么?苏格拉底认为对幸福或好运来说并非任何知识都是必要的,只有那种能够把“制作东西与知道如何使用它所制成的东西”结合起来的知识(即支配性的知识)才是与幸福相关的知识。因而,只有关于善恶的知识才能使人们获得幸福或好运,因为人们如果缺乏关于善恶的知识,任何“美好而有益”的成果都不可能取得,如医生在治病救人方面便不那么成功,鞋匠做鞋的手艺也不那么出色等等,更不用说使人们获得幸福或好运了。更重要的是,只有关于善恶的知识才符合上述知识的条件,是那种支配性的知识。所以,人们只有获得关于善恶的知识才能追求到幸福或好运。此外,在《拉凯斯篇》中,苏格拉底讨论勇敢时曾根据尼西亚的关于勇敢的观点得出勇敢是关于所有善恶之物的知识,是德性的全部而不是部分,这便与尼西亚的勇敢是德性的一部分的最初论断相冲突。这就意味着,在苏格拉底看来,德性就是关于善恶的知识。由此可以推出,苏格拉底所谓的德性是人们追求幸福或好运所必不可少的,作为德性的知识或技艺并非铁匠或鞋匠所具有的那一类知识或技艺,而是关于善恶的知识或技艺。

在讨论苏格拉底的理念论时曾指出,他的“理念”具有一定的现实性、实践性,而在最高意义上,“理念”即是“善”、“德”,这就要求我们也应该从实践的功能性的角度理解苏格拉底的美德。如前所述,苏格拉底的理念本身具有一种现实性的力量。德性也是如此,它具有一种力量或能力,而且这种力量或能力明显地与特殊的活动或行为相联系。“对苏格拉底来说,一物之有力量,乃是由于此物在适当的环境中处以一定的状态,这种状态使它去做它所做的事情。[3]386”也就是说,力量不是完成某种行为的纯粹的倾向,而是一物产生这种行为的状态。因此,对苏格拉底来说,德性的力量在存在论意义上先于并定义与它相联系的行为。那么与德性的力量相联系的行为是什么呢?很明显,由于德性是关于善恶的知识,其对象是善(恶),所以与德性的力量相联系并被其定义的行为一定是善的行为。若一个人有德性,则一定有与之相联系的德性的行为即善的行为,否则,他便没有真德性,没有真知。此外,“德性”这个词的基本意义是与人相关的,即主要是指人的优良品质,而具有能动性、作为实践主体的人也就使这种品质具有了一种能动性,德性亦然。

由此可见,在苏格拉底那里,德性与知识一样不是纯理论性的、静观性的,而是实践性的。同时,由于德性正是使灵魂健康发展的关于善的知识,那么我们将会在生活中的所有情况下以正确的态度使之展现出来。真正的德性是一种强烈的信念,我们不仅要有之,而且要践行之。在这个意义上,苏格拉底的美德与知识有相通之处,是一致的。

从以上对苏格拉底关于美德与知识的论述中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从知识论的角度看,知识与德性都是关于善的知识,而且两者都是通过认识自己而获得的“自我”的知识,所以“自我”的知识既是真理又是道德,知识与美德在知识论层面实现了统一。从实践论的角度看,知识与德性也是统一的,因为我们并不仅仅是获得两者,而且还要在现实中去实践它们,践行善的行为,即善的知识与善的行为是一致的,也就是所谓的“知”“行”合一。所以,在苏格拉底那里,知识论和实践论是统一的。概括地说,我们所得出的结论就是苏格拉底所提出的命题——“美德即知识”。

3 对质疑“美德即知识”命题的反驳

目前国内一些学者对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这个命题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苏格拉底并未明确提出这个命题。之所以提出质疑,是因为在关于苏格拉底的史料中,并无确凿的证据认为苏格拉底真地认为美德即知识,相反还有证据表明苏格拉底曾明确否定过这个命题[7]。事实是否如此呢?我们知道,苏格拉底关于美德与知识的有关看法主要反映在《普罗泰戈拉篇》和《美诺篇》。在《普罗泰戈拉篇》中,苏格拉底和普罗泰戈拉从政治技艺是否可教开始,进而讨论美德是否可教。最初苏格拉底不相信美德是可教的,而普罗泰戈拉认为美德是可教的。经普罗泰戈拉的一番论证后,苏格拉底表示暂时相信普罗泰戈拉所说的。然后就转入关于美德性质的讨论,苏格拉底证明了所有美德都是智慧。接下来,苏格拉底谈到了他著名的论题,即无人自愿为恶,为恶代表无知。但是最后,全部的辩论取得了戏剧性的结果:苏格拉底原认为美德是不可教的,现在却证明美德是知识,是可教的;而普罗泰戈拉原认为美德是可教的,但又说美德是不同于知识的东西,这样美德反而不可教了。当然,在《普罗泰戈拉篇》苏格拉底并未对知识与美德的关系问题给出最终答案。这个问题在《美诺篇》中得到了进一步讨论。

《美诺篇》的主题是美德是否可教。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只有是知识,才是可教的,即美德是一种知识是美德可教性的必要条件。同时他又认为,如果美德是知识,那么美德是可教的,即美德是知识是美德可教性的充分条件。所以,“美德是知识”是“美德可教性”的充分必要条件。关于美德是否是知识的问题,苏格拉底与美诺达成了一致,即美德不管作为部分还是整体都是智慧。至此,“美德即知识”的命题完全提出。但是国内的一些学者认为并非如此,他们认为苏格拉底曾怀疑“美德即知识”是否能成立,而且列举了大量的例子来证明美德没有教者,也没有受教者,因此,美德不可教,进而美德也不是知识。苏格拉底真认为美德不可教吗?显然不是的。苏格拉底的知识与德性都是关于善的知识,是真理,具有普遍性。而且在他看来,一切知识都是我们本已有的东西,根植于我们灵魂中,所谓学习就是回忆、认识自我。所以,苏格拉底的“教”并不是把知识从外面灌输给别人,而是启发、引导别人去认识自我,获得自己本有的东西。这样就意味着有些德性并不需要别人启发、引导也可以通过认识自我、反思自我而获得,也就没有所谓的“教者”,如孟子所谓的“不忍人之心”、“恻隐之心”等等;也有些德性由于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并不能通过认识自我而获得,也就没有所谓的“受教者”,亚里士多德就认为只有很少数人才能达到神一样的生活而获得完整的德性。由此可推出,国内的学者之所以对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提出怀疑,是因为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苏格拉底的“教”的本质内涵。

通过以上对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命题的理解与辨析可以看出,苏格拉底超越了智者学派的相对主义、怀疑主义,把实践理性、思辨理性、道德哲学、知识论都统一起来,立足于实践理性的道德哲学,寻求一种确定的永恒的真理,为道德找到了坚实的基础,实现了伦理上的突破,同时也使哲学发生了方向性的转变。尽管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的命题遭到了后人的反驳和批判,但是它在哲学史上的意义和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尤其是在当今这个知识与德性相分裂、物欲横流的时代,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的道德教育意义更加突显出来,更值得我们关注和重新解读。

[1]罗素.西方哲学史[M].何兆武,李约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11.

[2]叶秀山.苏格拉底及其哲学思想[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68.

[3]泰勒.从开端到柏拉图[M].韩东晖,聂敏里,冯俊,等译.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368.

[4]汪子嵩,范明生,陈村富,等.希腊哲学史:第 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410-420.

[5]柏拉图.柏拉图全集:第 1,2卷[M].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6]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 2卷[M].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51.

[7]陈真.苏格拉底真的认为“美德即知识”吗?[J].伦理学研究,2006(4):47-52.

Exploration of the Proposition“Virtue is Knowledge"

LIU Yanchun,ZHUANG Zhongzheng
(Shool of Philosophy and Society,Jilin University,Changchun130012,China)

Socrates’s ethical breakthrough is mainly manifested in the proposition“Virtue is knowledge”.The proposition bases on the unity of rational ethics and knowledge,and finds a solid moral foundation and gives objectivity,certainty and universal normative to the moral values.The paper,from such aspects as the background,understanding of the proposition and the refution on the question,re-interprets the proposition and concludes that we should start from the unity of the knowledge and the Practice to understand the proposition.

virtue;knowledge;good;practical reason

B502.231

A

10.3969/j.issn.1673-1646.2011.02.004

1673-1646(2011)02-0012-05

2010-09-20

刘艳春(1987-),女,硕士生,从事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

猜你喜欢
苏格拉底德性美德
诚实是美德
苏格拉底论德性的双重本性
从德性内在到审慎行动:一种立法者的方法论
苏格拉底的信仰
苏格拉底
她是自立自强的美德好少年
逝前的美德
苏格拉底和他的学生(故事两则)
助人为乐是美德
托马斯·阿奎那的德性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