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国
(本文作者:92941部队政治部主任)
自古以来,为政者大都看重道德力量,讲究以德服人。胡主席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要坚持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选拔任用那些政治坚定、有真才实学、成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这一重要论述,既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我党选人用人的一贯原则,蕴含着丰富的时代元素,为新形势下军队以德为先选拔任用干部提供了指导遵循。树立以德为先的用人导向,考德、识德、育德是关键,需要在规范考评标准、完善评判机制、营造良好环境上下功夫见成效。
一要规范以德为先的考评标准。德,在现代汉语中解释为,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也有一种形象的拆字解释法:人们站在十字路口,面对四条路,要选择一条光明之路,需要用心去抉择,此为德也。古语云“百行以德为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讲的都是修德对治国、立身、成事的重要性。德作为长期形成的个人内在品质,考察难、量化难、评价难,一直是干部考核工作的难点。所以,树立以德为先的用人导向,必须首先规范以德为先的考评标准。
一看危难之时的政治品格。政治素养是德的核心,在重要时期、敏感时段、关键时刻表现尤为突出。要从贯彻执行上级决策指示考察政治意识,看是否顾全大局;从完成急难险重任务考察政治素质,看政策水平和表率作用;从处置大是大非敏感事件考察政治立场,看是否旗帜鲜明。
二看履职尽责的精神状态。精神品质是德的重要内涵,直接表现在事业心和责任感上。要突出爱岗敬业,看能否扑下身子、放下架子,真心干事业;突出工作作风,看能否讲实话、办实事,坚持求真务实;突出创新实践,看能否锐意进取、敢为人先,注重开拓奋进。
三看行使职权的廉洁要求。勤政廉政是德的关键要素。当前部队新装备建设任务重、训练演习任务压力大、重点建设项目多、出访护航频率高、外界利益诱惑多,必须突出对敏感事务的自律能力与廉洁要求,重点看装备引进、工程招标、物资采购、干部使用、兵员征集方面是否干净做事、清廉为政。
四看日常生活的道德操守。道德养成是德的具体表现。一些部队地处沿海开放城市,时刻面临酒绿灯红、敌特拉拢策反的严峻考验,必须重视日常道德操守。要看“工作圈、交往圈、生活圈”是否纯洁,能否营内营外一个样、台上台下一个样、人前人后一个样;看情趣爱好是否端正,能否辨是非、知廉耻、明善恶;看家庭关系是否和睦,能否孝敬长辈、忠诚配偶、和善邻里。
二要完善以德为先的评判机制。建国初在处理刘青山、张子善事件时,毛主席说,正因为他们两人的地位高、功劳大、影响大,所以才下决心处决他们,只有处决他们,才能挽救20个、200个、2000个、20000个犯有各种不同程度错误的干部。“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之不国。”所以,要全面考核干部的德,既要看政治思想觉悟,又要看作风和品行;既从工作实绩看德,又要防止用成绩代替对德的评价;要把群众公认作为重要依据,注重把上级领导的意见、基层官兵的意见、本级机关的意见结合起来分析;要对干部的工作圈、交往圈、生活圈进行对照,看是不是圈内圈外两种表现、台上台下两个形象;要加强对干部德的经常性考核,了解其一贯表现,及时发现苗头和倾向性问题,有针对性地加强教育管理,对干部的德作出客观公正的评判,完善以德为先的评判机制。
一用定期考核法。坚持多管齐下、多措并举,上级领导机关加强检查督导,定期通报讲评。认真落实“指挥军官考核评价体系”,定期组织述职述学述廉,汇报德行方面的优点与不足,提出改进时限。结合干部考核和年终总结,按照以德为先的考评标准,细化量化德的具体指标,组织专项测评,作为衡量德行的重要依据。
二用常态考察法。坚持全程考,重在平时察,开展不定期巡视和访谈等活动,深入家庭、群众和社区了解掌握干部的日常养成。坚持常态化跟进了解,及时收集掌握干部德行反映和人际交往等情况,深化考德的深度和广度。跟踪考察在执行重大任务、应对重大事件中的现实表现,抓好经常性考察。
三用量化考评法。注重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依据指挥军官考评关于“德”的考评要点和考核标准,建立《军队干部德行考评登记表》,对德行表现进行量化,按照不同要素权重,逐条逐项设置分值,实行百分制考核打分。
四用多维考核法。采取个人自评、下级测评、同级互评、上级考评的办法,实施综合考核。建立联席制度,及时听取所在单位纪检、军务、财务、审计等部门的反映。加强对比考核,既了解现实反映,又考核以往表现,通过对比分析获取德行的一贯实情。
三要营造以德为先的用人环境。古人云:用一贤人,则贤人毕至;用一小人,则小人齐趋。选用一个人犹如树立一面旗帜。一些单位在风气建设上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根子往往都在选人用人方面,更进一步说,就是出在“德”的问题上。把握德与才的辩证关系,相对于才而言,德更为根本,德靠才来发挥,才靠德来统帅。因此,确立选贤任能的“风向标”,必须营造以德为先的用人环境。
一是德才兼备的要早日使用,重点使用。泱泱华夏有着爱才、识才、用才的优良传统,刘备三顾茅庐,萧何月下追韩信,都是历史上的惜才范例。政治机关担负着识人、选人、育人、用人的重任,要善于把握时势,用当其时、不拘常规,量才适位、用其所长。
二是有德少才的要敢于压担,锻炼培养。“宰相起于州部,猛将发于卒伍”。能当大任者,都离不开实践的造就。要在困难的环境中培养干部开拓进取的精神和创新工作局面的能力,在生疏的岗位上熟悉各种业务知识,实现由专才向通才的转变。
三是有才少德的要加强教育,警钟长鸣。“不患无策,只怕无心”。一个人的学识、能力、才华很重要,但缺乏最基本的德,心思和精力用不到工作上,就会被调侃为有德少才的“危险品”。要注重典型引领、警示教育、启发引导,对照自身差距,激发工作热情。
四是无德无才的要严肃纲纪,坚决不用。让真正有德的人不吃亏,让失德之人常警醒。通过营造一个推崇德、弘扬德的环境,激励干部主动增强德识、提高德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