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质山地造林关键技术探讨

2011-08-15 00:53张宋英
绿色科技 2011年6期
关键词:山地容器树种

张宋英

(广东省东江林场,广东 河源 517000)

1 引言

石质山地主要包括石灰岩质山地、山体裸露山地和普通石头山地;山脊和高海拔山地上坡也具有相似性。石质山地由于其特殊性,普遍存在立地条件差、土壤干旱、土层薄瘠、适生树种少的情况。在石质山地造林中如果采用常规造林方法,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低,难以郁闭成林。为解决石质山地的造林难题,除常规的造林技术外,关键是要因地制宜从改土、保水、选树、苗木处理、栽植和抚育等方面入手,从而保证造林成功。

2 石质山地造林技术分析

2.1 改土技术

土壤改良主要对土层薄瘠或酸碱度方面的情况采取针对性措施。土壤改良包括开挖种植穴、回填客土、化学改土(如施有机肥和土壤改良剂)、生物改土(如施用土壤活化微生物菌肥)等。开挖种植穴要求尽可能利用山地的具体情况,选择较为平整或土壤土层较厚的地方,开挖明穴,整地要保证一定的深度,以在栽植时达到适当深栽的要求。保证整地深度,也可以有效地增加树盘吸水、蓄水能力,改善土壤理化性状;而适当深栽,目的是更好地保持根系水份,促进其成活。整地技术中,在覆土环节对于本身有适宜种植的土壤的,可直接将穴四周土壤回填。暗穴则按株行距要求垦穴,长宽深一般为67cm×50cm×27cm,穴唇“鸦鹊口”,穴内土碎,石块、树根、草头捡净,穴面反倾斜。

为保证穴土有足够的水分植树,穴面靠近穴壁处要求开小穴蓄水。对于本身适宜种植土壤较少的,采取回填客土的技术,客土宜为黄泥土和火烧土的混合土。覆土时应采用反倾斜状并且挖蓄水小穴,不能覆成馒头形,以增加穴的蓄水能力。覆土时适当混加保水剂等,可改善土壤性质,保证穴内水分保水及释放平衡,增加土壤含水量。也可施用生物有机肥、土壤活化微生物菌肥和其他生物肥,以改善土壤性状,为树种的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2.2 苗木选择与处理技术

苗木选择一般要求采用容器苗造林,特别是无纺布容器苗。采用容器苗能保证苗木根系与营养基质完整,抗旱性强,无缓苗期,造林成活率高。容器苗在苗圃地中,还应该是进行过移床的苗木,苗木根系不能穿透苗床土层。容器苗最好采用无纺布容器苗可直接栽植,效果最好。塑料薄膜容器苗造林时要注意剥掉容器或撕掉容器底部,脱掉的塑料薄膜要回收防止污染环境。苗木处理技术首先要做好苗木保护工作。在苗圃地起苗前要选择合适的阴雨天气进行起苗,起苗前对苗木合理渠灌,以保证苗木有充足的水分。

(1)浸根技术,即在造林前对裸根苗木根系进行24h左右的浸水处理,提高苗木含水量、增强苗木活力。

(2)采用黄泥浆蘸根技术。根据实际需要在泥浆中加入适量菌根制剂、磷肥、生根粉或根宝,在上山栽植前对裸根苗木根系进行蘸泥浆处理,保证根系全部受保护,并增强根系与土壤的粘合能力,提高造林成活率。

(3)苗木修剪或截干技术。对造林的祼根苗适当修剪根系以使栽植时不窝根,对苗木枝叶适度修剪以减少树体的蒸腾量。对一些萌生能力强树种,采取截干措施。

(4)生长调节剂技术。采用ABT生根粉、绿色植物生长调节剂(GGR)、萘乙酸、吲哚乙酸等生长调节剂处理苗木根系,增强苗木活力和抗逆能力,提高造林成活率。对于容器苗处理,造林前要进行适当的浇水,保证容器苗的土球或基质有合理的含水量,提高造林成活率。

2.3 栽植与保水技术

应适时栽植,在冬末春初雨后穴土湿透时进行,造林季节最迟要在春季清明节前完成造林。祼根苗种植靠穴壁栽植,要求深栽、根舒、踩实、种直、不窝根、不反山,植后覆松土。营养袋容器苗栽植,在栽植前营养土淋透水,栽植时一手轻压营养土,一手将营养袋完全撕掉(无纺布袋可不用撕袋),靠近穴壁栽植,深栽、压实、种直、保持营养土完整。适度密植。适度密植可以增加苗木对不良环境的抗逆性,提早郁闭。采用覆盖造林技术。植苗造林时,采用农用塑料薄膜(最好选用可降解地膜)、杂草等,对造林幼树的树盘盘进行覆盖,覆盖面积一般要大于栽植穴1倍左右;可有效减少蒸发,提高土壤蓄水保水能力,提高造林成活率。在栽植时施用吸水保水剂,提高土壤蓄水保水能力,保持幼树生长所需水分的均衡供应,有以下方法,包括水凝胶蘸根造林,即将保水吸水剂加水稀释到0.1%~1%,然后蘸根处理进行造林;混剂泥土蘸根造林,即将吸水剂与土壤混匀(0.1%~1%),用水调成稠泥,然后蘸根包裹根系;将吸水剂直接施入造林穴中,即先将吸水剂与土壤拌匀,然后填入植树穴苗根周围。对于大规格苗木,必须采用带土球的移栽苗,适度修剪枝叶,并且保证土球直径达树木胸径10倍左右,在种植时要保证土球完好。栽植下去后,还要对树干进行保护,防止苗木失水。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对经济价值较大的幼树可以在造林时浇足定根水,以确保其成活。要做好补植工作,栽植后1~2个月左右,应全面检查苗木的成活情况,发现死株及时进行补植。

2.4 树种选择与配置技术

树种选择要适地适树,选择稳定性好、抗性强的树种。优先选择优良乡土树种,慎用外来树种。加强抗旱树种的选种及相关技术研究,选择抗旱树种。需要引进外来树种时,应选择经引种试验并引种成功的树种。树种应具有生长快、防护性能好、抗逆性强、生长稳定等优良性状。一般在南方地区可采用荷木、栎类、锥类和杨梅等树种。石灰岩地区可采用任豆和荷木混交方式造林。树种选择好后,要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采取混交林方式进行营造,配置时要充分速生树种与慢生树种,阳性树种与阴性树种,浅根性树种与深根性树种间的合理搭配。例如在特殊地段可以少量配置桉树、马占相思等速生树种,与荷木、枫树、杨梅、红锥等阔叶树种进行混交。实践中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采用合理的树种配置与混交模式。在笔者所在地区,树种常选择当地的乡土树种,如南方常见的红锥、黎蒴、米椎、锥栗、火力楠、木荷 、红荷 、黄樟 、樟树 、阴香 、华润楠 、假萍婆 、楝叶吴茱萸、油桐、格木、土沉香、翻白叶树、山杜英、石栗、降真香、麻楝、香椿、红鳞蒲桃、枫香降香黄檀、乳源木莲、白兰、榕树、仪花、红苞木等。树种确定后,科学进行配比,树种配比确定后,按要求采用株间、行间、随机自然混交的方式,使营造的林分景观自然简朴,搭配科学,减少种间竞争,增强依存关系,有利于林分结构的稳定。

2.5 抚育技术

抚育技术包括全铲、带铲、化学除草、劈草、追肥和综合抚育技术。采用全铲抚育,要求抚育地全面铲草,铲草须铲到土层不留草头;先在带内或穴位松土深14~20cm(第1次抚育穴位松土不作要求),除萌,培土,再将铲下的杂草归带作肥;杂草不能堆放在目的树种基部,以免压苗和伤苗。除萌时,在靠近穴壁处只留1~2株健壮萌条,其余清除;其他树种树蔸周围的萌条全部清除,清除萌条时注意不伤主干。采用带铲抚育时,根据所定的带宽,将带内及带面上杂草、杂灌等杂物全面铲净,带上面铲宽40cm,不留草头;先在带内松土深14~20cm(第1次抚育穴位松土不作要求),除萌,培土,再将铲下的杂草归带作肥;杂草不能堆放在目的树种基部,以免压苗和伤苗。

(1)根据林地内主要植被类型、状况及具体的气候条件、立地条件及主要植物本身的生物学特性确定除草剂的种类、配方和用药量,将杂草的类型、大小、土壤质地、有机质含量、土壤温度、温度等进行综合分析。如一般耐药性或较大杂草、粘土、有机质含量高、干旱、低温时用药量应加大,反之用量则减少。药剂一般采用传导灭生型药剂草甘膦类与2.4~D类混配林地除草,用果尔、乙草胺、扑草净等混配用于苗圃除草。第二要根据杂草对药剂的敏感时期和目的树种状况来确定用药时期。一般选择杂草生长旺盛期(4~7月)且不会造成对目的树种的药害时(位差选择)进行作业。

(2)根据除草剂达到杂草途径和作用部位确定具体用药方法和相关保护措施。一般选用喷雾法,喷孔口径0.7~1.6mm间按需要进行调节;并在喷施时应用定向防护罩。

(3)可结合施用目的科学选择助剂,如增效展着剂、微肥或其他药剂。在作业中要均匀配药,注意天气情况、风力、风向等因素以防止药害。在作业前做好有针对性的准备工作;如作业前临时挖蓄水穴贮存雨水。采用劈草抚育时将杂草、灌木及萌条全部劈落,草头离地面应控制在5cm以下,并将劈下的杂草归带,不伤苗,不压苗。对于幼林的追肥,追肥一般在春季抚育后进行。采用环状沟施肥,沿幼树树冠外上方20cm左右开环状沟,将规定的肥量均匀施于沟内,并覆土;为防止漏施,作业顺序应由远至近,由高及低。还可以采取综合抚育措施,即人工抚育与化学除草交替进行,有利于抑制杂草生长,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增强土壤肥力,取得最佳的抚育效果。抚育时间上也要注意,抚育季节选择在林木高生长到来之前,杂草生长处于旺盛期,最迟不超过9月份草种结实期到来之前。

猜你喜欢
山地容器树种
山地草甸
容器倒置后压力压强如何变
山地环境中景观营造策略探究
山地建筑竖向设计分析
基于GC-MS流苏树种子挥发性成分分析
树种的志向
树种的志向
难以置信的事情
取米
新乡学院特有树种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