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路何 昆
(1.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山东 济南 250002;2.济南五中 山东 济南 250014)
校园“一卡通”在学校内也称为校园卡系统,是数字校园的有机组成部分,校园“一卡通”工程是学校数字校园的标志性工程和前导性工程,它是数字化校园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将广大师生员工与数字校园有机连接在一起的最有效的媒介。形成全校范围的数字空间和共享环境,带给全校师生一种全新、方便、现代化的校园生活。实现了“一卡在手,走遍校园”,是校园数字化的重要形象和重要标志之一。
校园“一卡通”系统是架构在校园网上,以感应式射频IC卡为媒介,综合提供身份识别与电子支付服务功能的系统平台,以及其构架在次平台上的各种信息化应用系统。主要由系统平台和各种应用系统两大层面组成。
为数字化校园提供了全面的数据采集平台,图书馆是校园数字化的公共服务体系之一,实现图书管理系统与校园“一卡通”系统集成对接,不仅可以提高图书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还可以提高服务质量和读者满意率,极大的方便读者,加快校园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一卡通”在图书馆管理方面的应用有:图书借阅管理和图书超期、损坏、丢失等扣款管理、资料检索的收费管理。原有的图书管理系统基础上采用“第三方连接套件”,用通用读卡器取代原读卡器,用校园卡取代条码卡和手工录入,保证原有系统的正常使用。图书馆应用子系统与一卡通系统形成紧密藕合关系,通过网络与“一卡通”中心数据库实时通讯,达到数据同步。
校园卡选用的是感应式射频IC卡。该种IC卡容量大、可靠性高、抗电磁干扰、保密性高。要将校园卡集成到图书管理系统中,不仅要继续发挥校园卡的原有功能,还必须要发挥校园卡的身份认证作用。将图书管理系统的所有身份认证标识与校园卡管理系统的标识 (学生学号或教职工号)进行统一,并采用校园卡的标识对图书馆读者身份进行认证,以读者的“一卡通”ID号替换图书证中的条形码号,最终完全以校园卡代替图书证,抛弃了在校园卡上“印条码、打标识”的做法,从根本上杜绝了多种标识系统的重复出现。卡的管理全部归口到校园卡管理中心,实现了统一制证、单一挂失、一卡多用、统一认证的目标,完成文献借阅、读者数据处理、收费服务、信息查询等内容的计算机一体化管理,实现了图书馆所有服务内容与校园卡的真正融合。
以感应式射频IC卡替换原有的图书借阅证,当持卡人借阅图书资料或进行交费服务时,由通用读卡器 (DKQ-117SS/SU)读出持卡人的基本信息,并交由图书管理系统进行处理。通用读卡(DKQ-117SS/SU)结构紧凑、操作简便。广泛用于基于射频卡技术的“一卡通”系统的前端数据采集设配。通过图书管理系统之间的预留接口,解决了系统之间数据交换及安全问题,实现了图书管理系统与校园“一卡通”系统的集成对接。
图书馆收费系统所用网关可采用(WG-315型)作为一卡通的子系统专用通信设备,是与中心数据通信的桥梁和中继站。通过TCP/IP通讯协议直接连接到校园网中,并通过PS-485通讯方式与消费类POS形成商务子网,同时又能进行简单的统计和参数设置功能。
3.1 “一卡通”在图书馆实行藏、借、阅一体化管理的应用。在阅览、流通的入口处安装门禁读卡器(DKQ-117SS/SU),读者持卡出入时进行刷卡登记,系统会对读者进行身份验证,自动记录读者出入图书馆的时间和次数,并自动进行流量统计。这样既能控制校外人员的进入,也对合法人员的行为时间进行记录,提高了安全管理的层次,同时又能缩短读者的等待时间,方便了读者,保证了人员出入图书馆的秩序和通畅。
3.2 “一卡通”在图书馆借阅管理的应用。读者凭借校园“一卡通”可以自由出入阅览室和书库进行文献借还和阅览活动。读者根据自己的“一卡通”等级可以借到相应数量的文献资料,在处理借阅业务时,读者自己刷卡,读取本人信息和验证持卡者的身份,管理员扫描图书条形码,完成图书流通业务的工作流程。
3.3 一卡通”在图书馆资源共享的应用。读者凭借校园“一卡通”卡号及自己设定的密码登录图书馆的网站查阅和下载数字资源,并面向师生提供资源共享与下载服务,在网上专业信息交流平台,阅读和下载电子信息资源数据库中如: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维普)、万方数据资源系统等众多数字资源大型数据库的论文论著找到需要的资料。方便网络资源共享。
3.4 “一卡通”在电子阅览室管理的应用。将校园“一卡通”的管理系统纳入到电子阅览室管理中,使电子阅览室管理实现读者的有效身份认证、自动派位、自动付费和无人值守等自动化管理的功能,还可以应用校园“一卡通”的管理系统用于视听阅览系统,开发网上语音节目选取来触发自动派位和DVD机自动控制的功能。
3.5 “一卡通”与图书管理系统集成对接的应用评鉴
3.5.1 图书管理系统与“一卡通”集成对接的优点
(1)节约资源,提高效率。在“一卡通”使用以前,图书馆为读者办借阅证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效率低、其次差错率高,启动“一卡通”后,不需要另外办理借阅证,全部业务可直接通过IC卡完成。图书馆的业务工作得到进一步规范,人员结构也趋向合理,有效地提高了服务水平。
(2)实现信息共享,完善读者管理。图书管理系统的读者数据库是规范和定长数据库,而学校以往的师生员工数据是由各职能部门独立完成,数据格式不规范,大量不规范的数据给图书管理系统数据库维护造成重大影响。实行“一卡通”后,全校用户信息准确规范,并与图书管理系统的读者数据库相关联,从而实现用户信息资源共享,消除了不兼容的现象。用户信息一次生成,长期有效,维护简捷,从而有效地完善了读者数据库的管理。
(3)有利于加强读者的安全意识。有些读者的安全意识较差,图书借阅证丢失后,往往过了一段时间后发现,或者发现了也不办理挂失、补办手续,这样就容易出现证件被冒用而导致个人经济损失的情况,并且也因此造成有些读者情绪失控,增加了流通管理的难度。实行“一卡通”,读者卡丢失后,担心卡内的存款安全,会立即进行电话挂失或网上挂失,挂失方法也都非常方便。挂失后,为了此后的就餐、门禁等需要读者也会立即办理补卡手续,有效地避免了冒用借阅证的情况,从而提高了读者的安全意识,促使读者细心保护好自己的IC卡。
3.5.2 图书管理系统与“一卡通”集成对接的不足
在图书管理系统与“一卡通”集成对接后,特别是在数据的实时连接与更新上仍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目前,“一卡通”数据管理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卡管理中心数据库与图书管理数据库实时连接,数据实时更新;另一种是卡管理中心数据库与图书管理数据库定时连接,数据定期更新,而且图书管理数据库是被动接受数据。从数据库的安全考虑,多数学校都采用后一种方式。因此,系统集成后必须加强数据的实时更新,有效地管理用户和数据信息,避免数据出现“时差”,影响“一卡通”的正常使用。
校园“一卡通”系统将用户信息数据的管理数字化、网络化,同时还整合了日常生活功能。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终身化,“一卡通”技术在图书管理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图书馆的自动化管理系统种类繁多,“一卡通”技术仍需不断改进完善。因此,必须根据图书管理和服务要求,完善现有的接口程序,改进相关程序,解决兼容性不好的现象。突出图书管理系统的模块化管理,使模块具有灵活多样性,既能独立运行,又可互相联系。这样在建设图书馆“一卡通”系统过程中,可以一次建设成功,也可以分步建设。优化网络设计,进一步拓展“一卡通”应用功能,加大“一卡通”系统与图书管理系统的集成力度,最大程度地便捷读者的学习、阅览和检索查询等。
总之,“一卡通”技术和功能仍需提高和拓展,特别是需要与图书管理系统的不断磨合。但该项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已经显示出了有益的效果。它有效整合了校园网的信息资源,提升了图书馆的服务质量与水平,满足了读者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应用校园“一卡通”与图书管理系统集成已经成为高校图书馆现代化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1]钟守真,李培.信息资源管理概论[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3).
[2]曹安斌,韩爱萍.如何加强高校图书馆自动化建设[J].现代情报,2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