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前方
洛阳广播电视总台电视新闻节目部,河南 洛阳 471000
网络语言第一次引起全民关注,究竟在什么时候。没人说得清。但“PK”一词恐怕是网络语言成功走向大众、走向社会的第一例。
2005年左右,湖南卫视《超级女声》风靡一时。该节目中一个叫“PK”的环节使得“PK”一词开始在人们口头乃至大众媒介上频频出现。“PK”原是英文词组“PLAYER KILL”的缩写,来源于网络游戏,在游戏玩家中使用较多,意指玩家之间的杀伤性比武,有“两人对决,杀个你死我活”之意,也有“单挑、搞掂、末位淘汰等多重延伸意思”。“该词说起来顺口,又很带劲,经过《超级女声》炒作后便在许多领域都流行开来。”特别是作为社会的敏感触角的新闻报道,不仅在文中大量运用,而且在新闻的主标题中也使其频频现身,如《奶粉和鲜奶“PK”,您会选择啥?》、《夏勇:被PK掉也不会哭》、《亲情PK,大威淘汰小威》等。如今,“PK”已经常态化,成了人们广泛接受的普通词汇。
截至2010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57亿,有这么多的网民在网上留言、交流,网络语言,不发达都不行。
网络语言尽管发展惊人,但对它的迅速扩张,社会上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
2006年,有两会代表提出要屏蔽网络语言,一些中小学教师、学生家长及学者也认为,网络语言会给汉语造成污染,破坏汉语的纯洁,进而严重影响中小学生的语言习惯和语文学习,有百害而无一利,应该坚决反对中小学生接受、使用网络语言。
同年3月1日,《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开始在上海实施生效。《办法》规定,国家机关公文、教科书和新闻报道中将不得使用不符合现代汉语词汇和语法规范的网络语言。接着,辽宁、黑龙江等地也相继出台了类似的规定。
重庆市语委一主任称,根据现行的语言文字法,即2001年1月1日起实施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像“PK”一类的流行语不能随便乱用,特别是在严肃性的大众传媒和正刊标题上应该更为注意。
应该说,这些说法都有道理。网络语言,主要是为适应网民在网上交流而产生的,网上交流的特殊语境,决定了网络语言具备有别于传统语言的一些特点。这中间,除了它便捷、形象、诙谐幽默等优点外,其随意性强、规范性差、部分内容低俗等先天缺点也非常明显。网络语言能否“转正”,真的不是短时间就能解决的问题。
网络语言能否“转正”,可以留待实践的检验。但新闻报道却没法等,一方面,网络上、网民中层出不穷的新闻人物、新闻事件需要媒体去报道,它无法回避;另一方面,网络语言现以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媒体不能熟视无睹,也回避不了。
笔者认为,作为一种大众的传播方式,同时也是负责任的社会公器,新闻报道应该慎用网络语言,必须坚持自己“主流、责任、人本”的本分和原则,尽量延展报道的亮度、暖度,同时把显现或潜在的负面降到最低。具体说来,对待网络语言,新闻报道应该坚持以下原则:
必须性原则。一个词语在词汇系统中有的地位与价值,取决于它的特定的含义或特有的色彩,即没有另外一个词语能代替它。传统的、固定的现有语汇系统,有时缺少能准确表达网络概念的新词汇,于是吸纳一部分网络语言成为新词,这对丰富传统媒体的语言表达有一定益处,也是语言发展的必然要求。如新闻报道中频频出现的“给力”一词。它形象、生动,词义严谨,动感十足,再如“版主”指代也很明确,不会产生歧义。这些词,如果换成正规词语表达,罗哩罗嗦不说,可读性也会很差。
兼容性原则。即在新闻报道中出现的网络语言,在形式上必须能够融入汉语体系,使用汉字,且符合现代汉语词汇和语法规范。汉文化及汉语言有其自身的特点,而网络语言除了传统的汉字和标点符号外,还包括数字、符号、拼音和英文字母等。这些词汇彻底抛弃了汉语的汉字基石,不顾汉字的表意功能,增加了汉语的阅读难度,也无形中对汉语的根基形成冲击,并造成部分受众对语言的隔膜。如“神马都是浮云”等,尽管流行,但背离了汉语基本的构成原则,还是慎用。再如有些半土不洋的生造词汇、不规范不准确的音译词汇,也是这种情况。
准确通晓性原则。网络本身也是一个有机的系统,也具有自我更新、自我淘汰的功能。有些网络语言,经过实践检验,不具有广泛传播的潜质,自然会遭到淘汰;有的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已经被普遍接受,其含义不会再发生任何的变化,如“黑客”、“博客”等,新闻报道可以借用。因为语言本身,也是一个优胜劣汰的流动的过程。但如果有些网络语言完全丧失其本来面目,将传统规范的语汇彻底变乱,其概念的意指和符指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比如那些数字加符号加字母的网语表达方式,会让大多数人不知所云,如“201314”(爱你一生一世)、“KMP”(肯德基、麦当劳、必胜客)等,这样的网络语言,新闻报道恐怕要敬而远之。
雅正原则。近代学者严复提出文字翻译要做到信、雅、达,同样,新闻报道使用网络语言,也要雅正、规范。雅,不是一味要求高雅,高山流水,青山白云,而是指符合人的审美习惯,幽默,不油滑;风趣,不低俗;富有表现力,但面目温顺,既不拗口,也不猥琐。
总之,在新闻报道中有选择地使用网络语言,既是尊重语言文字发展变化的一种具体体现,也是新闻报道和新闻受众的内在要求。网络语言使用得好,可使报道增色,使之更加“三贴近”,更为受众所喜闻乐见;反之,如果使用得不好,或使之成了套话、噱头,则会使报道显得肤浅油滑,面目可憎。